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章 双冠龙
双脊龙(学名dilophosaurus),又名双棘龙、双嵴龙或双冠龙,是一属兽脚亚目恐龙,生活于早侏罗纪。
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34;双冠蜥蜴&34;,因它的头顶有两个冠状物。第一个标本是在1954年所叙述,但直到十几年后才被命名为双脊龙。双脊龙是已知年代最早的侏罗纪恐龙之一,但是相关研究相当少。
双脊龙曾多次出现在大众文化之中,最著名的是在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中被描述为会喷毒液的恐龙。此外还有众多的电玩游戏。但这些作品中的双脊龙有很大的错误。
双脊龙的第一个标本是由古生物学家samuel paul welles在1943年夏天发现的。这个标本被送到大学克莱分校清理并架设,当时被认为是斑龙的一个种,魏氏斑龙(megalosaurus wetherilli)。
在1970年,samuel paul welles重回化石发现处并测定该地的年代,并发现了一个新的标本。
这个新标本具有明显的两个冠饰,它才被确认是独立的一个属,被命名为双脊龙(dilophosaurus wetherelli),中文译为月面谷双脊龙。之后在1984年,他再次完整地重新描述双脊龙。
第二个命名种是双脊龙(d sinensis),目前并不确定是否属于双脊龙。
由于它的颧骨前端并未接触眶前孔边缘,而且它的上颌骨牙齿是完全在眼眶前面,并在泪骨垂直线前结尾,所以比较类似南极洲的冰脊龙。这个物种是在1987年发现于南省,与原蜥脚下目的南龙一同被发现,并于1993年描述及命名。
第三个种是奇特双脊龙(d breedorum),是由samuel paul welles等人在1999年叙述、命名。
由于双脊龙的第一个标本没有头冠,因此welles等人认为这个有头冠的新标本(编号ucmp 77270)是不同的新种。welles在发表研究前逝世,由其他人完成研究与命名。其他古生物学家多不认为这是个有效种。
月面谷双脊龙的一个标本,被发现脊椎有病理迹象,可能是因为受伤或被挤压,而肱骨则可能有脓肿的迹象。
另一个月面谷双脊龙的标本,右前肢非常粗状,但左肱骨异常小,这可能导因于生物不对称性变异。生物不对称性变异的原因通常是发展性协调障碍与人口高度压力,因此可知双脊龙生前的生活习性。
在2001年,布鲁斯·罗斯柴尔德(bruce rothschild)等人发表一份兽脚类恐龙的压力性骨折研究。他们研究60个双脊龙的脚掌骨骼,没有发现压力性骨折的迹象。
双脊龙身长约6米,体重达半吨。双脊龙的最明显特征是头颅骨顶端有一对圆形头冠,这些圆冠相当脆弱,不可能作为武器,可能是种视觉辨识物。一份2001年的研究,指出圆冠的大小与两性异形有关。
头颅骨的另一个特征是前上颌骨与上颌骨之间有个凹陷区段,形成前上颌骨牙齿与上颌骨牙齿之间的缺口,类似棘龙科、鳄鱼。它们的牙齿长,但齿根短。
早期的假说根据这些牙齿特征,而推测双脊龙是食腐动物,因为前段牙齿不足以杀死猎物、咬起肉块。
其他腔骨龙超科的上颌也有相似的凹处。
双脊龙可能是包含角鼻龙下目及坚尾龙类的演化支的原始物种。一些古生物学家则将它分类在腔骨龙超科中。
在电影版本中,双脊龙的颈部拥有可收缩的皱折,类似褶伞蜥,而且能射出致盲毒液,使猎物失明且瘫痪,类似喷毒眼镜蛇。
但没有证据可以显示双脊龙有这种行为。电影版的导演史蒂芬·史匹柏将双脊龙的体型缩减,成为身长15米,高度09米的小型恐龙。
在电影的引述中则将这小型的双脊龙解释为幼年个体。
双嵴龙,又叫双冠龙、双棘龙、双脊龙,是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恐龙,身长约6-7米,体形修长。
它们的头上长有两片近似半椭圆形或战斧形的不规则形状的头冠,因此得名双嵴龙。双嵴龙长有许多细小而尖利的牙齿;前肢短小,后肢长而粗壮,用后肢行走,行动敏捷;尾巴长而有力,行走时能保持身体平衡。
双嵴龙身长约6-7米,体重达半吨。双嵴龙的最明显特征是头上有一对近似半椭圆形或战斧形的不规则形状的头冠,这些头冠相当脆弱,不可能作为武器,可能是种视觉辨识物。
头颅骨的另一个特征是前上颌骨与上颌骨之间有个凹陷区段,形成前上颌骨牙齿与上颌骨牙齿之间的缺口,类似棘龙科、鳄鱼。
它们的牙齿长,但齿根短。早期的假说根据这些牙齿特征,而推测双嵴龙是食腐动物,因为前段牙齿不足以杀死猎物、咬起肉块。
2020年一项研究表明,双嵴龙拥有厚实的下颌骨,可以为双嵴龙带来强大的咬合力,因此双脊龙是凶残的掠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