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章 出奔长安
过了几日,郭文逸听外面人声渐渐小了,最后没有人声了,他对杨纤施道:“杨嬷嬷听外面,已无声息咱们走吧。”
杨纤施在洞中五日,又饥又渴,又担心害怕,洞中狭小,空气浊闷,实在是度日如年。
现在听见郭文逸说可以走了,又担心起来。
郭文逸看出杨纤施的惧意,说:“杨嬷嬷,咱们进洞之时所带粮,水,昨天就没有了,今天若不出去,会饿,渴,死于洞中的。”
杨纤施见状只得点头,她想在洞中就是不被饿死,渴死,也会被憋死。
郭文逸说:“随我来。”只见他趴伏于地上从旁侧小洞钻入。杨纤施也俯下身跟随钻入洞中。
大约爬了有十几米,洞口越来越窄,有几次杨纤施在洞中爬不动了,多亏郭文逸用脚踹醒她。
最后郭文逸身体停了下来,杨纤施闻见空气开始变得新鲜起来。
郭文逸轻轻的推动,挡在洞口的一个破旧的藤制的箩筐。
探头倾听了很久,然后快速爬出,外面还是一个小洞,一只大黄狗看见郭文逸迅速的摇起尾巴来。
郭文逸随即把杨纤施使劲拽了出来,二人蹲在狗洞中,脸贴着脸,身挨着身,杨纤施不禁害臊,红了脸。
郭文逸把狗推出洞外,黄狗随即卧在洞口外,朝郭文逸吐着舌头,稍等了一会儿,郭文逸听外面没有动静,于是他爬出了狗洞。随即杨纤施也爬了出来。
二人不顾身上灰土,赶紧四处看了看。杨纤施一看,此处是一处倒塌的宫墙,这个狗洞,原来应是宫殿排水的口,经郭文逸巧妙的设计,伪装成一个狗洞,成了地洞的另一个出口。
洞外四下蒿草高大,杂树遍地。有乌鸦聒噪,有喜鹊喳喳地叫着。
黄狗起身来围着杨纤施闻了闻,摇了摇尾巴,又卧在郭安逸脚边。
郭文逸说:“杨嬷嬷,咱俩先换成老百姓的衣服吧。”于是二人在狗洞旁着着急急换上衣服。
他俩相互一看,乐了起来,杨纤施是一副老妪的打扮,郭文逸则打扮成老年男子的模样。
“嬷嬷,以后咱俩就以夫妻相称。我称你为施妹,你不要再叫我大人,叫我相公或安逸,我比你年长点,你也可以叫我文逸哥。”
“好的,郭大人。”
郭文逸假装一拧眉说:“施妹,你你喊错了。”
杨纤施一笑说:“是的,文逸哥哥。”
郭文逸也笑了一下,接着又紧张的说:“施妹,咱俩必须先回到长安 ,才能再图下一步。现在,朱贼必定在去潼关的沿途把守,一定要抓住所有从昭宗身旁逃走的亲信,咱俩必在其中,我看咱俩反其道而行之,先向东出发,过黄河进入燕赵之地,从井陉进娘子关先到我的家乡太原,那里现在是李克用的地盘,到了那里再做定夺,候机西进。”
杨纤施略微一蹲说:“悉听大人主见。哦不是,是悉听文逸哥哥安排。”
郭文逸说:“好吧。”他在附近又找了一根树枝,当做拐杖给杨纤施拄上。
二人扮做灾民向东门走去,大黄狗紧跟在郭文逸身后。
经过东门时,城墙上,他俩看见一排贴有画影图形的几个的人像,两人仅仅是其中之二。
前两天下的小雨,淋湿了纸,人影图像都有些看不清晰了。
在不远处,听见有人互相说话,谈话间,听见新皇李柷继位。
昭宗被淑妃和河东夫人崔贞一害死身亡,两人边听边穿过城墙大门洞,守卫士兵眼都不抬一下。
他俩一直向前走,走出很远,接近黄昏时分,看见远处有一个村镇,炊烟袅袅,二人这时,才感到腹中饥饿难耐。
他俩彼此对视频一眼,大大松了口气,看来昭宗、淑妃李淑荣和他俩之间的秘密并未泄露出去,于是两人放心的大步走向前方的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