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你这个学生不对劲 > 第49章 观思学用

第49章 观思学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子强凑近一瞧,逐字读出:“千阵……集……录……”

    “这书很特别吗?”

    周瑜好奇地问:“你们也有这本书吗?”

    李子强摇了摇头,“李家的藏书楼中有类似的书籍,那是我们将族内所收集的阵法整理成册,供族中弟子学习和查阅。

    这样既可以拓宽他们对阵法的了解,也便于他们在需要学习特定阵法时能够快速找到。这种集录对于学习阵法的弟子来说是必备的,并不算特别稀有。”

    世家弟子人手一册,并不稀奇……

    身为散修的周瑜,对于这种站在高处不知民间疾苦的话语,选择性地无视了,只是随口“嗯”了一声作为回应。

    李子强见周瑜反应冷淡,摸了摸头,又提议道:“那个,能不能借我看一下?”

    “你不是说你们家族有吗,还看什么?”

    “不同的家族和宗门有着不同的传承,集录中记载的阵法也会有所不同。我想看看曹先生这里收录了哪些独特的阵法。”

    周瑜略显犹豫。

    “我就看一眼!”李子强恳求道。

    “那好吧。”

    周瑜将厚厚的《千阵集录》合起,递到了李子强的手中。

    李子强接过书,随意翻了翻,然后惊讶地张大了嘴:

    “竟然真的收录了一千多个阵法!”

    周瑜无奈地翻了个李眼,“书名不是写着《千阵集录》吗?”

    “你不明白,编写集录的人往往喜欢夸大其词,为了面子和炫耀。

    如果收录了十几个阵法,就会宣称是百阵图;

    收录了一千个阵法,就敢自称万阵图。有些人给功法取名也是,总喜欢用‘开天’、‘辟地’、‘造化’、‘神功’这类听起来很厉害的词,其实只是低品的功法而已……”

    “修道界的人也这么爱虚荣吗?”

    “只要是人,就都喜欢夸大其词。”

    “哦。”

    周瑜想到了自己修炼的《幕天启诀》,名字中也带了个“天”字,而且品级也不算高,会不会也是为了唬人而取的名字呢?

    不过这是一部古老的功法,应该是由古时的修士所创,古人应该会更诚实一些吧……

    周瑜这样安慰自己。

    李子强继续翻阅着集录,脸上的惊讶之色越来越浓,他连忙招呼李子萱:“子萱,你快来看,这里面的很多阵法我都没见过!”

    在一旁静心修炼的李子萱听到召唤,也好奇地探过头来。

    周瑜不解地问:“李家是大家族吧?曹先生收录的阵法,难道比你们家族的还要多?”

    李子强不服地辩解道:“这只是一品以下的阵法,高品级的阵法可就不好说了。”

    “李家虽然有阵法传承,但我们并不以阵法为主要修炼方向。所以曹先生收录的阵法比我们多也是正常的。”李子萱平静地解释。

    这曹先生到底是哪路神仙?积累才某方面比世家还强?

    李子萱继续翻看着集录,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显然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用那双如秋水般清澈的眸子看着周瑜。

    她虽然没有说话,但周瑜从她的眼神中读懂了她的意思。

    周瑜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好吧,但只能借你看一个下午。”

    毕竟大家算是同门师兄弟,曹先生知道了应该也不会责怪吧。

    李子萱那白皙无瑕的脸庞上浮现出一抹浅浅的笑意,那笑容如同芙蓉出水后染上的朝霞般清澈明丽。

    她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本没有封面的书册递给周瑜:“这是我们李家一品以下阵法的集录,你可以拿去看看。如果有你感兴趣的阵法,我可以教你。”

    周瑜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开心地接过书册翻阅起来。

    虽然这本书中收录的阵法没有曹先生的多,但其中一些基础阵法的讲解更为详细易懂,显然是专门为入门弟子准备的。

    而且书中很多地方都有手写的注解和心得,字迹娟秀而优雅,看起来像是出自李子萱之手。

    “这会不会违反你们家族的规矩?”

    周瑜有些担忧地问,他知道有些家族对于阵法的传承有着严格的规定。

    “可能吧……”李子强点了点头。

    “不会!”李子萱却坚定地否定道。

    “为什么?”周瑜好奇地问。

    “因为这是我给你的!”李子萱的语气既轻松又坚定。

    虽然周瑜不太明李其中的原因,但他觉得此刻的李子萱显得格外帅气和潇洒。

    在随后的日子里,周瑜不仅自我钻研阵法,还时常向李子萱讨教。他逐渐发现,李子萱在阵法方面的造诣远超自己,这让他更加明李阵道的博大精深,不容小觑。

    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李子萱偶尔也会遇到难题,周瑜便一同记录,然后向曹先生求解。

    得到答案后,他再与李子萱分享。这使得周瑜向曹先生请教的频率愈发增高。

    某日,周瑜再次向曹先生请教后离去。曹先生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这样下去可不行。”

    “有何不妥?”一旁的鬼老随口问道,手中雕刻着木块,木屑轻轻飘落,却无半点声响。

    “周瑜这孩子频繁来问我问题,害得我都没时间闭目养神了!”曹先生抱怨道。

    “你其实是想睡觉吧…”鬼老毫不留情地戳穿了他。

    曹先生选择性地忽视了这句话,陷入沉思,“该如何是好呢…”

    “你不回答不就行了?”鬼老建议道。

    曹先生脑海中浮现出周瑜那双清澈求知、充满敬仰的眼睛,摇头道:“那怎么可以,学生有问,明知而不答,岂是为师之道。”

    “你什么时候开始在意这些事情了?”鬼老好奇地问。

    “就是从最近开始的。”曹先生回答道。

    鬼老不再多言,继续他的雕刻。

    曹先生则悠闲地躺在椅子上,双目凝视着亭顶的木梁,神思飘渺。

    许久,他回过神来,心中暗想:“得找个理由多多休息。”

    某日清晨,曹先生召来周瑜,神情严肃地问道:“周瑜,你希望成为何种类型的阵师?”

    周瑜心中暗想,若能成为一品阵师便已心满意足,每月领取津贴,自食其力,父母定会为他骄傲。

    但感觉曹先生的问题意有所指,便谦逊地问道:“先生,阵师还有不同的类型吗?”

    “阵法世界博大精深,学习阵法的阵师自然也是形态各异,各有特色。”曹先生解释道。

    “哦…”周瑜略感迷茫。

    曹先生继续说:“有些阵师游历四方,寻找失传的秘阵;有些则遍访各大宗门,以阵法交流切磋;还有的潜心研究,不问世事;更有阵师致力于将阵法应用于各行各业…”

    周瑜感到有些困惑,不知如何选择。游历四方寻找秘阵,听起来令人向往;与各大宗门交流切磋,也颇具吸引力;潜心研究阵法,平和宁静;而将阵法应用于实际,则具有深远意义。

    曹先生察觉到周瑜的犹豫,微微一笑,话锋一转:“其实选择并不重要,世间规则虽多,但也可以说是无限可能。无人规定你必须成为何种人,也无人要求你成为何种阵师。”

    “作为阵师,选择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对阵法的执着追求,对天道的深刻领悟。同时,要牢记‘观、学、思、用’这四个字。”曹先生进一步解释道。

    “观、学、思、用?”周瑜重复道。

    “观是为了开阔视野,学是为了提升自我,思是为了避免生搬硬套,用则是将所学付诸实践。对阵法的领悟始于观,终于用。”曹先生详细阐述道。

    周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感觉有些明白,但又似乎并未完全领悟。

    “在观、学、思这三方面,你做得相当不错。

    但仅有这些还不够,你还需要学会如何运用。

    学习阵法而不运用,就好比将宝藏深埋山中任其蒙尘,或是将才华深藏腹中而不展露,这样的人终究难以成就大业。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再通过实践来精进所学,这才是上乘之道。”曹先生语重心长地说。

    “那么先生,”周瑜诚恳地请教道,“我该如何运用阵法才更好呢?”

    “阵法是修士们感悟天地所得的智慧结晶。换言之,天地间的万物都蕴含着阵法的奥秘和应用之道。只要你有心去探寻,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点滴都与阵法息息相关。”曹先生回答道。

    周瑜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前利用阵法维修灵器、建造灶炉等行为,都是对阵法的实际应用。

    “弟子明白了,”周瑜欣喜地说,“阵法是修士对天道的感悟所得,因此也可以广泛应用于修行界的各行各业。天地间的万物,无论是一草一木,都蕴含着阵法的智慧。只要有心去探寻和研究,就能发现并运用其中的奥秘。先生,是这个意思吗?”

    “非常正确!”曹先生对周瑜的领悟颇为满意,“此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通过实践来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这不仅可以解决你在解阵过程中遇到的杂而不精的问题…”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充满期待地看着曹先生。

    曹先生解释道:“仅仅在纸上绘制阵法图案是远远不够的,那容易纸上谈兵。天地间的万物各不相同,作为阵媒也千差万别。只有亲自去绘制并运用阵法,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弟子明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