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第110章 【苏德战场】塔曼半岛战役

第110章 【苏德战场】塔曼半岛战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德战场】塔曼半岛战役:高加索地区的收官战

    1942年7月至11月,德军a集团军群对苏联南部高加索地区的进攻失败。jingfengme随着b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围,a集团也不得不从高加索已占领地区撤退。至1943年1月,第1装甲集团军撤往罗斯托夫方向,该集团军于2月初划归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并跟随南方集团军群撤往米乌斯河一线。a集团军群所属的第17集团军则继续留在高加索地区的塔曼半岛,希特勒希望能够在这里保留一个登陆场,一方面是为了牵制更多的苏军,另一方面也为了将来再次进攻高加索保留一个前进基地。

    1943年2月,苏军在南部的主要兵力都转向了顿巴斯地区。斯大林希望能够尽快夺回那里的煤矿和金属矿。在高加索地区的苏军主要还是曾经参加高加索地区防御阶段作战的部队,包括彼得罗夫指挥的北高加索方面军和秋列涅夫指挥的外高加索方面军。后期,外高加索方面军把重心又放回了苏联南部和土耳其的边境地区,那里有土耳其的100个师。由于兵力有限,苏军在此后的几个月进展有限。

    可能双方还都没有预料到,塔曼半岛的主角既不是彼得罗夫指挥的北高加索方面军,也不是德军第17集团军,而是苏德双方的空军。

    德军在撤退过程中,强迫当地居民在塔曼半岛东部外围修筑了一条“蔚蓝色防线”。该防线从黑海的新罗西斯克沿阿达古姆河、库班河、库尔卡河至亚速海,全长约100公里,纵深6公里。德军沿防线构筑了堑壕、防坦克壕、掩体;工兵、特种部队和野战部队还构筑了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在防线的身后,德军还在重点地区修筑了几道局部防线,使防线纵深扩大到60公里。

    第17集团军共有3个军16个师、25万余人。集团军仍然归属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该集群除了第17集团军,还包括克里米亚半岛指挥部指挥的半岛守备部队,德国海军也派遣了一支大型水面舰队驻扎在黑海海域。

    为了加强这里的防御,德军于1943年春季在塔曼半岛和刻赤半岛之间的刻赤海峡修建了一条5公里长的缆车铁路,第17集团军每天可以通过这里得到从克里米亚半岛转运过来的1000吨物资。这样一来,第17集团军进可以从塔曼半岛向北高加索进攻,退可以经过刻赤半岛退往克里米亚半岛,经彼得科普撤往第聂伯河,甚至可以经海路直接撤往敖德萨。

    彼得罗夫的北高加索方面军一直尾随撤退的德军,逐渐接近塔曼半岛。自1943年3月开始,苏军统帅部就催促他尽快将德军赶出高加索地区,以便抽出兵力用于主要战场。

    彼得罗夫是一个善于防守的将领,纵观其二战期间指挥的战役,除了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有过出色的防御战例之外,他鲜有耀眼的进攻战例。有些人感叹他境遇不佳,没有得到过好机会,就比如这次指挥北高加索方面军进攻塔曼半岛,他手上的兵力其实并不比德军有什么优势。

    北高加索方面军共辖4个集团军,北段是格列齐金指挥的第9集团军,该集团军当面是德军第49山地军。这里沼泽河流纵横,坦克和重炮无法通过,不能作为进攻的主攻方向。

    中段是格列奇科指挥的第56集团军,当面是德军第44军。这里地形开阔,适合大兵团作战,但也是德军防御工事最坚固的地方。

    南部是列谢利泽指挥的第18集团军,当面是德军第5军。这里森林密布,也是德军重兵布防的地段。

    此外,第58集团军驻守在亚速海岸一线。那里到处都是淤泥和海沟,根本不适合使用兵力。

    北高加索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共18个步兵师又4个步兵旅、2个炮兵团,总兵力为31万人。从兵力对比上看,苏军的优势很有限。

    1943年2月5日,苏军第18集团军在黑海舰队的协助下,在德军防线的南段、新罗西斯克湾的梅斯哈科实施两栖登陆。将2个海军陆战旅、1个步兵旅和1个独立空降兵团共17000余人送上陆。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个4公里宽、25公里纵深的登陆场。

    这个被称作“小地”的登陆场成了插入德军防线的钉子,德军不得不抽调5个师将这里团团围住。不仅如此,由于第18集团军后来走出了勃列日涅夫(时任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上校军衔),所以“小地”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也被后人更多地熟知。

    4月初,德军统帅部决定拔除掉“小地”。为此,第17集团军组建一支攻击集群,由韦策尔将军指挥。该集群共4个步兵师、500门火炮和迫击炮。

    4月17日早6时30分,经炮火和航空火力准备后,韦策尔集群向“小地”及该地以东的苏军阵地实施了猛烈的反冲击,企图一举消灭苏军登陆部队。

    坚守“小地”的苏军部队进行了顽强的抗击,给德军以较大的杀伤,但德军还是在4月18日突破了苏军防御前沿,在梅斯哈科东南2公里处的树林中占领了一小块空地。德军不仅兵力占优,更重要的是德军具有空中优势。为了夺回这片登陆场,德军出动了450架轰炸机和200架战斗机,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苏空军虽然数量上可与德军相当,但苏军的机场距离梅斯哈科地区有150至200公里,往返还要翻越经常有云雾遮盖的高加索山脉。德军的机场距离梅斯哈科只有50~100公里,而且德军的飞行员中有两支王牌部队,即“乌杰特”战斗机联队和第5战斗机联队。不仅装备了新式的作战飞机,还包括一批王牌飞行员。

    为了加强这里的空中力量,苏军成立北高加索方面军空军司令部。由统帅部代表、苏军空军司令员诺维科夫元帅亲临北高加索前线,统一领导和协调北高加索方面军航空兵、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航空兵的作战行动。统帅部从预备队中抽调了轰炸航空兵第2军、歼击航空兵第3军、航空兵第2混成军和歼击航空兵第282师。在狭小的塔曼半岛上空,一下子云集上千架飞机在空中交战。

    4月20日,完成集结的苏空军开始投入战斗,当天就对登陆集群正面的德步兵和炮兵战斗队形进行了两次密集突击。夜晚时,苏远程航空兵、北高加索方面军的航空兵和黑海舰队的航空兵联合行动,对阿纳帕的德军机场和德军的战斗队形进行了突击。这次突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德军的进攻被迫终止。

    此后的几天,苏德双方空军继续激战,截至4月24日,德军飞机被击落182架,被迫转入防御,地面部队也退回到了进攻出发地。

    解除了“小地”的危机,彼得罗夫尝试从地形更有利的中段-库班河实施进攻。5月3日,格列奇科的第56集团军在空军的支援下转入进攻。苏军轰炸航空兵第2军162架飞机以10~20分钟的间隔, 一批接一批地对德军炮兵进行压制,支援地面部队突破德军的防御,同时也保障了坦克集群顺利进入突破口。

    德军为了阻止苏军进攻,紧急从克雷姆斯卡亚地域调遣预备队。另外,他们又把克雷姆斯卡亚以北的第97轻步兵师和第101步兵师师部分兵力调往南面,从而削弱了该镇北面的防御。苏军立即利用这一时机加紧突击,突破了敌人的防御。5月4日,苏军夺回克雷姆斯卡亚镇。

    苏军重新占领克雷姆斯卡亚后,航空兵将主力用于执行消灭德军纵深目标的任务,不分昼夜地对敌人后方目标的交通线进行突击,同时以部分兵力继续支援地面部队进攻。在4月29日至5月10日这段时间里,空军第4集团军、黑海舰队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共出动飞机10000多架次,其中半数以上是对战场上德军地面部队和技术兵器进行打击。同时,苏联空军在这段时间内还消灭德机368架,完全获得了库班河上空的制空权。

    德军失掉克雷姆斯卡亚镇,也即失去了一道有力的防御阵地。苏军北高加索方面军所属部队乘机在其他一些地段上继续战斗,以求改善自己的战术态势。并着手开始准备新的进攻战役,目的是突破德军“蔚蓝色防线”,消灭德军第17集团军,肃清整个库班河和塔曼半岛的敌人。

    在新的战役准备期间,苏军轰炸航空兵不断地对塔曼半岛及德军机场采取行动。从5月11日至26日,远程航空兵共出动152架次袭击克里米亚的德军机场,黑海舰队的飞机和军舰火炮多次对阿纳帕机场进行了突击。

    5月26日晨,苏军北高加索方面军部队在经过40分钟猛烈的炮火准备和用338架飞机进行的航空火力准备后,第56集团军在基辅村和莫尔达维亚村之间的方向上转入进攻。在此之前的几分钟内,强击机在突破地段施放了烟幕。由于实施了卓有成效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苏军仅用6小时就攻占了敌人几个支撑点, 夺取了第1阵地和第2阵地,突入敌人防御纵深3-5公里。

    德军统帅部为了阻止苏军的攻击,决定把所有的航空兵都集中到战场上空。在苏军进攻的前3个小时,德军航空兵就出动飞机1500架次。从中午开始,在苏军进攻部队的上空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敌轰炸机。

    在日终时,德军600架轰炸机对苏军实施了20分钟的突击。苏军歼击机同德军航空兵进行了激烈的空战,使敌轰炸机无法进行准确轰炸,并赶跑了很多敌轰炸机机群。但由于德军从其他战线上调来大批飞机,其航空兵兵力比苏军多出15倍,苏联歼击机并没能完全制止德军的活动,德军又暂时夺取了制空权。

    为了争取主动,苏联空军第4集团军在提高歼击航空兵活动效果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歼击机开始在远接近地空域截击敌人的轰炸机,同时增加了夜间突击敌机场的次数。为了避免损失,强击机和轰炸机组成不少于50至60架飞机的编队。因此,轰炸机和强击机机组自卫的责任加重了,强击机至少要保留15的弹药基数,以备用于抗击德军战斗机的攻击。

    5月27日晨,空战又重新开始。7时30分,双方几乎同时发起攻击。德军以每批50-100架飞机的大编队支援地面部队。为了保持制空权,德机在这一天内竟出动了2658架次。由于德军航空兵连续不断地袭击,使苏军白天进攻和机动很困难。

    从5月26日至6月7日,为了打击德军航空兵的活动能力,苏军加强了对德军机场的夜间突击。苏军的这个措施使德军航空兵的活动能力有明显的下降,苏军又夺回了制空权。

    自4月17日至6月7日,德空军损失了1100架飞机。不仅丢失了塔曼半岛的制空权,整个东线的德空军力量也遭到了严重削弱。遗憾的是,苏军在地面的进攻虽然有一些进展,但没有完全突破德军的蔚蓝色防线,随着库尔斯克会战临近,苏德双方都调走了大部分空军,苏军在高加索地区的进攻也告一段落,战场上恢复了平静。

    1943年8月下旬,库尔斯克战役尘埃落定,顿巴斯地区也打破了僵局。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右翼在米乌斯河的防线濒于崩溃,曼施坦因计划将部队撤往第聂伯河和莫洛奇纳亚河一线。其中的莫洛奇纳亚河防线是克里米亚半岛和苏联内陆保持联系所依赖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这里一旦有失,德军a集团军群将被困在克里米亚半岛,塔曼半岛的德军即便退往克里米亚,也将无法通过陆地撤往乌克兰。

    在此背景下,苏军统帅部要求彼得罗夫恢复进攻,尽快夺回塔曼半岛。为了鼓励彼得罗夫,彼得罗夫被晋升为上将,并赋予其自行决定进攻方向的权力。可面对德军严密的防线,彼得罗夫一筹莫展。北段的沼泽地不适合进攻,中段的德军防守严密,阵地坚固,南面则森林密布。思来想去,他决定将进攻方向选在南段,这里虽然不理想,可苏军能够借助黑海舰队的力量,而且“小地”这块登陆场也能够丰富苏军的进攻战术。

    苏军的具体进攻计划是:列谢利泽的第18集团军所辖3个步兵师和4个步兵旅,以及黑海舰队从陆地和海岸同时进攻,主要突击方向是新罗西斯克港。夺取新罗西斯克后,第18集团军将继续沿海岸线向阿纳帕进攻,从而在战线南端瓦解德军的蔚蓝色防线。

    为此,苏军组建2个陆上突击集群和1个两栖登陆集群。其中,东部集群有苏军2个师(欠1个团),沿图阿普谢公路实施进攻;西部集群有1个海军陆战旅和1个步兵旅,从“小地”出击,会同东部集群夹击新罗西斯克;两栖登陆集群由海军陆战队第255旅、第318步兵师1个团和内务人民委员会步兵旅1个团组成,共6480人,由海军少将霍洛斯佳科夫指挥,负责在新罗西斯克港登陆。其中的第255海军陆战旅约4000人,此前经历过两栖登陆作战,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

    在南段进攻的同时,北段和中段的苏军第9和第56集团军负责从自己战线当面向德军发起牵制性进攻,确保德军无法抽调部队增援新罗西斯克。

    9月6日,a集团军群司令克莱斯特前往乌克兰中部的文尼察。他在那里见到了从德国本土赶来的希特勒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当天,三人商讨了德军撤退的计划,希特勒允许德军从塔曼半岛撤往克里米亚,条件是“留给敌人的只能是不能使用、居住,而且几个月内不断有地雷爆炸的荒野”。尤其是要彻底破坏掉苏军黑海舰队基地新罗西斯克。

    9月9日凌晨2时44分,苏军开始为进攻新罗西斯克实施火力准备。飞机的轰鸣声掩盖了海上舰船的发动机声,德军只注意到陆地上的苏军,并动用40个炮兵连向苏军回击。苏军两栖登陆集群趁机冲进港口。反应过来的德军急忙对港口实施炮击,封锁住了仅有80米宽的海上通道。

    危急时刻,黑海舰队向岸边发射了威力巨大的鱼雷,将德军设置在岸边的17个火力发射点炸毁。炮兵则延伸射击,阻止了赶来增援的德军。登陆部队趁机登陆,至3时,苏军两栖登陆部队约800人陆续登上陆地。其余部队选择了另一处海岸登陆,他们同样遭到德军炮火的打击,一部分登陆艇被击沉,另有相当一部分登陆艇被击伤。

    沿图阿普谢公路进攻的东部突击集群在一开始就陷入德军的猛烈阻击,苏军仅推进了几百米就再也无法向前一步。德军得以将防御兵力全力对付刚刚登陆的苏军。在德军增援部队的打击下,苏军第255海军陆战旅一部分逃到了“小地”,大部分则死守登陆场不退。为了减轻登陆场的压力,彼得罗夫又投入了近卫第55步兵师和近卫第5坦克旅,其中包括kv重型坦克和su-152自行火炮。

    为让坦克通过一条6米深的鸿沟,苏工兵冒着附近山头射来的弹雨,搬来石头搭桥。这座由石块和鲜血铺成了小桥,苏军足足花费了一整天,重型坦克和su-152自行火炮才得以通过。此后,苏军的坦克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德军的火力点被一个个摧毁,德军的防线开始动摇。

    局势对德国人非常不利,部队经过连日激战,损失也颇大。第73步兵师第186团已经缩编为1个营,第170步兵团损失20;第101歼击师第228团损失40,第16、18港口勤务队几乎被全歼。鉴于阻击任务基本完成,德军于9月15日撤出了新罗西斯克,进而撤出整个塔曼半岛。苏军于次日上午进入市区,夺回了这座被战火洗刷了一年的城市。

    自9月7日开始,德军就已经开始有组织地撤退,至10月9日,德军利用海军舰船,累计向克里米亚转移了24万人,其中包括16万名伤员。同时,接任鲁奥夫指挥第17集团军的耶内克,还将27万名当地居民掠走。撤走的重型装备包括21230辆汽车、27741辆牵引车、1815门火炮和迫击炮、74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1万吨作战物资。无法带走的军用物资就地销毁。

    尾随而至的苏军于10月3日解放塔曼市。10月9日,苏军肃清了塔曼半岛的残余德军。莫斯科于当晚以224门火炮齐鸣20响,宣告苏军的胜利。此役,德军损失不大,伤亡约2万人;苏军阵亡、失踪、被俘14万人,负伤5万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