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古董 > 我看《乾隆皇与三姑娘》

我看《乾隆皇与三姑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前两天看了一场李翰祥导演的《乾隆皇与三姑娘》。古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李翰祥真可算文抄公的能手了。从皇宫挖地道,直通暗娼的私窠,铜钟一敲,众皆回避,这完全是宋朝道君皇帝跟李师师一段风流韵事,现在错装榫头,愣按在十全老人头上。虽然乾隆也是位风流天子,可是尚不致荒淫到如此不堪,电影有些镜头固然是要扩张夸大,增加喜剧气氛,可是未免厚诬那位皇帝老倌了。三姑娘是苏州佳丽,前朝美女讲究扬州头苏州脚,三姑娘既然是苏州人,为了求真,不但踩上跷,而且一再用特写镜头,照出裙下双钩。甚且从红嘴绿鹦哥联想到凤头弓鞋,冷隽、幽默、细腻,都是李翰祥独出心裁引人入胜的地方,确实非一般粗心大意导演所能望其项背的。

    前半部乾隆微服出宫,有一个远景映出清宫神武门筒子河“转角楼”镜头,虽然是个假景,好像无关宏旨,是个赘笔,其实这才是李翰祥高人一等的地方。有这个镜头,才显示乾隆是从这个黄圈圈儿出来的,否则突然在三姑娘卧床后显身,就令人莫名其妙了。

    传膳一场戏,是李翰祥故意卖弄之处,不料弄巧成拙,成了全剧败笔。按当年清宫一声传膳,御膳房早就把所有菜式全部割烹就绪了,一一盛在不怕烧的砂煲铜罐里,排列在极厚的热铁板上,上面再覆盖一张同样铁板,上下都用炭火烤着,由御膳房杂役抬到遵义门的门道,再由当值的小太监抬进内宫,撤去铁板,把煲罐菜肴倒在细瓷的器皿里排在餐桌上。皇帝用膳宝座是设在长桌的一端,并不像电影里,皇帝居中而坐。这幕传膳本是可有可无的,李导演为表示手法气魄,所以不惜工本安排这场戏。电影虽不必引经据典,如今去古未远,一切有古籍图片可查,所以也不能太离大谱儿。如果隆冬传膳,从御膳房捧到御前餐桌上,已经冰肴冻馔,还能供上享用吗?

    乾隆在三姑娘面前夸耀御膳房组织如何庞大,由几位大臣经管。其实御膳房是属于内务府管辖,有司官总董其事,倒是监厨由太监的都总管派有总管、首领,逐级监厨,防范非常周密而已。

    戏里的乾隆皇把苏拉说成小太监。清宫苏拉都是一些正常人,在清宫外廷担任杂差,等于大宅门三小子,因为没有净身,为了防闲,足迹是不准踏进遵义门一步的。

    李翰祥导演清宫戏,一向是力求翔实认真。就拿发型来说吧,戏里男人一律剃成光头,然后戴上头套,脑门上留个青色的月亮门,写实逼真,令人看了有一种真实感。像李昆、姜南、詹森、秦煌一些硬配角,固然是如法炮制,就连戏里的主角刘永也不例外。香港电影界导演要求严格,演员忠于艺术精神,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反观台湾各电视台的连续剧里,凡是演清代戏的男士们,前额用头盖满,有的正中还留一个小发尖儿,鬓角长可及腮,辫子从头顶心就编起辫花来了,后脑勺子因为头发太长,无法隐藏,披散在脖子上,看起来不男不女,亦男亦女。照他们护发精神来看,固然可佩,就忠于艺术来说,可就太差劲了。《乾隆皇与三姑娘》这个电影,虽然没有什么高深卓荦的意境,但比一般打打闹闹、哭哭泣泣的电影,似乎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李翰祥导演的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