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老婆回五代 > 第295章 大小商人都动心

第295章 大小商人都动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延孝说道:“我们可以前去联络这些人,问问他们的想法。”

    李彦群说道:“如此甚好,有劳两位了!”

    忽然,李彦群想起来一件事。

    他作为大同朝商务部尚书,很多事情个都要亲力亲为,就是因为没有得力的助手。

    而眼前的两个人,经商多年,阅历丰富。

    同时,还是渤海国遗民,现在也算是大同朝的子民。

    如果他俩能够成为自己的属下,不仅对商务部的发展有所裨益,同时还能替自己分担不少事务。

    但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需要给他俩提出要求。

    李彦群沉吟着说道:“二位即是渤海国遗民,现在就是我大同朝子民了。

    本尚书负责全国商务,此次前来,就是要吸引人口和钱财,前往你们的故土,建设那里,发展那里。

    如果你们能够完成二十万人口的任务,本尚书可以跟公子上报,让你们成为大同朝商务部的管事,你们可愿意?”

    两人闻言,顿时惊愕不已!

    李延孝半天才说道:“这个任务太艰难了,只是凭我们两人,断难完成!”

    李英觉跟着说:“要是允许我们招揽更多的人,一起干这件事,可能还有希望。”

    李彦群觉得,本来就是要吸引客商到黑土地,如果再给他们提供所谓的官身,这个诱惑力就太大了!

    效果肯定出奇的好。

    李彦群高兴了,很大气地说:“这个没问题!多多益善!”

    两人大喜,跪倒磕头!

    他俩经商多年,认识的客商何其之多!

    现在又有了这样的希望,那还不一步登天?

    告辞了李彦群,这俩加入组织的商人斗志昂扬,分头行动了。

    大同商会大厅,贩卖杂粉香药的王翰和以贩鱼为业的熊慎、采樵卖薪繁荣潘扆(yi三声)三个人也挤在人群中,看着飞速转动的纺织机。

    这个机器已经超越了他们对织机的认知。

    在他们印象中,织布是要一下一下地操作的,而眼前的飞梭快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王翰心想,要是有这样一台织布机,自己就能翻身成为大商人了!

    眼前的织布机上,众人看这布匹一寸一寸地延长,心里都激动不已,幻想着自己拥有了这台机器,为自己挣来无数的钱财!

    不光是这些期盼一夜暴富的穷人,就是那些衣食无忧的中产商人,也都眼巴巴地看着纺织机源源不断地吐出精纺的棉布。

    他们毫不掩饰眼中的贪婪,算计着自己的资本,盘算着纺织机的收益。

    越州商人詹景全、 刘仕献就在人群当中。

    这两人可是家境殷实的富商,在各大热闹的街市,都有铺面。

    并且,每个铺面都雇用着管事和店小二,并没有什么必要远离繁花似锦的江南,去荒凉苦寒的东北定居。

    但是,同样作为大商人的李彦群却深深知道,中产的商人们是什么想法。

    他们已经没有了进取心,剩下的只是贪婪。

    别人的利润,会刺激他们的贪婪无限放大,然后就是铤而走险。

    只是,选择去东北,根本不能算是铤而走险,最多只是失去了舒适的生活而已。

    但去东北却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

    所以,李彦群有信心看到这些中产商人纷纷赶赴东北。

    他所需要的只是等待!

    金陵大商人窦乂,富甲一方,在朝中又有靠山,各色产业遍及江南各郡县。

    窦乂先是将伯父分送子侄的一车安州丝履卖出,得钱500文;

    当年五月收得榆荚一石余,在庙院空地上种植,第二年等榆树长大后,加以修整,砍下的树枝分作百余束,秋天阴雨季节以每束十余钱卖出。

    第三年秋天,再次修剪,得二百余束。

    过了五年,长成的榆树大的可以做屋椽,共千余根,得三四万钱。

    继续留下次大的木材,准备做车轮。

    后来卖出,得百余千钱。

    用每天烧饼三个,钱十五文的价格雇长安小儿拾槐子,月余,积得两车。

    又宣布可用破麻鞋三两换新麻鞋一两,得到千余两。

    雇了佣人,水洗破麻鞋,晒干贮存。

    又买了堆弃的碎瓦子,雇人洗干净。

    雇佣人将破麻鞋、碎瓦粉碎,合槐子油靛、做成法烛。

    建中初,六月,京城大雨,以每条百文的价格卖出法烛。

    后来以三万钱买下西市秤行之南一块堆放垃圾的废地,用煎饼招小儿掷瓦砾,不逾月填平。

    于是造店二十间。

    “当其要害,日收利数千,甚获其要。店今存焉,号为窦家店。”

    窦乂接受胡人米亮传递的信息,买下崇贤里小宅,将其中的捣衣砧琢成玉器,得数十万贯。

    听闻太尉想建一个蹴鞠场地,就用二百十千钱买下李晟太尉宅后一小宅,后来送给李晟,从此与太尉李晟建立了关系。

    因为帮助两市五六个大商人推荐其子弟往诸道膏腴地任职,获酬谢金数万贯。

    购买很多大树,根据树干、枝杈的粗细,按不同木材卖给集市。

    最终拥有上千产业,在街西诸大市各有千余贯资金。

    这样的官商,钱财无数,雇佣无数,产业无数,还有什么意愿定居东北吗?

    事实是,他们根本不需要定居东北,可以仍然居住在温柔之乡的金陵城。

    但是,他们却可以把雇佣们前往东北,在东北建立纺织工坊,并派遣管事监督生产和经营。

    而他们只需要每年去一次,查账、收钱即可!

    所以,这些大商人更是争取的对象。

    对江南的超级大商人,释反智、释枉礼经过在江南的多年经营,已经多有了解,比如扬州城大商人周师儒、江淮商人郭七郎。

    尤其江陵(荆州)首富郭七郎,在长安“输数百万于鬻(售卖的意思)爵者,以白丁易得横州刺史,遂决还乡。”

    就是用数百万钱(数千两银子,大约几百万元)买到了横州刺史的职位。

    这是真正的地方官,所以郭七郎在回乡后准备去上任。

    但因为他老娘一时高兴,兴奋过度而去世,所以郭七郎不得不回乡丁忧,最终失去了这个职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