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肇论新疏游刃 > 肇论新疏游刃卷中

肇论新疏游刃卷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五台大万圣佑国寺开山住持释源

    大白马寺宗主赠邽国公海印开法

    大师长讲沙门  文才 述

    疏。本觉下。依起信释。以般若是智慧。与觉义同故。龙树末论呼本始二觉为般若故。然此本觉即随染之名。为阿黎邪识一分之义。故论云。此识有二义故。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乃至说名本觉。即众生等有者。谓一切众生皆有阿黎邪识。皆有本觉。大论下。然论十八卷中翻摩诃般若为大慧。释中皆云智慧。准此具足应云大智慧也。以是有方便之慧。照于双空及与空后不空之理。故名为大。华严下。具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二始觉下。此始觉名对不觉说。谓本不觉。今始觉故。六度是因行。故云六度之一。即般若波罗蜜。然通浅深者。二乘之人但学众生空。未学法空故。尽无生智名浅。般若菩萨习行。照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乃至十力.不共.一切智等皆缘生性空。无法可得。无生如实智名深般若。此复下。谓甚深般若。若依因果二位分之。以般若之体通因及果故。因修下。依起信论。因有三位。一者信位。能觉灭相名初生始觉。二贤位。能觉异相名相似始觉。三者圣位。能觉住相名随分始觉。故疏云历位等。二果证等者。即果位能觉生相。名究竟始觉。然始本下。谓觉至心源以始合本。无复始本之异。本来平等。唯一觉故。又有三种等者。宗诸般若释也。然大品.放光及大论皆说诸法实相。故大论第十八云。诸法实相是般若波罗蜜等。然诸法实相必如智双融。所证如理亦名实相。故宗中云见法实相。能证之智见此无生实相之理。亦名无生。亦名实相般若也。论初引放光等经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等。通约实相。然论之所示。但举非知非不知。非有非无。非断非常。离此诸边名中道般若。正为实相。故大论六十一云。有相是一边。无相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诸法实相等。二观照下。以本智照理。后得照事。亦通因果。可以意得。三文字下。胜天王经第六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亦般若也。故放光二十三云。以般若波罗蜜总持诸善功德之法。此以能诠从所诠故。故以文字为般若。大论五十六云。般若波罗蜜无诸观语言相。而因语言经卷能得此般若。是故以文字经卷名为般若等。若云文字性离即是解脱义。该实相。然以文字为门。亦文字般若。十二分教即空。文字即般若也。仁王经云。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不离文字而行实相。乃至云。修文字者亦不着不离。是名修诸佛智母等。此论下。论初未开权实。及末后寂用同源。义该实相。亦本觉离念之般若。从然则智有穷幽之鉴以下。开成权实。即始觉观照般若。一论名句即文字般若。然般若种类尤多。略示如此。无知等者。释别名也。此前云般若亦通名尔。无知之名特此论有。下云等者。具云。将无以般若体性真净。本无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又云。以有所知。有所不知等。二显真下。初义如前。二始觉下。下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等。如下广释。实相下。意以实相同本觉。观照同始觉。以体无二故。若约诠门细推。则实相宽。本觉狭也。何者。实相般若该於诸法。通乎因果。贯心境。遍染净。本觉般若唯因非果。唯心非境。唯染非净等。今约性同。故可配例大理也。文字无知者。据文字性空。空即实相之心。於实相中一切叵说。非约诸法其性昏钝以明之。修文字下。如前已引。既依文字以得般若。故文字即智母。亦因中谈果也。应知下。叹胜总结。据诸部般若皆有叹胜之文。义类实多。举要而言。一者出生德。大品舍利品云。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舍利三十二相。亦生十力.四无所畏。乃至大慈大悲五波罗蜜等。二总持德。经说总持一切诸法。则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解脱胜处遍处。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种智。诸三昧门。诸陀罗尼门等净法功德。靡不摄也。三破障德。破裂。分裂也。放光初品云。菩萨摩诃萨欲具足萨云若。离於生死诸习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四证入德。又云。欲过八患.十二衰。具足佛十力.十八法等。当习行般若波罗蜜等。又大品方便品云。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学般若波罗蜜等。优。胜也。正觉即佛也。据梁传下。且依传说尽理言之。如论所引。放光.道行等经及智论等。皆宗依也。吾解下。谢犹让也。如昙邕传云。恐后不相推谢等。揖亦相揖让也。意云。吾於般若知解亦不让汝。而论辞典丽当让汝在前矣。论者下。指一论为文字般若可知。

    疏。非知等者。据论以释之。如下引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等。不有不无者。谓非有知非无知。智体妙存。义理幽密也。又四句等者。即有无等四。下自有之。大论亦多明。中道无此诸见故。三乘下。诸般若通被三乘。三乘皆修此智。各各下。谓所修之法无异。为智不同。故成三乘也。清凉云。声闻学无生般若者。便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等。但於严土利地不生喜乐而趣於寂。故成声闻乘也。若闻无生。便知从缘生故无生等。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不碍於生灭。以此灭恶生善利自利地。成菩萨乘。自乘下。谓声闻菩提等。大品下。具足云。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得辟支佛乃至阿耨多罗。当习行般若波罗蜜等。

    疏。正理下。唐明皇孝经序云。至当归一。精义无二。盖有不知而作之者。亦有知之而不正者。随见各述。乖於同归之理。遂成异端。纷纷然乱般若之轨辙也。

    疏。天竺等者。三名之音亦相似。汉书张骞传云。骞至西域大夏国。得筇竹杖。问所从来。答。东南二千里身毒国来。身(音虔)毒(音笃)。五印者。即五印土也。亦曰五天竺国。天竺此云月。彼有千名。如赞怛啰等。此方月名极多。如丹桂.素娥.玉兔.婵娟等。西域记云。五天分野周九万里。三陲大海。北背雪山。彼国四姓颇类此方四民。婆罗门德尊。国人敬之。故云婆罗门国也。什公下。晋书艺术传及梁传皆同。父炎。亦僧也。龟兹。音丘慈。传略云。聪明有懿节。将嗣相位。乃辞避出家。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自出郊迎请为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才悟明敏。过目必能。一闻即诵。其体有赤黡。相法合生智子。诸国娉之并不肯行。及见炎。心欲当之。乃逼以妻焉。既而怀什。什在胎时。其母慧解倍常。闻雀黎大寺名德既多。又有德道之僧。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弥日设供。请齐听法。什母忽自通天竺语。难问之辞必穷渊致。众咸叹异。有罗汉达摩瞿沙曰。此必怀智子。为说舍利弗在胎之证(云云)。及生什。七岁随母。能以日诵千偈凡三万二千言。事具如传。言象下。略例。曹魏时王弼所着。以释易经彖象等义。言生等二句。全是彼文也。言谓卦爻之下所系之辞。象谓卦爻之象。此谓因象生言。因意生象。故云尔也。希夷下。彼书视之不见章文。具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今喻下。如下云。欲言其有无状无名。亦可言希夷也。按什公下。传云。什初学毗昙。年九岁时。从旦至中手写千偈。从中至暮亦诵千偈。随母至罽宾。遇名德法师盘头达多。从受杂藏.中长阿含凡四百万言。后又通六足等论。乃至外道经书四围五明阴阳星算莫不必尽妙。达吉凶言。若符契等。苏摩者。具云须耶离苏摩。才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国人尊之。什亦师焉。阿耨达经。即大乘经也。自此专务方等。叹曰。吾昔学小乘。如人以鍮为金也。又诵中.百.十二门等诸论。实相者。即实相般若也。

    疏。异学下。谓西域外道等异端之学。亦通指下。准传说。什九岁时。罽宾国王将试其能。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外道轻其年幼。言颇不逊。什乘隙挫之。外道折伏。又后随母至温宿国。彼国有一外道。神辩英秀。名振诸国。手击王鼓求什论义。什既至。以二义相验。迷闷自失。

    疏。殊方下。传云。母别什谓曰。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汝之力也。什忻而从之。至符坚建元十二年。有星现外国分野。太史秦云。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道安。将非此邪。至十八年乃遣骁骑将军吕光等。帅兵七万西伐龟兹。坚谓光曰。若得罗什驰驿送来。西出遂破龟兹。载什而归。至凉州。闻符坚已为姚苌所害。光乃窃号自立。改元太安。又云。什停凉积年。吕光父子(云云)。与疏略同。在凉下。始自吕光至吕隆凡三主。继立十三年也。浮沉者。谓随时高下也。苟非下。系辞文。

    疏。苌子兴等者。兴。字子略。星纪下。依瑶疏叙之。按智论后序云。鸠摩罗耆婆以弘始三年岁在辛丑十二月二十日至长安等。梁传下亦全略。传文据通鉴说。秦王兴以鸠摩罗什为国师。奉之如神。亲帅群臣及沙门听罗什讲佛经。又命罗什翻译西域经论三百余卷。大营塔寺。沙门坐禅者常以千数。公卿已下皆奉佛。由是州郡化之。事佛者十室而九。

    疏。大品下。放光及小品般若亦同西域呼汉国为震旦。亦曰支那。或有翻云思惟国。东北者。华严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山名曰清凉等。然诸传及地里图等。皆指佛国在西南。

    疏。王谦下。故准通鉴亦云兴即皇帝位。然论主既当代之僧。应备识国礼。故论但言天王。不言皇帝。知秦主之谦也。准儒书称皇帝王霸。约德业轻重为言。包牺.神农.黄帝谓之三皇。皇。大也。言内外无为。行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谓之五帝。帝。体也。内体无为。迹涉有为。行常道也。夏.殷.周三代谓之三王。以德行仁者也。齐桓.晋文等谓之五霸。以力假仁者也。准国史。秦始皇平定六国。以为道过三皇。德兼五帝。自号曰始皇帝。后之国君亦皆效之。然二秦初起皆即天王位。疑兴亦去皇帝号也。春秋下。春秋尊周天子为天王。如晋文公召天王於河阳之类是也。游刃下。庄子养生主篇。略云。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足之运合舞。奏刀之响中音。文惠君叹曰。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文多如彼。苍苍。即万物之气色也。亦可下。以儒书分四时为四天。春曰苍天。亦谓物至春时苍苍然也。庄子逍遥篇云。天之苍苍。其正色也。春天主生。故云苍苍。随俗说此。以内教但云众生不言天生也。所天者。儒书说天有二。一穹天名天。二君主名天。皆以恩覆万物。百姓仰戴故也。金河下。即拘尸罗国之河名。如来示迹。说涅盘经处。彼经第三卷云。如来今以无上正法。付烛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学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毁正法者。王者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依仗者。凭托也。

    疏。义学下。喜祥传云。一曰译经。如摩腾.竺法兰等。二曰义解。如安公.远公等。三曰神异。如杯度.史宗等。四曰习禅。如僧光.慧嵬等。五曰明律。如昙猷.僧业等。六曰遗身。如僧富.昙称等。七曰诵经。如昙邃.道冏等。八曰兴福。如慧达.慧力等。九曰经师。如法桥.昙钥等。十曰唱道。如道照.昙颕等。草堂寺者。晋书与梁传少有不同。晋书略云。什与秦之君臣说法。忽下座启帝曰。吾梦二小儿登吾肩。有欲障。须妇人。兴遣二妓进之。一交而生二子。梁传云。姚主常谓什曰。大士聪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有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是别居廨舍。以草为之。时人呼为草堂。世有题云。十房美女遮俗眼。一钵金针见佛心。又云。什之受妓。诸僧多效之。什引众聚针盈钵。谓曰。能食此者可相效焉。因举。举进针如常食焉。诸僧乃止。层观者。即今之楼阁之类。晋书下。所载与什公本传略同。

    疏。世多下。如法华.金刚.般若等经。人多传诵。注时犹此也者。尚书云。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彼解曰。时是也。若转训是此也。非言下。文亦逼似庄子。庄子知北游篇云。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遇无为谓。问曰。何思知道。何处安道。何从得道。三问而不答。非不欲答。不知所以答也。知乃反於白水之南。登孤阕之上。见狂屈。而又问之。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又反问於黄帝。答曰。无思知道。无处安道。无从得道。知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黄帝曰。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庄子下。即天地篇云。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以得之乎。一本亦作罔象也。旧本下。此诚悞写。不应承谬。定宗者。定无知为宗也。决。分判也。亦断也。择。拣择也。

    疏。四相下。谓般若真如无缘生缘灭之相。圆觉序云。不灭不生岂四山之可害。四山即生老病死也。亦名四相。贤首云。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皆叙真心也。

    疏。略标下。谓略标二经之意。下论广释此也。谓真心下。通有三句。初句属体。后二句如次释前两句。

    疏。举妄者。缘生之识名为妄识。随缘起灭。故丈夫者。密严第二云。能持世间因。所谓阿赖邪。第八丈夫识。运动於一切。释曰。如世之丈夫。能任重事。又能与物。为其依止故。此识亦尔。能持世间色心种子。亦能与诸法作依止。故喻之。秖临下。潜依圆觉疏叙之。法相说第八识能缘根身器界种子。常侍等者。谓赖邪如君。常侍如侍若近臣。即第七识也。以此识有恒审思量之用。又常执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故名常侍。持犹执也。谋臣等者。第六识也。此识内依末那。外缘五尘。亦遍缘三世。所缘之境。独影及性。独影体虚如兔角龟毛。性境依他。自性非有。诸经亦喻如幻梦也。此识能分别计虑。故名谋臣。五将等者。即眼等五识也。此之五识取外五尘。猛利先锋。故喻为将。击。攻也。嚣。扰也。各有下。如前八识所知之境。各有分齐。互不相通。故楞严经云。见不超色。听不出声。又皆妄心分别。故疏云知亦何真。后四句等者。明般若真心也。初释翻前妄心也。本觉下。约当体明也可知。良以下。出一切知之所以也。即智之体。即真如也。扩。张大也。充。遍也。无外遍之极也。佛性论即彼第二如来藏品具云。所言藏者。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谓如来藏。况法下。前解法居智内。法非是心。此解法依心现。无法非心也。

    疏。文似等者。如老氏云。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又云。知其白。守其黑。又云。虚其心。实其腹。又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又云。挫其锐。解其纷。又云。杳兮冥其中有精。皆与此文相似。义实非也。疏释之义。皆依内教释之可见。返照等者。不存智体。即归寂也。金光下。彼经第一。具云。佛果无别色声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以如智无二。故言独也。目深曰窅。今取深义。慈恩下。即大乘法师所作瑞应疏序文。质。体也。即法身真理。故云正同。自下等者。分文属体也。二谛乃所照之境。二智即能照之心。照理照事俱名观照般若也。以演下。会通宗本可知。

    疏。幽属等者。明二智双照真俗。俱无知也。真谛下。顺下以缘求知之义释也。谓真谛非有无之相。真智非有无之知。神谓等者。谓达俗之智。不徐而徐。不疾而疾。恍焉而来。[惚-勿+(句-口+ㄆ)]焉而往。常情难测。故名曰神。系辞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感之下。明有知也。然水下。显无知也。无缘之悲者。即三缘之一也。一曰众生缘。见有众生可化也。二曰法缘。但见众生缘生之法。五蕴四大假和合尔。庄子亦云。假以异物合成一体。三曰无缘。见生界空无可化者。白乐天八渐偈略云。苦既非真。悲亦是假。是故众生。实无度者。三缘化物始名大化。无相之愿者。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也。以无能度所度之念。故名无相。亦三解脱门也。观机下。问意谓观所化之机可度不可度。审能化之法宜大宜小等。似有知也。答意如下论云。千机顿赴而不挠其神。又云。又非不应。但是不应应尔。此义应由机感不在於圣。华严偈云。但随其自心。为说如是法。教合下。释成观审之义。亦众生之心也。余可知。

    疏。神用等者。谓权智入生死有境以化生也。正智下。谓此智照法各无自性。唯见实相。无得非得。非证不证。事何能碍。引大疏。正唯权智亦即实智。以一念具故。非太异也。

    疏。恐人下。以虽等文势含於纵夺。恐有疑云。正智居於事外。应离有证空。事智超於世表。应非度生界。故论云尔。所引起信。即真如门文。

    疏。初二句等者。谓事智顺机。小大合宜。权道推移。不失抚会。无穷者。以生界无尽。故悲愿无穷。随他下。即涅盘文。彼三十五略云。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然文甚广多。疏中略出一义也。大底说自所证一实之道。为随自语随宜之谈。诸乘差别为随他语。半实半权。为随自他语也。清凉.圭山皆如此会。

    疏。欲拣等者。详前后论文非有非无之义而有二别。前约知见以辨有无。此依体性以辨有无也。虽真照下。炳。明也。直据正体以示之。谓即寂而照。功用炳然。亦非有如虚空。若妄计为有。乃落常见之坑也。虽妙湛下。谓即照而寂。心境兼亡。杳然无朕。亦非无如兔角。若情计谓无。即落断见之坑也。妙存者。谓般若之体。不出有无亦不在有无。而妙体存焉。

    疏。即心等者。谓无师自然之智。非因所作。非缘所生。心与境而兼亡。名及相而双寂也。诸法下。此句显真智觉法之性。万缘下。此句明俗智觉法之相。由觉法性相。故名圣人。故佛地论第一释佛义云。谓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力。通者谓十力六神通也。依心说之而名十智。能胜伏他亦名十力。寄於根境所用无碍名六通也。

    疏。正沤下。此亦取宗中之义释之。义利下。义用利生名为义利。如圭山云。作有义事。非仁义之义。

    疏。少选者。谓顷刻少时也。非直下。依般若等经释之。即能所兼亡。没同果海。有无不可名。故言无道处。寂用不可状。故心无行处。

    疏。净名。即彼经初卷中文。心即黎邪和合识也。意即末那识。放光下。义引。亦初句寂也。后句照也。圣迹下。大钞云。古译句为迹。如寻迹得兔。寻句得义。论意总以圣教为迹也。

    疏。以所观等者。约二谛之境明二智之心也。谓所观真谛。绝有无一异等诸相。致令能观之心亦可亡於有无等知也。苟无有无等知。又何以寄怀也。故知知自无知也。心境下。分论。初二句先心后境。后二句先境后心。以心下。二义出心境先后所以。不以下。孟子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为得之矣。准此不可执其辞之前后谓理有左右也。

    疏。前二句等者。依即寂之照云知云为。然般若之法非定有知。非定无知。皆不可取。不可说也。般若下。潜引金刚经。彼云。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下。谓不住有得却住无得。亦不可也。故大钞云。遣之又遣之以至於无遣。若以无遣遣遣。无遣亦迹。何以故。有所得故。逈然下。亦法界观文。逈。远也。谓情尽见除。寂然亡照。心无所寄。即此无寄无得之心。成非知非见之般若。然灯下。亦金刚经。略云。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疏。自下等者。叙下问答之大意。粗。略也。贯网之绳名纲。余可解。

    疏。难曰等者。疏义如次略释二智之相。诸法之实者。实性也。释论中物物斯照。言尽者。释知无所遗。权智下。释动与事会。事亦物也。必有等者。以知会当然故云不虚也。

    疏。初句下。亦叙设救也。此同下。彼天长地久篇略云。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矜下。矜。夸诞也。恃。负恃也。如人薄有技能。外则矜夸。内则负恃。君子反之。内如不有。外亦不矜。故云忘知等也。此乃宾家会主家无知之义。若尔下。谓若不矜恃忘知会为无知者。此则但是圣人等(云云)。为物等者。物亦众人也。推。让也。戴。顶戴也。如人虚心实德。忘其知会所长。人反推让。竟以知会归之。是圣人本忘其私而反得其私也。然解老氏者亦有偎并内教之说。似非老氏本意。故依古解直消其文。令人易解尔。

    疏。据上等者。释不自有其知也。然此文势诸书皆有。如老氏云。生而不有。尚书说命云。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解者曰。苟有之矜之则私己之心重等。大禹谟曰。汝唯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皆谓有而忘其所以有。谓之不有也。故论云。不自有其知。非无下。宾意谓有知而不矜。只可云不有。不可云无知。

    疏。二仪下。以形言之。苍苍而上者名天。茫茫而下者为地。以理求之。天。阳也。其象圆。地。阴也。其象方。以色言之。天玄也。地黄也。故周易云。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说文曰。天。巅也。高而无上也。地。低也。又易也。谓怀任万物变易发生也。略释如此。内教如劫章颂。文出下。即彼天地不仁章。具云。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草也。缚刍为狗。将以为祭。祭了弃之。如庄子云。刍狗之将进也。巾以文绣。尸祝斋戒而将之天地。无私者。无生物负恃之私。林希逸云。言与物相忘也。余义如疏。论意云下。谓圣人大悲权智普度一切。长辞生死之乡。永趣涅盘之苑。虽天地生物之功未高於此。然无缘下。释不仁也。不住化相者。应云。不住化。不化相也。金刚下。卵.胎.湿.化谓之四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通名九类。经具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疏中摘经间而释之。义在易晓。而无有下。复是彼经第十七分之文。然上疏义皆约悲智相导化而无化以释不仁。若取上下论文之意释之者。感无不应。功高也。应由感起。初不在圣。不仁也。故下论云。应而不为。因而不施。又云。纭纭自彼。於我何为等。都无下。以智照理。不存照相。义言昏也。余可知。

    疏。我言下。谓木石无情之流。顽冥之物。虽曰无知。非般若之无知。所以拣也。期。旧作其。悞书。

    疏。神妙下。释神明也。然出周易上系云。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余疏可解。但矜恃互出以就句便。此谓般若有知。但是神明。亦非不矜不恃之情。所以拣也。比无相下。有以不矜为无知般若。未识论文简别之理。故此云尔。颜子下。论语文。曾子叹颜子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虚。谓颜渊虚心不矜不恃也。孟反下。伐。矜伐也。事出春秋。论语云。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解曰。之反。鲁人也。鲁与齐战。鲁师败奔之。反殿后。以护鲁军。方议行赏。之反至国门。佯抽箭鞭马。以谓马困不能进行。非敢殿后以护军也。军前曰启。后曰殿。在鲁哀公十一年。此亦虚怀忘功不矜不恃之流。可为世之贤哲。岂入理之圣人乎。论意以儒老不矜不恃之理。恐滥无知无见之心。故甄别研审。假问答以拣之。柰何反取不矜即为无知。令人拂臂尔。

    疏。复审下。全举前难以审宾意也。宾意谓圣人有而不居。非无知也。

    疏。无乃下。然外书多有疏略云尔。

    疏。大品下。叹净品亦云。虚空清净故般若清净等。绝相者。绝知见作缘之相也。大论六十五云。作有二种。一人作。如布施等。二法作。如火烧等。般若非此。故云无作。无师者。非缘生故。自然者。非因作也。意谓本觉般若。性出自古。法尔圆成。非修非作。唯寂唯照。不同始觉因熏而起。依缘而生。亦不同法相四智心品种生缘作等。

    疏。岂待等者。非如小乘灭智厌心。沦於寂灭。名无知也。亦非如庄老之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冥冥昧昧。守朴略昏默之道为无知也。

    疏。假牒下。论亦太略。应云。若谓般若有知。但性空。故经云清净者。

    疏。惑智下。分别之心名为惑智。四倒有二。一凡夫本四倒。谓生死之本。即以无常见常等故。二小乘末四倒。谓生死之末故。即以常计无常等。广如略钞。六粗者。以能分别现识所现六粗等境。名为智相。即事识惑也。

    疏。即真谛下。谓真谛是般若所知之境。以所知清净故。遂令般若亦清净矣。

    疏。宛然者。犹居然异也。

    疏。以轨下。谓真谛若有浅深之迹。可与般若为轨则。令知有际限。今既无之。岂有不穷之鉴哉。差亦差遗。

    疏。此但下。以论初但总相包举略示之而已。故此问答渐渐委释。非指前四段之宗。

    疏。此难等者。以知与不知敌体相反。般若一法兼具二名。所以难也。今且下。依世间道理故。法尔以来。由诸有情惯习之力。依种种物。立一一名。召物以通其事。然成立圣教。方便施设。故立三界.九地.谛.缘.学.度等名。依俗谛说亦皆可名之物也。故仁王经第一云。一切诸名皆假施设。乃至云。诸佛出现。为有情故。说於三界六趣染净无量名字。名正下。论语子路章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等。

    疏。二名下。论语略。亦应难权云圣心无为。又云无所不为。

    疏。例如下。上并举二喻相违之名以况之。亦分喻也。以寒暖等体殊。般若唯一故。言教下。言。名也。名诠诸法自性。尽三藏之所说。理大同也。立名下。知者可以名有识。无知者可以名无情。水火等皆然。故疏云定体。

    疏。此言下。置舍也。谓但可依实起名。依名索实。双非下。谓圣心非有知非无知。若是二名尤不可俱立也。

    疏。亦义引下。但合集放光等上下之文引之。不知下。正释论文。令忘名下。不可守滞互违之名以定神心。唯可假乎二名以达妙旨。谓般若性净。本无惑取之知。可名无知。名无知者。意在拣妄。岂神智之真名。谓般若灵鉴靡极。可云有知。名有知者。意表灵明。亦非神智之本名。故知圣教立名本为摄机。於不可明中强名之尔。故经云。无名无说等。法华亦云。但以假名字。引导诸众生。奈何封名之徒随名求实。守违顺之名。求同异之理。譬执迹为兔。认指为月。此得名失旨之谓也。

    疏。大方便下。此义前后频出。

    疏。微妙等者下。以前引经。真般若者无知无见等。用之等者。圣智之用照理。而恒遍达事而常周。圣智苟无。孰与道游邪。亦拟下。彼谷神章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大论下。次云。顺生死流者多着有。逆生死流者多着无等。

    疏。谓般若等者。谓照体妙存。岂断灭之无。虽灵鉴炳然。亦非常存之有。非一者。约义异故。非异者。约体一故。中道者。六十一论云。有相是一边。无相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等。

    疏。无以等者。以体一故二名得以相即。据此约二义而立二名。非体有二也。戒止者。戒其执名之人。令止之而弗执也。

    疏。法性等者。释论之真谛深玄。论文反明。疏意顺释。

    疏。反明者。言经辞反明也。言见真者证见明见。非能所见。疏乃引论。顺示解脱涅盘皆真谛也。

    疏。意云下。且示妄心妄境以例真也。妄心生时托境以起。故以境为所缘缘也。真即下。指定心境。当证下。彰有知也。

    疏。文即等者。大品。亦第十六卷云。佛告须菩提。若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相。然二文皆通一切法。不独色也。当知般若见色即是见空。而不住於色。经虽言色。乃即空之色。空依色显。色空一致。举色全真。

    疏。但释等者。亦例释般若不缘色生识也。此中虽举五阴。意以清净为境。不对五阴之相。今且下。生知则为缘。不生知则非缘。今且顺问意云所知即缘也。究竟下。指后文。今真谛曰真。真则非缘。真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也。知言者。论语云。不知言无以为君子也。谓识中理之言。谓之知言。

    疏。初句通标者。明知能知。该真妄也。

    疏。物者下。谓心境通呼为物也。相与者。相因相待之谓。与。同也。亦共也。求义无殊。谓有则同有。无则同无。本非下。大钞云。谓清净法界。本无内外。不属一多。令人悟入义分心境。心则诸佛证之以成法身。境则诸佛证之以为净土。疏中分文属体。寂照为一。心境为一也。涅盘下。第二十七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寂照湛然者。即本论寂用一源。理极同无。圣所不能异之义也。心境互现者。谓心亦即境之心。境亦即心之境。大疏云。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见唯心如来。以性融之。令心境互现。

    疏。真非等者。谓真谛非缘生之法。无相无名。智对之时亦不生知。是知般若亦非缘生。妄自下可知。

    疏。所知者等者。疏释生有二妄。知托境而起。可言生也。真知本知。以生训因也。真谛等者。此谓不唯不能生知。又由真谛轨则令不生知也。起信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疏解法云。法者出大乘法体。谓自体故。对智故。显义故。对智名法。盖与智为轨则也。法者。轨则为义也。

    疏。真则反此者。谓真智照理。情尽见除。无所取相。相既无相。心亦不生。

    疏。自下等者。预出后意。於中相因为缘。有知妄也。非因非缘。无知真也。真妄总问。以起下文。

    疏。境未等者。亦由相待成心境之名。未对之时二名不立也。起信下。即彼释不觉中文也。谓此前说黎邪三细。今蹑第三现相以示六粗。然论有两重因缘。即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今证境能生心也。由心下。因心生境也。问。心境相生。谁先谁后。谓心先邪。境无谁生。谓境先邪。心无焉起。答。非先后。非不先后。何则。非先后者。谓唯一藏识心故。即心之见分为心。即心之相分为境。虽有心境。不可先后。而行相微细。亦非下位可了。故楞伽云。如是藏识。行相微细。唯除诸佛及住地菩萨等。非不先后者。谓即此藏识显现境界而生七种转识。种种分别。此以境界在本识黎邪中。先也。依之而生末识。后也。且依本末分相示之。其实二识俱时而起。心境二法互缘而生。楞伽又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疏自无主宰者谓法无自性从缘故空缘成如幻故假大论中此义尤广疏亦义引下文无此文义有此义引此通证上下。

    疏。大品云者。义引。亦如中论第四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论意谓。是缘则生。非缘何生。下约喻例明。理亦昭着。中论云下。具云。果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等。亦可下。又为一解可知。言微妙法者。真谛般若皆妙法也。

    疏。初二句等者。意云。取境则生知。真智不取。知自何生。永嘉下。讳玄觉。尝谒六祖。经宿而去。时号一宿觉。寂。境也。以能之心。知所知之寂。故托寂知起。寂为缘也。如意者。即搔痒如意手也。能所执宛然。失证会之同。

    疏。有所下。乃潜用起信。具云。以一切法从本以来。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末论释之。远离三假相也。谁谓下。释论智非无知也。

    疏。已上等者。通会论意。实智可知。疏引中吴。其义甚通。

    疏。设尔下。双关。以难意云。取与不取有何过谬。

    疏。二俱下。意谓无知则不取。知则取之。

    疏。了了等者。释知即不取也。遍计下。枝末不觉已亡。无明下。根本不觉又尽。大论十八云。般若波罗蜜。譬如大火炎。四边不可取。无取亦不取。一切取已舍。是名不可取等。永嘉下。谓亡所知。存有能知也。亦非下。以自知为缘。见有知相也。如手下。虽亡如意。犹存能执。因手作拳。如因心生知也。非是下。谓存有作拳之手。则照体未能无自也。苟未亡此。何以悟同而没於果海乎。契证之妙理不越此。达之则省力而直诣。背之则枉工而转迂。

    疏。不取等者。以前后二难皆牒不取以难之。故疏分之可知。谓了物下。物通我法也。二执下。谓执我之见引生烦恼障。执法之见引生所知障也。圣人已断。故无惑取也。

    疏。是者等者。凭理印忍名曰忍可不谬。释是也。印物等者。当印物时。心为主质。质。体也。若心下。对而释之。今既下。意以印可为心之用。有当为心之体空空如也。论语云。子罕篇。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疏。有当等者。依迷悟之怀比对而释之也。初约迷者。谓凡印物照境。知其是而不忘其当。皆惑私之取着也。由此生灭微细之心。故未得真智淳净明性。求当求是又灼然有心於是当。此则有照有觉。未能无照无觉也。圆觉.起信俱有此说。今般若下。约悟者谓能了此见。是见当之觉为病。不当下。寂灭无心。体极一念便契佛家。如荷泽会禅师云。妄起即觉。妄灭觉灭。岂云下。反责前难也。论既云。是而无是。当而无当。盖即是即当时无是无当。岂云一向等邪。此亦下。大意则同。然知则通该。是则但於知中说是。当一分之理也。

    疏。义引下。大品照明品云。般若波罗蜜能照一切法。舍利品云。菩萨般若波罗蜜。知一切众生心。亦不得众生。乃至知者见者亦不得等。

    疏。非不等者。难意已达忘是忘当之理。物我萧然。无法寄怀。

    疏。境空等者。意云。住是住当。犹染有病。而是於无是。当於无当可乎。此非相违之难。但问其可不之意。

    疏。罪也者。转训失也。谓住无相。不失於真谛。

    疏。举圣总遣者。宗本中不存无以观法可谓识法实相矣。又云。圣人无住於无住。孰谓住无得之真乎。

    疏。无相等者。谓有一无相当怀。即是相也。引论可知。三十八又云。佛法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亦不着。非有非无亦不着。学般若者。学虽通於三乘。法则唯是一乘之般若。在乘则一致而百虑。於法则殊途而同归。住有下。建有为功行。弃妄求真。种种方便。一一愿门。内则未能悟心。外则未能忘相。住此之心。喻之火也。住无下。谓心寂境空。物我兼丧。行不涉有。心独住无。兀兀冥冥。昏昏默默。不唯一慧而不明。实乃万德沦灭。住此之心而喻之水也。若有无下。示中道无住之心故。

    疏。避有等者。释喻可知。以着有下。着有之病空药可治。着空之病无药治也。且责偏空之见拨弃因果。故此痛呵。然非有无以立德。非空无以荡相。苟中道而行之。则二德齐立。二病俱瘳矣。如火出水中者。中论第二云。如火从薪出。以水可灭。若从水出。为用何灭。假设其譬。然楞严说风金二轮相磨。海中见火。庄子谓水中有火乃焚大块。求其实则亦有之。今非正取也。病因药起者。中论云。譬如有病须服药可治。若药复为病则不可治。亦假设也。然世因药饵致病亦多。如唐宪宗服仙药过多。得急燥之病等是也。举此皆喻难治。

    疏。处有等者。大意取之则二见随生。舍之则二德俱弃。不取不舍始为无住之行。至下涅盘论中可以精晓。

    疏。此约等者。先大意断定老氏之意不与物竞和混也。同尘。同物也。论言尘劳。即生死界也。疏释往来之义。一依大钞解往复无际之辞。及依不迁论中静动不违之理释之。了知下。楞伽第三卷云。非於生死外有涅盘。非於涅盘外有生死。生死涅盘。无相违相。

    疏。此难等者。以论云。圣心虽无知。远取则通纵前也。近取则但纵无住也。今言无知。犹云无住。机熟等者。遗教经云。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已度讫。其未度者。亦已作得度之缘。故谓宿禀修者此生度之。今生创信之流。或闻名。或听法。礼供赞悔等。皆成当来得度之缘。设若不信。邪见之俦。亦皆与作远因尔。如华严说。

    疏。正难等者。疑谓权智随缘生灭也。

    疏。前二句下。谓心法四缘生。缘离则灭。如眼识起必具四缘。一识种子为亲因缘。二眼根为增上缘。三色境为所缘缘。四无有间隔剎那相续为等无间缘也。余识亦然。圣心下。谓圣人穷尽剎那之极际。了证生相之不生。一念绝眹。三际顿破。故放光十三云。般若亦无法可生者。亦无法可灭者。四相者。即生住异灭也。然此四者亦相因而起。剎那循环。迷其相则分分历然。达其性则位位皆灭。故楞伽剎那品云。初生即有灭。不为凡人说。今生相尚自不生。住异焉从而起。好思历然可解。

    疏。华严等者。即第八十。颂云。佛智广大同虚空。普遍一切众生心等。金光明如前。无心心者。一无妄念生灭心之心。一是寂然无相能照之心。余可知。无私者。私谓情私之私。如见亲则度。见疎则舍。化导不均不普故成私也。准清凉释无私成故。亦云无思。如摩尼雨宝而应求。天鼓出声而报贼。喻后得觉物。感之而形。应不在我。故云无思。如前论云。神无虑焉等。然私思皆用义方周美。

    疏。是唯者。庄子齐物篇谈天籁云。是唯无作。作则万窍俱号。是唯。犹谚云只除也。此言不应在乎无感。感无不应。如谷响答呼。月影印清。虚无下。庄老谈道皆宗虚无也。谓自然之道至无。故老氏云。虚而不屈。又云。虚其心。又云。当其无有车之用。又云。复归於无物等。疏依正教释之。亦当论之意也。贤首下。即起信序大意。生灭在机。圣无去来。据此无忧树下。来而非生。力士城边。去而非灭。但由吾心缘感之浓淡也。

    疏。此辨等者。疏意云。圣智虚无。非生非灭。前有明文。惑智但云无性。未尝言无生灭。故疏会意云。约俱无之意说无生灭也。惑智之生从缘而有。无自性生。无自性灭也。

    疏。亦犹等者。举例二谛之言皆谛实名谛。审谛名谛。以真俗分之。随分成异。

    疏。谓圣心等者。唯识颂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谓於无我无法物上周遍计度。执实我法。准此。我法二执皆名遍计也。准起信说。从地前三贤至第七地满心。二执方尽。识相下。谓本识三细之相。即八地已上至佛地破之。但灭识中一分不觉之相。不灭一分觉性学论可地。永嘉下。具云。不以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为无知。其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如手不执物。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然此之颂。前拣有知之妄。后拣无知之非。其性了然。显体圆照而非断也。妙哉至哉。识悟如此。千载之下令人服膺也。荷泽下。圭峰略钞引之。故序云。心寂而知。目之圆觉等。众妙之门。全老氏文。彼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华严下。谓财首等十人问文殊师利菩萨也。然智知各答一颂。答智颂曰。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答知云。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众生。略释如疏。此论下。本以无知之义显于真智。然智则知矣。知亦智矣。所以不分。非约三种般若分体用也。细示恐长。

    疏。妄境者。五尘等境名妄境也。今以下。妄心妄境皆缘起性空。俱为般若所照真谛之境。一心下。且依异门分之。如何下。结责前难也。

    疏。此中等者。隐犹深峻也。见(音现)。难现於心也。初句下。若不标乎法体。寂用等义向何辨之。寂用义也者。若单云寂用亦法也。今对心境故云义也。即智下。示二法无异体也。华严下。即回向品。既如智不相外。二而不二也。今论下。寂如即真谛之境。智用即般若之心。言用下等者。上来通叙大理。自此按文细示。即体下。心境两分也。彼此下。以心为此。以境为彼。双揽下。前二句则前后异说。谓如之与用正同而异时。唯异非同等。此第三中谓正同而异时。即异而元同。非前后也。故云双揽。是以下。假以问曰。同则唯同。异则唯异。何言异而同同而异邪。举论答云。是以辨於异而同者云云。在疏下可例说。第四句复由第三中来。以其同而异故非异而同等。斯则下等者。可思得之。此中四句非彼此对望义相料简。以寂用一源之法元具此四理。宜用心照文理灿然。

    疏。释前等者。如一智一故言无二。谓如理智也。实谓真实者。即前真谛之境。举万法者。缘生即空。是般若所照故。如心经云。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不於蕴等诸法之外见空。前论云。见法实相谓之般若等。内外等者。释相与之言。

    疏。释前等者。然寂用二名亦心境相待而立。依寂起用。用许异寂。二名立也。今明体外无用。摄用同寂。用亡之时寂亦不立。当知寂用虽复略标。亦随俗说。第一义中逈无所寄。余义如疏。

    疏。鹤长等等者。等山岳太增。涧壑太陷。鹍鹏之辈太巨。蟭螟之俦太细等也。然性下。以相取之则异。以性酌之则同。同则本同。岂待续之截之夷之盈之而后平等邪。即庄子骈拇篇。疏引全彼文。

    疏。大品等者。文小不同。大论第一百云。色等一切法。於般若中亦不一相亦不异相等。仁王亦云。般若非即五蕴非离五蕴等。

    疏。初二句等者。谓寂用唯一心也。如摩尼宝珠。圆体混成。寂也。清莹明彻。用也。离之则二相不同。合之则内外一贯。可反照而自求。勿循言而他觅。语借下。彼初篇云。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借以成辞。寓论旨之妙。亦非下。遮异解也。恐人见寂用同出。复有根荄源於寂用。如下答寂照云。理极同无。既曰为同。同无不极。又云。若称生同外。称非我也。亦合云下。以义准之。理必然也。举一隅可以三隅反。苟执文以定义。义之害矣。约体下。体重可称为主。用轻可呼为宾。

    疏。心用等者。此中举心者。全实相之一心。性相融。心境一。权实同。物我通。而依文析理权实殊明。约旨会宗寂用一贯。

    疏。尽物外者。象谓万象。即万物也。以佛理世表故云象外。清谈者。谓上论般若高出有无。深超情识。真清净无相之雅谈也。然上下通叙前文可知。初翻亦二智俱说。第二亦含有二智。第三以缘求智唯谈实智。第四答不取亦通二智。第五答是当亦通论二智。第六答住无唯实智。第七答生灭唯在事智。第八答俱无唯在实智。故疏云尔。或境智下。如答是当及住无等。皆含境智同异料简等可知。然论之首尾固不可以浅深酌量。然成立之妙疏亦略示。今欲缕示又恐厌繁。可课虚求之自识精巧。

    疏。说文等者。诣亦至也。诸说者即瑶疏.净源疏等说也。汉楚下。即高祖弟刘交也。封於楚。谥曰元。遗民其后裔。外善下。谓周孔六经及诸子之书等。内研下。研。磨也。亦切磋之谓。又能精治佛理也。与儒者下。远公传云。清信之宾并不期而至。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续之.新菜毕颕之.南阳宗炳.张菜民.张季硕等。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庐阜。山名。在江州。十八贤下。准遗民莲社誓辞云。同志息心真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据此不独十八贤也。唯谢灵运作庐山十八贤赞。即远公.生公.道敬等九人。梵僧觉贤.耶舍二人。前叙遗民等七人是也。以传多谈十八贤。故且依谢康乐标之。精结下。精。专也。结。约也。种莲以象净土之莲池。准宋李公叙李伯时画十八贤图。东林莲池。谢康乐开也。康乐求入社。远公谓心乱而不可。尝以书招陶渊明。渊明辞醉而不应。故后世题云。陶亮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去还来。龙光。寺名。生公所住也。生公传云。与慧睿.慧严同游长安。从什公受业。关中僧众咸谓神悟。时与论主相得。莫逆者谓相契顺也。平叔者。即魏代何晏。字平叔。与王弼等善清谈。故遗民方之。以论主为僧中何平叔也。起予者。论语云。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大意孔子欲说诗。卜商善识其旨。能起孔子之说。今以方之。瑶和尚下。以理详之。实如瑶师所指。论注才同者。经史亦多通用。智度十六云。裁欲求出其门已闭。瑶本用才字。

    疏。遗者下。古之高士以道德自居。忘身遗世。如子陵.戴逵之流。天子不得臣。诸候不能友。谓之处士。遗民亦斯人之徒也。虞仲下。论语说作者七人矣。谓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慧.少连等皆逸民也。柴桑。县名。桓玄者。即东晋司马桓温之子。僭逆者。谓将取晋室。事在安帝世。恐繁不叙。盘石。大石也。累卵者。传略云。晋献公作九层之台。百姓嗷嗷莫敢谏者。大夫荀息入。献公逆问曰。将谏寡人作台乎。荀曰。无。闻君好技。臣少进之。公曰何技。曰能累九卵。公喜令累之。至七至八其势欲倾。公曰危哉。荀息曰。此未危也。公筑九层之台。境内疲瘁。百姓离畔。此实危矣。公喜曰善谏(云云。)辟。除授也。命。召命也。太尉等者。宋太祖刘裕尝为晋之太尉。高尚人相礼者。裕观刘志不可力屈。与司徒王谧.丞相桓玄等群公议遗民之号旌焉。冲。深也。邈。远也。高尚者。德高志洁可尊尚也。仰字者。仰慕也。疑伫字悞。陆沉者。陆。平陆也意。谓有德之士不登显位。在平陆。沉隐山林等者。指庐山也。

    疏。引古等者。今古虽远。妙契悠同。况南北数千里之遥何能隔乎。玄悟。系辞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此之谓也。毛诗棠棣章云。况也永叹。

    疏。渊对者。谓师资深相对偶也。已尽下。谓过半已尽。解彻底也。语用下。系辞云。智者观乎彖辞。思过半矣。惯。懑也。音闷。心志不宁貌。

    疏。一所栖等者。谓僧具六和。一身和共住。二语和无诤。三意和无违。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今疏随文配之。於六或阙。

    疏。诸侯盟辞下。按春秋传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於牲上。书谓五命。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等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铭。刻也。铭名也。谓名记其志也。如殷汤以铭辞刻于盘云。苟日新日日新等是也。遗民之意。以寄托之诚。刻铭于心。如日月皎然也。

    疏。易初卦者。即乾卦九三爻辞。乾象如此。盖君象也。初九潜龙勿用。如舜渔於雷泽。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谓大人之德渐显。天下之人利见。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文言曰。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时而愓。虽危无咎。略解曰。谓此爻居上卦之下。故曰上不在天。处下封之上。故曰下不在田。乘二爻之阳故曰重刚不中。象人君创事。上未获九五之尊。下有重刚之崄。正行之难。故昼则乾乾而不息。夜则忧惕若有危厉。未尝去怀也。遗民谓社主行道进德昼讲夜禅勤用不息。故云乾乾等。予近禀下。上师西域乌思人。少出家。诵五分律并诵诸部般若。学瑜伽.显扬.摄大乘等诸论。中年遇帝师拔思巴上师。又禀密藏灌顶主戒。常课晓夕禅定三十余次。说法施食日无少暇。亦尝再四问师所解。以经律论及密藏略出五百部。盛业不能尽述。过顺者。论语为政篇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耳顺者。朱文公注云。谓声入心通无所违逆也。

    疏。谓论主等者。谓方广教理深广如渊海。冥。深杳也。

    疏。理非等者。谓悟理不拘於广部略部。枢。门枢纽也。机。发弩之牙。皆取要约处。苟得枢机之要。则众理彰矣。今此论即诸部般若之枢机。八部下。古列八部。谓放光.大品.小品.光赞.道行.金刚.胜天王.文殊问等。然今之藏中般若部类尤多。未敢详定。

    疏。雪曲者。即古之阳春雪曲也。以音调极高。唱者无几。从有唱者又无和者。古人云。其调弥高。其和愈寡。所喻可知。反推者。盖反辞以推其理。疏中顺释可知。意云若非是忘於言象之外者。作此之论不能至於如此幽微也。若存言象。其旨必乖。婉转者。他文用宛字。禹。大禹。夏王也。禹在尧世治水。亦亲力行之。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及登位。卑宫室。菲饮食。孔子叹其德全无间然。如论语及邢眪眪疏。

    疏。从容者。谓举动之闲暇也。

    疏。文借下。彼天道篇略云。齐桓公读书於堂上。轮扁斫轮於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也。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公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矣。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弗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心而应之於手。口不能言也(云云)。

    疏。初四句等者。知即用也。文出下。即彼初篇。无名者。谓天地已前混然无象。无象则无名。目道也。有名者。谓气质已形。随形名物。曰天曰地等。故无名能始天地。有名能母万物。母者。生息之义。

    疏。遗民下。不欲独任其责。

    疏。余本等者。细详灵字。似涉差也。何者。灵智灵也。今言穷灵。能穷极者智也。所穷又智故不可晓。一也。极数谓悉觉诸法。文阙证真。二也。下就问而答云。夫无寄在乎冥寂。冥寂故虚以通之。妙尽存乎极数。极数故数以应之。斯足良证。三也。故依瑶本。问意下。以文难故出意释之。寂目真谛之境。用属真知之心。妙尽者谓智冥。寂智亦兼亡符合为一邪。盖不分心境为二。不在下。释自然也。不对二谛说之。直就智体显示。详疏可知。

    疏。若实智等者。意云心境冥一不应存有寂照二名。以定慧二故寂照亦二。盖以定慧为寂照也何成冥符。若许冥符。不应存乎寂用。定慧乃缘起因修。寂照即本觉性德。故以定慧合寂照为问。文借下。系辞云。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等。

    疏。文总等者。皆上句举论意。下句难也。疏释多依瑶疏。此亦极难。故具出之。不合云下。如前云独觉冥冥。又云内有独鉴之明。虚不失照等。皆是也。意云下。如前云神无虑故能独王於世表等。详下等者。如下云妙尽存乎极数。极数故数以应之。意云妙尽极数神乃淳於化表。极数故数以应之。谓极数故方能应数也。难意谓照真之智唯极数。不应於数。应数则不照於真。故两心成异。答意谓正由极数方能应数。正由应数而即穷虚。何异之有。

    疏。深证等者。一理量。二教量。注抚安也。亦犹接也。权智抚接於物。

    疏。先可等者。无相真也。变动俗也。楷。准也。谓则定也。睹。观也。意云若唯见其动。与之抚接。契会於机。此居有相而失无相。若应会之时但观缘生性空之理。则无生可接。得一下。得之理。失之事等。若令下。依谛以二于心。

    疏。叙前等者。谓先举可疑之文以起难。

    疏。例之者。而物无不是。宜其真是也。

    疏。是当等者。指前本论。已是下。即前云物无不是等。后复下。即前云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等。矛。槊也。盾。干盾也。昔有一人双衒二物而市之。衒矛云。能刺十重之盾。衒盾云。矛刺不入。故喻相违。胶漆者。虽二物似殊。而性实符。合喻不相违是此也。

    疏。恐救下。意云至当者非泛常之苟当。真是者非泛常之苟是。

    疏。惑不等者。潜用韩昌黎师说。彼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不从师(云云)。

    疏。好相领等者。远公赏叹不妄许也。本传。即论主传。恒沙下。谓心俱恒沙性德。教义诠量亦无量差别。远宗下。据远公传云。尝注法性论以示什公。什公叹曰。边国之人经论未广。所述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什公传亦与秦主着实相论二卷。恨未见之。然法性实相皆诸部般若之理。名异理同。故疏云尔。

    疏。聊尔者。犹琐细也。

    疏。书式等者。古人有之。今即未见。况。犹意也。

    疏。初二句下。意谓广之题端。若书首便云服象虽殊。无所因起。无此式也。

    疏。嘉遁下。即易天山遁也。卦象如此。阴化至二为山象。如秋气盛时山乃渐长天亦渐高而避之。故冬之天曰上天是也。以象小人道长。君子遁之。故第五爻谓之嘉遁。嘉。善也。此爻虽有应在内。然知机而作与时消息亦遁之善者也。何尝下。旧读云何尝不远。今以句法理况推之。宜长读之。释意亦与旧说不同。旧云。喻林下之雅咏。解者。林。竹林也。晋时嵇康.山涛.向秀.阮籍.阮咸.王戎.刘伶七子隐居山阳竹林。并清谈道德。轻蔑仁义。放浪酒色不拘礼乐。时人谓之旷达。然大乱人伦。为名教所黜。自唐瑶禅师立此说以来。历世承之。予意以谓莲社清众不当比於竹林放浪之流。念佛之咏亦不当比尚无之作。唯闻东林宵夕之修心禅讲穆穆。未闻半月之一集歌咏纷纷。又但云林下。则方外之人所居之处皆可名之。非七贤之所宜专也。亦尝以此句就名儒卢翰林挚推之。句读同予。又云。言集之言亦语辞。如诗云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诗注皆云语辞。予固末学。苟理致明白当仁不让。谁循覆辙以蔽后昆。故前后释义有异於古者。皆此意也。亦不一一较乎得失指摘瑕疵。依法不依人。圣人之良训。余如疏。读。音逗。

    疏。清承下等者。膺。亦胸也。企。望也。抱一者。老氏载营魄章。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不独下。毛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隅下。如符坚云。朕统大业。四方稍宁。唯东南一隅未宾王化。亦以晋为一隅。

    疏。但欲下。於我则不足。於君则有余。

    疏。草堂下。什公传云。秦主使沙门僧[(丰力)/石].僧迁.法钦.道流等八百余人。晋书云。草堂坐禅者常数三千。今云五百。从本论也。

    疏。俗主者。儒者以仁圣之君为英主。昏暴之君为虐主。庸常之君为俗主。五胡者。一前赵刘元海。匈奴人。自西晋慧帝大兴四年立。凡三世。至东晋成帝咸和四年为石勒所灭。二后赵石勒。北方羯种人。自成帝咸和三年立。凡四世。至穆帝永和八年灭。三前秦符洪。西域氏人。自穆帝永和七年立。凡六世。至孝武太元十九年为姚苌灭。四后秦姚仲弋。亦羌酋种。自孝武大元九年立。凡五世。至安帝义熙十三年为晋灭。五魏拓拔珪。亦丐奴人。自武帝太元十一年立。改国号魏。年曰登国。凡一十一世。分东西二魏。东魏禅于高欢。为北齐。西魏禅位于宇文泰。号后周也。堑。城外壕堑也。不远下。不以万里为远也。无出下。译场则三藏遍翻。弘护则一人亲御。百官信奉。万姓归依。论其僧则若梵若汉八百许人。并白眉互扬。青眼相击。唇齿泻珠玑之美。胸怀发锦绣之鲜。行洁冰霜。志坚松栢。请对史镜自识芳猷。

    疏。领公等者。远公传云。初经流江东多有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阙。远慨其道缺。乃令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踰越沙雪旷岁方返。皆获梵本。得以传译。华严下。大钞略云。初东晋有沙门支法领。志乐大乘损躯求法。至遮拘盘国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等。自下疏中皆略。各各本传释之。更引实多。

    疏。论主等者。秦主弘通三宝明时也。什公真正善友也。厕。次也。谓不比行也。彩。光彩容彩。列。行列也。身子。舍利弗也。郁郁。文盛之貌。陈迹者。谓已陈之踪迹。然出庄子。引之恐繁。流芳下。谓流传芳美也。晋桓温云。男子不能流芳百世等。寥寥者。谓法教虽盛而龙象稀疎。

    疏。传说下。即慧观传也。生公.融公能通人疑情。肇公.观公善靖其问难。然当时人物既多。评薄随有。如生公传云。生.睿发天真。严.观洼流得。慧义彭享进。寇渊但嘿塞者矣。释曰谓生公.睿公聪悟发於天性。洼。深也。严公.观公深思流连。始可继足。彭享言努力方得前进。冠姓也。名道渊。此公对于三人。但嘿塞无言而已。然戒行高洁。为刘慧林师。骈。并也。八俊者。生也肇也融也睿也影也严也恒也观也。有说无恒而有凭公。然凭公无传。似悞也。西河照公。意谓[(丰力)/石]公为一。亦有云恒者。北山录说什门十哲。八俊之上又加道恒.道标。此等皆有正传。同气下。系辞文。具云。云从龙。风从虎。又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等。莫逆者。庄子太宗师。略云。子杞.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语曰。与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於心。遂相与为友。念佛咏下。未见其文。远公咏序云。夫念佛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等。比兴者。毛诗多托物比兴。如关睢.鸱鸮之篇皆是。

    疏。即弘始等者。论主自作注经序。粗。音粗。略也。成言者。谓什公已成之言。论主注之。

    疏。郢者下。亦少变本文令易知也。彼徐无鬼篇略云。庄子送葬过慧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者斫之。匠乃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释曰。垩。白土也。此亦寓言。

    疏。自疏云下。即前论序云。般若之体非有非无。虚不失照。照不失虚等。至后斯理之玄固常所迷昧者矣。论主再举以答也。

    疏。出问等者。亦再举前难。出彼所问之意。

    疏。两言下。瑶师之意。虽各四字不出权实。故亦两言也。人情下。遍计识情浅近迟钝。知一暗一。随自所达谓二智两殊。圣岂然哉。

    疏。答前等者。即穷虚极数至后出过中若穷虚极数乃至定慧之体耳。双绝者。谓寂照兼亡无可拟象。故寄言同无。非有无之无也。反责下。责其同极之体无相无名。此中不可更求定慧两殊。但圣人摄化非开示一言。而众生无由悟入。故示其亲切处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复由此心从本已来。清净无染离喧扰之相故曰寂也。具灵明觉知故曰照也。圭峰云。心寂而知目之圆觉。然求证此心。一悟。二修。悟则达其本来所有之真。从先所无之妄。依其悟彻之智。修其缘起之行。此行约事门修之。则不修而修万行毕备。约理门修之。则修而无修一心寂寂。此之二门亦不可先后。故始以止观统之。则止观皆通事理。久之乃成定慧。则定慧各通止观。终证此心谓之寂照。寂照者。心境不二。权实双含。体用融。空有绝。当此融绝之处。何容分个寂照之异邪。此实性理之要。故略叙之。然皆依贤首.清凉等义。非胸臆也。

    疏。遣妄等者。意云同极乃定慧之源。本自同而生异。下遣等者。谓既有异。即乖於同。无得下。诸部般若之中诠法无量。若一言以蔽之。不出无所着无所得。苟於外无着则法法平等。於内无得则心心寂灭。然后心无挂碍般若现前。不得而得菩提。得也。不证而证涅盘。证也。虽曰证得。宁容有得证之相乎。故什公悟玄序云。忘功者道合。虚怀者理通。冥心者真一。遗智者圣同。

    疏。答前答者。即前云。谓将心体自然乃至群数之应或几乎息矣等。疏初摘句以断大义。后清净已下方释文也。非色下。略遮亦非有非无。一切不足也。韦提者。即瓶沙王之后。恳。诚恳也。切。至切也。无量寿经略云。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於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蜜以上王。如是经三七日。王颜和悦。阿阇世王知之。即勅内官闭母深宫。时韦提希被幽闭已。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乃至佛於山没即於王宫出等。胜鬘下。即波斯匿王女。仰即慕也。祈。请也。夫人经略云。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垂哀愍。必令我得见。即生此念时。佛於空中现等。智则下。由智相即令身无碍。法报名真。无去来故。他化皆应。应机起故。

    疏。自此等者。谓非有非无之义通体及用故。约用故则亦非有知亦非无知。故下云。道超名外因为之无等。皆目体也。又云。圣智无知而无所不知等。目用也。故疏云兼通有知。诸心心下。略释如前。缘有下。释有不自有。托缘而有。故论云。以其有有等。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等。

    疏。初句等者。对妄释真。真非缘生。非缘生故。圣人之心不因缘有而有。既是非有之有。故有其真。有成非有句。以有其无有。故则成非无句。疏释太简。

    疏。欲明等者。前略示真妄不同。今此细明两殊就答前难。以前难云穷虚极数等。数谓妄心妄境也。体其性虚故能极数等。如下示之。今蹑妄示真。为下非有非无之义因。初二句下。影喻相。响喻妄。名者质之与声皆喻妄心。谓心下。疏亦太略。若具释者谓能现有无之心即黎邪三细中现相也。此心能现一切六尘境界。一切境界不出有无也。以有此境牵起内心。内心者即事识智相等也。智相於此相续分别谓有谓无。依此影响之境而生一切名相。即论中计名字也。名相既立。依名取相种种攀缘。疏中指同起信。故此释之。不依此论释义不尽。大乘下。亦龙树菩萨造。人喻现相。罗人喻有无等。自畏喻智相等。四粗分别。大意云境由心起。不知即心已为迷谬。而又从之种种分别爱不爱等。又倍迷也。故起信云。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等。

    疏。初句等者。蹑前不有有下文也。谓妄心则随有而有。随无而无。圣心不尔。故云废也。翻前等者。谓圣心非相因而起。疏亦至略。今再示之。心无影响者。谓圣智清净绝有无诸相。言象莫测者。谓圣智非名可名非相可相。亦离攀缘妄念也。道绝群方者。道即般若也。由非名相。所以能穷其虚极其数。由穷极故。所以妙尽而冥符。无寄如疏。

    疏。初三句等者。前则即俗成真。今乃即实名权。

    疏。此论等者。疏乃通论上下之义。此中下。拣断常也。论略云超名就句。故疏具云双超名相。然般若下。论初已释大意无殊。胜热下。即善财所参一善友。经云。见彼胜热修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犹如太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云云)。大疏略云。胜热者。於五热中成胜行故。体烦恼热成胜德故等。四面火聚者。四句般若烧惑薪故。中有刀山者。无分别智最居中道无不割故。高峻下。高而无上难可登故。又云四句即四边。取则烧之。离则成智。故大论第十八云。般若波罗蜜。譬如大炎。四边不可取。无取亦不取。列子天瑞篇云者。赵襄子狩中山。藉芿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也。火过徐行而出。人也。襄子怪而问曰。奚道处石。奚道入火。人曰。何物为石。何物为火。襄子曰。而向之出者石也。向之涉者火也。人曰不知也。释曰。不知是火。亦有冥通於物。物无所违。而火与刀山即是法门。彼何与斯。

    疏。舍利下。即大品意。谓知一切众生亦不得众生。即知而无知之义。照明品中照一切法。知也。毕竟净故。不知也。引三慧品证无为而不为可知。

    疏。初句下。羁。系也。此下等者。谓答前心数既玄而孤运其照。细示如前。前后照对方知论旨的然可解。

    疏。初句等者。以前遗民云而今谈者欲求圣心之异等。故今举而责之。随声下。十地论释示说分齐中文。论云。随声取义有五过失。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者诳他。四者谤佛。五者轻法。雷同者。谓春雷一发百蛰同起。今取同义。俱出下。彼四十一篇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等。用其文不取其义。廉隅。廉棱隅角也。前识下。彼三十八云。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今谓前境所发之识谓之前识。

    疏。由前下。谓即言定旨等。通成此二见也。

    疏。不合下。中论云。因有而生常。因无而生断。

    疏。初二句下。潜用大钞。谓缘生恒无性。无性恒缘生。理事无碍也。

    疏。初二句下。可物。执取於物也。纷纷纭纭。广多之貌。三假者。仁王经大意云。法假即相也。名假即一切诸名。受假者。谓妄想领纳也。陈。列也。如不真空论释之。真空下。即还源观序。初二句。迷真智而成妄想。次二句。迷真如以成名相。物非下。境空也。受取下。心空也。名相性空即圆成性。大论四十一云。取色取名故名为受等。

    疏。不取下。依境辨心靡无也。意云。名相即虚而令智照自寂。实相妙存灵知昭昭。若依大论释之。不取者取之成过故。不舍者舍之失益故。

    论。此攀缘等者。论出经意。谓离心缘相。

    疏。初句等者。疏示颇略。今复释之。智之生者。妄智之心依名相而生。法本下。法谓诸法。即指名相。名相之法无自性生。性相俱离。故云无相。境既无相。心亦寂灭。事之初现曰兆。华严下。本疏略云。量智则遍入三世。理智则悉皆平等。四无所畏下。放光.大品.智论等甚广。圆觉普眼章疏云。一正知一切法无畏。谓佛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等。二说尽诸漏及习无畏。言我漏尽等。三说一切障道法无畏。四说出苦道无畏。佛作诚言。说此四法决定无畏。智论云。得无所疑。无所忌难。智慧不却不没。衣毛不竖等。汗竟弗生者。智论二十六云。萨遮尼犍子铜鍱鍱腹自誓言。无有人得我难而不流汗破坏者。大象乃至树木瓦石闻我难声亦皆流汗。作是誓已。来至佛所与佛论议。佛质问之皆不能答。汗流淹地举体如渍。佛告尼犍。汝先誓言。无有闻我难者而不流汗。汝今流汗淹地。汝试观佛。见有汗相不。佛时脱郁多罗僧示之。言汗在何处。复次有人言。或有头汗身不汗者。佛头虽不汗。身必有汗。以是故佛脱郁多罗僧示其身。因是外道大得信向皆入佛法中。是智慧因缘身业随行。十力者。略以二门示之。一依梵行品出名。二依智度论释义。初者。一是处非处智。二过现未来业报智。三诸禅解脱三昧智。四诸根胜劣智。五种种解智。六种种界智。七一切至处道智。八宿命无碍智。九天眼无碍智。十永断习气智。然此十智唯一诸法实相智。此智约度人因缘有十种用。故为十也。二依智论释义者。然论文极广。今略示之。一是处等者。有二意。一道理相应名是处。不相应名无是处。如论云。女身作轮王无是处。二转轮王一时出世无是处。二佛一时出世亦如是。反此。男子作轮王等有是处也。二因果相应有是处。如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有是处。行善堕三涂。行恶生人天。无是处。二业报智者。谓佛知一切众生所作。有过去业过去报。亦有过业招现在未来等报。现在未来等业招报亦然。此则智为能知众生业报所知也。三诸禅解脱三昧智者。禅谓四禅。佛知是禅佐助道法。禅摄一切色界。三昧即定。定说解脱摄一切定。如是一切诸禅定解脱即三昧。佛以甚深智力悉知等。四诸根胜劣智者。佛知众生利根钝根上根中根下根。是人如是根。今世能得初果二果等。此人得初禅二禅等。如是等一切众生上下根相皆悉遍知等。五种种解智者。解谓欲解。谓众生信喜好乐种种不同。如孙陀罗难陀好五欲。提婆达多好名闻。须弥剎多罗好世间财利。乃至如舍利弗好智慧等。如是佛悉遍知等。六种种界智者。界名为性。佛知世间种种别异性故。性名积习从性生欲。谓众生各各之性差殊无量不可数。佛知众生如是生如是欲。可度不可度。定不定。今世可度后世可度等。佛悉遍知。七一切至处道智者。业即是道。业因缘故遍行五道。业能有所至故。如无漏思业至三乘圣道。以是故诸业是一切至道。一云一切圣道名道。以此圣道随意利益。故云一切至处道也。又云一切善道。一切恶道。一切圣道。各各知其至处。佛悉遍知。八宿命无碍智者。宿命有三。一六通中宿命通。二三明中宿住智证明。三十力中一力也。外道凡夫有通而无明。二乘有通有明而无力。佛则具之。以此知己身及众生无量无边世中受如是报。因如是业。所更种种。佛悉遍知。九天眼无碍智者。佛用天眼见众生生死处。凡夫天眼极多见四天下。声闻傍见小千界。梵王亦然。辟支佛见百千世界。诸佛见无量无边世界。又云得天眼最第一者阿平卢豆色界四大造色半头清净。如来天眼四大造色遍头清净。是为差别。十永断习气智者。即漏尽智也。烦恼习气俱名漏。智能尽之。非二乘所及。诸佛自知尽漏。亦知尽他人漏等。论又问曰。是十力何者最胜。答曰。各各於自事中大。如水能渍。火能烧。各自有力。有云初力为大。能摄十力故。或漏尽力大。事办得涅盘故。已上略释名题。欲广知事义如论。事无不契者。总相释云。谓说理如理。说事如事。说业如业。说果如果等。达僧祗下。即华严阿僧祇品也。此品佛说以此品中僧祇为大数之首。数之复至僧祇。始名僧祗僧祗。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复数不可说不可说以至不可说不可说转等。表因位难知。故佛亲说。此乃后得智用之力也。尘墨者。法华化城喻品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於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乃至如是展转尽地种墨。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磨为尘等。如是微细圣智悉知。穷法界下。法界虽通事理。且属一真法界。此一真法界与余法界作泉源故。何者。谓此一真。举体常为万法。举体常自寂然。返流随流皆依此故。故大经虽列四种法界。统以一真而无源故。

    疏。字悞下。定传写之谬也。正意云。为遣有知而生无知。有知既祛。无知何立。第一义中无无知也。无有知也。故华严十六云。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意谓因一生一元无自性。论至於此。故兼拂之。以显真照非有非无。至妙之趣在理实当。肇公复起不易吾言矣。然自唐迄今诸家。皆随论文释义。人之常见多守文定义。是古非今。文义乖讹强生穿凿。吾不与也。

    疏。权实下。初示中道。寂照同时故云双现。二德同寂故云双亡。孰能等者。疏释略也。据论令使二言。似属权智。感而动之。令智有也。感谢而静。使智无也。此释顺文。然实智必具。故以动为权。静为实。此之二智皆非有无。论故属对。各一边说之。亦互隐互显。

    疏。且征等者。谓略却无起无灭等。起信下。即彼中说带言真如空如来藏。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亦有亦无五句也。此中具有四句。言非有者。谓非斥彼执有之情。般若非是非有也。余例知。

    疏。放光下。至涅盘论具示。净名弟子品亦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以知下。知谓情解知见。此是迷真之病根。事须剪伐。然后见法。古人云。心不可传。相契名传。此之谓也。以前下。遗民问后索其证据。故论主引教出理。具足示之。末段引放光。又示无说之理。绝言之道。心知非传。贵在玄契尔。

    疏。据前下。通辨论文。问在后而答在前。照前可知。

    疏。大品等者。然诸经多有。有执下。但内学之人於真空幻色之理未了。有是执也。一执青黄等色为实。异於真空。故经云。色不异空。谓幻色不异真空。二有执真空在於色外。异色而有。故经云。空不异色。谓真空不异於幻色故。三小乘等析破色法始空。色非即空。四有执空非即色。故经云。色即是空等。广示如法界观。宝性下。即彼论第四。略云。散乱心失空。众生者。谓初发心菩萨。起如是心。实有法断灭。后时得涅盘。是菩萨失空如来藏修行。又复有人以空为有物。我应得空。又生如是心。离色等法别更有空。我应修行。令得彼空等。释曰。初计色灭方空。今言色即是空。此计自遣。第二计空别为一物。今云空即是色。此见即遣。三则计空异色。今云空不异色等。此计亦遣。今以下。通出上下论意。此段辨二谛相即之境。后段示权实相融之心。

    疏。前四句等者。遗民谓心两异纵而夺之。若一下。谓一心见色。一心见空。同时两心并照二境。何有此理。疏中以两心分经四句合而明之。从其省约。

    疏。谓凡夫下。据疏意。以依他所执之法缘生性空故。令遍计能取之情自空。凡夫不了依他性空。故起遍计执实定相。不同法相。存依他之似有但空遍计。非色之非。斥破之辞。

    疏。前二下。论意云。不於空中非斥其色。只於色中非之。故云非色。疏云。色空不异者。以非色含空义故。

    疏。承上等者。意云以境求心。境既融而非殊。心亦即而不异。直以一心齐照。约谛分之为权为实。岂以谛二二於心乎。故仁王经云。於谛常自二。於解常自一。会违等者。古释但会色不异空等四句。谓四异执教亦不同。予谓经虽四句不同者。大底明色空不异。由不异故相即。皆二谛相融之意也。故今约法相会之。彼宗说二智在赖邪识中。法尔道理各有种子。登地已去别发现行。本智照真。后智了俗。二谛区分三智别照。如此何邪。答由群情不同等也。

    疏。依心等者。疏初断定四句之中皆初示境后辨心。初句中既实而恒权。如何前云失抚会之功。二句中既权而恒实。如何前云异乎无相。三句中可知。四句中下。且依句数来势释之。由非有故所以无。由非无故所以有。乃亦有亦无句。此意正双遮时而恒双表。此中下。辨具心境。文理下。论语公冶长篇云。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了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今谓文理明白似不犯乎此责。

    疏。即真下。显非二也。义引放光等经。

    疏。承前等者。出论中再标谈者之意。差谓下。差谓差似。论主比拟遗民之意。非敢直非。但差乎空有两心等也。辅教编训脱忽也。亦通。

    疏。玄机下。疏取前论以释此。前云怀前识以标玄。存所存之必当。今云若能舍己心等。前云即言定旨寻大方而征隅。此云寻玄机於事外等。令忘言舍情可契也。推移下。谓随宜进止。如秤锤在衡推移不定。

    疏。为即下。依理反责。

    论又云等者。答是当之问。亦可下。就而示之。

    疏。心有下。凡有所住。情念乃生。起诸惑业。

    疏。有所着者。着心只在一可字。

    疏。名相等者。名相是境。起好恶是情生。由境有违顺。令心生好恶。好恶既彰则憎爱勃起。诸业随作。三报郁典。四生往来。皆由一着字。苟亡此着。则外亡名相。内消美恶。业华无由而开。报果何由而结。

    疏。初二句下。识以了别为义。知即妄知。识乃心识。知觉识用。次二句下。约相约名以辨非相非名。

    疏。是当等者。谓有住之情只住於名相。真至者。真是至当之情。非般若神心。

    疏。此有下。出意也。一令下。令遗民等也。二显下。论主本意。异执下。执言定理之俦。随言相而生见。由言相异故令诸见不同。不能殊途而同归。言象本空者。非空不能显理也。圣心本绝者。非言非相也。迹可例说者。但改言字作迹字。读之可了。

    疏。拟心等者。瞥然而起即成一念。亦剎那心也。谓念起已差。况随念生分别。依分别起言相。执言相求玄理。展转相因远之又远。然遗民下。出意也。遗民以远公为师。以生公等为友。英悟敏识固非浅浅。而览此论岂实有疑。但再叩玄关。令更析玄理以觉后来。而未达者苟见此论谓实不了。殆执迹迷旨之俦也。

    肇论新疏游刃卷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