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去不去
不想再纠结如今这个话题,杜蘅之隐约觉得聪明外露并非好事,就像财不露白。虽他一时也说不出为什么,但他知道树大要招风,炫耀总坏事的道理。
何况他非真聪明,只是仗着前世的年纪阅历以及读书底子罢了。
先时担心他记不住所学的,也学得过快,杜苒之都是教他三四页书就让他重读一遍给其人听的,于是他忙应道:“好,我再重头给大哥读一遍,看看可有读错的地方。”
中途杜蘅之故意读错一两个字,还多问上杜苒之几回不确定读音的字,就这,杜苒之仍然认为他读书很快,极有天分。
对杜蘅之突然表露的读书天分,杜苒之不是没有疑惑的,只这到底是好事,他便将这些疑惑都放在了心里却并未提出来。
其后,他用杜蘅之先前的话劝道:“一口吃不得胖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这是蘅弟本就知道的道理,我这里就不多说了。今日除了午饭时候,大哥我在你屋里待了有近两个半时辰了,时间不短,不如我们今日就学这些吧?”
连带说话加学习,用了近五个小时吗?
贪多嚼不烂,担心自己不将今日所学背下,字也写会,回头便忘记,杜衡之忙答应了大堂哥。
先时中午不到未时过半那会,也就是不到两点的时候,他爹以及家里的孩子都回来了一趟,吃了中饭后就又出去了。
那时他正午睡未醒。
他才病愈,他娘心疼他,那会没叫他起来,他倒是没和众人一起吃午饭。
“好,今日就先学这些。只是……大哥每日都有功课安排,我如此会不会太耽搁你?不如大哥给弟说些不太忙的时辰,我记住这部分书后,过几日在那些个不忙的时辰,我再寻你请教?”
不待杜苒之回答,杜蘅之忙又补充说:“当然,以后总不至于像今日这般,让大哥一半日里都耽搁在教我读书认字上,只要大哥能抽出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就好。”
“过几日吗?好快!蘅弟你——”
只怕又听到夸他记性好的话,杜蘅之忙打断了堂哥。
“大哥,我觉得自己启蒙太晚,有些心急,不准备全部背会这些书就要去请教你的。我认识一本书快点,不也少耽搁些你的读书时间吗?”
看出堂弟不想承认自己的话,杜苒之性子很好,他不在意的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其后,他细细叮嘱杜蘅之将书保管好,又说了他不忙的时辰。
虽他那里还有一套“三百千”,但那都是他自己手抄的,比不得这一套。
灌注前人心血的书籍不同一般东西,怎么的也需十分珍惜的。
堂弟手里的这套是他父亲早年买来的印刷版。
虽印刷版的价钱比抄写的书贵出几两银,但那里头的书法却是当世大儒的好书法,是他父亲当年买来给他和自己临摹练字用的。
他父亲当年如何给他开蒙,他如今便同样如此给堂弟开蒙。
本他只打算给堂弟留一本三字经的,但堂弟却道自己还想翻翻其他两本,过两日便还回去。
读书不能太着急,但堂弟说只借两日,他想了想,知道堂弟心里有数,便答应了。
“温故知新,三人成师,蘅弟不必烦恼耽搁我时间,你想请教便尽管来就是,如此我也好重新温习一下以前的书,或许我还能从你问的书里得些启发。这叫温故知新嘛。不管如何,多读几遍书总是没错的。”
杜苒之话落,杜大满的声音传了进来。
杜大满让这兄弟两个把门打开,他背手走了进来。
他家比他大哥家孩子多,有三个十岁上十五岁下的小子,学徒一般要的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
苒之哥儿自小体弱多病且还要读书,两年后出孝就要下场,他自不会让其放下前头读书的积累而凭白去给人做学徒,那剩下的两个能去给人做学徒的,就是二房的孙儿杜蘅之和大房的孙儿杜葳之了。
可如今,听到苒之哥儿夸赞不知为何就突然开了窍的这个孙儿,杜大满最终做下决定,打铁的那个学徒,他家说什么也不去了!
他本就不想送孙儿去打铁,如今那更是不愿意了。
他大哥劝他后,他是打算让杜蘅之去做打铁的那个学徒的,毕竟这个孙儿的身子骨比其他孙儿辈的打小就强,而且岁数比之葳哥儿更大点。
如此,他去做打铁学徒至少能坚持得住,也好学了打铁手艺以后能养活自己。
现今,他决定不让这孩子去了。
倘若如此,他家再供上一个读书的,是供不起的!这可如何是好?
沉吟一时,没个解决办法,杜大满知道,这终归到底还是因他家太穷的缘故。
暂且丢下这令人发愁的事,他紧锁着眉头看向杜蘅之。
“小时因着你大伯读书的便宜,都给你们开过蒙。那时候,你不是坐不住就是想睡觉。如今,你这如何就又想起了读书呢?你可是听到过你伯爷爷家说了什么话?”
他只担心,他这孙儿是为逃避做学徒的苦处,这才起了读书的心思,不免问了起来。
要不然,他这孙儿难不成被鬼附身不成?小时候他都不爱读书,长大点就爱读了?这还读得看着好似不错,听起来比苒之哥儿都强。
说来,他大儿早年间可是让他看过的,也比较过几个孙儿的读书情况,且还私下对他说过,苒之哥儿的读书天分不错,不管是比之他大儿还是家里的其他几个男孩子都强。
又被提起小时黑历史,杜蘅之有些羞愧。他脸皮厚,是不会非常羞愧的。
抿了下唇后,杜蘅之却不知该怎么解释,他爷爷人老成精,可没他堂哥好糊弄。
解释不了的问题他便先回避了,其后他问出了自己觉得莫名的地方。
“伯爷爷?伯爷爷家说什么了?三贵叔听说回来好几日了,前头我爹打猎时候还去叫过他,不过那时三贵叔说他正忙着给杏花姐姐打嫁妆,这才没去打猎……他家是出了什么事吗?”
这疑惑不解的样子,显然孙儿并不知要给人做学徒的事。杜贵行的女儿杏花确实成亲日子近了,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
紧接着杜大满又以寻常语气问:“你贵叔有门路,说是想送你去做打铁的学徒,好让你能吃饱饭还能学手艺,你可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