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终局!
视角转回到吴长生的身上。
大明王朝的那些大臣,纷纷将目光凝聚在吴长生身上。
他们露出期待的神色,盯着吴长生。
有的大臣眼睛中,更是多出了一丝不屑和嘲讽之意。
似乎对于吴长生作茧自缚的行为,感到十分可笑。
“怎么?你们认为,我不能说到做到?”
察觉到这些大臣们的眼神,吴长生面色凝重,有些不悦的开口了。
“不是,不是!吴大人乃是千金之躯,自然是一言九鼎。我们哪里会不相信吴大人的话呢?”
“只是,我们想让吴大人亲身示范一下而已。”
“说的对啊。自古变法者,未有不身先士卒者。若非如此,何以取信于天下?”
“没错!昔日商君行变法之举,尚且施千金立木之策,以信天下。”
“依我看,吴大人,你这几年来的举动,已经涉及到这一方面了。”
“还是请吴大人亲身入局,以成变法之局。”
这些大臣们,正气凛然的开口了。
不过,他们的眼睛中,却是露出了一抹冷笑。
在他们的眼中,吴长生已经是一个必死之人了。
他们只需要不断施压,相信吴长生很快就会扛不住压力,羞愧自裁了。
他们所要做的,只是看好戏罢了。
“那我若是不以身试法呢?”
听到这些大臣们的话,吴长生的脸色,同样冷了下来。
这些大臣们,明显不安好心。
这是在存心整自己啊。
无论自己做出什么选择,这些大臣们,都会有借口,继续往死里整自己。
想到这,吴长生不禁露出了一抹忧色。
他本以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穿越过来的那种有远见的见识,能够改变这一切。
能够让大明王朝,走上一条称霸世界的道路。
可他错了,错的非常离谱!
可如今看来,一切都是没有用的了。
人性,早就从根上便烂透了。
无论他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但那道根本性的意志,是无法变化的。
只要大明王朝存在一天,皇帝存在一天,大臣们存在一天。
那他的想法,便永远不可能实现。
大明王朝,归根结底,始终是一个封建王朝。
是一个没落腐朽的王朝,哪怕他做的再多,一切的最终解释权,仍然在这些大臣和皇帝手中。
无论他所做的一切,都要经过这些大臣们和皇帝的同意。
一旦有人反对,那他的行为,便会前功尽弃。
他个人的力量,在这森严恐怖的封建制度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惧,祖宗之法不足守!
这句话说的简单,但是做到,实在太难了。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但有一样东西,却是亘古不变的。
那就是人性!
变法,变的,始终都不是什么粗浅的制度和意识形态。
而是变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份与位置。
随着变法的开始,这意味着,原先站在高位的那些人,有着被颠覆的可能。
因此,这些大臣们,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会竭尽全力的维护旧的法度。
因为,他们便是靠着旧的法度,才能逐渐成长为如今的地步。
而变法的话,对他们来说,损害远大于利益。
因此,这些高官大臣,恨不得将一切变法的苗头全部掐死在摇篮之中。
……
正如昔日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时说的那句话,天下之财,只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偏颇,但细细想来,才是人间至理。
可能有人会说,司马光眼光太狭隘了。
变法之后,天下的财物,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根本不会像司马光说的这样,出现只有此数的景象。
但如果,司马光说的不是具体数量,但是那个总额呢?
而是官家和民间的分配呢?
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天底下的财物,始终是那个一。
譬如,原先经济是一千的话,民间占一百,官家占九百。
现在变法之后,经济爆发增长,成了两千,民间占了四百,官家占了一千六。
官家和民间的经济,都得到了极速的增长。
这看似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但其实不然。
原先官家和民间的比例,是九比一,如今却成了四比一。
这对官家来说,是大忌!
若是再让民间的财物增长下去,哪怕官家的财物同样会得到增长,那也是不行的。
否则,等民间和官家的财物所占比例,成了一比一的均衡,或者,民间财物反超了官家。
那官家,又该如何自处呢?
可能有人会说,民间财物多,那就多抽点税呗。
民间财物和实力,低于官家的时候,这样做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
但当民间财物和实力,足以和官家分庭抗礼,甚至比官家还强的时候,民间,还会乖乖任由抽税吗?
人心难测!
因此,最好的手段,便是不要变法,让民间和官家的比例,始终维持在一个九比一的地步。
哪怕大家都穷,也远远好过大家都富起来了,结果贫富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要知道,官家和民间的比例失衡,带来的影响,可是很坏的。
甚至会出现改朝换代的可能性。
与其让大家伙们都富起来,还不如让他们牢牢把握住自己的权柄。
哪怕大家都穷,也穷不到他们这些高官大臣。
但如果大家都富起来,那他们这些人的权力和地位,可是会大大受损的。
因此,这些站在高位的高官大臣,向来对于变法,都是嗤之以鼻的。
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有人触动他们的利益的。
变法,无论如何变,影响最大的,便是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
因此,他们势必会竭尽全力打压变法者的。
所以,自古及今以来,历朝历代的变法者,都不会有好下场。
想明白这一点,吴长生突然露出了一抹凄惨的微笑,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他累了!
无非是人性罢了。
不管什么朝代,只要人性不变,那任何好的制度,都不可能实现的。
除非,这个制度带来的好处,能够抵消掉他们失去的利益。
……
不多时,法场之上。
刽子手手握大刀,抵在吴长生的脖颈之上。
只待时辰一到,大刀一挥,便会彻底终结吴长生的性命。
“变法图强本无罪。”
“殚精竭虑亦不悔。”
“人心难测何为对?”
“身系大明终有愧。”
吴长生被捆绑在地,喃喃自语道。
日上三竿,午时已到!
刽子手大刀寒芒闪烁,已然落下。
“想我吴长生,横绝于世,终无长生可言啊!”
吴长生悲鸣一声。
砰!
旋即头颅落地,发出砰的一声。
鲜血如注,染红了法场,无数民众纷纷涌进法场,拿着白花花的馒头,蘸着鲜血大口吃了起来。
吴长生,陨落!
与此同时,朱元璋面目一闭,恍惚间,好似看到了吴长生的灵魂出窍,朝着远方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