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锦衣卫还在,怎么可能亡国 > 第114章 高起潜相邀

第114章 高起潜相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九江、武昌相继失陷的消息传到京师,崇祯皇帝气得满脸通红,怒火中烧。

    他猛地一拍桌子,瓷器应声而碎,满殿寂静无声。

    崇祯皇帝怒不可遏,痛骂道:“左良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连个武昌都守不住!”

    他挥手一指,怒斥道:“传朕的旨意,剥夺左良玉总兵职位,立即押解到京师受审!”

    殿内群臣面面相觑,不敢出声。

    骆养性见状,心中暗暗思忖,随即上前一步,

    “陛下,左良玉虽然失利,但也有其他原因导致此败。

    臣以为,陆慎刻意隐瞒了献贼的实力,未上报朝廷做好防备,

    致使左良玉错估了敌情,才引发了此次惨败。”

    “放屁”一个声音突然冒了出来,众人转头看去,原来是孙传庭。

    只见孙传庭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对着崇祯行了一礼,

    “罪臣孙传庭见过陛下,陛下万安。”

    崇祯看着孙传庭,说了声:“免礼,孙爱卿可有不同见解?”

    孙传庭道:“原本罪臣刚刚获释,本不应参与朝政,但有些人说话实在有违常理,臣不得不说”

    说完一脸厌恶的看着骆养性:“献贼的强朝中何人不知,还需如何上报,

    那左良玉数十万人攻打区区四五万献贼残部,没打过本就够丢人了,还丢了武昌城。

    骆大人居然还要找理由为其开脱,怎么,那左良玉失给了骆大人多少好处费让你如此维护。”

    骆养性指着孙传庭,一脸怒气:“孙大人,我敬你是老前辈,可这不是你泼脏水的理由。

    本官行得正,坐得直,何尝受过那左良玉半两银子了,

    左良玉丢了武昌城确实是大罪。

    但那陆慎就真没有一点责任。”

    “他攻破襄阳大半个月了,非但没有出兵追击献贼,反而一直闭门不出。难道这还没猫腻?”

    孙传庭冷笑一声:“骆大人好大的猫腻,怎么攻打襄阳这么大事,没有人员损伤,士兵不需要修整,不需要补充新兵。

    亏你骆大人还是带兵之人,新兵整训岂是三两天能行的。

    本官听说陆大人出征前,让骆大人代为训练了三万大军,

    如今已过去多久了,骆大人可拿出成绩了?

    怎的骆大人还不开拔,去与献贼争个高低呢?”

    “强词夺理,新兵和老兵岂能混为一谈,那陆慎足足5000精锐铁骑。

    追杀那献贼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何况他还俘虏了献贼数万大军。”

    孙传庭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骆养性:“本官不知道骆大人是怎么做到如今这位置的,

    说话如此不经思考,本官之前问你的话,

    可有回复半句,攻打襄阳如此大战,死伤又岂是小数。

    骑兵本就是北方主力,南方水路交织,骑兵发挥实力十不足一。

    骆大人,让你去,你能将那张献忠擒来。”

    崇祯看着争执的两人,说道:“两位爱卿都停一停吧,朕也知陆爱卿攻打襄阳定然损伤不小。

    所以派了陈尚书前去辅助陆爱卿处理襄阳事宜。

    不过陆慎此子也确实有些自大了,

    献贼如此猖獗,实在应该多提醒一下地方才是。”

    孙传庭看着崇祯和骆养性,暗自摇了摇头,

    果然不知兵,永远也不知道战场的残酷,何况是攻打襄阳这班大战。

    哪怕陆慎说自己5000精锐全部耗损干净了孙传庭也相信。

    不过崇祯皇帝这样说,他也没在反驳。

    崇祯皇帝沉思了片刻,然后低声对着王承恩说了几句。

    然后又吩咐身边的太监高起潜,

    “高大伴你走一趟襄阳城吧,去后联系陈新甲,就问朕交代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高起潜连忙躬身对着崇祯行了一礼:“奴才这就去办”

    与此同时,在襄阳,陈新甲仍旧每日喝茶逗鸟,

    表面上悠闲自得,实际上心中暗自盘算。

    他虽未能探得陆慎军中的秘密,但与陆慎相处的这段时间里,

    他逐渐对陆慎产生了些许好感,觉得此人并非奸邪之辈。

    当然之所以能这么快对陆慎产生好感,其实兵营的作用也不小。

    不过陆慎一直以为失败了,所以也就没再继续强化而已。

    一天,陈新甲正在院中逗弄画眉鸟,

    忽然一名心腹家仆悄然来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大人,有密信。”

    陈新甲接过密信,展开一看,眉头微皱

    “看来皇上对陆慎起了疑心。”

    他沉吟片刻,随即提笔回复:

    “陆慎将军治军有方,未见异常,望陛下明鉴。”

    写罢,他将密信交给家仆,吩咐道:“立即送出,不得有误。”

    另一边,高起潜拿到陈新甲的密信,看了一眼随手丢在了一边。

    他们一行早在昨天就已经悄悄的接近了襄阳,

    他们并未大张旗鼓的前来。

    毕竟是要调查陆慎是否有二心,大张旗鼓的来那不就是打草惊蛇了。

    不过高起潜其实未曾准备真个调查,对于陆慎有没有二心,他并不在意。

    只看他陆慎是否懂得官场礼节而已。

    只见高起潜对着旁边的小太监说道:

    “去,给咱们的陆大人送上一份拜帖,就说咱家明儿个在这烟雨楼等他,就看他上不上道了。”

    而另一边,李青霜在高起潜等人一进城就已经注意上了他们。

    这群人虽然扮作商人打扮,但那股子高傲可是商贾装不出来的。

    陆慎看着手里的拜帖,轻笑一声,

    “这家伙终于坐不住了,烟雨楼,也罢,就让本官去会会这明末有名的大太监。”

    “大人,要不咱们找人捉了他们,

    反正他们是匿名前来,到时候咱们就咬死不知道,朝中那帮子人也拿咱们无可奈何。

    现如今这兵荒马乱的,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被哪个山头的强人给害了不是。”

    陆慎摆了摆手:“不用,咱明天就去会会这大太监,看看他到底是要出个什么幺蛾子。

    另外准备2000两汇丰家的金票。”

    “是,大人。”李青霜点头应道。

    第二天高起潜和陆慎在烟雨楼碰了一面,双方说了些什么没人知道。

    只不过第二天高起潜就匆匆带着随从离开了襄阳城。

    而陆慎也像没事人一般,毫不关心高起潜会不会抹黑自己。

    几日后,高起潜回到京师,

    崇祯皇帝收到陈新甲的回复,心中疑虑稍解,但仍未完全放下。

    他挥手示意太监退下,心中暗自盘算着什么。

    而此时的张献忠正在武昌城内大摆庆功宴,

    众将士欢声笑语,酒肉满席。

    张献忠举杯高声道:“今日我等能有此大胜,全赖诸位儿郎的英勇奋战!”众人齐声应和,气氛热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