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 > 第57章 埋钉

第57章 埋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杜蘅之也没瞒着,就道:“我对赵父说,我听大夫说过,不能生孩子或者几代单传的这事吧,他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会遗传的。若他不信,他可以仔细回想一下他自家的族谱,看看赵家族谱上是否有清楚记录赵家的这种生孩子少或者没有的情况。赵父一看族谱便会明白。他家如今这情况不符合大夫说的那种不能生或几代单传的情况,因他家有两个儿子,却也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他是听大夫说过这种情况,不过那是上一世陪着家里亲戚看病的时候。他说完这话时,没等赵父有所回应,还扫视过想要探听的赵家老大的身影,然后一簇溜就迅速跑出了赵家门。

    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暗示冯氏不检点,赵家大儿子或小儿子非亲生,赵父被戴了绿帽,这是给赵家埋了钉子。

    若赵父信了他的话,那便还要去府城医馆去查查自己的身体,看他自己到底能不能生孩子。说不定赵父多疑的话,还会怀疑自己那大儿媳妇,让大儿子也查一查其能否生孩子,然后确定他家那唯一的孙子,是不是他赵家的种。

    如此折腾一番,铁定赵家是要费一番功夫且花些钱的。若是赵父花钱查出好的结果,他和他那大儿子都能生,这便没什么。若是不能生,那结果可就有趣了……

    若赵父不信他的话,但怀疑的种子已种下,他就不信,以后赵父和冯氏不会因此而起一点龌龊。

    总之,这算他对赵家虐待他堂姐的一点惩戒。此计只要有点效果,那也不算没用。若是没效果,就是白费他几句话的事,与他也无伤大雅。

    很快想明白了杜蘅之这话的用意,杜大满忍不住又拿杜蘅之和杜苒之做比较,他道,他这孙儿比起大的那个读书的有心计多了。大的不是不好,只是太板直纯良了些。

    但他倒不觉得孙儿如此不好,反而觉得如此挺好的。这样的,若出去外面,才不容易吃亏。

    他还问杜蘅之,问他哪里知道这“父传子,子传孙”不能生的道理,杜蘅之则含糊不清回答:“我听大夫说的。”

    杜大满以为,他是跟着他爹问杜兰的事时,听吕大夫说的,便信了他,自己倒没多想。

    杜兰和赵勤和离后,却特意寻了个附近不通的无人窄巷,让李氏请了杜大满来,然后避着人跪求了他,说是想要前往府城绣坊拜师学艺,不想归家。

    他们镇上县城都没有如此类似能学艺的大规模绣坊,就算有,赵家在附近,想来杜兰还是愿意去府城学艺的。

    杜大满则安慰她道,虽她是和离妇人,但家里有他这个长辈在,家里便没人敢嫌弃她,让她放心跟他家去便是,但杜兰却摇头坚持要去府城学艺。

    杜兰哭着道:“孙女知道家里不会嫌弃我,是我自己不愿回去受外人指点,也让家人为此而受指点罢了。孙女经此一遭,也没了再嫁心思。加之父亲不在了,母亲一个供养两个弟弟也是辛苦。苒之还要读书,颇为费银。孙女又自来喜欢刺绣,不如且去学了本事,帮着母亲供养两个弟弟,也好让他们以后不管是做什么,却好成家立业且出息起来。”

    杜苒之看到自家姐姐动作,不知姐姐想要做什么,便好奇跟了过来。

    杜蘅之和他正站在一处说话,随后也心虚摸着鼻子跟了过去。

    说来虽杜兰是他堂姐,可这种私事堂姐避着人,就是不想让他们知道。而他如此做却不属于“非礼勿听”的君子行为。他只是人家隔房堂弟,又不是人家亲弟。

    一定情况下,只要不违背做人底线,他却不想做个堂堂君子呢。

    他非圣贤人,也不想做圣贤人。

    这时,杜苒之听了他大姐的一番话,立时阴沉着脸开始责备起来。

    “你且顾好自己便是,不用管我和葳之!自小你跟着父亲读书识字,也学过那“鞠亲供养,不敢损伤”的道理,却最终受人欺负了自己反抗不能,却也不告诉家里,让家里最后为你心疼气恨。家里不气你恨你受人欺负,只气恨你受了欺负却瞒着不说!如此这般,你自己都顾不好自己,却还想家人为你操心。就这,让我如何信你?你且算了吧!”

    “鞠亲躬养”什么的这话千字文里的,杜蘅之才学过没多久。

    这话大概意思是说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时,总将孩子疼爱抱在怀里并抚养;又在其会走时还是小小个子那会,不劳烦弯腰躬背的辛劳带大他们,教养他们,同时还带他们玩耍。

    就这样,父母将孩子如此疼爱又珍重的抚养大了。

    因着孩子受了父母辛苦抚养珍重之恩,所以才更要珍重自己而不让父母担心。

    在爱自己的亲人长辈眼里,谁还不是个宝宝嘛?人贵自重自珍便是如此道理的衍生。

    我在父母眼里心里言行爱里,我也是个宝贝,凭何无端糟践自己或任人糟践?

    这话说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显然,杜兰因着性子好强,也因着自以为的孝顺,将自己受欺负的事隐瞒许久,确实是没做到这点。

    杜兰因着胞弟这话,瞬间眼泪扑簌簌直往下掉,直至哭得哽咽起来。

    李氏红着眼,嗔怒用指戳了女儿的头,“哭什么,你弟弟说的难道不对?你以后改了便是,且不要再让家里为你担心了!他也是心疼你才有了这些怨气,又说了这些责备你的话,你可不要记恨才好!”

    杜兰连连摇头,却哽咽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李氏看向杜大满,“公爹,且让兰姐儿去吧!她自小就喜欢刺绣,也自己知道给自己寻门路去学。我知道她这心思时,她连绣坊都找好了,也和人家说定了,只是一直没银子去学罢了。若此次不让她去,还不知什么时候会有这个机会!”

    杜苒之也道:“大姐她总要见人,但我等终究无法管住旁人的嘴。倘让大姐她跟我等回去,还不定她要在外出时候,受些什么闲言碎语。不如,让她去府城避一避,还能兼顾着学些手艺。如此旁人说什么,她听不见看不到,也就不会因此而胡思乱想又心思抑郁了。当然,府城那里的绣坊如何,我这做兄弟的且要为她探看一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