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权力斗争:卫国的未来在谁手中?
话说回来,卫国的大夫孙林父和宁殖赶走了他们的国君衎,拥立他的弟弟剽为国君。后来,宁殖病重,他把儿子宁喜叫来,对他说:“宁家自从庄、武时代以来,世代都忠诚于国家。赶走国君这件事,是孙家做的,并非我的本意。可是人们都把它称为‘孙宁’。我为这件事感到愧疚,没有脸面去见我的祖先。如果你能使原来的国君重新上台,弥补我的过错,那才是我的儿子。否则,我不会享受你的祭祀。”宁喜流着泪拜别父亲,说:“我一定会努力去实现您的愿望!”宁殖去世后,宁喜继任左相,从此他每天都在想如何恢复国家的本来面貌。但是,殇公剽频繁地会见诸侯,使得国家四周没有危机。而卫国的上卿孙林父又是卫献公衎的嫡系仇敌,没有机会可以利用。在周灵王的二十四年,卫献公袭击了夷仪并占据了那里。他让公孙丁偷偷进入帝丘城,对宁喜说:“你能违背父亲的意愿,重新接纳我,那么卫国的政治大权就全部归你掌握,我只负责主持祭祀事务。”宁喜本就有心想要实现父亲的遗愿,现在得到这个消息,而且卫献公还承诺把政治权力交给他,这让他非常高兴。但他又想:“卫献公现在只是暂时想要重新夺回地位,所以用甜言蜜语来哄骗我,如果他回心转意了怎么办呢?公子鱄既贤明又讲信用,如果他能作证,将来他一定不会辜负我。”于是他写了一封回信,秘密地交给来使。信中大致内容是:“这是国家大事,我一个人怎么能独自承担呢?子鲜是国人信任的人,必须让他亲自过来商议,才能有商量的余地。”子鲜就是公子鱄的字。卫献公对公子鱄说:“卫国能够复国,完全是宁氏的功劳,所以我的弟弟必须和我一起前往。”虽然公子鱄嘴上答应了,但他根本没有真心想去。献公多次催促他,但公子鱄回答说:“世上没有无政之君。你说‘政治权力由宁氏掌控’,但在将来你必须会后悔。这会让我在宁氏面前失信,所以我不敢接受你的命令。”献公说:“我现在躲在一个角落里,也没有参与政治。如果祖先的祭祀能够延续到子孙后代,我已经很满足了,怎么敢违背诺言,让我弟弟承担罪名呢。”公子鱄回答说:“既然您已经做出了决定,我怎么能避开这件事情,从而破坏了您的大功呢?”于是他偷偷地进入帝丘城,来见宁喜,再次传达了献公的约定。宁喜说:“只要你鱄能承担你的诺言,我宁喜怎么敢不承担我的责任呢!”公子鱄向天发誓说:“如果我违背了这个诺言,我就不能吃卫国的粮食。”宁喜说:“你的誓言,比泰山还重。”于是公子鱄回去回复献公了。
宁喜按照宁殖生前的遗愿,向蘧瑗传达了消息。蘧瑗掩住耳朵走开了,说:“我不曾听闻君主的离去,又怎么敢听闻他的归来呢?”于是他离开卫国去了鲁国。宁喜又向大夫石恶和北宫遗传达了这个消息,两人都表示支持。宁喜之后又向右宰谷传达了消息,但谷连连叫道:“不行,不行!新君已经登基十二年了,没有失德行为。现在谋求复辟过去的君主,必然会废除现任君主,这样父子两代都会得罪,天下又有哪个人能够容忍呢?”宁喜说:“我接受了先人的遗命,这件事绝对不能停止。”右宰谷说:“我去见见旧君,观察一下他的为人和过去的样子,然后再商量这事。”宁喜回答:“好。”
右宰谷于是偷偷地去了夷仪,请求拜见献公。献公正在洗脚,听说右宰谷来了,顾不上穿鞋,光着脚就跑出去了,满脸喜色地对右宰谷说:“既然你是从左相那里来的,一定是有好消息来了。”右宰谷回答说:“我只是顺便路过来拜见您,宁喜您不知道。”献公说:“你曾经代表我向左相传达过话,现在请你快点为我达成这个目标。就算左相不想复位,难道他也不想掌握卫国的政治权力吗?”谷回答说:“我所乐意的是为君主服务,但是政治权力已经不在君主手中,这还怎么能称得上是君主呢?”献公说:“不是这样的。所谓君主,就是要享受尊号,享受荣誉,穿着美丽的衣服,吃着珍馐美味,住在高大的宫殿里,乘着豪华的车子,坐在马车上,拥有丰厚的财政收入,让人们遵守自己的命令,拥有美丽的妃子和宫女侍奉自己,出门可以去田间狩猎,享受娱乐。这难道不是君主的乐趣吗?为什么一定要费心去处理政务才能感到快乐呢?”右宰谷默默地退出去了。他又去见了公子鱄,把献公的话告诉了公子鱄。公子鱄说:“君主长久地沉浸在困苦中,苦到了极点就会渴望甘甜,所以才会说这些话。所谓的君主,是尊敬礼遇大臣,选拔任用贤能之人,节省开支合理使用财政,体恤百姓并让他们安居乐业,行事一定宽厚,说话一定诚信,然后才能享受荣誉和尊贵的称号,这些都是我们的君主必须要知道的。”右宰谷回去向宁喜说:“我见过过去的君主,他的言辞就像粪土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宁喜问:“你有没有见过公子鱄?”谷回答:“公子鱄的话很合理,但是君主不一定能够实现。”宁喜说:“我信赖公子鱄。我有先臣的遗命,即使知道很难实现,我也必须去尝试。”右宰谷说:“如果要发动行动,就请等等时机。”
那时,孙林父已经年老,和他的庶长子孙蒯一起住在戚地,把两个儿子孙嘉和孙襄留在朝中。周灵王二十五年春天二月,孙嘉奉殇公的命令,出使齐国进行聘问,只有孙襄留在国内。正好这时,献公又派公孙丁来讨信,右宰谷告诉宁喜:“现在正是行动的时机了。孙襄的父亲和兄长都不在,我们可以攻打他。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孙襄,那么他的叔叔就无法继续掌握政治权力了。”宁喜说:“你的话正是我所想的。”于是他秘密集合家族武装,让右宰谷和公孙丁带领士兵攻打孙襄。孙家的府邸宏伟壮丽,仅次于公宫,墙垣坚固,家中有上千名家兵,还有家将雍鉏和褚带两人,轮流值班巡逻。那天,正好轮到褚带当班,当右宰谷的军队来到时,褚带关闭大门,登上楼台询问原因。右宰谷说:“我们想见到你家的主人,有事情需要商议。”褚带说:“商议事情何必使用兵呢?”他还想拔弓射箭。右宰谷赶紧后退,带领士兵攻打门户。孙襄亲自赶到门口,督查把守情况。褚带让善于射箭的人轮流上前,把弓拉满,站在窗户边上,靠近的人就射杀,结果杀死了好些人。雍鉏听说府第出事了,也带着士兵来接应。双方混战,互有死伤。由于右宰谷觉得无法取得胜利,就带领部队撤回了。孙襄命人打开门户,亲自骑上良马追赶,追上了右宰谷。他用长铙挂在车前,试图挽住右宰谷的车。右宰谷大喊:“公孙快给我射击!”公孙丁认出了孙襄,他拉弯了弓搭箭,一箭正中孙襄的胸膛,但是雍鉏和褚带两位将领及时赶到,将孙襄救了回去。胡曾先生在咏史诗中写道:“孙氏无成宁氏昌,天教一矢中孙襄。安排兔窟千年富,谁料寒灰发火光!”
宁喜转告右宰谷,回复宁喜说孙家如此难以攻打,“如果不是公孙的神箭射中孙襄,追兵还不会退。”宁喜说:“第一次攻打不成功,第二次就越发难以攻打了。既然箭已经射中了他们的首领,军队的心士气必定混乱,今晚我自己去攻打。如果再无功,那就应当逃奔,避免灾祸。我和孙家已经无法共存了。”宁喜一边整顿车马,先把妻子送到了城外,以防一旦兵败无法脱身。另一边派人打探孙家的动静。大约在黄昏时分,打探者回报:“孙家府邸里传出哭声,门口有人进出,情况非常混乱。”宁喜说:“这一定是因为孙襄受伤过重而去世了。”他话还没说完,北宫遗就突然到了,说:“孙襄已经死了,他家现在没有主人,我们可以迅速攻打他们了。”当时已经过了三更,宁喜自己穿上了战袍,和北宫遗、右宰谷、公孙丁等人一起,带领家族武装,重新来到孙家门前。雍鉏和褚带正在尸旁哭泣,听到宁家的军队又到了,急忙披挂上阵。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就被攻破了大门。雍鉏等人赶紧关闭中门,但孙家的家丁已经先逃散了,没有人协助防守,最终也被攻破了。雍鉏翻过后墙逃走,跑去了戚邑;褚带却被乱军杀死了。
那时,天已经大亮,宁喜灭了孙襄的家族,砍下了孙襄的首级,带到了公宫,来见殇公。他说:“孙氏长期专权,有叛逆之心,我已经带兵去讨伐他们,现在取得了孙襄的首级。”殇公说:“如果孙氏真的有叛乱之心,你为什么不让寡人知道?现在既没有寡人在场,你又来见我有什么事情呢?”宁喜站起来,抚摸着剑说:“你只是孙氏扶立的,并非先君的遗命,群臣百姓都在思念旧君主,请让位给我们,以成就尧舜的美德。”殇公愤怒地说:“你擅自杀害世臣,废黜国君,任意行事,真是叛逆之臣!我作为国君,已经面向南坐了十三年了,即使是死,也不能受到这样的侮辱!”殇公立刻拿起武器去追赶宁喜。宁喜快步走出宫门。殇公抬头一看,只见到刀枪林立,士兵密集,宁家的军队已经布满了宫外,吓得他连忙退回。宁喜一声令下,士兵们一拥而上,将殇公抓住。世子角听到这个变故,拿着剑来救父王,却被公孙丁赶上,一戟刺死。宁喜下令,将殇公囚禁在太庙,逼他喝下毒酒而死。这是在周灵王二十五年春天二月辛卯日的事情。宁喜派人去接他的妻子,让她返回家中。他召集了群臣在朝堂上,商议迎立先君的事宜。所有官员都到场,只有太叔仪没有来,他是卫成公的儿子,卫文公的孙子,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说自己病了,无法前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太叔仪说:“新旧君王都是我的君主。国家经历这样的事情,老臣怎么忍心去听呢?”
宁喜把殇公的家眷安置在宫外,清扫了宫殿,准备接受新君。他派右宰谷、北宫遗和公孙丁去夷仪迎接献公。献公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三天后到达。大夫公孙免馀一直赶到边境去迎接他。献公被他的真诚迎接所感动,握着公孙免馀的手说:“没想到今天我们又能成为君臣。”从此,公孙免馀得到了献公的宠爱。其他的大夫都在国内迎接献公,献公亲自在车上向他们行礼。献公拜谒了庙宇,接受了百官的朝拜祝贺,只有太叔仪以病为由没有来朝拜。献公派人责问太叔仪:“太叔是不是不想让我回国?为什么拒绝我?”太叔仪跪下磕头回答说:“以前您出走的时候,我不能跟随您,这是我的第一个罪过。您在国外的时候,我不能心怀二心,沟通内外的消息,这是我的第二个罪过。现在您要回国,我又不能参与讨论重大事务,这是我的第三个罪过。您用这三条罪状来责怪我,我敢不接受惩罚吗!”于是太叔仪下令准备车辆,打算出逃。献公亲自去挽留他。太叔仪见到献公后,流泪不止,请求为殇公办完丧事再离开,献公答应了他,然后太叔仪才回到自己的职位上。
献公让宁喜单独执掌卫国,所有的事情都由他来决定,并增加了他的食邑三千户。北宫遗、右宰谷、石恶、公孙免馀等人,都增加了他们的俸禄。公孙丁、殖绰因为有追随逃亡的功劳,公孙无地、公孙臣因为他们的父亲有忠诚守节的名声,都被晋升为大夫。太叔仪、齐恶、孔羁、褚师申等人都保持原职。献公还从鲁国召回了蘧瑗,恢复了他的职位。
接下来,孙嘉在从齐国回来的途中听到了这个变故,于是直接返回了戚邑。林父知道献公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决定向晋国投降,并告诉他们宁喜弑君的罪行,并请求晋侯主持公道。他担心卫侯不久之后会派兵攻打戚邑,所以请求晋侯派兵援助,协助他守卫城池。晋平公派了三百名士兵前去协助。孙林父让晋国的士兵驻扎在茅氏的地方。孙蒯劝谏说:“驻守的兵力薄弱,恐怕抵挡不住卫国的进攻,怎么办呢?”林父笑着回答:“这三百人不足以影响我的利弊,所以我让他们驻扎在东部边境。如果卫国人袭击并杀死了晋国的戍卫,一定会激起晋国的愤怒,到时候就不愁晋国不帮助我们了。”孙蒯说:“您的见解真高明,我差得远。”宁喜听说林父请求晋国派兵,晋国只派了三百人,宁喜说:“如果晋国真的要帮助林父,怎么会只派三百人来应付呢?”于是他派殖绰率领一千名精锐士兵,去袭击茅氏。不知道胜负情况会怎样,让我们看下一段故事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