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沙场秋点兵
稍回过神,李跃脑海快速运转,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分析对方的意图,是诱敌?是示弱?是拉开距离施展特殊功法?还是马受惊吓了?
无论何种可能,这里是军营,是主场,是在万千将士的助威下,自己必须得上,必须赢,李跃无暇顾及其他,策马追赶。
一人一马一路狂奔,必心极其费力控制身体平衡,若是在此处摔倒,以后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同时试图降慢速度回头迎战。可马儿受了惊吓,根本不受控制,加之必心的骑术不忍直视,马不遂人愿。在“啊~~~”声中,马儿眼见就要笔直地撞上军帐,莫非又得故技重施跳马?
比武可以输,不可以还没比就输,不可以输的如此难堪,最后关头,必心决定暂时不隐藏实力,全身心快速运转《道心》功法,双脚夹紧马腹,扔掉大刀,双手紧握缰绳。神由心生,力起丹田,气自脚运,道冲则盈,气满则溢。既然马儿你不肯停,那我就带着你起飞。
一股霸道内力油然而起,必心藉由双脚,注入一部分内力到马儿身上,身姿重心降低,身体犹如千斤坠重重压着马儿,双手拼命从左往后拉缰绳,忽然提气泄力,身形轻盈飘逸。马儿原本就有必心注入的内力,此时必心再运转特殊功法,卸掉马儿身上的重量,奇怪的画面诞生了:马匹就像突然松力的大弓,嗖的一声,原地弹起来,来了个180度原地掉头。
李跃追击的凶,眼见就要杀到必心身后,被眼前的怪异场景震惊到目瞪口呆,一匹马,驮着一个人,就这样从他的头顶飞过。稍一愣神,李跃立马看到对方漏洞百出,此时自己若是挥戟直刺马腹,胜利就属于自己。但李跃并没有这般做,一是战马属于军中重要物资,岂可因一时比试把战马杀了;二是他要胜的更有气势,令对方心服口服。
必心夹着马儿一落地,一溜烟又奔跑起来,李跃勒马掉头,再追。必心的马匹被他这么一番折腾,气血翻腾,脚力疲软,跑出十来丈,就被李跃追上。
李跃骑术极佳,算好距离,持戟直刺必心后背。必心感觉到气息,向左一闪,刚刚躲过李跃的大戟。一招不中,李跃改为横钩,必心大刀早已扔掉,无物可挡,骑术太烂,不知如何闪,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指剑格挡,但这样一来,自己的真是实力和功法就暴露了。
“算了,还是认输吧,本来就没打算要赢。”必心小算盘打的好,顾不得狼狈了。下一刻,立马拉直缰绳,一脚用力,夹着马匹,侧身倒下,连滚带爬摔下地,狼狈不堪,所幸自身和马匹都无生命危险。
“好,李将军威武!”
“将军雄壮!!!”
士兵们山呼海啸般欢呼起来。
这回比试,李文忠与李跃算是看清了,必心这人功法奇异,取巧灵活,可惜上不了什么大台面,江湖中私斗或是马下比拼尚可,战场上拼杀远不及自身。
这两人得出如此结论,并非他们眼力见差,实则是必心隐藏的深,加之刚才是第二次骑马,骑术之烂,无法评价。
必心悻悻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暗自叹惜一身衣服,李跃走过来查看是否有伤势,必心立马拱手称赞:“李将军好功夫,上了战场必是百万军中取敌军首级如探囊之物,在下佩服佩服。”
李跃轻松获胜,在将士面前赚足威风,谦虚说道:“哈哈哈,必心兄弟承认了,李某占了马匹的便宜,来日待你有自己的战马,稍加磨合,马战必然更上一层楼。”
两人回到检阅台,众人见双方胜负已分,并无伤亡,颇为满意。
“各位将军,走吧,军帐议事。必心兄弟和梁大人一并前往吧,你们作为外人,兴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谋划一番。”李文忠看似重视必心与梁子昂,实则将两人拉到同一战线,进了这军帐,听了军中要事,两人再想离开,可就不光李文忠不同意了。
军帐内,布置简单,几张方桌,一幅地图,一个推演沙盘,众人也不坐,以李文忠为中心,围着听命。
“玄都,你先说说,此次三州联合出击吐蕃,我们占据中路优势,这仗如何打?”李文忠老谋深算说道。
“此次三州出击,核心在快,根基在防。快,是打吐蕃要快,找到对方的主力要快,消灭对方有的有生力量要快,我建议以三千轻骑为先锋出击,找到对方的主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冲杀,然后撤回,以七千步兵垫后,负责物资接收和战场打扫。防,是要防其他两州,吐蕃内乱已久,此次见我朝中原祸乱四起欲图不轨,实际还是想自救,不足为惧;而打完吐蕃之后,其他两州会不会有什么想法,甚至携着势而起,打起邻居的主意,不可不防。”陈玄都讲了大致方略。
“李跃和赵聪呢,你两人可有其他想法?”李文忠继续问道。
李跃刚听了陈玄都的方略,深表认同,补充说道:“陈将军的想法,也是末将的想法,吐蕃不足为惧,打吐蕃是为了以后的内乱、甚至北方的强敌做准备,我认为除了七千步兵,还要再加两千老兵,有降兵或是掠夺的人口,届时就安置在北方,由老兵转为开始收编训练。”
相比较陈玄都的大智和李跃的毒辣,赵聪显得更为内敛,思考片刻,言道:“两位将军的话,我也赞同,打吐蕃的同时,益州也要做好准备,接收人口,接收物资必须做好妥善的计划。”
李文忠听了,满脸喜悦:“哈哈哈,看来几位将军对此战是信心满满,胜券在握。其他将军可还有不同看法的?”
此时,高副节度使唯唯诺诺出声:“将军雄才大略,益州兵马强壮威武,此战必然大获全胜,末将预祝将军大胜。”这高文举能屈能伸,知道自己只得个虚职,对军政大事,自己不敢僭越,只能附和称赞几句,图苟活于世。
“既然大家意见一致,好,命李跃领三千轻骑为先锋,五日后出发,最快速度找到吐蕃兵马,冲杀后引后方步兵扫荡。赵聪领七千步兵,随骑兵接应战场,务必扫荡干净。玄都领一万兵马,边境接应李跃和赵聪。高副节度使,领两千老兵,准备接收人口。益州的大本营由我坐镇,提防其他两州有贼心。”李文忠似乎早已胸有成竹,片刻就制定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