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 > 第61章 举业面面观

第61章 举业面面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些考科举的读书人他们要不断的背,不断的记忆,不断的复习,不断的积累。

    考试就这些内容,可不就考出了花了吗?

    题里万一出现各种截搭,就是各种随意抽取的书里字词句放一起让你补充填空还带解释,你没背下来,也找不到出处,写不出填不来其前后句以及出处意思,你倒是能答得好呢还是能答得好呢?

    再有写诗和策论以及八股文章,考生平日不多读点前人的经典文章,再看看一些文选等这类教导人写文章的书,看看人家怎么写,如此不多积累些干货,上了考场你倒是能写得出策论诗词和文章经文意思等,却也写不好的。

    九章算术,刑律以及各种公文格式等也是如今的科举内容,还有家国大事的大致方针问题也需应试时,考生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应对。

    即便考生拿不出应对,那也要言之有物的论述问题,直指弊端所在。

    再,科举试上有的题是有规定字数的,你写多了字数,超出或者少于卷子规定的答题范围,都会因此而被不看好继而罢黜卷子。

    写错字那也不行!

    如此这般那般,人家考官也不能随意放任考生就此通过吧?毕竟科举是为国举才,不是择选书蠹饭桶。

    所以这时的科举可不像现在,卷子上不是你会写能写就会给你分,让你能考上的。

    千百年后,许多人写个八百一千字的作文,都经常会写不好,就这,那还是许多人从小练到大,也学到大的,所以这时候的科举考试,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甚至比之更难。

    当然,听说如今考试的科目比之以前更多而不是更少,是前朝那个开国皇帝设计的。

    古代读书人所学六艺涉及礼、乐、射、御、书、数,一个不少,人家可不是从来不学数学的。人家数学也是从小学起的。

    所以不要小看古人,你现在所学的基础学科人家也学,作为万经起源的易经里头就涉及数学方法论和概率了啊!

    就像《九章算术》这种实践性相当强的数学学科书籍,自隋唐以来就是科举考试的其中一科目;自宋以来便是朝廷官方指定要学的必选书籍;而到了新唐,又被那李姓皇帝尤其重视了起来。

    他曾强调道:数学是众多技术学科的基础,朝廷需得重视,不可因此而迂腐废行。若有废行的,便是举国全民的罪人。

    总之,杜蘅之觉得,为举业,死读书肯定是不行的。

    同时,他也暗暗猜测,这李姓皇帝指不定是和他一样的后世灵魂。

    就他听他堂哥讲的那一点点传说所知,其人在世时,所作所为虽记录不多,但少数遗留的直言片语和行为却处处都带有穿越者的痕迹。

    就像在他那里很重视数学,对商人也不如前朝如今那般打压,而且还专门让人找各种中原没有的农作物种子,其中就有提到玉米。

    他觉得,那李姓皇帝非如王莽般,是个复古的伪穿,而是真正的穿越者。

    总之,这时的科举,它不能只被简单归结为一项僵化的考试,虽然它也并非是没有缺陷的,毕竟万事万物一体两面,看待问题不能太绝对。

    可不管如何,科举它却是千万寒门入仕的终南捷径。

    孔圣有话云,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圣人用二十五年才达到不惑的境界,由此可见成人成才之久之难。

    类比一下,科举不就犹如蹒跚学步的孩童长至成熟老练的成人吗?

    也总之,这非一日之功,也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以长久的耐心和毅力,坚持枯燥无味的学习以及积累,最终才能达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分跃。

    还是那句话,道理很简单,做到却很难。

    就像最近,杜蘅之读书就读的有些心累,他也不知自己读到了哪种程度,还时常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他如此辛苦,他知道是为哪般,但他这么辛苦就一定会有效果吗?他实是不知了!如此,他就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疏解。

    他疏解的方式,便是拿自己学过或认为的好文章以及诗赋大声朗读或背诵,以此来驱散心头不断侵扰的烦闷。

    好文章以及诗赋,后世的语文书里不都有遴选吗?他大多数情况下照着找就行了。剩下的就是看自己喜欢。

    他是没被如今的某些狗荼毒过的人,他前世的教材应是没多大问题的吧?

    若不是过完了年,他学了三百千后,开始学四书五经,问他堂哥学四书五经有何书可供参考用来学习这些书的要义,他堂哥都还不知还有《四书集注》、《五经大全》、《十三经注疏》这样的书可以给他们这些读书人参考理脉络乃至画重点的。

    他问他堂哥:“教你的先生,没告诉你有这些书吗?”

    他堂哥连连摇头,“若是有,先生不会不告诉的。倒是我这里有各种经注,也有一些不同版本的四书集要。只是它们、它们种类太繁多了些,各家解释也不一,这让我看了有些繁乱,倒不知该信谁说的了。如此,我只得问先生、听先生的了。”

    你先生毕竟考了多年也只是个秀才,若是你先生解释错了,你也不知道的啊!

    不是杜蘅之不信服他堂哥的先生,他只是按思维逻辑而得出一些结论罢了。

    若杜苒之先生对四书五经要义都解释无误,符合朝廷上官心里认为的意思,那他为何多年一直没考中过举人呢?

    三年一次乡试,听说,这位先生还打算继续考的,而他从秀才考举人到如今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六次考试了。

    这个时代,读书也是个敝帚自珍的时代。(这话非针对杜苒之的先生,而是说这时的普遍现象罢了。)

    有的书,旁人读了好,也未必会告诉其他人,毕竟大家都是竞争者的关系。还有,有的书,普通人是不知道也看不到的,只有那种世代官宦富贵人家或书香门第才会有。

    自然,这样的人家许多有书也不会主动给旁人看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