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情(二)
这次蒲庙区政府组织的活动,陆洁金也是早早就收到了消息,准备好了相关的投标资料,招投标法刚试行一年多,南邕市还没有按照很正式的流程去做,递交营业执照和投标介绍就可以了。 上次完成和蒲庙区管委会部门的供货后,陆洁金在无意中和檀飞聊天得知,管委会的某位黄姓领导是黄正宁的堂兄,自此之后,陆洁金对黄正宁下意识多了一份关注,同时在操作这次的投标活动时,全程带着黄正宁。
投递标书和参加开标,陆洁金也都是带着黄正宁,说来也巧,在投递标书的办公室里,正好遇见上次团购认识的胡宏主任,胡主任主动和黄正宁笑着打了个招呼:“哎,你来办事呀?黄区不在哦,外出开会了。”
“对啊办事,胡主任好。”黄正宁连忙回应他:“我不找他呢。”陆洁金在旁边看到这一幕,也明白这位胡主任没有认出自己,于是她笑眯眯地上前和胡宏问候:“胡主任好啊,幸会幸会。”胡宏看着说话的人有点脸生,犹豫了一下,黄正宁连忙说:“胡主任,这位是我们汇金的陆老板。”
“哦哦,陆老板,感谢支持啊!”胡宏心领神会地看一眼她手中的资料,一语双关地说。
后来陆洁金了解到,黄正宁那位姓黄的亲戚,就是蒲庙区政府副书记,目前该城区没有正职书记,相当于一把手。
就和黄正宁说,请他和自己亲戚说一说,批发店很想签下这次的合作。黄正宁答应了,但是私下里,内心却是很纠结的,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开口。
终于有个机会,余华找他帮忙,他借这个机会,把陆洁金的意思说了。余华沉吟一会告诉他:“我觉得,你没有必要和你哥说,这个事情是你老板的,不是你自己的。但是,你可以告诉你老板,你已经和你哥说了,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从余华这里,黄正宁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对时局的看法,和最新政策的了解,还是现实社会中,有时候需要跌倒,才能够知道的道理。
投标最终的结果,让陆洁金很满意,黄正宁也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困扰他两周,当陆洁金和他说感谢的时候,他内心把整件事情过程反思一遍,觉得余华给他指导的分析和判断力,可以让他受用良久。
原本活动开始后,就不需要他们的帮忙。陆洁金为了表扬黄正宁的贡献,特地允许他活动第一天去会场帮忙,如果筹备组对酒水有加单需要,就马上给她电话。当然,这种临时加单的可能性很小,陆洁金用一个工作的理由,让黄正宁可以到活动现场玩一玩。
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陆洁金开始感觉到,汇金批发店发展的局限性。除了生意伙伴,能够结识政府各层级的人,了解到最新的时政,这个城市的及时性变化和政策,知道必须要紧跟政策,才能打开生意的思路和眼界宽阔。
听了那么多大小企业是如何做生意的,陆洁金觉得汇金目前做得也不差,可以进一步扩展。但是对于如何扩大经营规模,她还是没有方向,和韦汇商量的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努力了快十年,存款也有五六十万了,但是生意额在两三年一直徘徊,没有太大提升,陆洁金和韦汇也动了其他投资的心思。对于韦汇建议多开几家批发店,陆洁金也算了一笔账给他看,增加的门店,需要增加的店铺租金、人员成本和物流费用,核算下来,利润增加和投入比相差太大,不划算。陆洁金认为,在和这些政府基层部门人员沟通中,探一探什么样的门路更好做,方向往哪条路走比较好。
韦汇和陆洁金都是很懂人情世故的人,介绍生意提点,逢年过节送礼,知道哪家孩子开学了,特地封个红包美其名曰是给孩子的。由于夫妻俩在这方面的认知一样,要多结交朋友,堂兄只能帮一两次,要通过他介绍的朋友,自己去结交成为自己的朋友,他们这样达成共识,也是这样去做的。毕竟自己是个体户,开门做生意,大多数情况下都要仰仗这些政府职能部门给方便,给建议,给提醒。所以这生意才能做得稳稳当当,顺顺利利的。
汇金批发店的经营转型和发展,是九十年代政商环境赋予的特色商机,抓住了这个机会,就抓住了这个城市商业零售平台的话语权。檀飞是汇金商业成长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参与者。其中很多发展中需要具备的基础,需要的不只是个人具备商业头脑,也需要这个家族具有帮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