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身份惊人的皇子们!
走进大本堂,吴长生便看见了几个趴在书桌上,摇头晃脑的身影。
他们的口中,正在念诵着什么之乎者也。
这些身影,年纪都不大,都只是一些小孩子。
不过,可不要因此,就忽视了他们的存在。
他们每个人,都是身份尊贵的皇室弟子,是朱元璋最宠爱的皇子皇孙们。
“咳咳咳!”
吴长生咳嗽了几声,随后走到了这些皇孙们的身前。
听到咳嗽声,这些皇孙们宛如做贼被发现一样,瞬间鸦雀无声,变得毕恭毕敬的。
“诸位皇孙们,我是你们的老师,吴长生,今后,便由我负责教导你们了。
我还不清楚你们的名字,你们先报一下自己的名字吧。”
吴长生开门见山,介绍起自己的身份,同时让眼前的这些皇孙们,报出他们各自的姓名。
“老师好,我叫朱雄英!”
“老师,您好,我是朱允炆!”
“我叫朱允熥!”
“……”
“……”
“朱高炽见过老师!”
“我叫朱高煦!拜见老师!”
“我叫朱高燧!”
很快,这些小孩子便唯唯诺诺的报出了各自的姓名。
听到这些小孩子的名字,吴长生瞬间坐不住了。
这些孩子,日后都是狠人啊!
有资格坐上皇帝宝座的,都有着几个了。
……
第一个孩子,朱雄英,乃是朱标的嫡长子,乃是朱元璋的嫡长孙!
同时还是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外孙!
身份和地位尊崇无比,若是不出意外,皇帝之位便会落到他的头上了。
只可惜,按照历史记载,朱雄英自幼聪慧,得遭天妒,仅仅活到了八岁,便英年早逝了。
因此,朱雄英这才遗憾错失了皇帝之位。
若是朱雄英没有早夭的话,那皇位,还未必轮得到朱允炆那个菜鸡来坐。
而现在,朱雄英还在这儿,显然,还没到朱雄英英年早逝的时间。
不过看到朱雄英这五六岁的模样,估计也没剩多长时间了,活不长了。
吴长生看向朱雄英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怜悯,似乎在为朱雄英的早夭感到可惜。
如此天纵之资的孩子,却难逃天命,只能早夭而死,真是时也命也!
……
紧接着,吴长生又看向刚才第二个开口的孩子,朱允炆。
朱允炆,同样是朱元璋的孙子,朱标的儿子。
只不过,他是朱标的次子,是太常卿吕本的外孙。
论身份和地位,自然不如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
不论是嫡庶关系,还是母家势力,都远远比不上朱雄英。
不过,朱允炆,他的运道却是极好的,碰上了一个早夭而死的大哥朱雄英,堪称天选之子。
在朱雄英早夭而死之后,他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人。
后来,在爷爷朱元璋和爸爸朱标死后,他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大明朝的第二任皇帝,建文皇帝。
……
朱允熥,朱元璋的孙子,也是朱标的第三个儿子,同样是常遇春的外孙。
他的身份和地位都很不俗,只是,他在历史的进程中,并没有太多亮眼的表现,留下的事迹并不算太多。
……
朱高炽,同样是朱元璋的孙子,只不过,他不再是朱标的儿子了,而是朱棣的长子。
他的母亲是开国大将徐达的女儿,他是徐达的外孙。
后世朱允炆这个建文皇帝,因为能力不行,胡作非为,引得天怒人怨之后,叔叔朱棣趁机发动了靖难之役,将朱允炆赶下了皇帝之位。
而叔叔朱棣,则是趁机登临帝位,成为了大明的第三任皇帝,被后人称为明成祖。
而他朱高炽,作为朱棣的长子,在朱棣称帝后,自然而然的便成为了太子。
最终,朱棣死后,他力压自己的弟弟朱高煦,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大明的第四任皇帝,被后人尊为明仁宗。
可惜,他的寿命同样不长,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后,便病死当场,令人唏嘘不已。
老朱家的人,就没有几个寿命长的。
这让穿越的吴长生,一度认为,是不是朱元璋他们老朱家的基因有问题。
……
朱高煦,乃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和朱高炽乃是亲兄弟。
更是和朱高炽争夺过太子之位,皇帝之位,只可惜他棋差一着,败给了朱高炽,最终无缘皇帝之位。
不过,朱高炽出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并没有追究他争夺权位的事,也没有制裁他,依旧让他当了一个实权王爷。
只是朱高炽没有想到,自己的纵容,并没有让朱高煦认识到他自己的错误,反而不思悔改,更加的变本加厉。
更是借助实权王爷的身份,在暗中不断积蓄力量,想要用武力进行一场大的政变。
在朱高炽死后,朱高煦再度掀起了反叛的浪潮,准备将侄子朱瞻基给干掉,自己当皇帝。
只可惜,他的反叛被朱瞻基提前知道了,并做出了十全的部署,轻松瓦解了他的反叛计划。
反叛失败后,他被侄子朱瞻基囚禁起来,成为了一个笼中之鸟,彻底失去了自由。
不过,在被囚禁的过程中,他依旧不知悔改,心中对于侄子朱瞻基的憎恨更加浓烈。
最终在侄子朱瞻基来狱中探望他的时候,一脚绊倒了侄子朱瞻基。
侄子朱瞻基大怒之下,用铜缸将他盖在了里面,再令人用炭火活活烤死了他。
兄弟争权,叔侄反目,引来杀身之祸,何其可悲?
……
朱高燧,则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和朱高炽,朱高煦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不过,他为人宽厚,不像朱高煦那样对权力十分热衷。
他并没有像朱高煦那样公然谋逆,反对朱高炽和朱瞻基,因此得以善终。
……
很快,这些孩子的名字,便在吴长生的脑海中过了一遍。
他们一生的经历,同样被吴长生知晓了。
没想到,自己教导的这几个孩子中,居然会出了两个皇帝。
这下子,自己可不能再马虎大意了。
一定要将这些皇孙们给教好了。
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皇孙们的负责,更是对大明天下的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