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军出征(上)
灵州宴会的第二天,一个命令从东京城传来。
东京来的特使有一则命令是要密传给灵州刺史段思恭。传密令给边臣,一般来说都不是小事。果然,密令所传竟然是让夏州李氏随军远征。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新任静难军节度使减少阻力。令段思恭感到玩味的是。新任的静难军节度使竟然是前任灵州刺史冯继业。
冯继业因为个性问题,使得灵州的党项藩部不满,从而迫使冯继业自己去职离去。如今仅仅数月,冯继业便又一次回到了西北。党项在西北与回鹘人并称为“西北二族”,二者实力皆同样强大。唯一的区别便是党项人没有统一的领袖,各部族之间无法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作为党项大族的夏州李氏也无法号令其他部族。
可如今情况有变,自归义军和回鹘汗国争斗以来。党项族便游走于二者之间谋取利益,到了建隆二年,整个宋国凤翔以西都成了党项族的地盘。此次冯继业回朝向朝廷告状时,也着重强调了党项族不受节制,有自立之嫌。这一点,宋太祖在夏州的密探已经告知。于是宋太祖便让冯继业接任静难军节度使,为的便是敲打夏州李氏,要趁其羽翼未丰时将其剪除。
段思恭对于这个密令没有什么意见。虽说灵州的党项族还算安稳,可夏州李氏一次次的试探都在朝廷眼中。段思恭来到灵州这半月,便私下见了灵州得位党项首领们,问了一下他们对于夏州李氏的看法。这些部族首领竟然众口一词说道,这些年夏州李氏曾私下找他们生事端逼走地方长官。当然冯继业是自食恶果,他本身就是贪财之人。
段思恭也问了董遵裕的看法,董遵裕竟然直接将夏州李氏密谋灵州刺史的事告诉了段思恭。其态度之恭顺,让段思恭感觉董遵裕似乎是误会他的身份了,以为他是朝廷派来巡查地方的特使。
“藩人治藩” 这是夏州李氏给朝廷的上书。这几个字足以昭示夏州的野心。藩人是不假,可何为藩?藩地还是藩部。
归义军第一次收复六郡十一州后,朝廷便是认可了“藩人治藩”。结果十几年不到,整个归义军便再次分裂,所辖诸州皆为党项和回鹘人所占据。汉地变为藩地,这便是藩人治藩的后果。
夏州李氏想要复刻回鹘人的做法,那就不要怪朝廷心狠手辣了。夏州李氏若真想安心生活,何不学学府州折氏。折家同样是藩人,却在归顺朝廷后完全作为一个臣子来约束自己。宋太祖定边将时,便对折家施加了恩惠,愿意守边则世代为将,愿意入朝为官,便给一个恩荫。像折家这种以忠心换真心,府州军政财税朝廷皆不问,这种待遇不好吗?
段思恭在四川为官时,遇到的西南夷主们一个个的虽然没文化,但是也懂得安分守己便能衣食无忧的道理。而李氏六代为官,也没能懂得这个道理,或者说没有放下虚荣心。
段思恭需要在朝廷的任命诏书抵达夏州时,将夏州李氏的大部分族兵带走。这也是冯继业的要求,他可不想一上任再被党项人逼走或者杀掉。为了加快这个进程,段思恭将宋国的远征军队人数确定下来。灵州的禁军最多只能抽调四千,通远军使董遵诲那里可以借调一万人,同时京兆府、凤翔府可以借调两万人,再加上夏州李氏八千兵。宋国此次远征共计可以出兵四万两千人。
段思恭带着这份军册前去寻辽国使者。辽国的老王表示可以出兵十万,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预期。段思恭再三确定后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此次远征走的是瀚海古道,接下来的几个月还是西北最热的年份。这么大的人员运作,先不说粮草如何供给,仅仅是行军调度都足以拖垮整个军队。哪怕依靠着严苛的军法约束,即便抵达于阗恐怕也要损失个十之一二。
大军远征要的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反而是人数越少越容易行进。此次又是联军行进,路上如果双方军队不和,随时可能发生冲突。段思恭本想着自己派四万人,辽国人肯定嫌多,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总兵力在五万左右最合适。可没想到这位契丹大王如此行事。段思恭还是忍不住问道:“老王,大军远行贵在号令如一,此番又是多支军队行进,一旦中途发生冲突,恐怕都会葬身于大漠之中。”
这位夷离堇大王说道:“段使君所说,我岂会不知。只是我家君上另有谕令,我所率大军还要前往阻卜部一趟。。。。。”
段思恭并没有追问什么,老王肯将这个行动说出来,已经是非常坦诚了。无非是率领的部族军有一些本就是消耗品,这是草原的规矩。正好趁着这个时机再去消耗一下阻卜族势力,一举两得。而且既然双方不会走一条道,那么段思恭也要作出调整。人数方面就要有所减少。除去凤翔府和京兆府的两万,两万两千大军才是段思恭最想要的数据。
宋军两万两万,辽国大军一番消耗后十万还能剩下四五万。这个数量加上回鹘和于阗的士兵,对付大食的大军完全足够。
兵额数量已经敲定,那么接下来便是集结大军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