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锦衣卫还在,怎么可能亡国 > 第22章 收了个账房先生

第22章 收了个账房先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民夫们从马车上抬出大米,向锅中倒去。由于条件所限,他们并没有进行淘洗,因为在粮食紧缺的时候,淘米成了一种奢侈,流民们也不会允许这种浪费行为。

    老头在一旁看着民夫们向锅里倒米,一锅倒下去足足十多斤大米,他在一旁看得痛心疾首,连连说道:“够了,够了够了,倒多了啊,这太多了,太奢侈了,浪费,真是太浪费了。

    多好的精米,一锅下个三五斤就够了,这得多浪费啊。”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对粮食的珍惜。

    其他流民看着下的米,也都心痛得无法呼吸。一锅十多斤大米,五口大锅就下了差不多70斤。

    在以往,这70斤大米足够他们省着吃上十来天了。要是他们自己来煮,一锅里面估计也就放下2-3斤大米就顶天了。

    吃不饱,不够吃,粮食这么紧张,怎么能够吃饱?有碗米粒漂浮的清粥,那就是非常幸福的了。吃饱,那是地主老爷才能享受到的福利。

    陆慎注意到了流民们的心痛,他走上前去,轻声安慰道:“大家不必担心,今日我让大家吃饱,不是因为我浪费,而是因为我希望大家能够有力气跟我一起走到玉门郡。在那里,我会尽力为大家找到更好的生活。”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和信心,让流民们更是感到了一丝安心。

    越来越浓的米粥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流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看着锅里翻腾的米粥逐渐粘稠,到最后民夫拿着的大铁锅铲都开始搅不动了。

    终于到了开饭的时刻,流民们纷纷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碗。这些碗虽然破旧,甚至有些缺损,但对于他们来说,已是珍贵的餐具。

    陆慎暗自庆幸,幸好流民们都有自己的碗,否则他还真无法提供足够的餐具。

    马车上士兵们的餐具倒是齐全,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与普通流民分开进餐,连民夫和他们的餐具也不能混用。

    张望十分有眼色,在粥煮好的第一时间,就打了满满的一碗端了过来,递给小丫头。

    小丫头看着香喷喷的大米粥,也不怕烫,伸手就抓了过去。

    幸亏张望眼疾手快,没让她得逞,否则烫着了,估计陆慎会责怪他。陆慎接过张望手里的粥,小心翼翼地吹凉后喂给小丫头。

    小丫头配合地张大嘴,美美地吃了下去,但她眼里却嫌弃陆慎喂得太慢,想要自己吃。

    她甚至觉得自己还能吃三大碗,生怕陆慎动作慢了,粥被其他人吃完了。

    看着小丫头焦急的样子,陆慎不由笑出了声,安慰她道:“粥有的是,绝对会把你喂得饱饱的。”

    小丫头听后,这才放心地继续吃粥,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老头朱志国端着粥坐在一旁,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喝粥,而是不断地嗅着粥的香气:“多香的大米粥啊,明祥,明忠,可惜你们吃不上咯。”

    他的眼中不由沁出两滴浑浊的泪水来。朱志国祖上曾是大明皇室宗亲,但后来逐渐落败,到他这一代连祖籍都登不上。

    他小时候也算是聪明伶俐,但因为那不知真假的宗室身份,导致他既无法考取科举,也无法经商从政。

    老朱家的后代可都是当猪养着的,但凡360行中与朝廷相关的行当,都不能沾。

    没有谋生手段的老头最后只得出家当了个道士,平日里帮人做做法事,看看风水之类的谋生。

    可这年头,大伙连饭都吃不上了,谁还找他做法事,看风水。没得谋生的老道士也只好带着自己的两个徒弟跟着众人一起踏上了逃荒的路。

    可惜在洛阳城外,两个徒弟为了讨一点吃食,跟着大伙第一批去叫门,结果被官兵给砍杀了。

    流民们端着碗,就地而坐,不顾粥的滚烫,随便吹了几口便开始大口地往肚子里灌。

    他们一个个享用着粘稠的米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满足之情。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碗粥,而是久违的温暖和关怀。

    他们多久没有喝过如此粘稠的粥了,即便是在年景好的时候,也不舍得用精米来熬粥,更何况是如此粘稠的粥。在他们眼中,这粥的浓度,即便是称之为干饭也不为过。

    流民们喝完粥后,一个个抚摸着自己鼓鼓囊囊的肚子,心满意足地坐在地上,开始吹牛。

    他们互相夸赞这粥的美味,谈论着各自的往事。然而,当他们想到自己那早亡的家人,不禁又抹起了眼泪。

    这一队流民中,成年男子居多,老人和妇女寥寥无几。在这个饥荒年代,老弱妇孺总是最先被淘汰的那一批。

    陆慎站在一旁,看着这些流民,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今天是走不成了,一个个撑得根本走不动路。

    不过,看着他们满足的样子,陆慎的心中也有了一丝安慰。他下令士兵就地扎营,准备第二天再继续行程。

    陆慎让张望去安排扎营的事宜,自己则走到朱志国老人身边,轻声问道:“老丈,您可还有什么亲人?”

    朱志国老人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哀伤:“少爷,我如今就孤身一人了。”

    陆慎点了点头,对老人说:“老丈,若不嫌弃,以后就跟着我吧。看老丈也是个识文断字的,就跟着我做个账房先生,顺便教教大伙识识字。”

    朱志国老人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的泪光:“少爷,您的大恩大德,我朱志国没齿难忘。”

    陆慎轻轻地扶起了朱志国老人,他的语气温:“老丈无需如此,你老来做这账房先生。

    一来确实我手下暂时缺乏此类能写会算的人才,二来您也能帮我照顾下这小丫头。我们这一群人不是军人就是民夫,可都不会照顾小孩子。”

    朱志国老人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的泪光,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他感受到了陆慎的诚意和对他的尊重,这在流民的生活中是难以想象的。老人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好人。

    老人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坚定地对陆慎说:“少爷,我朱志国虽然年老体衰,但还有几分墨水,定会尽我所能,做好账房先生的职责,也会好好照顾这个小丫头。”

    陆慎点了点头,他对朱志国的回答感到满意。他转身对张望说:“张望,去给老丈准备一些笔墨纸砚,还有看看有什么是这小丫头用得上的生活用品。从今天起,朱老丈就是咱们的账房先生了。”

    张望领命而去,陆慎再次转向朱志国老人,微笑着说:“老丈,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您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找张望或来告诉我。”在陆慎的安排下,流民们开始有序地扎营。

    而朱志国老人也立刻就开始了他的新工作,清点人口,安排流民过夜,做的竟然头头是道,陆慎看着老人忙前忙后,十分满意的。自己这是招了个行政人才,可惜朱老头不是系统招来的,看不到他的三维值。不过看他处理民政有理有据的样子,想来能力值也不会太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