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蜀地之一:带妈到剑门关
蜀地之游,关中月的计划是画一个坐标系,按照象限打卡。以锦官城为原点,目前打过卡的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也就是川西北、川东北和川东南。
在整理相册的时候,关中月顺便回忆一下蜀地之游。
2017年7月28日,跖开车带着关中月和岳母一起8点从江油市寿山路出发。10点多就看见剑门市,11点到达剑门关。因为早餐时关中月的侄孙给他们每人点了一大碗米粉,还买了包子、花卷,他们吃得太多,午饭时候一点都不饿,准备游完剑门关再去吃剑门豆腐宴。
剑门关位于四川广元西南面,距离剑门市13公里。他们没有进剑门市区,直接从剑门市右边的高速路过去,下了高速向右拐去,过了一座桥,关中月就看见路左手有许多轩然壮丽的剑门豆腐饭庄。
他们一掠而过,进入山区,眼前和左右都是巍峨的高山,参差的翠峰如屏障峭立挺拔,有的山崖如刀削斧劈,非常壮观。
车路渐渐变窄,仅有两车道,崎岖蜿蜒,如同峨眉山或者青城山的上山路。快到售票处时,竟然堵车了,说是前面修路。大概二三十分钟才通,车通之后,他们看到对面驶来的公交车,看来剑门关的交通很便利,即使没有驾车,也可以坐公交来玩啊。
到一个很大的停车场,跖靠边把车停在了最里面,停车场的一个工作人员过来说:“这是公交车位,私家车不能停,你们可以向那边停。”他指了指方向。
跖又把车挪到中间位置的一棵楸树下。树不大,看来停车场修建成的时间不久。 跖不要关中月拿包。关中月恼悻悻的,只好捏着水杯下车。
跖一直有一个习惯,阻止关中月拿包包,不知道为什么。夏天,关中月出门要带水杯、钥匙串、手机和纸巾等零碎东西,跖却一迭声的喊:“把包放下,把包放下,再不提包了。”当关中月把包里的钥匙、手机、水杯和杂物掏出来,双手只能拿得满满的。
那天上剑门关,就是这样,关中月一手拿着水杯,一手拿着手机,还要搀着老母亲。
上去到售票处,好在人不多。听售票员说:“七十岁的老人免费。”全票是115元,用母亲的身份证买了一张半价票,用微信支付了票价。
“可是我们的老人七十岁以后还有能力爬山吗?”关中月道。
他们沿山路慢慢走,遇到一个售货亭,一个女孩经营这个亭子,她卖手杖,跖花了30元给岳母买了一根可以调节长短的暗红色手杖。后来在山上,他又觉得可调节高低的手杖不结实,跟另一个专门卖手杖的老头子换了一根有鸟头的朴拙的木杖,那老头可能觉得他的木杖不值30元,就顺手给他们每人一支1米多长的竹竿。“记得吗,这种竹竿在峨眉山上卖2元?”关中月提醒跖。跖已经忘了。
到了1号缆车站,关中月说:“能坐车绝不步行。”他们就买票坐缆车。可是这里不能微信支付,也不能刷卡,得用现金。关中月没拿包,身上又没有带钱。幸好母亲身上带了现金,拿出她的200元钱买了票。坐上缆车,一路向上,他们看到对面下行的缆车连一个人都没有。估计这会儿只有上山的人,没有下山的人。
母亲第一次坐缆车,兴奋不已,左顾右盼。跖便给关中月和母亲照了一张相,拍得确实不错,母女俩满脸喜色,衣着艳丽。
关中月说起前一年在峨眉山带爸爸坐缆车上山的情景。爸爸嫉妒关中月常带母亲出游,也要求关中月带他旅游,关中月深知国家二级厨师的爸爸,怕他出去吃不惯,或者因为劳累或者不适应外地的气候环境而骂人,就在出发前给爸爸约法三章,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自行其是。首先是吃饭问题,以吃饱为原则,不能挑挑拣拣,弹嫌饭菜不可口。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饭馆的菜不是按照你这位大厨个人的口味做的。二是任何时候任何事体不如意时,不许骂人。因为爸爸的封建家长意识很强,关中月及其弟弟妹妹在爸爸跟前动辄得咎。三是量力而行,因为爸爸大病初愈,关中月怕他体力不支,所以要及时休息,不能挑战身体极限。还好,带爸爸那次出游,基本算是顺利和快乐的。他们游了峨眉山、乐山、成都市区。爸爸对川菜还是赞赏的。
关中月边走边给母亲说这些往事。母亲说:“你爸爸耐力不行,他不如我。”
缆车到了顶端,关中月带着妈妈下了缆车,开始爬山。妈妈拄着手杖,山路越来越陡,好在铺了石阶,到了一处叫做仙女桥的地方,关中月看到有人去了左边。于是站在那里张望,母亲也要去看,关中月陪她过去,母亲惊叹道:“那些人咋到那里去了?”
关中月没看见人。等到仙女桥上一拨人走了,她才伸长脖子往妈妈指的地方一看,妈呀!在悬崖上有十来个人贴着崖壁,身上绑着安全带,手拉着铁链在移动,整个悬崖上凿出一个大大的“之”字形路线。
他们从仙女桥下来,在岔路口有个指示牌,原来那悬崖叫做“猿猱道”,而他们马上要上的路叫做“鸟道”。
关中月给跖说了猿猱道的惊险,他一脸茫然,还是没看见。 他们选取鸟道。道路越来越窄,坡度越来越陡。一会儿母亲走在前面,一会儿跖走在前面。有一处陡坡接近九十度,铁链紧贴在墙上,他们拽住铁链,踩着悬崖上挖出的脚台,悬着心,喘着粗气,小心翼翼地向上挪动脚,一点一点往上攀。母亲很勇敢,很坚强。跖和关中月都不敢相信老人家以68周岁的年龄,平时疼痛不已的腰腿,今日居然从鸟道爬上山顶。要是爸爸,早就哭爹喊娘,叫苦叫累,不知道会做出怎样的姿态呢。可见母亲的忍劲和耐力确确实实比爸爸强得多。
正在他们手脚并用,专心于攀岩时,后面的一个小男孩吓得哭闹起来,不愿意再上了。那孩子大概六七岁。他的爸爸妈妈鼓励他,他勉强往上爬。到了一处刚能转过身的拐角,小男孩不愿意爬了,要下去。他们又往下走。走走停停,关中月他们不知道爬了十几米,后面的男人带着男孩又跟上来了,下去还比上来难!估计他的孩子无法继续下山,又折回来了。那男人高声吟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关中月一听,也来了兴致,接口高声道:“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那男的在后面大声接道:“不与秦塞通人烟!”
他们就笑了起来,站下休息,擦汗。小男孩沮丧着脸,呼哧呼哧地窜过去。
终于,有一处平地,可是极其窄,刚能放下一只脚。他们都站住,跖及时给关中月母女照了一张相。在他们前面有四五个人,一起扭头看向猿猱道。他们也站住看过去,只见猿猱道上的五颜六色的人更多了一些,有些人已经快接近顶上了。他们在那边前呼后应,故意做出惊险刺激的动作。
关中月前面的一位女士大声对同伴们说:“那,那,那就是猿柔道!看见没,那就是猿柔道!”
关中月纠正道:“猿猱道。”
那位女士没有听见,又说:“猿柔道,看!”
关中月不得不提高声音向着他们说:“那是猿猱道,不是猿柔道!”
那女士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是文盲,只认半边字。”
关中月说:“关键是那个‘猱’字不常用,属于生僻字。大多数人都不认识。”
女士问:“为什么叫猿猱道?”
关中月说:“猱,是猿猴的一种,善于攀援。李白诗歌《蜀道难》中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所以就取名叫‘猿猱道’。古人还有诗句‘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说的就是武士们动作敏捷。”
女士说:“你是老师吗?”
“我是老师,教语文。”
“难怪啊!”
说话间,他们上到顶了。关中月兴奋地说:“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跖回顾了一下说:“我们厉害,花了半个多小时就爬上来了。”
他赞叹母亲的坚强勇敢,母亲自豪地说:“我都没感觉累呢。”关中月看母亲,果然母亲气不喘汗也不流。他们走到一家小卖铺门口坐下休息,买了两根黄瓜啃起来。在地上捡了一张风景区地图,他们看到向左去有一个悬空玻璃栈道,激发了兴趣。
他们带着母亲慢慢悠悠地欣赏风景,走了大概几里路,就看到有小车停在一个小院子里。关中月说:“这里有小车,肯定是有大路。”
有一座高大的建筑,还有洗手间。站在门洞里,凉风吹着,很舒服。他们在洗手间洗了脸,抖擞抖擞精神,从楼梯台阶上去,见是一个大平台,在山巅能修建这么大一个平台实属不易。平台边缘就是悬空的玻璃栈道。他们穿上鞋套,“感觉是要去上微机课。”关中月道。
号称亚洲最大的悬空玻璃栈道,其实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踏进玻璃栈道,关中月问母亲感觉怎么样,母亲说:“我又不头晕,怕啥?”母亲的勇敢毋庸置疑,而关中月却有点不敢看下面。尽量眼观远方,小心走到玻璃栈道中间,跖给她和母亲照了几张相。隔着玻璃,关中月看到深不可测的底下全是碧绿的树木。这里人不多,他们逗留片刻,看到左边还有一处景点,就跑过去,也是一个玻璃走廊,下面是壕沟,介绍的文字说是风过时,有雷声般的怒号。而今天风静天清,没有那种效果。
从这里看出去,视野开阔,树木丛生,其间村落园舍簇新,顿感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
他们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原路返回,关中月想去关楼。走过原来见到的那些商铺,在一家铺子里坐下,买了两碗西瓜。一碗5元的西瓜瓤,白瓤多红瓤少,关中月要求换。那老板娘就把正在剜的瓜瓤给了她几块。
母亲说:“这山上啥都贵。”
关中月道:“拿上来不容易。”
又要了开水,他们继续步行。又一次走过妈妈崖和鸟道的路口。路上的游人多了起来。
突然路旁的两个匍匐隐藏在林间的武士塑像把人吓一跳。塑像着实逼真,比真人还大。走了好久,遇到迎面上来的人,问他们,他们说是从关楼来的,已经走了2个小时了,跖立马泄气,说:“太远了,不去了。母亲肯定走不到,不如反身回到玻璃栈道那里坐车下山。”
关中月说:“他们是上山,慢;我们是下山,肯定快。”但是跖又问人家路况如何,那些人说有一截子路难行。
跖马上返身回去。第三次遇到卖拐杖的老头子,他很惋惜地说:“你们走回头路了,你们应该快到关楼了,怎么又回来了?”
看到一个路标,标示着他们距离关楼只有3公里。可是母亲也随声附和,要返回,甚至还说:“不如我们从鸟道下去。”
关中月惊道:“鸟道怎么敢下去?上山容易下山难啊,你怎么抓铁链?不怕头晕栽下去?”
明显地看到母亲走不动了,他们只好慢慢晃悠。
下午4点多,他们终于找到了下山的电瓶车站点,就在玻璃栈道附近。先乘观光电瓶车下山,转乘公交车从南门到东门,又乘公交车从东门到北门。5点到山底取上自家车,车场工作人员建议到景区的农家乐吃饭。跖说:“还是到来时的路边吃,那么多的豆腐饭馆呢,况且方便我们赶往广元住宿。”
到了路口的那一溜饭庄,就有饭庄的人出来拦车招呼吃饭,跖停到一家门口,关中月看到那女人手臂好似火烧过一样皱皱巴巴,瘆得慌,就催他离开。
走过去好几家,看到有一家饭店里面坐了几桌客人,根据经验,人多的饭店应该不错吧,就在那家豆腐店吃饭,点了锅塌豆腐、香菇豆腐、嫩蛋豆花和剑焖木耳。母亲很是惊奇,“豆腐怎么可以做这么多样的菜?我最爱吃豆腐,每次上街都要买二斤豆腐。”
饭后,跖开车向广元进发。他们6点19分路过昭化镇,夜宿广元,11点40分雷声大作,大雨倾盆,12点钟,暴雨如注,电光闪闪。关中月觉得暑气顿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