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人物篇】罗斯福11
【人物篇】罗斯福11:与各国统帅相比,他有何不同?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和罗斯福通电话时说的那样“事情反倒简单了”。yiqingme国内孤立主义者一下子没有了话语权,包括总统罗斯福在内的所有美国人都想要收拾“那帮小个子婊子”。
战争部部长史汀生在事件发生当天写道:“当日本袭击我们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们不会再犹豫不决了,突然袭来的危机也会使我们的人民团结起来。”
在战争开始阶段,传来的都是坏消息。12月10日,日本在马来西亚击沉了英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8月份丘吉尔就是乘坐这艘战舰前往加拿大阿夏湾与罗斯福会面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在之后的几周内,香港、关岛、威客岛、吉尔伯特群岛等全部落入日本之手。在菲律宾,几个月前被罗斯福启用的麦克阿瑟及所属的部队退往巴丹半岛。在缅甸,日军势如破竹。在马来西亚,英军和英印军往往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被击败。12月15日,新加坡失守,85万人投降。
罗斯福还在犹豫是否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时,12月11日德国对美国宣战,紧接着意大利也对美国宣战。德军此时正在从莫斯科城下溃败,希特勒想用珍珠港事件给将军们打气:“现在我们不会输掉战争了,我们的联盟非常强大,三千年都不会瓦解。”
在德国和意大利宣战的这一天,罗斯福致信国会两院,要求国会承认美国和德国、意大利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众议院当即表示同意,很快参议院也同意了,而且都是一致通过。
丘吉尔提出要和罗斯福安排第二次会面,他最担心的是美国因珍珠港事件,放弃此前的“先欧后亚”原则,进而将主要作战力量和物资运往太平洋。如果那样英国和大西洋的局势将受到严重影响。
罗斯福起初并不想和丘吉尔太早会面,他打算花些时间安排珍珠港事件后续工作。在12月12日给丘吉尔的答复是:“我想晚些时候再见,希望在我们的早期动员结束,太平洋局势更加明朗之后再见。我认为过几周再详细讨论更有作用。”当天晚上,他又直接给丘吉尔打电话,表达了海上长途旅行安全的担忧。特别是返程的安全,因为那时候丘吉尔的行程已经暴露,很容易成为德国潜艇的目标。
丘吉尔何尝不担心海上安全,但他更担心罗斯福将重心转向太平洋。在美国内部,战争部长史汀生、陆军总长马歇尔和海军部长诺克斯都不喜欢英国,丘吉尔担心在这些人的怂恿下,罗斯福会改变之前的决定。
丘吉尔对罗斯福表示:“我不认为回程途中会有什么危险,而且即使有些危险也微不足道。如果我们不能在最高层上认真讨论海军部署问题和其他的生产和分配问题,那样会更加危险。我现在对取得最终胜利充满信心,但是只有我们协调行动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在电话的另一端的罗斯福只好让步,他说“很高兴您能来白宫,现在遇到了点麻烦,不过一切都会好起来。”
1941年12月15日,丘吉尔从苏格兰出发,乘坐“威尔士亲王”号的姐妹舰“约克公爵”号战列舰驶往大西洋彼岸。和他同行的还有英国军方领导人和战时供应部部长。“约克公爵”号出发不久就遭遇了暴雨和巨浪,而且为了躲避德国潜艇,“约克公爵”号以28节的航速全速行驶,护卫该舰的驱逐舰于第二天返航。12月22日,丘吉尔一行抵达美国弗吉尼亚海军基地,他在那里换乘美军飞机,于45分钟后抵达华盛顿。
尽管他一再对罗斯福说:“千万不要来迎接我。”可当他走下舷梯时,仍然看到罗斯福依靠在一辆大轿车前等着他。丘吉尔住进了白宫“玫瑰厅”,这所房间是罗斯福母亲萨拉生前来白宫时居住的房间。
第一夫人埃莉诺不喜欢丘吉尔,反对饮酒的她尤其看不惯丘吉尔一杯一杯地喝光白兰地或者威士忌,她担心这会让罗斯福也跟着喝太多的酒。罗斯福有些不快,他提醒埃莉诺,罗斯福家族的人没有酗酒史,反倒是埃莉诺家族的人有(埃莉诺的父亲就因为酗酒最后在埃莉诺10岁时手撒手人寰,不过埃莉诺的父亲埃利奥特也是罗斯福家族的人,他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亲弟弟)。
丘吉尔原定在美国待一周左右,结果他足足住了三个半星期。期间他还去了加拿大渥太华和佛罗里达,并且出席了阿卡迪亚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丘吉尔得到了此行最重要的成果,美英确定“德国优先”的战略。双方还达成了一项共识,即在1942年共同出兵北非。
此外会议决定成立“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机构,作为盟军指挥中枢。英国三名将领以及美军的马歇尔、欧内斯特·金和阿诺德共6人作为机构领导成员。在罗斯福的坚持下,该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丘吉尔委托约翰·迪尔为自己的私人代表;罗斯福在不久之后委托退役海军上将威廉·莱希参加该机构,后者成为“联席会议”的实际主席。
阿卡迪尔会议的另一项成果是决定成立“军火划拨委员会”,负责盟军补给分配。在马歇尔的坚持下,该机构隶属于参谋长联席会议领导之下,总部也设在华盛顿,由霍普金斯担任委员会主席。一如霍普金斯一贯的做事风格,军火划拨委员会日后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一旦出现争执,霍普金斯会在问题扩大之前就能解决掉。
阿卡迪亚最后一项重要成果是开启了成立联合国的第一步。1942年元旦,包括美、英、苏、中在内的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由罗斯福亲自起草,他的主旨是“呼吁各国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轴心国”。文件中使用的“联合国”一词也是罗斯福亲自选定的,当时他还没有看得太远,之所以没有使用“联盟国家”之类的词汇,是不想让人们联想到已经失败了的“国联”,而且它还诠释了这次战争的目的。
1942年1月6日,罗斯福赶往国会山,在那里他发表了自己的第十次国情咨文。他首先斥责了德国和日本的战争暴行,坚信“被暴行激怒的人们”最终将赢得这场战争。然后他列出了一串长长的清单,也就是1942年美国国内的生产目标:6万架飞机、45万辆坦克、2万门反坦克火炮、600万吨舰船。罗斯福对台下激动不已的议员们说:“这些数字将让日本人和纳粹好好想想,他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这场给议员和民众极大信心的演讲其实存在水分,1月5日的晚上霍普金斯就提醒罗斯福,这个目标有点不切实际。但罗斯福却乐观地表示:只要他们努力,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负责采购的卢修斯·克莱将军抱怨说:“每个人都关心6万架飞机和45万辆坦克,但是我们的军力建设必须平衡,我们需要机关枪、山炮、反坦克武器,可我们如果把所有生产能力都用来满足总统所承诺的数字,那其他领域谁来负责,这可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
克莱准备了一张表格,上面列出了按照计划生产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火炮方面的不足。他把这张表格拿给霍普金斯看,后者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努力劝说总统。罗斯福也意识到了问题,他很快就下调了1942年的生产目标。
1942年2月19日,罗斯福签署了9066号总统令,授权有关当局对太平洋沿岸的日本裔居民(包括取得美国公民身份的日本裔居民)实施强制遣离。根据这份命令,12万人将离开自己的家,被关进军营。起初这道命令遭到了执行者的质疑,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认为强制遣离是“非常不应该的”,负责西部海岸防御的乔·史迪威认为指责日侨进行破坏活动是“疯狂、荒唐和异想天开的东西”。
但是随着海军不断遭遇败绩,而日本在太平洋上继续高歌猛进时,民众对日本人的敌意迅速加剧。人们把海军的失败归咎于内部有人在搞破坏,一些种族主义者趁机推波助澜,“黄金西岸儿女委员会”主席就公然宣称:“加州是上帝赐予白人的土地,它应该永远属于白人。”蔬菜生产运输委员会主席也对记者说:“人们说我们是因为自私自利才把日本人赶走的,老实说的确如此。”(日本人的农场仅占加州1的耕地,却生产了加州40的农产品。)
日本人开始变卖自己的财产,在他们居住的社区,冰箱被1美元贱卖,洗衣机仅值25美分。没有人保护日本人的财产,他们的货物被肆意打劫。据统计,在此期间日裔侨民损失了4亿美元的财产。当有人把情况汇报给罗斯福时,他说:“我不关心此事。”战争结束后的第40个年头,美国国会还是对此事做出了赔偿,在世的受害者得到了2万美元补偿金。
战场上传回来的仍然是失败的消息,罗斯福觉得需要提升国民的士气。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不久,他就询问过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是否可以轰炸东京?阿诺德并没立即答复总统,而是和航空兵的作战部门开始策划此事。但是从航程范围筛选,盟国没有合适的机场。
罗斯福又找到了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询问b-25轰炸机是否能从海军的航母起飞?这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刚刚服役的b-25轰炸机是陆航飞机,各方面指标都不适合在航母上起落。不过欧内斯特·金让手下的参谋们认真研究了此事,不久之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么做是可行的。
4月1日,16架b-25轰炸机被搬上了“大黄蜂”号航母的甲板上,次日他们启航出发。几天后“大黄蜂”号与哈尔西指挥的第16特混舰队会合,然后全速驶向东京。4月18日清晨,在距离东京800海里的海域,舰队航母的雷达发现了一艘远离日本本土的敌方巡逻舰。如果继续向前则有可能暴露,可原先设定的起飞位置是距离东京650海里处。最终负责具体行动的吉姆·杜立特率领飞机起飞了。
当天中午,16架飞机陆续飞抵日本上空,轰炸了东京的10座军事和工业目标,横滨2座,横须贺、名古屋、神户和大阪各1座。虽然一部分b-25遇上了防空炮火以及日机的追击拦截,却没有任何b-25被击落,仅10号机轻微受伤,机身被打出了洞。16架轰炸机中,只有4号机因机枪失灵,日机死缠不放,将炸弹扔入东京湾,未能实施轰炸。
轰炸结束后,15架飞机按计划飞往中国东部沿海,1架飞机则飞向了苏联海参崴。由于起飞过早,15架预计降落在衢州机场的飞机都不得不提前迫降,导致4名机组人员阵亡。一部分机组人员被日军俘虏,其中1人死于狱中,3人经过象征性审判被处决。16架飞机上的80名参战人员最终有73人幸存。
这次轰炸对东京市区的破坏非常有限,但其造成的精神冲击非常大。日本认识到太平洋上的安全性并不可靠,陆军因此转而支持海军发动新一轮进攻。
当消息传到华盛顿时,罗斯福正在准备下一次炉边讲话的演讲稿。从截获的日本电台播发的节目中,主持人正歇斯底里地播报东京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罗斯福给白宫新闻秘书史蒂夫·厄尔蒂打了一个电话,他料定媒体会追问轰炸东京的细节,让厄尔蒂不要透露飞机起飞的地点。如果有记者追问,就告诉他们飞机是从香格里拉起飞的。
潮水一般的贺信飞到了白宫,在行动前持反对意见的战争部长史汀生也不得不认为:此次空袭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良好的心理效果。
1942年5月,美日海军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海域爆发航母大战。由于美国破译了日军的通讯密码,太平洋舰队为此战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中,日军击沉美航母“列克星敦”号,击伤航母“约克诚”号。日本联合舰队则损失了一艘轻型航母。重要的是日本海军此战损失了33架飞机,在这片海域丧失了制空权,所以不得不放弃夺取莫尔兹比港的计划。
6月,日本联合舰队倾巢出动,意图夺取美军太平洋舰队前哨基地中途岛,并寻机与太平洋舰队决战。在这场决定太平洋战场走势的战役中,日本联合舰队被击沉4艘重型航母,并损失了数百名精心培养出来的飞行员。此后至战争结束,日本仅造出了6艘旗舰航母,而美国则造出了17艘旗舰航母、10艘中型航母和86艘小型护卫航母。日本从此丧失了太平洋上的主动权。
就在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筹备中途岛战役期间。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到访华盛顿。苏德战场的局势仍然非常严峻,就在莫洛托夫抵达的当天,苏军在哈尔科夫地区遭遇了一次惨败,铁木辛哥指挥的西南方面军近70万人损失过半。
与丘吉尔一样,莫洛托夫也住进了白宫。他刚刚结束了伦敦之行,丘吉尔的态度让苏联方面非常失望。由于不知道此行能有什么收获,莫洛托夫带的东西非常简单:黑面包、香肠和一把手枪。
莫洛托夫在和罗斯福会谈时,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他承认在东线德国的兵力占有优势,如果美英能跨过英吉利海峡进攻德军,至少能分散大约40个德国师的兵力。这些部队虽然不会是德军的一流部队,但也能够削弱他们在东线的优势地位。莫洛托夫认为苏军目前的防线还算稳固,但是如果把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拖到1943年,那苏军的防线可能已经崩溃。
他最后说:“如果您犹豫不决,可能美国最后也会受到德国的侵略,如果希特勒控制了欧洲大陆,明年的局势将更加被动。”然后他直截了当地问罗斯福:“美国是否准备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
罗斯福完全能理解苏联所处的艰难局面,他在和莫洛托夫会面前就曾找过马歇尔,询问当年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能性,马歇尔则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当莫洛托夫提出这个问题后,罗斯福当即表示:“我们今年内将开辟第二战场。”不过他又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为了给第二战场提供充足的物资,美国将减少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苏联的援助物资。
莫洛托夫起初非常不满,他反问如果减少了援助物资而第二战场却没能如期开辟怎么办?罗斯福则平静地答复他:“没办法两全其美。”莫洛托夫也不坚持,他表示会把这个消息传回莫斯科。
莫洛托夫没有直接回到莫斯科,而是中途又一次到访伦敦。丘吉尔已经提前知道了美国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的表态,这让他非常不安。丘吉尔有一个心结,是在20多年前的1915年留下的。当时他以海军大臣的身份力主在土耳其的加里波利登陆,但那次战役英军遭遇惨败,丘吉尔本人也因此被迫辞职。
现如今,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没有做好在法国登陆的准备,特别是美军缺少实战经验,根本不可能与作战经验丰富的德军作战,所以他在这个问题上非常谨慎。为了说服罗斯福改变主意,丘吉尔冒险乘坐飞机来到纽约,准备和罗斯福当面协商。
一路颠簸的飞机在纽约一处小型机场降落,当飞机打开舱门的时候,罗斯福已经恭候多时。后者亲自驾驶一辆福特汽车,载着丘吉尔前往自己位于海德公园的私邸。一路上汽车好几次都开到了河堤上,这让丘吉尔的神经一直紧绷不放。
二人闭门谈了一天半,除了霍普金斯没有其他人在场。丘吉尔列出了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困难:缺少登陆舰、美军没有做好准备、英军战线太长、准备时间太短等等。然后他对罗斯福说:“任何一个负责任的英国军事指挥部门都没有办法制定一个跨海攻击计划,除非德国人军心涣散,但这是不可能的。美国制定好计划了吗?什么时间发动进攻?谁来领导此次行动?英军需要做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问住了罗斯福,然后丘吉尔表示自己也认识到盟军不能在1942年袖手旁观,他又一次提出了在北非登陆的计划。他认为这也是开辟第二战场,而且英国内阁和防务委员会已经做出评估,这是今年秋天能进行的最安全、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的进攻计划。
罗斯福被说服了,他也不愿意冒着风险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发动进攻,尤其是在11月份将举行新一轮的国会选举之际。6月21日,罗斯福邀请丘吉尔参加了战争委员会会议。这场会议持续了4个小时,与会的马歇尔和欧内斯特·金都坚持跨英吉利海峡作战。马歇尔表示:北非登陆说得好听一点也只是分散了不必要的精力,延缓了盟军在欧洲登陆的时间。欧内斯特·金则直截了当地质疑英国是不是不愿意在欧洲登陆。二人认为如果英国不愿意在欧洲登陆,那美国应该放弃“先欧后亚”的战略原则,将美军的力量集中到太平洋战场,给日本人致命性的打击。
罗斯福严厉地批评了马歇尔和金,他说按照你们的做法,“有些像撂挑子不干了”。然后他对二人说:“打败日本后不一定保证打败德国,但是打败德国后肯定能打败日本。”
不知道这场当着客人面的争论是否是提前谋划好的,马歇尔和金都保留了自己的意见,罗斯福则坚持下令进行北非登陆作战。
既然丘吉尔说服了罗斯福延缓在欧洲登陆的计划,罗斯福自然就把向斯大林解释的难题甩给了对方。1942年8月13日,就在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高歌猛进时,丘吉尔访问了克里莫林宫。双方在4天里共召开了5次会议,让丘吉尔意外的是,斯大林并没有表现出愤怒,而是认同了英美在北非登陆的决定。他随后给罗斯福致电:他们的抗议是朋友间的抗议,斯大林已经了解了“火炬行动”的优点所在。
在火炬计划的策划阶段,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中的参谋人员发生了争执。英国方面提出在非洲东北部的埃及登陆,因为这样就能立刻为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形成支援。但马歇尔认为这样就必须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而且还要横穿整个地中海,危险性太大。英方觉得美方的担心过虑了,西班牙不会干预行动,德国的海空军实力在地中海还构不成这样的威胁。
英方对安全问题持不同标准让马歇尔相当不满,登陆法国认为风险太大,但在地中海航行就无视明显的安全隐患。马歇尔向罗斯福陈述了自己的担忧,希望总统出面干预此事。罗斯福既没有赞同丘吉尔的意见,也没有只考虑马歇尔等人抱怨。通过电报他和丘吉尔交换了几次意见,最终确定在非洲西北端的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的方案。
1942年9月4日,罗斯福对外界公布:“我们的立场日益接近,我们最终达成了共识。”9月5日,他给丘吉尔发去了一份最短的电报:“快!”后者回复:“好!尽快。”
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北非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三处海岸登陆,登陆部队仅受到了当地法军有限的抵抗。很多人批评盟军与法国维希政府的代表合作,但如果当时不这么做的话,法军在当地的12万驻军可能会拼力抵抗,火炬行动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将是一个未知数。至11月12日,盟军控制了整个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
罗斯福在行动期间做了两件特别的事,他录制了一盘录音带,在盟军登陆后放给法国人听。罗斯福用略带口音的法语回顾了自己和法国的亲密关系,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对法兰西共和国的敬仰。
第二件事是他给摩洛哥苏丹、突尼斯总督、葡萄牙总统和西班牙的佛朗哥各写了一封亲笔信。尤其是主动和佛朗哥联系已经违背了许多美国人的意愿,众多西班牙裔美国人视佛朗哥为叛逆者。佛朗哥的回信也让担心西班牙干涉火炬行动的军方将领松了一口气,他说:“我接受并感谢总统阁下对西班牙政府和人民做出的保证,我也可以向您保证,西班牙了解和平的价值,真诚地希望我们西班牙人能和各国人民都能享受和平。”
火炬行动后不久,在东线战场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发起了反攻。1943年1月,罗斯福和丘吉尔来到卡萨布兰卡。这次会晤达成了一项共识,盟军决定当年在西西里岛登陆。
美英在法国问题上没有谈拢,丘吉尔支持戴高乐领导的法国流亡政府,由于后者不同意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实现美国主导下的和平”,所以罗斯福实际上抛弃了戴高乐,然后从法兰西的卢瓦尔河畔找到了隐居的亨利·吉罗上将,后者成为美国的傀儡。
自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到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经过15个月的胶着期,战争局势已经变得明朗,罗斯福显然已经开始考虑战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