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第371章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7

第371章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7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人物篇】山本五十六7:按照当时的标准,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日本人

    战争绝不单单是一场军事行动,尤其是涉及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全面战争,需要统治阶层、军队和民众用最大的热情投入,才可能击败对手。qingqinme

    二战爆发时,主要参战国对战争的态度和准备程度大相径庭。从主观意愿上讲,最差的是英国和法国。两国的统治阶层的确高度警觉,当德国于1936年出兵莱茵河非军事区时,法国就提出联合英国反制,但英国当时的注意力在地中海和东非,他们更关心的是一旦对德国施压,是否会逼迫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走到一起。法国人见盟友并不热心,也只好作罢。而在之后的几年里,狡黠的英国人更愿意看到德国人东扩的局面,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准备战争。

    令英法懈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普遍厌战的情绪。有人说“一战打断了法国人的脊梁”,战前法国有4000多万人口,战争造成的伤亡是550万人(其中阵亡130多万人)。这样恐怖的损失的确让法国人脊背发凉。所以30年代末期,法国民众普遍反对战争,加上国内经济时好时坏,战争利益又非触手可及(德国人还有什么油水),为什么还要打仗?

    英国的情况同样糟糕,“日不落帝国”已今非昔比,即便看到了战争的威胁,可帝国内部的麻烦此起彼伏。殖民地要治权,已经成为“自治领”的则闹着要独立。英国靠什么养活?如果没有殖民地输血,大英帝国就如同一具失去血肉的干尸。距离英国本土最近的爱尔兰闹得最凶,街头流血事件甚至殃及帝国的高官。

    苏联的情况要好得多。沉默寡言的斯大林外交手腕儿老辣,他的两个外交副手莫洛托夫和李维诺夫,一个亲德反英,一个亲英反德,苏联的外交方向也左手翻云、右手覆雨。与此同时国内正加紧实施战争准备,以期战争到来时可以具备更强的实力。

    不过斯大林犯了两个重大错误。其一是虽然认清苏德必有一战,但对战争爆发的时间过于乐观。其二是他本可以在战前那盘“三国杀”的游戏中多坚持一段时间(英德苏三国在德国入侵波兰前,都互派代表团与另两方秘密谈判),可当他通过秘密渠道了解到英国和德国即将达成协议的消息时,就抢先跟德国签署了条约,从而打破了欧洲脆弱的平衡。

    至于中国和美国,一个在摆烂,另一个则更关心如何把自己的钱包塞满。

    对战争准备最充分的是德国和日本。希特勒的启蒙老师兼教练鲁登道夫很早就提出“总体战”理论,这种理论通俗来讲就是调动一切力量,举全国之力发动战争。与此同时,古德里安的“闪击战”思想给实力并不占优的德国找到了一条取胜的出路。德国在战争初期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这两个人的贡献最突出。

    日本为战争准备的时间更早,而且延续性也非常强。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而且资源贫瘠。作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田黄于12世纪末失势,权力落到了征夷将军手中,从此日本步入“幕藩时代”。

    近700年的幕府时代对日本的发展造成了可怕的影响。田黄无权将军代之,各藩相互征伐。黑泽明执导的电影《乱》就是当时日本的真实写照。

    用“乱”字概括幕府时代是不够的,这里还要着重强调一下“畸形”。幕府将军可以代表天皇,藩主之间通过征伐可以吞并对方,那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呢?所以当人们看到“胜利者无所不用其极的杀光全部敌人,并把他们的财产和女人纳为己有”时,明白了战争最终要的是结果,过程中什么样的手段都可以;当人们看到“昔日的部下突然暴起,杀死自己宣誓效忠的主人,堂而皇之地当上了藩主”时,体会到了“下克上”的好处。

    “大政奉还”后,明治田黄给国民编织了一个很“合理”的解释。现如今我们对韩国的那些“历史发明家”们的创新思维啧啧称奇时,其实日本早已经走在了他们的前面。按照这些人提供的说法,明治告诉自己的臣民“人类的摇篮既不是帕米尔高原也不是底格里斯河,而是日本主岛中间的山区。在史前时代,全球人类形成了一个大家庭。日本作为母邦深受大家爱戴,其他地区则被称为属地或者是藩邦。田黄——整个宇宙至高无上的唯一神明,是宇宙的最高统治者。田黄的子民,血统纯净的日本人,是世界上唯一神圣的民族。其他民族则是贱民”。

    为了给扩长提供理由,田黄继续编造说:“古代日本人遍布中国和亚洲的其他地区,带去了日本文明的果实,他们甚至来到了欧洲,被称为“匈人”。但是古代日本人乌托邦式的全球秩序理念在一系列自然灾害过后瓦解了,世界陷入了黑暗的时代。所有人都在地理位置上和精神上与母国日本脱离了,这破坏了世界的和平。”所以田黄归政后要恢复过去的秩序。

    1889年颁布的《帝国仙法》中,第一条就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田黄统治之”;第三条则说“田黄神圣不可侵犯”。

    为了进一步神话自己,田黄还声称自己“绝对不会失败或者履行不好职责。田黄是完美无瑕的,也就是说不会犯错:世间存在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他的皇权”。

    这种基调打好后,负责培养下一代的学校根据田黄颁布的《教育敕令》,每天都带领着学生朝拜田黄的画像,并当众宣读田黄的寄语。战后一位日本人回忆说:“老师讲的故事特别生动逼真,我们这些孩子坐在那里,惊奇地瞪着圆圆的眼睛,心里感到这肯定是真的。”

    田黄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国民听话。之后与天皇相互依存的军方就开始把一些极不合理的事情摆到了桌面上,那些“血统最纯正的子民”就顺从地执行了。

    没有人反抗吗?当然有。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濒临崩溃。在本州,很多家庭举家外出乞讨。他们瘦得不成人样,衣衫褴褛,处于饿死的边缘,毫无目的地四处流浪,沿路村庄里的人避之唯恐不及,冲他们破口大骂。

    无力喂养孩子的父母只能把孩子以几千日元的价格卖去为奴。根据日本政府搜集的统计数据,1932年至1934年间,在经济衰退影响最严重的北部几个县中,被卖掉的女孩多达58173人。她们会成为仆人、女佣、服务员和妓女,还有一些会成为艺伎。成千上万名年轻男子选择参军入伍。

    1925年,日本颁布《治安维持法》,宪兵队及特务们逐渐将管辖范围扩大到所有日本人的生活,对那些持不同政见者实施逮捕、动刑。据《日本时报》称,从1933年到1936年,有59013人被逮捕,被控告有“危险的思想”。大部分人会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归正轨”,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的就只好关进监狱了。

    参军入伍的青年绝不是简单地脱离苦海。日本军队等级观念极强,而且公开推崇暴力。他们认为殴打对人有好处,可以让人更刚毅、更坚强,能让人做好战斗准备。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著名战斗机飞行员坂井三郎回忆说:“我们从来不敢质疑命令或怀疑权威,除了立刻执行长官的命令外,不敢做任何事情。我们就是机器人,只会执行命令,不会思考。”

    对于暴行,受害者是不敢反抗或抗议的,因为会招致更严厉的惩罚。如果您想退出就会更悲惨,家人会跟你一样受到周围人的鄙视、排斥。很多选择这条路的青年最终选择了自杀。而那些施暴者则会在军中优先获得晋升的机会!

    像坂井三郎这样进入军校学习的学员也好不到哪去。海军在战前痴迷于培养一批素质极高的飞行员,所以训练方法相当严格。为了培养必胜信念,学校会经常组织摔跤比赛。胜利者可以离场,失败者则要继续跟下一个学员比赛,即便他已经浑身毫无力气也得留在场上。最后的那个失败者则要被所有学员摔一次。

    体罚也是司空见惯的,如果没有完成规定动作,被扇耳光或吃上几拳是少不了的,坂井三郎回忆说,很多时候他都已经睡着了,士官把他从床上拖下来,然后举起一根大木棍打他的臀部。如果疼昏了过去,士官会拿一桶水泼在他的身上,然后继续殴打。

    日本当时的人口是700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日本的出生率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每平方英里适宜耕种的土地上有2900名居民。日本自然资源稀缺,石油、橡胶和矿产都需要进口,日本生产的商品则需要进入国外市场。

    很多人认为,如果人口再增长,日本人只能移民海外。在亚洲夺取领土是一种对策,其思路类似于希特勒说的“德国人需要生存空间”。数百万日本人,尤其是来自内陆农村小地方的人为了更好的生活选择移民到朝鲜、中国东北。日本统治当局认为,日本急需对外殖民,建立海外的帝国。反对他们就无异于与国外势力勾结,想把大量日本民众困在岛上,让他们饿死、挤死。

    在对外扩张上,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就一刻没有停歇过。1875年,吞并北海道北方荒凉的千岛群岛;1876年,吞并了日本南方的小笠原群岛;1879年,吞并了包括冲绳在内的琉球群岛。1894年至1895年,与中国交战并取得胜利;1904年至1905年,打败了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站在协约国一边,得到的奖赏是一些原属于德国的殖民地,包括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

    一次次对外战争的胜利,使得军队的地位越来越高,文官的地位则逐渐边缘化。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第27任首相滨口雄幸因主张裁减军费而得罪军方,最终于1930年11月遭枪击身亡。1932年5月,第29任首相在对华问题上与军方产生严重分歧,最终也被暗杀。

    从此以后,首相和内阁人选不再由政党领袖担任,而是从军方或贵族中选出。所有反对军方的人会被列入“死亡名单”,他们先会收到口头警告,如果不有所收敛的话,等待他们的就是子弹。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山本五十六就是游离于“死亡名单”上的人。如果按照田黄教化子民的标准,他显然不算合格。20年代山本两度赴美留学、任职,视野自然比普通日本人开阔得多。他虽然不是什么和平主义者,但深知日本与强国之间的差距。

    山本支持文官奉行的温和外交政策,竭力避免与美国交战。当战争的走向与他的愿望相违时,他不断地敦促政府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案。如果有人鼓噪对美开战,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如果你见过底特律的汽车和堪萨斯的石油……”

    山本五十六向来不喜欢那些整日吵吵嚷嚷的右翼分子,对他们发表的那些奇谈怪论更是嗤之以鼻。一次开会时,他身边的一名陆军军官站起来就是高谈阔论、废话连篇。山本悄悄把那个人的椅子向后拉了拉,当那名军官讲完一屁股坐在地上时,众人都哄堂大笑,他则视无表情地盯着前方。

    有人把日本人的性格诠释成“建前”和“本音”两部分。建前指的是日本人向外界展现的面貌,在公众场合表达的观点。本音则指的是其摘下面具,只能跟最亲密的人吐露的内心真实想法。

    虽说这种现象并非日本特有,但他们表现得尤其突出。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日本人自己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也没有想过纠正它。

    山本又是一个另类。除了反对对美国开战,他在海军发展上也从不遮遮掩掩。他反对建造巨舰,准确地说是反对建造大型战列舰。山本的直率为自己树立了众多敌人,每天都有人身穿正式的和服到海军部大楼前请求面见山本,或者给他寄来威胁信,让他“做好心理准备吧”。每次山本都会回复来信,答复往往是用红笔写的“蠢货”,或者“傻瓜”之类的问候语。

    鉴于日本国内暗杀事件层出不穷,与山本关系极好的海军大将米内光政借组阁之机,将山本派到联合舰队担任司令。

    除了在公务上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生活中他也喜欢直来直去。担任联合舰队司令后,山本经常在“长门”号战列舰上举行宴会。当时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极低,就连条件好得多的海军官兵一日三餐也只能吃到米饭混着大麦,配味噌汤和腌咸菜,偶尔有鱼或肉。而山本的宴会上则有很多佳肴。

    山本还曾把红颜知己河合千代子和她的姐妹们邀请到“长门”号上参观。战列舰上一切井然有序,军官们站得整整齐齐,一看到总司令就立刻敬礼,这让艺伎们显得有些拘束,但是山本却怡然自得。他们在军官起居室里吃了一顿大餐,军乐队在一旁演奏流行音乐助兴。

    山本的部下提醒他“如果陆军见了那个场面,肯定会出大事情的”!山本则一笑置之,他回答说:“你们当中如果有人从不放屁也不拉屎,也不睡女人,那么我就听你们的!”

    太平洋战争初期,联合舰队取得的一系列战绩为山本赢得了巨大荣誉。珍珠港一战,山本把“偷袭”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马来海战印证了“大炮巨舰”时代彻底终结,那些花上几年时间,消耗巨资打造的军舰,可以被航空兵轻而易举地击沉。

    曾经反对他的人不见了,威胁他的人也无影无踪。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的最初几周,山本收到了几千封贺信,每一封他都会在预制的明信片上用书法体写上“我发誓将不畏艰辛,不因初期小胜而自满”,然后写上“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再寄出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