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杜荀鹤 春船载绮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
乡思在渔歌。
释义并评析:
姑苏:苏州市。枕河:住在河上。
古宫:苏州古城。水港:支流,水巷子。
绮罗:或穿着华丽衣衫的人。
遥知:在远方猜测。
未眠月:在月下,没有入眠。
乡思:思乡之情。渔歌:打渔人的歌声。
这首诗前六句都是在描写景色,写苏州的繁华和特色,后两句抒情,思念家乡的亲人。
这首诗有几个问题,需要修正。
其一,人家尽枕河,尽字的解释,应该是“全部”“所有”的意思,这是不符合逻辑的,苏州有山有水,坐落在河上面的房屋毕竟不是全部。
只要不是整座城市都漂浮在河之上,这个尽字,就与实际不符。
古宫这个词,不知道有什么用途。难道这里要形容的是宫殿?古都城?如果不是的话,第一句已经点名了是苏州,为什么不用古城两个字?
其二,第三句先写夜市卖莲藕,后面接着写春船载绮罗。绮罗本义是指的是华丽的丝织品,丝绸做成的衣服;或者代指穿着丝绸衣服的人,或者代指美女,贵妇,或者其他美好的场景。
但是,因为上半句的“卖菱藕”,此处就产生了歧义,会让大多数人都以为,船上载的是出售的丝织品。
那么,此处,作者要表达的,究竟是要写人?还是写出售的丝织品?夜市,按理说卖吃的玩的比较多一些,如果说晚上还在卖丝织品,似乎不大符合逻辑?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没有的?
要写人的话,不如把“载”改为“坐”,是不是就更加明了?只有穿着“绮罗”的人,才能够坐在船上,丝织品,是和坐字无关的。
其三,遥知,在远方,是可以做出一些猜测,但是,未眠月,是什么意思?月亮还没有入眠?不合理。这里只能去生拉硬扯的去猜测了。
未眠,肯定是人没有睡觉,月?没有睡觉的人在月下?可是,并没有多余的字去形容。这是不合理的。
其四,这个渔歌两个字,与整首诗都没有多大关联,一首诗一共八句,如果每一句都去写景,那就是舍本逐末,画蛇添足了。
是不是整个一个乱糟糟?人居住在河上,地少,水的支流多,桥多,有卖菱藕的,船上有穿着华丽的人,月亮下没有睡觉的人,思乡之情,渔歌……
简直让人觉得就是一团乱麻。
借景抒情,情是核心。如果一定再描写一个场景,那也不能叫“渔歌”,应该换一个词去描述。
按照原文解释一遍:
1,你到苏州就会发现。
2,当地的人家全部都居住在河上。
3,苏州古城的空土地很少。
4,河上支流很多,有很多桥。
5,夜市上有卖菱藕的。
6,春天的游船上有许多身着华丽的人。
7,我在遥远的地方猜测,在这个月夜里,你可能还没有睡。
8,思念之情,因为渔歌而被引动。
把不合理的地方修改一下,再看一看:
君到姑苏见,
奇居竟矗河。
古城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
游船坐绮罗。
远乡人望月,
千里共情歌。
前面问题不大,主要是后面三句问题多一点。
原因在于五言诗的字数非常少,一句五个字,不能表达太多的意思。
猜出来的意思,有些牵强附会,包括文言文一类的文章,之所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不能理解,主要是太难以理解。
比如空门的“如”字,一个字他就解释了几十个字出来,依据是什么?没有依据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明,这个字有如此多的含义。
与其他字联动,是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但是,也得有一些字去配合才行。
比如丈夫的丈,一个丈,能叫丈夫吗?显然不能,必须有前后文去联动。丈夫的夫,到底是丈夫?还是老夫?还是夫子?没有字去配合,你知道是什么?
瞎猜,是不符合逻辑的。
最后两句就晦涩难懂,甚至僵硬,干巴巴的,而且逻辑都混乱了。
古文言文的弊病,就在于这里。所以现在流行简体中文。晦涩,看不懂,就要被淘汰。
不是人人都是考古学家,都是古文研究者。我们写的时候不如简单点,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瞬间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
释义:
1,你到了苏州会发现。
2,奇怪的事,房屋竟然建造在水上。
3,古城非常繁华,空地非常少。
4,支流向小巷子一样,四通八达,还有很多小桥。
5,夜市上,有卖菱藕的。
6,游船上,坐着许多身着华丽的人。
7,远方的家人,没有睡觉,正望着月亮。(在思念我。)
8,心心相印时,哪怕相隔万里,也能谱写真情之歌。
律诗规范里面有一个四平头的说法,假如,一首诗前六句都是景,或者超过六句都是景色,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全平头?
尽管中正不是很认可四诗八病的说法,还是觉得,如果同类型的句式太多,会影响整首诗的美感。
一首律诗,至少应该分为三个部分,中间两联对仗,可以作为论据,前后联,一为起句,一为收句。
同时,前后要形成呼应,像一个圆一样,让人看着有一种自然圆润,非常和谐的感觉。
不能让人一看,好像是散架了,各自为政,东也在写,西也在写,那就失去了意义。还不如写成绝句,句子少了,意境容易掌控,对仗可以更简单,收发自如。
有时候,没写的就不要强行去写,不要以为律诗就一定高于绝句,不是那样的。律诗只有一个意境,绝句同样只有一个意境,诗好与不好,全看意境。
意境美,文字精炼的绝句,与意境一般的律诗相比,哪怕你律诗再工整,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唐诗三百首,只改写了一百,有很大一部分,没有修改的必要,还不如当代一些人的作品。以后有时间,会改一改有比较名的词牌,或者宋朝清朝的诗。
其实,清诗的水准,不低于唐诗,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罢了。
缺失的章节,因为忙,只能到我宫中号阅读。
我的宫中豪的名字为:中正壹
请去卫星关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