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第104章 【苏德战场】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1

第104章 【苏德战场】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德战场】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之防御:别慌,我的元首

    作为参谋型将领,曼施坦因并不像古德里安那样,在战争爆发之初就攻城略地,锋芒毕露。yingmengme闪击战期间,古德里安凭借战场上不对等的战场条件和超前的战术思想,指挥他的装甲集群一路杀向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和莫斯科,成为东线早期最耀眼的德军将领。

    随着战争的深入,苏军也在战场上逐渐成长,对于德军的钢铁洪流,苏军不再一味地固守阵地,懂得更加积极和灵活地组织防御,进入1942年以后,苏军在战场上一战丢失重兵集团的情况越来越少,德军往往会陷入痛苦的阵地攻防战。这也就对前线将领提出了新的考验,而像曼施坦因、莫德尔这类将领,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曼施坦因是伦德施泰特的老部下,在法国战役前,他是伦德施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的参谋长,中将军衔。

    德国陆军总司令部为法国战役制定的作战计划,即“黄色方案”大量借鉴了“施里芬计划”,所以曼施坦因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英法联军肯定已经提前防备,德军士兵将付出更多的鲜血。

    在此期间,曼施坦因曾经拜访时任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后者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答复,坦克可以通过阿登山区。此后不久曼施坦因向陆军总司令部提出“集中装甲部队从战线偏南一点的阿登山区实施突击,将英法联军拦腰切断,再转而围歼英法联军的北部重兵集团”的方案。

    起初,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对曼施坦因的方案并不重视,希特勒本人也并不知道这份方案。由于得到a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施泰特的支持,不甘心的曼施坦因又多次将这份方案递交到陆军总司令部。时任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最终忍无可忍,将曼施坦因调到一个步兵军担任军长。

    1940年1月,进攻法国的“黄色方案”意外泄露。希特勒的侍卫长施蒙特(曼施坦因的支持者)借机向其推荐了曼施坦因的计划。

    本来就对陆军司令部制定的计划不满意的希特勒于1940年2月13日(情人节的前一天)召见了曼施坦因。在会面中,曼施坦因向希特勒介绍了他的新方案,希特勒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他想要的计划,遂当即决定彻底放弃“黄色方案”,转而采用曼施坦因的方案。此后,德军只用了20几天的时间就击败了法国,曼施坦因从此崭露头角。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曼施坦因指挥的第56装甲军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第4装甲集群。他的军是北方集团军群推进速度最快的部队,后来在集团军群司令冯·勒布和装甲集群司令霍普纳的严令下,才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友邻部队。曼施坦因在原地等待了5天,眼看着苏军撤到了新的防线,他也丧失了快速向苏军纵深推进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截然不同的性格,如果是古德里安,他是不会乖乖地听从上司的命令的。

    1941年9月,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所属第11集团军指挥官朔贝特在战场上殒命,曼施坦因被任命为该集团军司令,他也迎来了自己军事生涯的真正转折。第11集团军虽然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但一直在集团军群的右翼独立承担辅助方向的进攻,相比于其他集团军,第11集团军的作战更加独立,也更能发挥指挥官的指挥能力。

    1941年10月,曼施坦因指挥半个集团军(另一半在顿巴斯地区)进入克里米亚半岛,他以劣势兵力突破了苏军在半岛峡口构筑的彼列科普和伊顺两道防线,进而在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歼灭苏军30余万人,夺取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他也因此于1942年7月晋升为元帅。

    此后,曼施坦因被调往北部战线,参加夺取列宁格勒的作战。3个月后,当保卢斯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时,他又奉命返回南部战线,担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负责解救和整顿德军在南方的部队。

    在曼施坦因离开的3个月,德军在南方的a、b两个集团军群经历了一场噩梦。第6集团军被围在斯大林格勒,曼施坦因命令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突入包围圈内,试图解救被围的第6集团军,但固执的保卢斯不肯违背希特勒的命令,执意坚守阵地,导致霍特的解救行动失败。此后,霍特的装甲集团军在苏军的反攻下节节败退,退守罗斯托夫,掩护在高加索方向作战的a集团军群。

    b集团军群剩余的第2集团军和仆从国军队则据守顿河上游,在德军的战斗序列中,第2集团军的战斗力始终不强,他们因参加1941年春季的巴尔干战役,所以没有赶上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直到7月底才加入东线战场,隶属于冯·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此后一直作为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的配角参加作战。

    1942年德军发起蓝色行动后,第2集团军担任掩护b集团军群侧翼安全的任务,驻守在顿河上游地区,直到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被苏军围困在斯大林格勒。

    1943年1月,该集团军在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打击下,一度被苏军包围,后因苏军麻痹大意,集团军主力得以从包围圈中突围,退守奥博扬地区。

    a集团军群自1942年7月进入北高加索地区后,初期一路高歌猛进,夺取了苏联北高加索地区的产油区科迈普。但随后德军受阻于高加索山脉,集团军司令利斯特因指挥不力被希特勒解职,继任的克莱斯特也在冬季到来时没能拿下格罗兹尼。

    1942年12月28日,希特勒签署命令,a集团军群开始从高加索地区撤退。

    形势对曼施坦因很不利,德军在南方的防线从北面的哈尔科夫到南面的罗斯托夫,漫长的防线上兵力非常空虚。好在希特勒及时地给他调来了6个师,其中包括第7装甲师。除此之外,希特勒还从本土给他调来了重型坦克营,装备了29辆德军新式的虎式坦克。这样一来,德军的防线暂时稳定下来。

    1943年1月初,经过1个多月的反攻,苏军将战线从斯大林格勒向西推进了300多公里。瓦杜丁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居于战线的最北面;已经改名为南方方面军的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叶廖缅科的指挥下,居于战线中央;秋列涅夫指挥的外高加索方面军、马斯连尼科夫指挥的北高加索方面军和黑海集群则从南面一路跟随军a集团军群,向塔曼半岛和罗斯托夫方向挺进。

    苏军的高级将领中弥漫着狂热的胜利气氛,这与1941年冬季反攻期间的情况非常相似。前线将领中,苏军南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认为必须尽快拿下罗斯托夫,切断德军a集团军群和顿河集群的联系,将a集团军群封闭在北高加索地区歼灭。

    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的胃口更大,他认为:“德军顿河、a集团军群将放弃固有阵地,撤退到第聂伯河一线……我们必须阻止德军逃跑,并剥夺对手巩固阵地的时间。为此,需要组成强大的快速集群,向亚速海沿岸的马里乌波尔实施深远突击,截断德军的退路,将其歼灭在顿巴斯地区。”

    瓦杜丁的设想让苏军统帅部和斯大林感到振奋,如果苏军能够在顿巴斯地区消灭德军南方部队的主要兵力,则苏军在进军乌克兰时,将没有任何阻力。不仅如此,德军在战线中段和北段的防线也会随之崩溃。

    为此,苏军统帅部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南部战线进攻计划:在北部的沃罗涅日方面军负责夺取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南面的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执行“跳跃”计划,其中西南方面军右翼向南直插马里乌波尔,防止德军顿河集群“西逃”,南方面军迅速夺取罗斯托夫,然后沿亚速海向西,与西南方面军夹击德军顿河集群;高加索地区的苏军负责围歼德军a 集团军群所属的第17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

    然而,德军还没有那么弱,苏军也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强大,随着战线的拉长,苏军的补给越来越困难。加上连续作战,疲倦、损耗和严寒让苏军的进攻能力大大下降。相反,德军在退却中则距离自己的补给基地越来越近,能够更快地从战斗消耗中获得休整和补充,战斗似乎在开始前就决定了结果。

    在罗斯托夫以东和东南方向,1943年元旦这一天,南方方面军逼近罗斯托夫外围,防守这里的是霍特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此时,霍特手中只有第57装甲军还比较完整,该军拥有3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和1个装甲步兵师,以及配属给他的3个装备了虎式坦克的装甲连。德军的坦克数量少于苏军,虎式坦克在战斗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在战斗中,虎式坦克可以击败数倍于己的苏军坦克,在1000米之外,虎式坦克装备的88毫米火炮能够轻易击穿t-34坦克的前装甲,而且还能够抵挡住苏军762毫米穿甲弹。

    不过,德军的虎式坦克数量太少,苏军凭借数量上的优势,还是一步步向罗斯托夫逼近。1月7日,苏军距离罗斯托夫不到50公里。曼施坦因不得不将自己的指挥部迁往塔甘罗格,不久又迁往第聂伯河东岸的扎波罗热。

    为了加快进攻速度,叶廖缅科组建了2个快速集群,由罗特米斯特罗夫指挥的近卫第2集团军下辖近卫第3坦克军、第2、第5机械化军和第88步兵师。他们于1月19日渡过马内奇河,从南面向罗斯托夫进攻。次日,苏军先遣部队逼近巴太斯克,但遭到德军的顽强阻击,进攻不得不停止。

    当天,罗特米斯托罗夫请求将部队收缩,重新集结后再继续向罗斯托夫进攻,但叶廖缅科急于拿下罗斯托夫,所以拒绝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请求,并要求后者一刻不停地进攻。无奈之下,罗特米斯特罗夫又打了3天,结果被德军集中起来的3个师击败,近卫第2集团军损失惨重。

    叶廖缅科组建的另一个集群包括第51集团军的第3和第4机械化军,他们甚至连马内奇运河都没有渡过,就被德军第11装甲师击退。

    得益于霍特坚守住了罗斯托夫,德军a集团军群顺利地从高加索方向撤退。1月23日,第1装甲集团军与第4装甲集团军取得联系,a 集团军群和顿河集群的防线连成一体。1月底,德军第17集团军也逐步撤退到塔曼半岛预设的防御阵地。

    由于罗斯托夫方向进展不利,斯大林对叶廖缅科的指挥极为不满,他从此不再信任这位曾经的爱将,并撤销了这位刚刚在斯大林格勒立下赫赫战功的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改由马利诺夫斯基代替。此后,叶廖缅科在战场上鲜有亮点。

    在罗斯托夫以东北方向,苏军投入反攻的部队还是受到运输的影响,最初投入战场的只有4个坦克军,每个坦克军有50~60辆坦克。部队先是通过铁路,然后向西攻击前进。

    1943年1月4日,西南方面军开始从德军b 集团军群和顿河集团军群的结合部发起攻势,当面是意大利军队的残部。由于意军第30军兵力薄弱,被苏军一路逼退,曼施坦因则命令从斯大林格勒败退下来的霍利德集群北上迎敌。

    由于霍利德集群在解救德军第6集团军时遭受严重损失,曼施坦因将希特勒调给他的增援部队更多地补充了给霍利德集群,其中包括第7装甲师。同时,曼施坦因放弃了一些不重要的阵地,使得霍利德集群能够集中兵力向苏军实施反击,在此情况下,苏军的进展比较缓慢。

    1月底,苏军西南方面军陆续抵达顿涅茨克河,包括第6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波波夫机械化集群,以及第3坦克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兵力325万人,坦克362辆,空军则由第17集团军提供支援。

    为了阻挡住德军的撤退,瓦杜丁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决定方面军左翼的第3坦克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在正面向斯大林诺方向发动牵制进攻,并伺机夺取伏罗希洛夫格勒;右翼波波夫集群向西南实施大纵深迂回,从伏罗希洛夫格勒以北,向斯大林诺以西突进,最终夺取亚速海之滨的马里乌波尔。如果这次行动能够达成,苏军就可以将德军顿河集团军群包围在顿巴斯地区。

    担任主要突击任务的波波夫集群下辖3个坦克军和3个步兵师,兵力55万人。然而,瓦杜丁并没有给即将远程突击的波波夫集群提供足够的油料和弹药,波波夫手中只有1个基数的燃料和2个基数的弹药,这一点补给是无法抵达马里乌波尔的。

    1月29日,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开始行动,第6集团军首先向哈尔科夫东南的巴拉克列亚进攻。次日,波波夫集群从第6集团军身后涌出,向西南方向开始突击。同一天,近卫第1和第3集团军也从伏罗希洛夫格勒南、北越过顿涅茨克河,向德军发起进攻。

    2月2日,波波夫集群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了60公里,攻占伏罗希洛夫以西、斯大林诺以北的克拉玛托尔斯克。但部队此后没有油料,无法继续推进,待在原地足足等了十天。

    近卫第1集团军越过顿涅茨克河后,遭遇德军第19装甲师的阻击,两军经过激战,德军被击退。近卫第3集团军越过顿涅茨克河后,转而进攻该河西岸的伏罗希洛夫格勒。2月6日,苏军攻入该城,并与守城德军展开巷战。2月14日,苏军解放了伏罗希洛夫格勒。

    2月11日,苏军第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相继抵近曼施坦因的指挥部所在地扎波罗热。同一天,获得燃料补给的波波夫集群再次向南突出,他们9个小时推进了75公里,并攻占交通枢纽红军村。他们在这里缴获了德军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然而,苏军的进攻拖延了10天,曼施坦因利用这段时间已经完成了部署。

    2月初,曼施坦因在得到希特勒的允许后,开始组织部队西撤。他首先命令霍利德集群撤到米乌斯河以西,挡住苏军西南方面军右翼(波波夫集群)突入德军防线的部队。然后,他命令驻守罗斯托夫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收缩兵力,逐次从罗斯托夫向米乌斯河方向后撤。

    2月7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从罗斯托夫以南的巴太斯克北撤,越过顿河。苏军第44集团军则于当天解放巴太斯克。2月8日,苏军发动了夺取罗斯托夫的最后战斗。北面的近卫第2 集团军,第5突击集团军进攻顺利;南翼第28集团军强渡顿河,于凌晨3时突破德军阵地,扩大了右岸的登陆场,并攻占了罗斯托夫南区的一些街道,却依然被阻止在罗斯托夫城下。

    接替叶廖缅科的马利诺夫斯基决心加强北翼的攻势,以截断罗斯托夫德军撤往塔甘罗格的退路。为此将近卫第4机械化军调给第5突击集团军,近卫第3机械化军调给近卫第2集团军。2月12日,第2、3、4近卫机械化军几乎齐头并进地推进到了大克列斯卡亚平原。

    迫于苏军几乎全方位的压力,同时鉴于第1装甲集团军已经撤离高加索,曼施坦因在2月14日放弃了罗斯托夫,并将部队全部撤退至米乌斯河一线。苏军第28集团军随后占领了罗斯托夫。

    对苏军西南方面军右翼集群的阻击也在这段时间取得进展。2月12日,提前撤到这里的霍利德集群第7装甲师向突入到红军村的波波夫集群反击,此后第6装甲师和步兵师也投入到对波波夫集群的反击中。波波夫集群因此被牵制在红军村方向无法继续南下。随着德军防御力量继续加强,波波夫只能放弃夺取马里乌波尔的企图,命令部队停止进攻。

    至此,苏德战场最南端的战斗告一段落,在曼施坦因的从容指挥下,苏军没有歼灭德军任何一支重兵集团,顿河集团军群沿米乌斯河构筑防线,a集团军群第17集团军则据守在塔曼半岛的“蔚蓝色防线”。虽然他们无法从罗斯托夫方向后撤,但依然可以凭借刻赤海峡,进可以继续攻取北高加索,退则可以撤往克里米亚半岛。

    2月13日,b集团军群指挥部正式撤销,曼施坦因又接管了b集团军群剩下的部队,并重新组建南方集团军群。他的防线也随即延伸到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地区。那里的形势和1个月前的罗斯托夫一样,b集团军群只剩下第2集团军第55军的两个师和第7、第13军的残部(这两个军的大部分兵力被苏军包围)。

    更为糟糕的是戈利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已经逼近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在曼施坦因接手之前,魏克斯于2月1日组建“兰茨”战役集群,包括大日耳曼师和第168步兵师,兵力3万余人,部署在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之间的别尔哥罗德,以阻止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向哈尔科夫推进。同时,希特勒将党卫军第1、第2和第3装甲师(希特勒师、帝国师和骷髅师)紧急调往哈尔科夫地区,并陆续投入到哈尔科夫以东地区,阻止苏军西南方面军右翼部队的推进。

    至此,德军在哈尔科夫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条新的防线,这条防线包括2月中旬才全部部署到位的党卫军,总兵力为7万余人。

    面对汹涌而来的苏军,德军只能依托地形迟滞苏军的进攻速度。即便如此,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几个集团军仍然于2月9日从北、东、南三个方向逼近哈尔科夫。2月14日,党卫军指挥官豪塞尔请求希特勒放弃哈尔科夫,但希特勒拒绝了这位忠实追随者的要求。

    2月15日,苏军开始进攻哈尔科夫城区。当天,豪塞尔又一次请求撤退,他得到的元首命令是:“死守哈尔科夫直到最后一人,但守卫者应该保证自己不被包围。”第二天,豪塞尔为了不被包围,下令撤出哈尔科夫。在更早的2月8日,苏军第60集团军在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指挥下,解放了库尔斯克。

    对于丢失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希特勒并没有惩处他心爱的党卫军,而是将责任推给了无辜的“兰茨”战役集群,该集群指挥官、第1山地师师长兰茨被解职,“兰茨”集群也改名为“肯百夫”集群。

    2月17日,希特勒抵达扎波罗热、曼施坦因的司令部,他要求曼施坦因立即组织部队夺回哈尔科夫。曼施坦因则平静地听完希特勒的命令,直接拒绝了希特勒的命令。随即,他向希特勒汇报了自己的反攻计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