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角鼻龙
在侏罗纪晚期,很凶残的的食肉恐龙--角鼻龙,从外形上看,它与其他的食肉恐龙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大头,粗腰,长尾,双脚行走,前肢短小,上下颌强健,嘴里布满尖利而弯曲的牙齿。但它的鼻子上方生有一只短角,两眼前方也有类似短角的突起,这可能就是它被称为角鼻龙的原因。另外,头部还生有小锯齿状棘突。
角鼻龙(学名:ceratosaurus)又名角冠龙。特征是大型的嘴部、像短刃的牙齿、鼻端的一个尖角、及眼睛上的一对小角。它的前肢短而强壮,前肢有4指。
荐骨及骨盆均固定在一起,就像现今鸟类的综荐骨。在它的背部中间有一列小型的皮内成骨(osteoderms)。角鼻龙是种典型的兽脚类恐龙,具有大型头部、短前肢、粗壮的后肢、以及长尾巴。
与身体相比,角鼻龙的颅骨相当大。每块前上颌骨有3颗牙齿,每块上颌骨有12到15颗牙齿;每块齿骨有11到15颗牙齿。鼻角是由鼻骨的隆起形成。一个角鼻龙的幼年标本,鼻角分为两半,仍没有愈合成完整的鼻角。
除了大型鼻角,角鼻龙的每个眼睛上方有块隆起棱脊,类似异特龙。这些小型棱脊是由隆起的泪骨形成。
角鼻龙的背部中线,有一排皮内成骨形成的小型鳞甲。尾巴相当长,将近身长的一半。尾巴窄而灵活,神经棘高。
角鼻龙的模式标本身长约53米,但不清楚这个标本是否属于完全成长个体。在1985年,大卫·诺曼(david bnorman)估计角鼻龙的身长可达6米。一个于60年代发现于克利夫兰劳埃德采石场的大型标本(编号uuvp81),身长可能达6米,900千克。但因为角鼻龙的更多异地破碎化石显示其种类或许较多,体型小的3·5到5米,最大的也只有6米,一直还不确定个各种类的体型数据,
cnasicornis角鼻角鼻龙的模型
在1884年,马什认为角鼻龙的重量相当于异特龙的一半。
在1988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paul)在他的掠食恐龙书籍中,估计角鼻龙模式标本的体重约524公斤。
另外,葛瑞格利·保罗根据一个发现于克利夫兰劳埃德采石场的大型股骨(编号uuvp56),估计这个体的体重为1000公斤。
在2000年,詹姆斯·麦迪逊(james hmadsen)与samuel paul welles将这个大型股骨建立为新种,cdentisulcatus。
在2007年,专门研究莫里逊组的john foster重新计算这股骨的体型,提出角鼻龙的体重为275公斤,而cdentisulcatus的体重为452公斤,但这个估计显然是不太正确的,经后期研究提出cnasicornis角鼻角鼻龙约为500公斤,cdentisulcatus的体型7-8米之间,体重估计为2吨。
角鼻龙的近亲包括锐颌龙、轻巧龙、以及阿贝力龙超科的食肉牛龙。角鼻龙以及其近亲的分类,都被受争议。角鼻龙有其独特的衍征。如果角鼻龙属于腔骨龙超科,则太过先进、太类似基础坚尾龙类,也过于大型、晚期;但作为肉食龙下目则在很多方面很原始。
角鼻龙的近亲似乎是白垩纪的阿贝力龙超科,不过在没有下白垩纪化石证据之下,这些相隔数千万年的恐龙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谜。
以往角鼻龙、白垩纪的阿贝力龙类、及原始的腔骨龙超科都是分类在角鼻龙下目中,是一类在兽脚亚目中较接近角鼻龙多于鸟类的恐龙。
有证据显示较后期、大型及高等的角鼻龙下目与早期的形态(如腔骨龙)有很大的分别。在与鸟类比较下,角鼻龙及它的近亲都较似鸟类,且跗骨甚至较异特龙更像鸟类
。若要更清楚它的演化及亲缘关系,则需要更多的化石来提供资料。
角鼻龙与异特龙、蛮龙、迷惑龙、梁龙及剑龙生存在相同的时代与地区。
它的体型较异特龙为小,角鼻龙的身长约5-7米长,25-3米高,体重约700公斤到15吨;而异特龙身长约8米,最多可成长至96米。
角鼻龙可能有着与异特龙完全不同的生态位。角鼻龙有着比例较长及更灵活的身体,尾巴左右较扁,形状像鳄鱼。
这显示它比异特龙更适合游泳。在2004年,一项研究指出角鼻龙一般是狩猎水中猎物,如鱼类及鳄鱼,不过它亦可能猎食大型的恐龙。这项研究亦指出,有时成年的角鼻龙及幼龙会同时觅食。
当然这个论点仍有争议的地方,而在陆地的大型恐龙上常发现角鼻龙的牙齿痕迹,因为它很有可能也以尸体为食。
在1884年,马什提出角鼻龙的鼻角是种攻击、防御的武器。在1920年,查尔斯·惠特尼·吉尔摩(charles whitney gilmore)也同意这个意见。但这个理论多不被采纳。
大卫·诺曼认为这个鼻角不可能是用来攻击或防御,而是在物种内的打斗行为派上用场,例如求偶。葛瑞格利·保罗也认为这鼻角是用在同一物种之间的非致命打斗行为。
在1990年,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则认为,角鼻龙的鼻角只有视觉展示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