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寇入第章 亲征
刘家葆吃完米饭,一直蹲在角落不说话,似乎这样他们就不会注意他的存在。
宋时和李卦金商量完毕,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人高马大的刘家葆身上。
宋时会意,慢慢走到他的跟前,告诉他:“不好意思,恐怕得送你回去了。”
刘家葆满脸无奈,非常失望,蹲在地上不起来,像极了小孩为了玩具,撒泼打滚前的僵持。
“怎么,你不想回去啦?”李卦金大声问,“别像个小孩儿一样,爷们一点!”
宋时推开他:“客气一点,那么凶干嘛?”
在两人一唱一和之下,刘家葆也知道自己不能赖着不走,他的引路人要是惩罚起来,可折磨人的。
刘家葆缓缓起身,大义凛然地说:“我明白的,我马上回去祝你们早日解开谜案!”
还在争吵的宋时和李卦金瞬间停下动作,和刘家葆告别:“没事,往后还有见面的机会!”
随着刘家葆落寞地消失在汴水水里,宋时猜想坐下来开始思考,他们要去到「澶渊之盟」哪个时间点。
「澶渊之盟」发生在真宗景德元年。
也就是他登基的第七年。
北宋和契丹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将近二十五年,双方对于战争的开支异常巨大,特别是宋朝,边境遭到契丹人劫掠,不止损失钱财,还损失牛羊和人口。
自宋太宗高粱河战败、雍熙北伐失败后,宋朝全面转为守势,一直到真宗也不曾改变父亲的策略,对于契丹人可谓是非常恐惧。
真宗赵恒心里,能不打仗就是最好的结果。
在景德元年开年,便有一系列不好的事情发生,好像在预示着这一年将不怎么“安宁”。
《宋史·真宗本纪》:「景德元年春正月丙申,京师地震。」
开封发生地震,仅仅不到一天,又发生余震。
「京师地再震。」
又过了一天,再次发生地震。
「丁未,京师地复震。」
大地三次颤抖,让这一年的开年蒙上一层诡异的阴影。
一个月后,「冀、益、黎、雅州地震。」
又一个月后,皇太后去世了。
「三月己亥,皇太后崩。」
在这一个月,契丹又开始南下侵扰宋朝边境,不过被宋朝守军击退。
四月份时候,地震再次发生。
「四月丙辰,邢州地震不止。」
「赢州地震。」
而且更加严重,真宗可谓焦头烂额,同时周边的少数民族也异常活跃,上蹿下跳。
一直到五月份,邢州的地震还是没有结束。
「五月甲申,邢州地连震不止。」
真宗给当地的居民租税减半。
随后九月开始,契丹开始大规模南下攻宋,甚至于契丹萧太后和小皇帝亲征。
「闰月乙卯北平砦、威虏军合兵大破契丹。」
「契丹统军挞览率众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
契丹统帅萧挞凛带着皇帝亲自南征,欲要一举灭亡宋朝的姿态。
不过他们的强硬攻势还是被宋军抵挡。
「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并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
攻击定州失败,他们又调转方向,然而还是被宋军击败。
「己卯,高继勋率兵击败契丹数万骑于岢岚军。」
就在十月份,真宗赵恒开始有亲征的打算,当然这不是他的本愿,是宰相寇准坚持下的结果。
早在咸平三年,真宗赵恒就曾经亲征过,也去到过澶州,但只是走个形式,并没有到最前线。
《宋史·列传第四十》:「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寇准)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
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
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驾起。
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
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真宗皇帝打算亲征后,先是命官员修葺澶州城墙。
然而在真宗亲征前,契丹就有议和的打算了。
攻击宋朝各城池失败后,派人来告诉赵恒商讨议和的可能,赵恒知道后,非常高兴,马上派曹利用前去契丹军营谈判。
所以,早在两军澶渊城下对峙之前,议和的端倪已经显现。
那是景德元年十月份的事,使者还没到达,战争依旧在继续,契丹围攻瀛洲,失败,又攻击冀州,
再次被击退。
《续资治通鉴长编》:「初,契丹自定州帅众东驻阳城淀,遂缘胡卢河逾关南。
是月丙戌,抵瀛州城下。
势甚盛,昼夜攻城,击鼓伐木之声,闻于四面。大设攻具,驱奚人负板秉烛,乘墉而上。
知州、西京左藏库使李延渥率州兵、强壮,又集贝冀巡检史普所部拒守,发礧石巨木击之,皆累累而坠。
逾十数日,多所杀伤七。契丹主及其母又亲鼓众急击,矢集城上如雨,死者三万余人八,伤者倍之,竟弗能克,乃遁去。获铠甲、兵矢、竿牌数百万,驿书以闻。」
赵恒在开封部署好了各项工作,终于在景德元年的十一月份出发北上。
当天的,司天监观察天象,得出预言:「日抱珥,黄气充塞,宜不战而却,有和解之象。」
契丹人孤军深入,遭受打击,数战失利,和议的倾向愈加坚定。
《续资治通鉴长编》:「契丹既数失利,复令王继忠具奏求和好,且言北朝顿兵,不敢劫掠,以待王人。」
赵恒非常高兴,在北上途中,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西北的戎人骚扰边境事件上。
「先是,诏王超等率兵赴行在,逾月不至。上驻跸韦城,群臣复有以金陵之谋告上宜且避其锐者,上意稍惑,乃召寇准问之。」
赵恒命令王超率军前来接应,一个月不见来人,车驾来到韦城,群臣愈加恐惧,又开始劝说皇帝南下避难。
因为和契丹人的军队实在离的太近了。
就拿之后两军对峙澶渊城来说,北面就是德清军和天雄军,契丹军已经深入到两地展开攻势,兵锋直指澶渊城。
而皇帝所在的韦城,和澶渊的位置,就相当于澶渊城到天雄军的距离。
澶渊到开封的距离也不过一百几里!
更别说韦城到澶渊,只有数十公里的距离,只要契丹骑兵知道宋朝皇帝的位置,半天时间就能将赵恒的车驾掀翻,再来一次驴车逃亡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到达澶渊城,就完全处在契丹骑兵的威胁之中。
群臣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是寇准比他们看得更远也更狠。
「将入,闻内人谓上曰:“群臣辈欲将官家何之乎?何不速还京师!”
准入对,上曰:“南巡何如?”准曰:“群臣怯懦无知,不异于乡老妇人之言。今寇已迫近,四方危心,陛下惟可进尺,不可退寸。河北诸军,日夜望銮舆至,士气当百倍。若回辇数步,则万众瓦解,敌乘其势,金陵亦不可得而至矣!”
上意未决。」
可是赵恒依旧还在犹豫。
「准出,遇殿前都指挥使高琼门屏间,谓曰:“太尉受国厚恩,今日有以报乎?”
对曰:“琼武人,诚愿效死。”
准复入对,琼随入,立庭下,准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遂申前议,词气慷慨。
琼仰奏曰:“寇准言是。”且曰:“随驾军士父母妻子尽在京师,必不肯弃而南行,中道即亡去耳。愿陛下亟幸澶州,臣等效死,敌不难破。”
准又言:“机会不可失,宜趋驾。”时王应昌带御器械侍侧,上顾之,应昌曰:“陛下奉将天讨,所向必克,若逗遛不进,恐敌势益张。或且驻跸河南,发诏督王超等进军,寇当自退矣。”
上意遂决。」
三个人反复劝解,赵恒才下定决心,继续北上!
关于南下金陵避难的事,其实是王钦若早前提出的建议。
《宋史·列传第四十》:「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
王钦若,就是后来鼓动真宗搞出封禅泰山,“东封西祀”闹剧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