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娄道人为真学道者(外一篇)
《娄道人为真学道者》
在江西的大地上,有一位名叫娄近垣的道人,他的名声早已远播四方。一日,明朝的世宗皇帝听闻了他的名声,便召他入京,赐居在光明殿中。
那时,京师中有个名叫贾某的妖人,作祟多端,令百姓们惶恐不安。娄道人得知此事后,便在宫中设坛做法,祈祷除妖。他的道法高深,不过几日的工夫,那妖人便销声匿迹,祟事立除。
世宗皇帝对娄道人颇为赞赏,一日,他命娄道人在自己面前展示道法。娄道人微微一笑,手持道幡,口中念念有词,只见天空中忽然飞来一只仙鹤,在宫殿上空盘旋。世宗皇帝惊叹不已,当下便封娄道人为“妙应真人”。
然而,娄道人却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他从不向人宣扬自己修炼长生之术的秘密,反而对那些以修炼之名行骗的江湖术士嗤之以鼻。他说:“真正的仙人,岂会在这红尘俗世中追求长生?那些不过是些妄人,借修炼之名,行谋生之实罢了。”
一日,恭亲王听闻了娄道人的名声,便请他到自己的府邸中做客。席间,恭亲王向娄道人请教养生之术。娄道人看了看桌上的烧猪,笑着对恭亲王说:“王爷,您每日锦衣玉食,这便是最好的养生之术了。又何须向外寻求呢?”
恭亲王听后,恍然大悟,连声称赞道:“娄公真是得道高人,一语便道破了养生的真谛。”
岁月如梭,娄道人一直隐居在光明殿中,潜心修炼。直到他九十多岁高龄时,才在宫中安然离世。他的离世,让世宗皇帝和满朝文武都感到惋惜不已。然而,人们都知道,娄道人早已修炼成仙,他的灵魂早已超脱尘世,飘然远去了。
《李不器狂妄不法》
在清朝康雍年间,陕西有一位道士名叫李不器。他自恃才高,行事狂妄,无视法度。然而,他的狂妄终究为他引来了祸端。
雍正戊申年的十二月初十,一道来自紫禁城的严旨降临在陕西。圣旨上写着:“据将军常色礼奏报,道士李不器竟胆敢诬告岳钟琪谋反,简直荒谬至极。李不器曾因隆科多推荐,得以在内廷行走。先皇仁厚,对各种宗教和信仰均持包容之心,但其中不乏不肖之徒,借供奉之名在外招摇撞骗。李不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狂妄至极。先皇驾崩后,朕念其原籍陕西,将其发回原籍,交由年羹尧看管。不料年羹尧却将其送往终南山,厚加供养,致使李不器愈加嚣张。”
“李不器怙恶不悛,继续大放厥词,甚至捏造朕的旨意,说什么‘只要他在,不要他坏’的胡话。今年春天,朕询问岳钟琪,得知李不器在陕,每年耗费大量公款供养。朕当即批示此举荒谬至极,应立即停止。李不器本是有罪之人,朕留他性命已是宽宏大量,岂可再厚待?”
“因此,朕命岳钟琪严加看守李不器。然而,李不器因此怀恨在心,编造无稽之谈,实在是可恶至极。常色礼作为将军,竟纵容此等奉旨拘禁之人逃入将军署内,还让其乘轿出入,实在是骇人听闻。常色礼实在无知,朕命巡抚西琳即刻捉拿李不器,并对他进行严加刑讯。”
不久之后,李不器被捉拿归案。在西琳的严刑逼问下,他终于低头认罪,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的狂妄和无知最终换来了应有的惩罚。从此,陕西的江湖上再也没有了李不器这个名字,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