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到大明,征战全球 > 第99章 研制水泥

第99章 研制水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着这条大河的淡水资源,让建在这里的北龙城并不缺水,也是东番岛地理位置最佳的一处平原盆地。

    随着火器的快速发展,城墙的作用也越来越小,所以卫华并不打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里修建城墙。

    只需在几处关口,还有北龙河的出海口修建一些军事堡垒,以及炮台就可以了。

    北龙城几面环山,还有大片的平原,有许多小河汇聚形成的大河,即淡水河。

    就算被人围而不攻,只有守住西面地势比较低矮的几个关口,还有北面的出海口。其余周围都是高山。

    只有东北方向有条峡谷是通往几十里处的北龙港,只要守住这这地方,里面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虽然北龙城不建城墙了,但在最外围还是修建一些比较高的楼房。在一些进出的路口也修建一些炮楼。

    卫华也在参考后世的城市规划着北龙城的建设。

    也考虑到以后发展成为大城市时,数量众多的马车还有以后的汽车通行,所以主干道,还有下水道这些都要设计好。

    城市呈不规则方形,共规划了两横两竖四条主干道。

    既然是主干道肯定要足够宽,所以卫华设计了六车道,每个车道38米宽,共有228米宽。

    另一边也一样,加上中间的隔离带,主干道总宽度就有466米。

    修四条这样的主干道再也不用担心以后堵车的问题了,以后在最外围还要修一条四车道以上的环城快速路。

    卫华在大城市时遇到堵车,一堵就是半个小时以上,二三十公里走两三小时都有过,完全有阴影了。

    新建立的城市,没有老房子,规划起来也轻松很多,卫华是仿照后世米国的那种城市风格规划的。

    房区都是方型,四条主干道附近还规划了很多纵横交错的直线道路。

    房区里面也有许多两车道的直线道路,每格房区最外围都是三车道的直线道路,路边也有一条3米宽的辅路,是让马车,行人使用的,有这么宽的路以后想堵车都难。

    另外,四条主干道旁边同样也留有辅路跟人行道,辅路是让马车,还有以后的自行车走的。

    排水系统卫华就不懂了,都是交给大明那边过来的工匠设计。

    他们的实力可比现代的那些专家强的不是一丁半点,如果城里因为排水系统造成水灾,他们这些工匠严重的可是要掉脑袋。

    可不像那些专家像踢皮球一样,你踢给我,我踢给你,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卫华把自己规划的城市都画了出来,把道路的宽度也标明。

    然后在把图纸交给城建部门就可以了。

    随后从现有的房区慢慢的往外面扩建,房区每到一定的规模后就会修建一条三车道的主路。

    工程量最大的是四条主干道快速路。

    卫华也要试试能不能做出水泥了,现在的道路修出来后也只是普通的泥路。

    如果再铺上碎石,工程量巨大,单单是这些碎石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开采,然后还要碾碎,运输啥的,现在很难修建出来。

    因此!四条主干道现在也只是预留位置出来而已,卫华现在并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钱财去建造。

    加上现在的城区也很小,卫华先把房区里面的道路,还有房区最外围的主路修好实用一些,还能节省很多材料。

    现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用山体红泥烧制的红色砖块,成本低廉关键还坚固耐用。缺点是不够美观。

    当然了,一些来自大明那边的豪商自然不愿意住这样的房子,他们跟卫华租一块地后再自己花钱建造房子。

    大部分都是使用青砖,美观大气上档次,成本也相对较高。也有一些选择传统的木质楼房。

    卫华担心地震,所以自己庄园里面的房子也基本都是木质结构,只有围墙是用青砖砌成的。

    而现在普通的民房基本都是两层高,因为没有水泥,所以每层楼的房顶都是先铺房梁,再铺木板。

    现代建筑都离不开水泥,卫华想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水泥必须要研究出来。

    卫华已经在系统搜索过了,并没有相关技术和成品。

    卫华叹气!看来只能自己做了。

    水泥的成份卫华只记得两种最主要的,即石灰石,粘土,其它的就不知道了。

    卫华现在也无比后悔,这可是穿越必备的技能啊!以前怎么就不知道多学习一下呢!

    无奈!现在只能自己摸索了,卫华让人找了不少的石灰石还有粘土啥的到自己家里,尝试着制作水泥。

    鹿岛县这边。

    卫华离开一个月后,天气已经逐渐升温,大概20度左右,这种天气最适合行军打仗了。

    琉球兵前后经过一年的训练跟多次实战已经形成战斗力。

    卫镇南找来几位主要将领,一同讨论作战事项!

    待众人到齐落座后,随便客套一下,卫镇南直接进入主题。

    “诸位同僚,气温已经变暖,我们也是时候完成大元帅的志愿了!”

    卫镇南继续道;“大元帅交待过,让我等步步为营,慢慢的蚕食倭奴国。”

    “所以,本司令决定出兵解决旁边的大隅国,把萨摩藩的残余势力彻底剿灭。

    占领鹿岛县全境有了稳定的后方,消化鹿岛县的资源后,再向旁边的熊本,宫崎两地进行扩张。”

    “各位有什么建议吗?”

    这时戚金回道:“总司令,倭奴国的军队全是乌合之众!剿灭萨摩藩的残余势力。末将觉得只需派2000人过去即可!”

    “趁其它藩国还在观望,我军主力可以向我们上面的熊本发起进攻了!”

    “待我们彻底占领鹿岛,熊本两县后如果继续扩张,九州地区的大名应该会感到危机,末将觉得他们应该会联合起来。或者向幕府求援!

    到时我们将要面对倭奴国起码15万人以上的军队。

    就算我军战力强大,击败倭奴大军后,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镇守地方,可能还会长时间被他们骚扰,没有时间发展消化所占领的地盘。”

    “因此,末将觉得占领鹿岛,熊本两地后可以暂时停止征伐,消化两个县,重新组建倭兵队,再一举攻占九州。”

    众人听着也在连连点头。

    卫镇南也觉得很有道理,据投降过来的萨摩兵所说,他们萨摩藩之所以没有向幕府求援,那是因为他们是反幕府的。

    而他们的老上司又刚被幕府击败,此时别说出兵帮他们萨摩藩了,自保都难。

    随后众人商议后决定,刘宝,黎铭两人负责剿灭萨摩藩的残余势力。

    黎铭率领他们两人的本部兵马共计1600余人走海路突袭大隅。

    另外再给一个琉球兵团1300人,由刘宝统领,走陆路合围大隅。

    戚家军3000余人,加上卫镇南再调一个琉球兵团1300人,大约5000人突袭熊本。

    卫镇南还有最后一个琉球兵团1300人留守萨摩国。

    待刘宝,黎铭占领大隅后,黎铭暂时留守大隅。

    再从征倭小队1600余人里面,调600人给刘宝,刘宝再率领琉球兵团,加上600人,共计1900人支援在熊本地区作战的戚家军。

    交代清楚后卫镇南宣布散会。

    “好了,都回去准备吧!本司令在大本营这里等待诸位的捷报!”

    “是,总司令!”

    随后几人回到军营,各自整编队伍,朝着各自的目标进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