第68章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必须将这些孩子好好教导一番,不能让他们纸上谈兵,尽干些危害社稷的蠢事。
在这些皇孙之中,有着许多能力不行还爱装的人。
其中,朱允炆就是那种典型的又菜又爱玩的类型。
因为自身能力不够,又想要表现出自己的厉害,最终引火自焚,自食苦果。
朱允炆一上位,便开始了削藩,想要将藩王的权力全部聚拢到他这个皇帝的手上。
只可惜,他太操之过急了,削藩不成,反而惹出了大麻烦。
那些藩王们不服他的削藩命令,从而掀起了战火,让黎民百姓陷入了生灵涂炭之中。
而他吴长生,如今就要改变这些不好的结果,让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他要将这些皇孙们,都培养成济世救民的人才。
……
并且,在教导他们知识的过程中,要和他们打好关系,至少,也不能得罪了他们。
否则,万一这些孩子,哪一天登临九五之位,到时候秋后算账,他这个老师可是吃不消的。
虽然他的穿越,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让历史的走向,变得和他熟知的历史进程不一样了。
但无论如何,这么多的皇孙,总归是有人能继承皇帝之位的。
因此,他对这些皇孙,不能太严厉了,免得引起了这些皇孙的憎恨。
毕竟,这个前车之鉴,还是有不少的。
他穿越之前,便听说过一代贤相张居正的故事。
内阁首辅张居正,忠心为国,为了教导幼小的万历皇帝,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大明朝能够变得更好,张居正把自己的一生,全都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大明。
只可惜,张居正的教导手段,太过严厉,引起了万历皇帝的反感。
年幼之时的万历皇帝,自然不敢对张居正恶语相向,但内心深处,却早已埋下了憎恶的种子。
后来,等到万历皇帝长大,掌握了实权后,便不再听从张居正的教导。
心中更是对张居正指手画脚的行为憎恨不已。
最后,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立刻就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并开始细数张居正犯下的罪过。
更是将对张居正的憎恶,放到了张居正的家族上面。
张居正所在的张家,被万历皇帝下令,彻底抄家灭族,其中饿死者不计其数,整个张家,彻底没落。
就连已经死去的张居正本人,也没能幸免于难,仍然遭了万历皇帝的毒手,一身官职和荣誉都被剥夺了。
甚至于,连他已经入葬了的尸首,都被万历皇帝给盯上了,险些就要把张居正的尸首给开棺鞭尸了。
多亏了当时朝廷众位大臣的求情,这才让万历皇帝打消了开棺鞭尸的念头。
一代贤相张居正,落得如此下场,何其可悲,令人唏嘘不已!
斗米恩升米仇,从古便是如此!
教的再多,再怎么为别人好,但别人心里,未免会领你的情啊。
吴长生想到这,连忙摇摇头,他可不想步这个张居正的后尘。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这种蠢事,他可不会干的。
先把自己的问题搞定了,再考虑其他的,这才是聪明人该做的事。
老朱家过河拆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是吴长生,如今也要如履薄冰,防止在不经意间,得罪了哪个皇孙。
到时候旧事重提,把自己卖了,那可就不好了。
……
很快,吴长生摒弃了心中的胡思乱想,开始教导面前的这些皇孙们。
“诸位皇孙们,不知道,你们的四书五经,学习的怎么样了?”
吴长生站在讲台上,俯视着讲台下这些牙牙学语的皇孙们,宛如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老师,四书五经,我们都熟读了。这些东西,宋濂宋老师,都全教过我们了。”
年纪最大的朱雄英,最先站了出来,口齿不清的说道。
至于其他几个皇孙,年纪便更小了,只有四五岁,三四岁的样子。
此刻正诚惶诚恐的看着吴长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宋濂宋老师?”
吴长生喃喃自语了一句,旋即便明白了什么。
朱雄英这些皇孙,自然不会只有吴长生这一个老师。
早在这之前,大儒宋濂便已经是这些皇孙的老师了。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种儒家经典,大儒宋濂,肯定会让这些皇孙们熟读并背诵的啊。
毕竟,大儒宋濂,最擅长的便是四书五经了。
“没错!吴老师,宋老师他教我们四书五经的,我们都会背了,不知道,吴老师,您要教我们什么啊?”
朱雄英点点头,同时好奇的看向吴长生,似乎在期待着吴长生,能教给他们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他们这些皇孙,遇见过的老师,已经有很多了,两只手数都数不过来。
结果那些朱元璋请来的老师,全都是头发花白的小老头,看起来就不好惹。
而且,那些小老头,讲的全是四书五经那老一套,他们整天听的耳朵里都快长茧子了。
每天除了让他们读四书五经,就是让他们背四书五经。
那么厚的一本书,他们这些孩子,怎么背的完啊?
他们,还只是孩子啊!
别说是他们了,就是大人们,也不可能背的完那么厚的一本四书五经啊。
现在好不容易新来了吴长生这个年轻的吴老师,他们自然不希望,吴长生也是来教他们四书五经的。
他们想要吴长生说些新鲜的东西。
这么年轻的吴老师,总不能也和那些小老头一样,让他们一个劲的读四书五经吧?
几个皇孙眼珠子直转,露出了狡黠的目光。
……
察觉到朱雄英那狡黠的目光,吴长生不禁赞叹一声,朱雄英,真是人中之龙也。
朱雄英如此年纪轻轻,还不到七岁,便有了独当一面的风范。
面对自己这个老师,依旧没有任何惧怕的模样,能够云淡风轻的和自己交谈。
更关键的是,朱雄英还这般的勤恳好学,那对知识的渴望,真是让他动容不已。
可惜啊,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