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第一卷王,老朱都让我歇歇 > 第12章 卷杨宪

第12章 卷杨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领教?!”

    这两个字对杨宪而言有些重了,当下自是不敢应承:

    “殿下明鉴,微臣何德何能,敢让您领教?这不是折煞臣吗?”

    朱棡眉毛一挑:

    “哦?这么说杨大人适才之言是自吹自擂喽?”

    杨宪飞快摆手:

    “臣岂敢欺骗殿下?所言句句属实。”

    “殿下若不信,可在这中书省随便挑一本书籍,臣若不能在一个时辰之内将此书背诵而出,甘愿领罪!”

    朱棡嘴角一勾,当即点头道: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不过,本王的记忆力也很是不凡,所以,我愿与杨大人同时背书,如此一来,输赢方显公平。”

    杨宪听得一愣,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朱棡的意思。

    敢情不是要找自己的茬,而是专治各种不服呀!

    一旁的胡惟庸也看懂了,怪不得昨天非要跟恩师下棋,合着朱棡就是这样的性子,真是个古怪的殿下。

    但此刻,胡惟庸自然乐见其成,而且,还很希望朱棡输。

    因为那样一来,杨宪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身为臣子,怎么可以赢王爷呢?

    偏偏杨宪的性子也是谁都不惯,虽然能当中书省参知政事,人情世故杨宪自是懂得,可骄傲如他,是断然不会像李善长和胡惟庸那样放水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朱棡要是铁了心非跟自己比试一番,那就只能让这位殿下感受一下失败的苦涩了。

    诚如此刻,见朱棡不像是在开玩笑,杨宪当即轻笑道:

    “呵呵,殿下您确定要跟微臣比背书吗?”

    “您这样尊贵的人,说句实话,臣是不敢赢的!”

    朱棡大手一挥:

    “杨大人放心,本王不是那种输不起的人,你只管拿出你全部的本事,倘若赢了,本王非但不生气,今后还会在父皇面前给你多多美言。”

    杨宪双眼一亮:

    “此话当真?”

    朱棡嘴角一撇:

    “本王乃天潢贵胄,自然一言九鼎。”

    杨宪当即大喜,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于是压力给到了胡惟庸这边,坏了,早知如此自己就该拦着的。

    话说晋王殿下也是,既然是陛下的儿子,您倒是再仗父欺人点呀!

    好在这时,朱棡转头冲他道:

    “胡大人,去挑本书来,我和杨大人此番比试背书,你就算是裁判了。”

    胡惟庸心中一动,精明如他,怎么可能读不懂朱棡这话的深意?当即拱手上前道:

    “殿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只是不知,这经史子集,殿下平常喜欢看什么书?”

    胡惟庸的意思显而易见,朱棡要是喜欢看经书,那他就挑本经书来,喜欢看史书呢,就拿一本史书,如此一来,待会儿背书的时候,朱棡也算有一点小小的优势。

    杨宪见状呢,也无动于衷,毕竟是陛下的儿子,这点优势还是要给的。

    何况他神童之名也不是吹出来的,不管胡惟庸拿来什么书,杨宪看个两三遍都能记住。

    但就在这时,朱棡却来了一句:

    “我不看书的。”

    “嗯?!”

    胡惟庸双目圆睁,眼神中充满了对朱棡的不解,既然如此,您为什么要跟杨宪比背书呢?

    杨宪也不知所措了,一个平常不看书的人,居然要跟自己比背书?这也太小瞧自己了吧?

    可朱棡却是一脸的无所谓,见胡惟庸傻愣愣的站在原地,还不耐烦的催促道:

    “快去拿书呀胡大人,难道还要本王亲自去吗?”

    胡惟庸这才回过神来,即便眼神中依然是满满的不解,也只能转身出了中书省的大门。

    不多时便去而复返,双手捧着一大摞厚厚的书籍,但其上无一例外都是四个大字——《资治通鉴》。

    杨宪眉头一皱,看了一眼朱棡,立马不满道:

    “胡大人你这是作甚?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可是我等读书人的必看之物,可晋王殿下却从不看书,如此,这比试何谈公平?”

    胡惟庸白眼一翻,因为这比试本就不公平,无论胡惟庸拿来何书,朱棡都必败无疑。

    既如此,还不如拿个字多点的,让杨宪从头背到尾,虽赢了比试但也累得不轻。

    可朱棡闻言,却只有一句:

    “哦?杨大人早已会背《资治通鉴》?”

    杨宪面露尴尬:

    “额,这倒是没有,不过臣年轻时将这本书通读过,至今还有印象,所以只需要看一遍,就能背诵此书了。”

    朱棡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那我们就背《资治通鉴》吧。”

    杨宪还没回过神来:

    “殿下所言极是,胡大人还是去换……嗯?殿下您说什么?就背这书了?不是,殿下您没明白臣刚才的意思吗?”

    “这样比试背书,对您可是绝对不利的!”

    朱棡肩膀一耸:

    “无妨,只要杨大人还需要将此书看一遍才能背会,那比试就还是公平的。”

    杨宪眉头一皱,这哪来的公平?

    既然要背书,那不就得先把书看一遍吗?咋地?您看半遍就能会呀?

    胡惟庸也不明白朱棡到底在干什么,不过事已至此,他也懒得说啥了,直接拱手道:

    “殿下,杨大人,这《资治通鉴》共有十六纪,二百九十四卷,既然你们要比试背书,那依在下之见,不如就一人从后往前背,一人从前往后背,谁先背完全书,就算谁赢可否?”

    朱棡微微颔首:

    “可以,很公平。”

    杨宪亦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拿起《资治通鉴》中的《后周纪》,也是十六纪中的最后一纪,朝朱棡拱手道:

    “殿下,那微臣就先开始了,放心,微臣不会看得很快,所以您还是有大把的时间赢臣的。”

    话虽如此,可杨宪翻开《后周纪》的那一刻,一股熟悉的感觉便跃然纸上,嘴角当即掀起一抹胜券在握的笑容。

    反观朱棡,拿起《资治通鉴》中的《周纪》,也是十六纪的第一纪,刚扫了一眼,便抬头望着中书省的房梁。

    看得胡惟庸忍不住向上望去,细看了好几遍,确认梁上啥都没有,才低下头,继续不解的看着朱棡。

    可就在这一刻,胡惟庸眼角一瞥,突然发现朱棡手中的书,不是《周纪》,而是《秦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