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左良玉造反,张献忠下两湖
张献忠大摆庆功宴的大厅中,灯火辉煌,酒香四溢。
众将士举杯欢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张献忠高坐在主位,手握酒杯,满脸红光。
“今日我等能有此大胜,全赖诸位儿郎的英勇奋战!”张献忠豪迈地举杯,高声说道。
“将军英明!”众人齐声应和,气氛热烈。
这时,孙可望站起身来,举杯向张献忠敬酒,声音洪亮地说道:
“父帅用兵如神,攻陷武昌,实在是我等的福气!
若非父帅指挥若定,怎能有今日之胜?”
张献忠哈哈大笑,拍了拍孙可望的肩膀:
“可望过奖了,今日之胜,全赖大家齐心协力。”
潘独鳌见状,也站起来,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大帅,武昌已破,何不乘胜追击,攻打南京?若能拿下南京,咱们的势力必将大增!”
此言一出,众将士纷纷附和,宴会厅内顿时热闹非凡。
张献忠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看向众人:
“攻打南京,确实是个好主意。
不过,此事需得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事。”
刘文秀点头附和:
“大帅所言极是。
南京城防坚固,且有重兵把守,贸然进攻恐怕得不偿失。
不如先派人探查虚实,再作打算。”
这时,李定国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说道:
“父帅,我认为攻打南京并非明智之举。”
众将士闻言,纷纷转头看向李定国,宴会厅内一时寂静无声。
张献忠微微皱眉,示意李定国继续说下去。
李定国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其一,南京乃是大明留都,有孝林卫驻守,又有左良玉残兵入驻,攻打难度极大。
其二,锦衣卫陆慎在襄阳驻守,随时可以向东挥师。
如果一旦我们与南京守军交战,被南京守军咬住,
再加上锦衣卫前后夹击,恐有全军覆没的危机。
其三,虽然我们还有四五万兵力,但老卒已损伤殆尽,
新兵的招收还未开始,此时并非进攻良机。”
张献忠听罢,眉头微微舒展,
显然李定国的分析让他陷入了深思。
孙可望和潘独鳌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并未立即反驳。
李定国见状,继续提议:
“大帅,我建议要么驻守武昌,
我们可以依靠长江天险与明军对峙,一边加紧征兵训练。
要么南下退守云南,
云南明军军力薄弱,地方势力犬牙交错,
明军想要在云南围歼我们的可能性较小,最是适合休养生息。”
张献忠听罢,露出一丝赞赏的笑容,
“定国所言极有道理。
南京城防坚固,贸然进攻确实不妥。
可望、潘先生,你们的进取之心本帅也十分欣赏,但眼下我们需要稳扎稳打。”
孙可望和潘独鳌听到张献忠的赞赏,脸上的不悦稍稍缓和,但仍旧有些不甘心。
张献忠继续说道:
“本王决定,
我们主力驻守武昌,依靠长江天险与明军对峙,
徐先生,定国,你们二人负责新兵征收及训练。
文秀、文选,你们二人率军驻守九江,
九江与武昌隔江相望,可互为犄角,以免被明军偷袭。”
刘文秀和白文选闻言,齐声应道:“遵命,父帅!”
徐以显,李定国也点头应是。
张献忠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大家都辛苦了,今日庆功宴尽情享用,明日我们再详细商议具体的部署。”
众将士纷纷举杯,宴会厅内再次热闹起来。
张献忠心中却已经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
这时,张献忠正沉浸在庆功宴的热烈氛围中,
忽然一名急报士兵匆匆跑进大厅,跪地禀报:
“大帅,前方传来紧急军情!”
张献忠眉头一皱,示意士兵继续说下去。
士兵喘了口气,接着说道:“左良玉在南京起兵造反,已经攻占了南京城,留都官员尽数被擒!”
此言一出,整个宴会厅内瞬间鸦雀无声,众将士面面相觑。
张献忠的脸色变得阴沉,他紧紧握住酒杯,心中盘算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局。
“左良玉竟敢造反!”
孙可望满脸喜色,
“大帅,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咱们可顺势拿下这江南大片土地!”
潘独鳌也附和道:“不错,此时正是我们趁乱而起的大好时机!”
张献忠沉吟片刻,目光转向李定国:“定国,你怎么看?”
李定国也一脸兴奋,直言道:
“大帅,此乃天赐良机,合该我大西军脱此一劫!
左良玉起兵造反,南京必定陷入混乱,
江南各地尚未防备,正是我们起兵的大好时机。
我建议立刻起兵,趁乱拿下两湖地区,为将来进军江南打下坚实基础。”
张献忠听罢,眉头舒展,脸上露出一丝喜意。
他站起身来,环视众将士,声音洪亮地说道:
“诸位,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
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迅速行动,
抢先拿下两湖之地,为大西军的未来奠定基础!”
孙可望、潘独鳌等人纷纷应和,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张献忠当即安排道:“孙可望,你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直取长沙;
李定国,你领兵进攻岳阳,常德,益阳诸城;
刘文秀,白文选,你们二人率军分别攻打南昌和新余。
务必要迅速行动,争取在明军反应过来之前,占领两湖地区!”
众将士齐声应道:“遵命,大帅!”
张献忠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大家都辛苦了,今日庆功宴尽情享用,明日我们再详细商议具体的部署。”
宴会厅内再次热闹起来,众将士举杯畅饮,庆祝即将到来的胜利。
张献忠心中却已经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
他知道,这次行动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大西军的未来。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张献忠便召集众将士在军帐中商议具体的部署。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等人纷纷到场,个个精神抖擞,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张献忠展开地图,指着湖南和湖北的地形,详细讲解道:
“两湖地区地势复杂,山川纵横,江河交错。
我们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分兵进攻,迅速占领各个重要城镇。
同时,要注意明军的动向,防止他们突然反扑。”
孙可望点头说道:“大帅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利用长江天险,分兵进攻,一举拿下两湖之地。”
李定国补充道:“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明军的动向,确保我们的行动万无一失。”
张献忠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很好,大家各自分工,迅速行动。记住,此次行动关系重大,不容有失!”
众将士齐声应道:“遵命,大帅!”
随后,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等人各自领兵出发,向湖南湖北进军。
大西军士气高涨,个个斗志昂扬,誓要在这次行动中取得辉煌胜利。
孙可望率领的部队一路南下,很快逼近湖南长沙。
长沙城内的明军守将得知大西军来袭,慌忙组织防御,
但由于左良玉起兵造反,南京城陷入混乱,长沙的防御力量大大削弱。
孙可望抓住时机,迅速发起猛攻,不到三天时间,便攻破长沙城,取得了首战的胜利。
与此同时,李定国率领的部队也在湖北岳阳,常德,益阳一带展开攻势。
由于武昌陷落,左良玉在南京造反,
各地守军士气低落,难以抵挡大西军的猛烈攻击。
李定国指挥若定,利用地形优势,分兵包围,很快便攻下了将诸城一一收入囊中。
刘文秀和白文选则分别攻打南昌和新余。
两人配合默契,迅速占领了这两座重要城镇。
短短半个月时间,大西军便在两湖地区取得了显著战果。
张献忠得知前方捷报频传,心中大喜,连连下令嘉奖众将士。
然而,就在大西军节节胜利之际,一个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在张献忠的军帐前。
此人身穿锦衣卫服饰,神情冷峻,
手持一封密信,径直走到张献忠面前,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
“大帅,属下奉命前来,特此呈上密信一封。”
张献忠接过密信,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阴沉。
他紧紧握住密信,沉声说道:“锦衣卫竟然也插手此事,看来我们的行动并非一帆风顺。”
李定国见状,连忙问道:“父帅,发生了什么事?”
张献忠将密信递给李定国,冷冷说道:
“锦衣卫陆慎大军向武昌地区开拔,此次非但有骑兵,还有战船,炮兵、火器等等。”
李定国看完密信,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沉思片刻,说道:“父帅,锦衣卫陆慎来势汹汹,咱们恐怕得面临一场恶战。”
张献忠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不错,传令各军,放弃各地城池,大军给我聚集到武昌城,咱们就和他陆慎再战一场。”
众将士齐声应道:“遵命,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