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飞速发展的东番岛
卫华开发这里已经有半年多,除了大明商人外,还有不少倭奴人,高丽人,琉球人,佛郎机人,爪哇,吕宋,安南,等等附近的商人都慕名来这边交易。
因为这里处于大明,倭奴国,还有南洋各国的交汇处,距离大明也很近。
加上卫华大力打击海盗,很多大明商人都是选择把货物都运到卫华这边。
安全不说,距离也更近,缩减了大量的时间成本,风险也降低了。
加上琉球附近海域经常有卫华的巡逻船,海盗也不怎么敢在这边活跃,商人们从东番岛进货,再沿着琉球去倭奴国倾销。
如此一来风险降低了很多,还可以躲避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就连很多高丽商人都是走这条航线。
不管是各国商人,还是大明商人都很喜欢这里。
特别是大明人,卫华对他们的各种优待政策,他们自然非常喜欢这里。况且这里也不禁海,甚至鼓励他们出海。
让他们这些常年靠海吃饭的人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越来越多的大明人来到这边定居,经商。
大明商人都跑到卫华这里,急需大明商品的世界各国商人自然也汇集到这里。
这些大明商人虽然没有直接运到南洋,或者运到倭奴国那边赚钱。
但是这里安全啊!效率也高,你跑一趟倭奴国,别人能跑两趟东番岛了。
若是闽地的商人跑三四趟都可以,赚的钱比跑一趟倭奴国一半还多。
而且不用出到远海,大风大浪啥的也少了很多,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危险。如果去南洋风险就高了,那边海盗遍地,被抢了货事小,命丢了就得不偿失了。
运到东番岛就不同了,卫华派出军舰在附近游荡,海盗基本不敢来这边,他们这些商人只需防着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可以了。
卫华收购这些商品后再加价卖给佛郎机人,还有各国商人,吃差价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卫华的这些措施,使得大明的商品供不应求,刺激着商品的生产效率。
这样就会有人为了提高产品的数量赚更多的钱,然后想尽办法提高生产力,科技就会得到进步。
此时在大明那边也很多一些小作坊,可以说在海贸易比较频繁的闽浙遍地都是。手工业极为发达。
生产出来的陶瓷别说佛郎机人了,就连卫华看了都叹为观止!
太精致了,卫华看到了工匠精神!不是后世那些粗制滥造的冒牌货可以比的。
还有金银饰品,生活用品等等各种小商品做工极为精致。
不少海商还是小作坊的老板,手底下有着几十上百号人的长工,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影子。
卫华也鼓励他们把作坊搬到东番岛这边,但是他们看到卫华对待工人的要求后,大部分都婉言拒绝了。
只有极少部分心善,或者目光长远的的人愿意投靠卫华,也是为他们自己家族的未来赌一把。
而且到了这边也可以彻底放开手脚的干,不用像在大明那边只能偷偷摸摸。
虽然起步时赚的少,等将来规模做大做强以后,也能赚大钱。
现在他们把技术带过来,无疑是雪中送炭,卫华自然很重视这些人。
对于那些目光短浅不愿意过来的,卫华也没有多说什么,大明那边再等个二十多年,战火纷飞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后悔了。
而早早投靠过来的,别人放开手脚全力发展,二十年后说不定已经成为大型财团,占领市场,打出名声了。
后面这些再跑过来的就更难混下去了。
虽然现在过来的商人,短时间之内财富会缩水,起步时赚的也比较少,但安全可以得到保证,而且也不会有很多规矩限制商人。
在大明那边,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出行的马车小的可怜,里面只能坐一个人,拉车的马匹数量也有限制。
这些投靠卫华的商人有不少是得罪了权贵,在大明已经混不下去,最后低价变卖家产,举家搬迁的。来到这边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
东番岛在快速的发展着。
回到家后,卫华把这些倭女安顿在自己的庄园里,她们可不是每天混吃混喝,也是要工作的。
反正庄园够大,卫华腾出几间房子,里面有纺织机,还有各种工具,材料,可以让她们做一些针线活,缝制衣服啥的。
一来可以给官员,还有治下的百姓做个榜样,二来也能给卫华省下不少银子,不然养着几十口人,一天就要花费二三百两银子。
一年就要花费10万两银子养她们,有这钱都可以再养一两千精兵了。
所以即使卫华现在不怎么缺银子,但是能省则省。
她们制作出来的服装再打上自己的标签,销售时就宣传这个可是大元帅夫人们亲手制作的服饰。
有着这层光环,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每一件商品,衣服都是限量版,大元帅的那些夫人每个月做出的产品都很有限,而且也没有人敢仿制。
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如果你不买一件送给自己的心上人,那你就是不够爱她。
当然了这种广告肯定是跟佛郎机人宣传。
况且!现在这些佛郎机人可不是几百年后的佛郎机人,此时他们还是很仰慕东方文化的。
本身大明的商品就很畅销,就算佛郎机人不吃这套。但在琉球,或者东番岛,倭奴国以卫华的影响力,肯定不愁没人买。
卫华已经幻想着大把的银子飞进自己的小金库了。
卫华的女人不仅制作衣服,还有小饰品,例如金,银制成的耳环,戒指,手链,脚链,项链,发簪,凤冠等等!
反正全凭她们喜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天只要工作五个小时就行,到了点可以继续做,不想做的也不强求。
工作五天休息两天。做出来的产品都会标上她们自己的名字,创立一个品牌,四成利润归她们,六成利润用来维持品牌的运转。
众女也没什么话说,毕竟她们大多都是倭女,哪敢跟卫华唱反调!
几个系统美女关小雨,晴雅她们负责管理,倾销这些商品。
凡是好吃懒做,不愿干活的,自然有卫华亲自收拾她。
现在的北龙城,常住人口已经有5万多人,其中有上万人是倭奴劳工,大约有3万的琉球人。
大明人已经有1万多人,上次卫华就带回来了六千人,之后不断派出船队到大明那边招人过来,也有一些是自己跑过来的,现在预计有13万大明人。
卫华的家是在北龙城最中间的一处庄园,把这些倭女带回来后,让家里一下热闹了许多。
关小雨,晴雅等人都是住在这里,偶尔也会去军营里训练那批女兵,目前已经有上千人,大部分都是由倭奴,琉球女姓组成。
200多名当作特工培养的倭奴小孩也在进行着魔鬼训练。
把这50个倭女交给关小雨后,卫华就离开家了,他要去规划如何建设北龙城。
此时的北龙城说是城,其实跟个大一点的村子没啥区别,连城墙都没有,只有一大片房子。
只有在北龙城后面的北龙港那边才修建有城墙,毕竟现在从海上过来都是走那边,不修堡垒可不行。
北龙城是建在一条淡水河边,既然这里叫北龙城,卫华自然也叫它为北龙河。
是东番岛第三长,也是最宽的淡水河,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两百多米宽,可以轻松通航大型船只。
岛上这里的风力肯定不如海上,所以一些大型风帆肯定是进不来的,都是一些小型帆船,或者靠人力滑动的浆船可以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