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印章之谜
晚上去师傅家蹭饭,一家人和乐融融。
李承却发现,饭桌上,饶棼的目光时不时在自己身上溜一圈,还经常低头与嫂子彭琳琳俩人低头嘀咕。饶恕与朱秉贵俩人的表情也怪怪的,连老爷子也带着点隐笑。
倒是三个孩子表现正常。
奇哉怪哉?
“饶姐,我今天的衣服穿着有问题?”当她的目光再次扫过来时,李承忍不住扯扯衣襟,问出声来。
“没,没问题,阿承帅气得很,个头又高,人又聪明,靓仔一枚。”饶棼笑嘻嘻说道。
这语气明显不对啊?
李承准备再问时,老爷子抬头看了眼饶棼,饶棼连忙装作给饶宜萝和炳辉夹菜。朱秉贵则和饶恕轻声聊着生意上的事,他近期准备北上,联系北边制衣代工一事。
孩子中年纪最大的朱权斌,已经早早吃完饭,坐在那里,等外公下离开敕令。
莫名的,李承觉得今晚饭桌上,有点“诡异”。
他每天早出夜归的,根本不知道,“冰冻女郎睡衣装,与青年男子夜半同行”这则谣言,已经在万惠家园小区盛传,自然也就传到吴佩俞的姐姐吴慈佩耳中。
冰冻的妹妹终于开窍了?
吴慈佩从妹妹那里自然得不到答案,但她穷追不舍,从门卫那里得到一点信息,又去小区超市,综合信息,得出此人极有可能就是妹妹的房客李承。
饶棼是吴慈佩的同学,俩人一通电话,再加上一点想象“美女房东俏房客”……好吧,在她俩看来,李承与吴佩俞的事,天作之合。
饶棼憋不住话,撂下电话就和嫂子彭琳琳嚷嚷开来,一时间,家中人全都知道,连老爷子都问了两句。
吴佩俞和姐姐一起,来饶家玩过,所以饶棼一提起,饶老也有些印象。
女孩子秀外
慧中的,容貌秉性都是个不错的人选,便没有反对,只是叮嘱饶棼,莫要插手俩人的事情,任其自己发展。
李承哪能想到,今晚的“诡异”竟然出在这上面?
随着老爷子来到书房,今晚饶老照例要抽几个问题,考考李承今天的学习情况。
老爷子今天考核的是“世家”,这是饶老治史的核心。
饶真颐认为,“正史当鉴之,不足以全取;世家史当辅之,不足以全弃。”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饶老认为,正史不要过于相信,这其中受帝王影响太大。
譬如清朝所治的明史,那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糊涂史,明朝帝王敢于喊出“天子守国门”,就不会如此昏聩与无能,盖因清朝为维护统治,故意抹黑而已,可信度不高。
又如司马迁的《史记》,一直被誉为“正史之冠”,可依旧受汉武帝影响,三删其稿最后连正稿都不见了,这样的正史可信度有多高?
他认为,世家相传的历史记录,相对有更好的参照性——主要是针对帝王和朝代及当时的社会情态。
这是因为世家的知识结构比较完整,传承比较有序,以旁观者的角度能更公正的揭示帝王性格、作为,以及社会风貌与民情生活。
因此,他认为,正史只能借鉴不可全信,世家史可以充当更重要的治史辅助作用,这样的出来的历史结论,才是公正、研究的历史研究。
饶老这条观点是五十年代提出的,影响海外学者机构治中华史几十年并一直影响下去。
今天上课,徐懋教授说到琅邪王氏,就是一个典型的世家。
琅邪王氏,起于“卧冰求鲤”的王祥,此后延绵几十代,跨越数百年,这样的世家史,丝毫不比当时的《晋书》真实性差。
老爷子结合李承今天课上遇到的困惑,为他讲述永嘉之乱前后的史实。老爷子年近八十,可记忆力超好,年代、史实、秩序、人物、环境说得清清楚楚,虽然没有徐懋教授的声情并茂,可更严谨,也更细腻。
两者一对比,李承对这段历史,自然要比其他学生认识更清晰。
这就是弟子与学生的区别,开小灶与大课的区别。
见老爷子有点累了,李承连忙帮师傅续上茶水,又从挎包中掏出一只方盒子,放在老爷子面前,“师傅,这是我今天偶然得到的一枚鉴赏章,我当时就觉得,这东西适合您把玩。”
盒子中装的,就是碧玉螭龙鉴赏章。
碧玉光泽柔和,墨绿深渊如潭,垫在黄丝绒的匣面上,灯光下,异常养眼。
“东西还不错,苏工。”饶老放下手中的茶盅,单手捻起这枚鉴赏章。
对着灯光照照,墨点均匀,老爷子点点头,又将鉴赏章底部朝上,山水纹刻清晰可见。
“咦?这纹刻有讲究。”
老爷子从桌子上拿过老花镜,带上,站起来对着灯光映照。
李承听到这话,顿时腾地起身,来到老子也旁边。
这枚鉴赏章,他看过好几遍,一直也有疑惑,但看不透,所以今晚带来送给师傅,希望能借助师傅之力,解决这一难题。
正常情况下的山水纹鉴赏章,一定有上下左右明确区分的。
按照这枚印章的规划,最合理的是,螭龙头部对应的印章底部为上,龙身两侧为左右,尾部为下,这应该是正常结构,章面刻纹也应该按照这一结构走。
可这枚印章不是!
从印章的山水纹线来看,雕刻者取左右为上下。
也就是说,落印时,使用者必须横握着这枚印章,才能落下正向的鉴赏印。
这是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
如果是普通的印石材料,我们还可以认为,这是雕刻者漫不经心所致。可它是碧玉啊,即便是三十年代,这等碧玉墨绿材质,那也是价值不菲的。
印章主人会任由雕刻者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更何况,这枚鉴赏章的高度为八公分,印章主人完全可以在发现错误之后,将雕刻面磨去,重新刻印。
可是,没有。
这枚印章,就是这么透露着一股子“诡异”。
当然,这种诡异,是从文人角度来思考的。如果从商人角度,它也许就是一个偶然错误,或者连错误都不是,他们会认为这就是印章主人特意这样雕刻,又或者商人根本就不知道。
祁燕和她的掌眼师傅,明显对文史研究有限,他们只专注于印章主人是谁……
李承和老爷子俩人,与祁燕及掌眼师傅,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他们第一眼看到的是不合理,以及不合理背后所隐藏的“诡秘”。
老爷子眉头微蹙,端详良久,才回头对李承说道:“这件东西与我有些缘分,我收下。其中缘由,我还需要琢磨,过一段时间,再告诉你。”
说这些时,饶老的精神明显有些恍惚,似乎有点疲惫。
可别伤着老先生,李承连连点头,“您老把玩着,有时间再跟我说说这里面的事吧。您也早点休息。”
走出饶家时,李承一头雾水。
老爷子明显认出这枚鉴赏章的主人,可他却没有告诉自己,而且还提及“有些缘分”。这话从何说起?是印章的原主人与饶老有些纠葛?睹物思人?
算了,不琢磨了,李承摇摇头。
骑车兜着风,沿着西半山山道,疾驰而下,很爽的。
叮铃铃,正在享受风驰电掣的感觉时,该死的手机
又响起。
只好捏闸,找个平缓地方脚撑地停下来,是许继增,“有事?继增兄。”
“我……我在奇力岛,你哪儿呢?我安排车……车过去接你。”
电话中,许继增的声音有些醉意的样子,没等李承说话,他又嚷嚷道:“今天……今天,兄弟我高兴,家中同意我的投资计划。”
“我们在庆祝呢!你……你不出来喝一杯,就是瞧不起我!”
话说道这份上,不去也得去啊,李承利落地答应,“不用接,我打车过去,二十分钟。”
“行!就等你!我真的……真的叫来大明星了,晚上让她陪你!就陪你一人!”那家伙,话都不利索,还大明星呢?
将自行车寄存在泰西宾馆,又在宾馆门口打的士直接去奇力岛。
今晚许继增安排的是篝火晚宴,奇力岛有一片海滩,专门负责烧烤和篝火晚宴。
朋友不少,一水的年轻人,年龄都不算大,李承熟悉的只有李加成,但听过名字的有好几位,譬如塑料花李家的那位小公子。
九十年代,塑料花李家,是仅次于四叔李家的侠州第二李。
二李争锋,是二十世纪最后十年侠州丝国人的骄傲。其中,四叔占据四次丝国人首富,甚至还拿过全球富豪榜第四位的高位;塑料花李家也不示弱,拿过两次丝国人首富,一次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五的高位。
自从进新世纪后,四叔李家渐渐落后,塑料花李,连续十五年拿下丝国人首富的荣耀。
“威尔斯,介绍位朋友你认识,理查德李,诚叔家的。”
李加成指着身边的那位圆脑袋小眼睛、身材不高的男子,介绍给李承认识。
然后又指指李承,说道:“这是威尔斯,这次回港城,是跟饶老教授学史,入室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