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江南的商人们
金陵地处南北要冲,酒楼最为众多,也最为兴盛。李白曾经云过: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释反智说道:“金陵城西的楚楼,位于秦淮河边,是金陵城最豪华的酒楼,卖的也是咱家的瓮头清,李公子要不要去尝一尝江南的美食?”
李彦群笑道:“先走走吧,体验一下都市繁华。
这种景象,在咱们的地盘上可是见不着!”
一家售卖糕点的店铺旁边,高高跳起的幌子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鲜’字。
李彦群问道:“这个鲜,是什么东西?”
释反智说道:“是用鱼肉和猪肉做成的熟食,当地人最爱吃!”
李彦群又问:“这江南也吃猪肉吗?”
释反智笑道:“这个鲜,原本是本地小吃,是用羊肉和羊肉制成的。
但江南羊肉稀缺,根据公子的意思,咱们把养猪的方法带过来了,于是就用猪肉代替了羊肉,
后来的成品,也证明了公子所言,不输羊肉!
这倒也算是造福一方,功德无量!”
李彦群:“为何?”
释反智:“鲜肉店的老板们知道了配方,自然大肆采购猪肉,于是带动了百姓们养猪的热情。
别的不说,百姓家里养一头猪,过年的时候杀了,就是个肥年!”
李彦群当然知道,这又是公子的德政。
“鲜”的旁边,就是鱼脯楼,鱼脯楼旁边是‘玲珑牡丹鲜’。
李彦群说道:“这个东西倒是值得尝一尝!”
进得店铺,小二端上一只精美的瓷盘,盘中是一朵微红、初开的牡丹。
店小二说道:“这牡丹鲜是用鲜鱼和肉捶打成薄片,在火腿熬成的鲜汤里汆熟,再淋上清油而成,是金陵城内的名吃!”
李彦群尝了一口,感觉鲜香软糯,不禁感叹道:“只有穷极无聊的有钱闲人,才能想出这样的吃法!
浪费时间!浪费人力!”
出得牡丹鲜,没走几步,又看见一个“建康七妙”,李彦群好奇,又走了进去。
经小二介绍,才知道是几种小吃,如可照面、可注砚的馄饨汤、可映字的饼、可结带的面、可做劝盏的饼。
李彦群又说道:“果然江南无聊,搞出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还不是几口下肚!
弄得花里胡哨!”
李彦群顿感兴致缺缺,不再留恋这浮华掠影,说道:“两位师兄,咱还是干正事吧!
这些东西,实在是消磨人的意志,竟然让我忘却了我们酷寒之地的百姓,忘了此行的任务!”
两人笑道:“公子刚来几天,便有此感慨,那我兄弟二人,岂不是要醉死在这秦淮河畔了!”
李彦群说道:“应该在这里经营一家酒楼,售卖公子开发的各式菜肴,肯定比这些好看却不顶饿的馆子强。
你俩抽空选择一个人流大的地方,先搞一下装饰,等公子派来几个厨师,就可开业。
重要的事,也可以作为打探消息的基地。”
两人点头称是,记在心里。
来到大同商会,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各路商人拥挤不动,围着一台正在高速运转的纺织机,瞪大了眼睛痴痴地看着。
李延孝、李英觉站在纺织机最前面,李延孝低声说道:“去找管事的商量商量吧!”
两人挤出人群,找到小二,要求面见管事,小二将两人带到释反智面前。
李延孝拱手说道:“敝人渤海国商人李延孝,同伴李英觉,见过大管事!”
释反智也拱手还礼,让座看茶,同时说道:“这位是李彦群,他才是真正的大管事!”
两人又起身行礼。
李彦群说道:“你们渤海国,好像已经不存在了吧!”
李延孝说道:“只是被契丹占据辽东而已,东北大片黑土地,依然是我渤海国的疆域!”
李彦群笑道:“可是我听说,你们的世子都带着几万人,投靠了大同朝!
你们是不是也该以大同朝子民自居?”
李延孝说道:“敝人也听说了此事,但未知真假。
若是属实,自当追随世子!”
李英觉这时说道:“敢问大管事,我等如何才能获取这纺织机?”
李彦群:“十万两银子一台,外加一千人到东北定居!”
李英觉不解道:“我等渤海遗民,被契丹强行迁往辽东,即使如大管事所言,再迁回故地,又如何挡得住契丹铁骑?”
李彦群笑道:“这件事,自然有大同朝的子弟军负责。
而且,你们的世子都不怕,你又怕什么?”
李延孝问道:“敢问大管事是何身份?”
李彦群:“在下不才,大同朝商务部尚书!”
李延孝、李英觉两人对视一眼,再次起身行礼。
李延孝说道:“我等在辽东,也有故旧亲人,倘若大同朝能护佑我等周全,自然是愿意回归故土的。”
李彦群:“所有的事情,你们都不必担心。
我大同朝在黑土地上大兴土木,建造城池,每城可容万人,城内民居皆有供暖,工坊也已建成。
凡定居百姓,每人十亩良田,农时耕种,闲时工坊做工。
此等生活,不啻于天上人间!”
两人惊喜道:“既如此,我等便返回辽东,联络故旧,共同前往!”
李彦群问道:“你们经商,必然是走海路,不知是何路线?”
李延孝说道:“一般是从马石山(今老铁山)东之都里镇(今辽宁旅顺附近)出发,南渡乌胡海(指渤海中乌湖岛以北至老铁山的海域),过乌湖岛(今北隍城岛)三百里、末岛(今大、小钦岛)、龟歆岛(今砣矶岛)、大谢岛(今长山岛),到达登州,然后再沿着胶东半岛海岸航行,可至江南。”
李彦群心中暗想:这个事情非常重要,应当立刻通知海军,封锁这条航线,掐断契丹与江南的往来,困死他们!
李彦群问道:“不知两位在江南可有相熟之人,能否劝诱当地百姓前往东北定居?
以两位看来,我们提供的条件,对江南百姓是否有吸引力?”
李英觉说道:“我们在江南采买的货物大多是盐铁茶,认识很多贩卖私盐的小贩,他们活得并不如意,有可能跟我们走。
茶山上的百姓,也有可能。
冶铁工坊的劳工,应该是愿意的,他们在当地的处境并不好,只是被当做苦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