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弟弟
055
大头小小年纪薄情寡义,实在不适合买进家门。
可棒子叔想要儿子的心也很急迫,这次断了他的念想,纵然棒子叔是老实人心底里也是烙了印的,更有可能对若梨生出怨怼。
倒不如买小的回来,虽然看着不精明,但也是四肢健全、有根有骨的男娃,好生养着真能当亲儿子一般。
二头被领回来的当天就给棒子叔婶磕头做了亲儿子,沈元宁推了给他起名的活计,棒子叔抓耳挠腮想了半日,小心翼翼地问若梨,叫他若木如何。棒子叔老实了一辈子,就因为学过木工认识木字,还要随了若梨的排行,这让一早起了性儿扭在旁边谁也不看的若梨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这一家子和好如初,沈元宁便打趣若梨:“这回有了弟弟,可是能找个使唤的人了,再看他不顺眼有什么活计丢给他干就是了,看他还敢惹你。”
若梨破涕为笑:“他那小身子骨能干什么呀,还不得给他做点好的先养起来。”这刚当上姐姐就开始心疼人了,哪里像是前几天还为了弟弟进门想跟棒子叔婶决裂的样子,几个姑娘家都笑起她来。
沈元宁虽是半开玩笑,话里的羡慕却是实打实的。
倘若她有个弟弟,绝对打从娘胎出来,她就要使唤他,棒子敲着、戒尺赶着也要他成为顶天立地的沈家儿郎,自己就安生地躺在后面享清福,只可惜……哎!
两日后启程,先去沈家老宅祭祖。
给已故的沈家老爷子们烧过纸,沈老爷让沈元宁在列祖列宗面前磕了三个头,意思是让他们认认,这以后就是沈家传人,让老爷子们保姑娘一路平安。
沈太太就跟在后面不住地抹眼泪,女儿启程的一路她说的最多的话不是平安和保佑,而是“你有个弟弟就好了”,虽然这也是沈元宁的心声,但她既然已经选择了自己扛,就不想再让父母为了一个莫须有的儿子感到压力,她生怕沈太太钻了牛角尖出不来,哄她说了一路话,最后才有机会跟沈老爷告别。
“这是给你大舅的信。”沈老爷没有女人多情善感,女儿继续北上的前一晚,见了沈元宁便直接交代她到了热河要做的事:“银票都收好了罢?一路上别太张扬,多走官道,遇上驿站就给家来封信。”
沈元宁默默接了父亲的手书,没忍住,问道:“……这可能是改变女儿一生的事,您为什么答应得这么痛快?”要知道沈老爷一向是求稳且不喜变故的。
沈家老爹放下手上的茶盏,叹口气:“今天有些阴雨。”他看向窗外:“我日日读书经历了千百场雨,可是当我决定带着沈家出门的那个早晨是一场更普通的晴天。很多时候改变只是一念之间,日子却还是继续向前,等到再回头,你甚至都不清楚改变到底是发生在哪天。”
“可就是因为这个改变,我从一个家徒四壁、读书不透、庶务不通的书生搬到京城扎下根来。无论现在的结果与当年的期望是否一致,不可否认的是在世人眼里你爹我也是成功了。这份心境,我从未与人说过,如今将它传授于你,我知你不好读书,既然有想外出闯荡的心思,家里供不起你们个个千金小姐的生活,那放一放手也使得的。”
“只是这些都有代价,从明早起你就不再只是沈家的女儿了,”沈老爷面对女儿,认真道:“即便日后有什么变故,你都再也回不到沈家后宅,元娘,你是个聪明孩子,自行忖度罢。”
……
无论前一晚沈老爷对沈元宁的话是鼓励还是劝退,次日,属于沈元宁的普通的晴天还是如期而至。
棒子婶抱着若木在厨房门口喂粥,抬头看了看天,感慨道:“昨儿还飘雨,今天就出日头了,果然是好日子。”
若梨一面抱怨外头冷,怕若木受风,一面给母子二人披上外衫:“听说北面还下雪呢,可不能叫阿木着了凉,不然路上良医难寻。”
棒子叔在给马车车轴抹油,看着母子三人,脸上的褶皱都加深了些。
屋子里的沈家就不似自家仆从这般圆满,沈元宁跪别了父母,登上北行的马车。
镖局的两位镖师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已经在宅子外面等着了。
毕竟一路行去,还是有镖师护送比较放心。
这个镖局是沈老爷托人打听到的,据说是常做护送生意的,在京城一带小有名气,只这一趟镖,镖银五十两,定银二十两,须包食宿,比照着距离人马来说价格还算公道。两个镖师一个叫行龙,一个叫游虎,听着就有江湖儿女的风采,三十上下的年纪,游虎显得更外放些,只是碍于镖行规矩,一个守在前一个镇在后,行路途中鲜少言语。
倒是偶有住宿驿站的夜间,游虎会逗逗总是围着他探头探脑的若木。
若梨找了若木几回,也跟那游虎搭上了话。
游虎说热河往北与鞑靼相交的地方刚刚停战,百姓只等着鞑靼与朝廷谈判结束开互市,如今那一带正是百业消怠,留等春晖的时候,他不知道沈元宁去热河的缘由,单从安全上讲,现在去热河也还算平顺,毕竟两边互有胜负,也算是两败俱伤了。
沈元宁正愁没有途径知道热河的情形,也知道镖局有规矩,镖师跟主顾不可走得太近,便让若梨多向游虎请教一些热河的风土人情,偶尔遇上条件不错的驿馆便给两位镖师添些肉菜。
若是快马赶去热河也就三个昼夜时间,沈元宁一行人不赶路,秉承着能住驿馆绝不露宿的原则,一路官道而行,须得耗费三倍还多的时间。
到了第六日,行龙突然求见沈元宁。
“小姐数日来对我兄弟二人多有照顾,我二人感恩在心。”行龙是个比游虎更沉稳的北方汉子,他短须髯鬓,身材虽不高大,但十分魁梧:“今日叨扰小姐,实在是有个不情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