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合作扫屋
涂玉明打出一个八的手势,自然不是八万。八十万,这价格已经接近市场价。
李承自然不会同意,微笑着强调一句,“涂老,这里是赶小集。”
意思很明显,你黑市,跟我要市场价?真当我傻呢?
涂玉明并不恼,同样笑着反击道,“可就在十多分钟之前,貌似有人让我出价呢?”
“可是我记得……没说过您老的出价就是最终价呀?”
涂玉明一愣,回想片刻,合着这小子刚才就留活扣了?哑然失笑,“那……李老板说个价?”
李承没说话,摘下手套,放在两人面前平摊,然后折叠,意思一半的价格。
“李老板太贪心,我最多给你让五个。”
也就是七十五万,距离李承心理预期还有些距离。
他揉揉下巴,沉思了会,问了一句似乎不相干的话,“涂老,你……有外贸账户或者信得过的朋友,也可以。”
涂玉明点点头,没明白啥意思,他自然没有外贸账户,可津门是海港城市,做外贸的朋友还是有的,“李老板问这干嘛?”
“我有个建议……这东西我支付五万羡元,至于涂老您或者您的朋友,从这五万羡元中,兑换到多少华币,那就看您的本事。”
羡元支付已经成为李承还价的必杀技。
之所以要外贸账户,这涉及到涂老他们能不能取出羡元——普通银行账户是不允许直接支取羡元,即便羡元是涂老的合法收入。
涂嘉闻听,眼前一亮,见老父亲还没绕过玩,连忙轻咳一声,朝李承点头笑笑,“李老板,这事容两分钟,我和我爸商量一下。”
他拽着老父亲的胳膊,两人在十米外的廊下,嘀嘀咕咕,涂嘉比划着手势,显然对这种支付方式很满意。
确实没什么不满意的。
此时法定汇率约在八点,可黑市汇率
良心价在十二,如果狠一点再加上对方急用,十五兑换也未必不可能。当然,想要达到如此高的汇率,那就需要碰机会。
也就是说,李承给出一个不低于六十万的报价……
而这一切,对于李承而言,并无损失——他不会去做羡元黑市交易的。
交易很快谈妥,不过倒账有点麻烦——联络朋友账户,朋友那边吱吱呜呜的估计想要分一杯羹,涂家父子有些不太高兴。李承说给现金支票,两父子又有些不太放心。
扯扯时间又过去半小时,李承手中羡元现金不足,要不都直接掏现金支付,省得在这磨叽。
从莫家村出来,没那么曲里拐弯,直接从祠堂后面的小门出来,穿过两条巷子口就到了“运河货郎”招牌下面——合着刚才进来,是涂家故意绕道的。
懒得戳破,李承笑笑,“涂老,两位坐我的车?”
“我有车的。”涂嘉摆摆手,指指不远处停着的一辆夏利,言语中还是有些自豪的——九十年代中能开小轿车的,都算有钱人,别管它是不是夏利。
周典对站在巷子口的吴伟打了个手势,不一会,车倒回来,涂嘉顿时不说话。
静海到市区,五十公里呢,这会都四点了,不知道赶到津门花旗银行,会不会已经下班,李承又给花旗客服去电话。
李承现在算是花旗的优质大客户,有固定的客户经理跟踪服务。这位名叫达纳的客户经理,很快帮他联系上津门这边。
这个达纳,已经服务李承两年,很有意思的是,连面都没见过——这是夕羡银行为避免高端客户因银行职员离职而丢失,特意采取的措施。
听声音三十来岁,男性,挺健谈的,得知李承在津门,他还和李承聊起花旗银行对丝国的“深厚”感情——没有丝国,花旗银行不会发
展如此迅速。
花旗银行与丝国,这段历史李承也知道一些。
1812年,斯提耳曼家族创立的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是花旗银行的前身。一直到1900年,花旗银行发展得都不算特别顺利,不过是300万羡元注册资金的州立银行,在羡国都不能跨州服务。
改变出现在他们放眼远东的那一刻。
1900年,花旗银行作出影响家企业发展百年命运的决策——在远东的中海设立一家办事处,也就是中海外滩花旗银行。
此后,随着北羡在丝国的势力越发强势,花旗银行也水涨船高,业务突飞猛进。1907年拿到货币发行权,这对于一家稍有规模的商业银行而言,实在是……上帝的祝福。
说起来还有件趣事,花旗银行的英文名“citibank”直译过来是“城市银行”,音译与“花旗”也不谐音,那为什么在丝国被叫做“花旗银行”呢?
这名称,与中海大妈有关。
花旗银行最早的名字叫做“万国宝通”,实在是有够low的,不好记。
花旗银行第一家丝国办事处位中海于外滩,业务非常好。当时人们相互招呼时问,“从哪儿来啊”“去哪儿呀”,回答者指着星条旗说,“去挂花旗子那家办事……”
花旗一名,就这么诞生。
李承在胡思乱想,前面夏利车中的涂家父子,却正在议论他这位突然冒出的香江年轻人。
“爸,这个香江人挺有钱的,那个跟他一起的,怎么看都像保镖。您说……咱能不能和他直接建一条线?以往总是被那帮二道贩子从中挖走一大块,想想都让人心底不舒服。”涂嘉开着车,看看自家老爷子说道。
涂玉明手臂搁在车窗上,手背衬着太阳穴,他也
在琢磨这事。
古玩这行当,过手的越多,利润越薄,莫家村货郎行这些年可没少养肥那些中间商,涂玉明自然想要搭建一条直接的境外通道,可这事……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这条线是否安稳,也就是说这年轻人究竟是否可靠,这很重要。
其次,这年轻人的资本……这一点涂玉明不怎么担心,更重要的是这年轻人有没有完善的销售对象,也就是出货快不快?
这一点很重要——出货量太低的话,还不如利润低一些卖给文物贩子,起码他们回钱快。
还有一点,那就是莫家村货郎行和那些文物贩子合作,是有约定的,那就是好夹孬,一道走。涂玉明自家人知自家事,莫家村黑市走的货品中,百分之七十的利润,是押在赝品上的。
不知那年轻人对于古玩赝品的态度。
听儿子问起,涂玉明侧侧头,嗯了一声,没有明确回复。
“爸,我晓得你担心什么……”涂嘉见老爷子没啥反应,估计也在琢磨这事,他笑着出主意,“要不……爸,您老不是担心这次去保定扫老宅子钱不够么?拉他入伙,您觉得呢?”
所谓“扫老宅子”差不多接近于古玩行中常说的“掏老宅子”。
两者稍有点区别就在于“扫”是一枪打,也就是说这家老宅子中所有物品,好坏都要,而“掏”是从老宅子中挑选货品,无需包圆。
冀北的保定、沧州、河间、满城等地,以及津门的蓟县、宝坻一带,是明清皇庄所在,很多村庄依旧保存着几百年的老宅子。这种宅院中有不少值钱货,譬如名贵的房梁木柱,、保存下来的明清家具,或者字画瓷器贡品器等。
这时代,谁还愿意住哪种“破宅院”?都想着起高楼呢,又恰逢九十年代丝国古董市场蓬勃兴起,于是,
“掏老宅子”和“扫老宅子”同时兴起。
前者挑货,对房屋不造成破坏。
后者直接包屋,屋内东西清理干净之后,会将院子拆掉,一丝一毫有价值的物品,都会被打包带走。有些扫老宅子的,甚至掘地三尺——确实有人从庭院中挖出钱窖。
因此,扫老宅子的花费,要比掏老宅子的花费高出很多,往往一家吃不下,需要几伙人联手。今天见面的两位,就是涂玉明的合伙人,大家正在商量筹资去扫老宅子呢——保定易县梁各庄下面的杨家屯,有三座老宅院想要出手。
可别小看杨家屯,那儿距离清西陵不足四公里,一直有传言,杨家屯是清西陵守墓人村落。
想要拿下那儿的老宅子,资本一定要雄厚,虎视眈眈的可不止他们一家。正因如此,涂玉明才着急出货给李承。
涂玉明的眼睛眨眨,儿子的主意不坏。
赶到金陵路花旗银行津门营业点时,已经下班,可这边的大堂经理已经安排好工作人员在小厅等候,取款很顺利,没发生什么打脸事件,也没有过分的阿谀奉承,很正常。
一手交钱一手易货,涂嘉头抵着墙壁,背着身数绿钞,李承重新打开邮票夹,再鉴定一遍,钱货两讫,交易完成。
见李承将邮票夹随手递给周典,有要离开的迹象,涂玉明连忙伸手拍拍他的胳膊,“李老板,最近两天都在津门?”
明后天都在津门,李承点点头,笑问,“涂老,有事?”
“李先生,有兴趣下乡扫老宅子么?我们合伙。”涂玉明两只手掌合在一起,向李承做了个二合一的手势。
“扫老宅子?不是掏老宅子?”李承反问一句。
这说法,他还真没听说过——扫老宅子这一行为在进入新世纪后,被明令禁止,那是对古建筑最彻底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