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751章 铁线篆书

第751章 铁线篆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孙幼新还没离开,又来一位登门拜访者,三藩市议员马欣福。

    这个人李承比较熟,饶恕哥的同学,在饶家见过几次。

    马欣福算是李承的学长兼“师兄”,他是七十年代侠州大学毕业生,饶老的学生,八十年代初中英谈判移民潮时来到三藩,家中开设一家服装商贸公司,和饶恕最初的那家服装皮包公司有过贸易合作,现在和伊莲娜有没有合作,李承不太清楚。

    马欣福滚圆的身子,挺胖的,像中年弥勒佛,面相很亲和。事实证明,他挺会混圈子的,混着混着,前几年竟然混上三藩市一个较大的丝国人社区代表,也就是民选议员。

    他也认识孙幼新,不过俩人也只是点点头,招呼一下,彼此都不是那么亲热。

    这很正常。

    见来了新客,孙幼新起身告辞,同时邀请道:“老师,丝侨联合会晚上为您老设欢迎宴,请务必赏脸……”

    “别!孙老哥,你说晚了,今儿饶伯父的宴,我早就定下来了,侠州丝商总会的席面。”没等饶老开口,胖子马欣福抬手打断孙幼新的话。

    李承总算明白,两人为嘛不怎么对付。

    顺便吐槽一句,在北羡,诸如侨联会、丝国商会、丝国人联、丝国联的各种丝国人团体,多如牛毛。超过九成机构都是水货,很多机构是回乡探亲之前,临时印在名片上自抬身份的。

    不过,丝国侨联合会和华商会,这两家机构还是硬扎的很,前者是剑州人组织的,后者是侠州及南洋华商组织的。

    也正因为机构都很硬扎,他们在“三藩市华裔意见领袖”争夺战中,彼此竞争很激烈。

    “马议员,你这话就过了吧。我可是早几天就邀请老师来三藩市的,而且,我邀请老师来谈正事的。”孙幼新说这话时,虽然带着笑容,可语气中有着两三分冷意。

    “孙老哥,这您真

    不能怪我,饶恕他在侠州给我来电话……”

    眼见两人就要吵起来,饶老直皱眉,挥挥手打断:“我今晚有事,要拜访一位老友,别争了!你们心意,我领了。”

    又对即将离开的孙幼新单独招呼一句:“幼新,明天上午你来接我,我去亚博馆看看。”

    算是给孙幼新留下面子。

    泰勒给新客人冲泡咖啡,李承则送孙幼新出门。

    “师弟呀,能在老爷子身边,福分呐。我现在啊,经常回忆当初跟在老师身边学习的日子,无忧无虑的。”走出房间门,孙幼新似乎颇为感慨和怀念,伸手拍拍李承的胳膊。

    李承呵呵笑了两声,附和着点点头。

    老爷子在耶鲁担任客座教授,可没有带过研究生,孙幼新只是众多普通学生中的一员,可能是基于丝国人的原因,他和老爷子来往多一些,仅此而已。

    所谓“跟在老师身边学习的日子”……他都已经六十岁,李承只能表示呵呵。

    李承的点头,落在孙幼新的眼中,似乎另有解读,神色更兴奋:“小师弟,你还在侠州大学学习吧?以后要到北羡发展,来我们亚博馆,师哥一定给你安排一个合适职位。”

    晕!李承翻翻白眼,感情这位啥也不了解?

    “那就多谢孙主席提携。”李承淡淡的笑着。

    “诶,那么生分干嘛,你喊我师兄就行了,别见外。”他似乎已经用惯了这套“平易近人”法则,却不知李承心中,已经将其判定为混江湖的老油条。

    没错,孙幼新尽管担任着亚博馆主席的位置,可他已经是十足十的生意人,亚博馆只是他彰显“文化人”身份的一个平台而已。

    相信这一点,老爷子也看得很清楚。

    李承忽然脚步一顿……正在往前走的孙幼新回头问道:“怎么了?想什么呢?”

    “没事。”李承摇摇头。

    这种人,老爷子不需

    要,完全可以不搭理他,可是师傅还是应他邀请参观亚博馆,并且答应举行专展,只怕,老爷子认为……这人对自己有用——怎么说孙幼新也是北羡一家二类博物馆的主席。

    老爷子的心思……李承心底摇头苦笑,老人家总是喜欢为后人铺路。

    不用说,房间里的那位议员先生,也是如此——马欣福怎么说也是“官员”。

    送走孙幼新再回房间,老爷子正在和马欣福聊天。

    马欣福走的路子与孙幼新不同,他利用饶恕的关系,主打“晚辈”亲情牌。

    “饶老,明天无论如何要去我家里坐坐。我父亲听说您来三藩,可是乐坏了,他要不是身子骨不太好,今个就来看您了。”

    “博新身体怎么了?”老爷子随即问道。马博新是马欣福的父亲,前侠州督府工贸署的属员,老爷子也见过几面。

    李承进门后,在泰勒身边坐下,没打断两人说话。

    “哎,别提了。”马欣福摸着胖下巴,神色懊恼:“唐人街过春节

    ,一帮潮汕人舞狮子,我家老爷子凑热闹去看狮子采青,结果被人撞了,现在还在家里躺着呢。”

    “冇事吧?”

    “人没事,就脚踝轻微骨裂,只能慢慢调养。”

    马欣福的亲情牌打得不错,专门和老爷子聊些家长里短的事,偏偏老爷子喜欢听这些。

    聊了十来分钟,马欣福转身手提包中掏出一个扁平的方盒子,推到饶老面前:“饶伯,您来三藩,我没准备什么礼物,前段时间偶然得到一本明代法帖《三坟记》,您老一定喜欢。”

    一句话连李承的兴趣都勾起来了,起身帮忙将另一边的玻璃办公桌收拾干净。

    《三坟记》,顾名思义,是一件碑刻作品,书法家李阳冰所书,唐代工部侍郎李适之子李季卿做碑文,纪念李曜卿等三位兄弟去世的碑文。

    李阳冰此人,普罗大众

    知道的不多,但是在行业内声名显赫。

    此人一生有两功:

    其一是整理出版李白诗集《草堂集》。

    李白穷困潦倒,来到当涂投靠这位“三不沾”族叔李阳冰,李阳冰收留了他。在李白去世之后,他把李白的一些手稿整理为《草堂集》共二十卷,并为之作序,详细介绍李白的身世来历。

    今天我们所看到很多的李白诗句,还有对李白身世的了解,可以说都是李阳冰的功劳。

    其二是创出了“铁线篆”,成为新的篆书标杆。

    他所书写的篆书,线条瘦细而圆润,没有粗细变化,但遒劲有力,如同一根根铁丝,因此称之为“铁线篆”,而李阳冰本人,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篆书千古一人”。

    《三坟记》,就是他的铁线篆代表作。

    原碑刻早已经亡佚,但后人多有碑拓,于是宋人又临摹碑拓,再度刻碑。这块碑石后来也被人打成三截,部分残石现存留在长安碑林。

    现如今所研究的《三坟记》,都是从长安碑林所存残石上拓印的,并不完整。如果眼前这份碑帖真是明代刻印——拓本肯定比印本早,是不是意味着会有完整碑文出现?

    李承戴上手套,打开包装盒,露出一份经折装碑帖,蓝色桑皮纸封面,贴卷“三坟记法帖”,底部贴卷“沐府造贴”——这是明代川本,沐王府沐英后人的家刻本。

    封面古朴,墨色陈旧,蓝色封皮有轻微老化斑点,应该是真品。封面的品相不错,算得上古籍中的“珍本”。

    “打开看看。”老爷子站在李承身边,有些着急。

    经折装展开,一共九折十八页,封皮封面合二十页。并非原拓本印,而是拆字印——为了方便装订,将原本一列的字迹,拆开几列。

    被重新排列之后的铁线篆,单个字体是长方形,结构往往上紧下松,字体左右对称、均

    衡,显得严谨庄重。

    李承略略有些失望,并非他所猜测的“三坟记原本”,这份拓本同样是缺本。手指在内页竹纸上捻捻,是明代纸张,真品。

    这说明,三坟记碑刻在明代时就已经残损。

    “东西不错。”老爷子同样有些失望,点点头,随口赞了一句,随即走开。

    马欣福感觉出老爷子似乎兴致不太高,连忙碰碰李承胳膊,低声问道:“阿承,字帖有问题?”

    “没有没有!”李承将字帖合起来,重新装进盒中,笑道:“东西很对,而且是明代沐王府所刻印,还是不错的。”

    前面是老爷子说东西不错,后面李承又来一句“东西还不错”,即便泰勒也听出来,这玩意应该价值不大。

    “嗨,阿承,到底怎么回事?这东西我可是花了这个数。是不是冤大头了?”马欣福有些急了,伸出两根手指晃晃。

    “两千羡金不贵。”李承朝他点点头。

    马欣福的脸顿时黑了:“两万。”

    我去,那就被坑了!

    碑帖这种艺术品,最好的自然是原拓,其次为印拓——在拓本的基础上印刷,不动字序,还能完整的感受整个碑帖的气势。至于这种拆字印,已经丢掉碑帖的韵味,只能说是一本不错的“习字帖”——如果没猜错,这本字帖是沐王府提供给子女练字用的。

    所以,也只能说“东西不错”——毕竟是明本。

    但如果说花两万羡金,毫无疑问,马欣福买贵了!

    这礼物送得……有些掉分。

    接下来,马欣福坐立难安,很快告辞,连着这份字帖也没说留下。

    李承将他送到电梯口准备回房间,被马欣福一把拉住:“阿承,你懂古玩,要不陪我走一趟?你放心,就是帮我说句话,绝对不会让你出事的。”

    说实话,李承不太想趟这浑水——古董行的规矩,货出手,哪有退货的道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