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毁尸灭迹
听到燕王和燕王妃求见,马皇后思索了一下终于还是选择相见。
孩子们在后面玩乐,朱棣等人则是在前面正殿议事。大人之间亦是孩子,确实没必要过多的知道。
“棣儿,不好好养伤怎么想起到母亲这里来了?”马皇后问。
“回母后,这些时日多亏母后让人悉心照料,儿臣的伤势才恢复了不少,之前时日因为身体缘故不良于行,没能拜见母后给您请安,是为不孝,因此前来请罪。”
“棣儿有心了,倒也不必如此拘礼。我说的时候自然有特殊的情况,你之前伤重需要好好休养,没必要如此的劳心费神,近来你的身体如何了?”
“启禀母后,儿臣年轻,身体康健,如今已经大好,久留在皇宫也是不妥,儿希望可以回到紫金山,将自己那房屋修砌一下,然后再回去居住。”朱棣说。
“不必如此心急,这些年,由于某些原因,父皇和母后薄待了你。如今心里也是过意不去。”
“看你也成家立业,居住在荒山野岭那片狭窄之地,实在对不起你的身份。从今以后,你再也不用回紫金山了,你的父皇已经在皇宫附近购置了一间大宅并扩建,给你当做王府。”
“从此以后,你便可以享受王爷的待遇,圈禁也会解除,好好照顾高炽这个孩子,他是一个可塑之才,日后让他来皇宫内和皇子读书。”马皇后说出来朱元璋给的恩典。
“这…真的吗?”朱棣的语气虽然有一些惊愕,但是听不出多少的喜悦。
迟到的关爱,还算关爱吗?
在他最需要关爱,理解和支持的年纪,他的父皇和母后不闻不问,将他圈禁起来。
如今已经过了九年,现在才想起补偿他,如果要不是自己这番苦肉计,他或许会在那山头上被圈禁到死了吧?
既然没有爱,那他就再也不需要了,如今他只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愿望,他会向世人证明父皇和母后是错的,他的能力远超过他的大哥。
“看你的神情,还是有些不高兴,如果有什么不满或者要求,可以继续提。”马皇后像是洞穿一切一样,直截了当的问。
“孩儿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只是在那里住的有些久,有了感情,并且那里还有儿臣很多的旧物,想要搬走也需要一段时间,希望母后能够了解。我可以先回紫金山,将自己的东西收拾一番。”朱棣接受了恩典。
他不能直接拒绝父皇和母后的恩典,而且居住在皇宫周围,有利也有弊。
利是可以快速的和朝廷内的官员联系,如今解除了圈禁,他便是一个闲散王爷,也是自由身,想要经营自己的势力也就方便很多。
之前在紫金山,他可以隐藏在暗处猥琐发育,那里并没有太多的人注视他,但是如今来到了皇城脚下众人眼前,虽然自由了,但是盯着他的眼睛也多了,如今更要小心行事,如果被锦衣卫发现了端倪,或许会前功尽弃。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强者向来都是改变环境的。朱棣自认为是一个强者。
又和马皇后聊了一些琐事之后,马皇后同意让他们回到紫金山上收拾,等到新的燕王府收拾好之后就可以住进去了。
在离开了皇宫之后,驻地马上命令手下的人准备起来,兵分两路,其中一路隐匿身份,潜入太医局,准备焚烧尸体和档案库,毁尸灭迹。
另一路则是隐藏在紫金山内接应出来的姚广孝,将他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地方。
朱棣不知道的是,在他休养的这些日子,他手下的人已经被朱林找到了七七八八。
如今,他的行为更是将所有的影阁人员暴露在了朱林的监视之下。紫金山已经被朱林的人悄悄的围了起来,甚至连禁军都没有发现。
朱林调回了全国所有的人手,将整个应天监控的那是滴水不漏。
大宗正院。
“汉王殿下,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燕王殿下已经出宫,并且派出了两路人马执行任务,具体的任务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只知道一路前往了紫金山的方向,另一路前往了太医局。”
“燕王怎么会出宫呢?
“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皇上很喜欢燕王的大儿子朱高炽,而且皇上认为这些日子亏待了燕王,解除了燕王的圈禁,要不了多久,便会搬入京城新的王府。”鬼魅汇报。
“有没有搞错?父皇他是不是老糊涂了?明知道燕王日后会谋权篡位,他居然还敢将朱棣放回来。”
“父皇对大哥就这么自信吗?认为大哥一定能压制的住朱棣。”朱林很是震惊。
“或许真的可以,因为从几年前开始,皇上便把监考春闱选取进士的职务交给太子督办。”
“进士是什么?那都是国家的储备人才,都是当官的预备役,太子负责监察主考成为事宜,那些人便可以认为是太子的门生,有不少的人通过各种方式结识太子,拜在太子门下。如今太子文武重臣的班底已经配齐,只要皇上愿意禅让,太子殿可以无缝的衔接权力,当好一个皇帝。”
“从以上的种种迹象表明,皇上已经给太子配备好了班底,几乎朝堂上所有重要的职位都掌控在太子和您的手中,燕王就算出来了,也翻不起浪花。”鬼魅说。
“你不懂,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能躲避,不能违背,它的名字,叫做历史,历史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而改变。”
“属下愚钝,难以理解汉王殿下的深意。但是如今,燕王殿下不怀好意,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守株待兔,瓮中捉鳖就好了。”
“紫金山如今已是天罗地网而太医局本来就有无数的高手守护,只要姚广孝敢出来,燕王的人敢进太医局,定然让他们有来无回。”
“属下这就离开。”
夜幕降临。
燕王朱棣带来了一队人马,这些人驾驶着马车,身后装着无数的空箱子,醒来就是搬家用的。
朱棣将自己影阁的特务伪装成了搬家的车队,然后备好了空箱子和好酒好肉上了紫金山。
“诸位将士辛苦了,辛苦你们在这半个月之内替我守护着这破旧的宅子,如今带来了酒肉作为,感谢希望诸位不要觉得寒酸。”朱棣对着守卫府邸的禁军表示感谢。
“燕王殿下哪里的话,末将奉皇命在这里值守?定当尽职尽心,这本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如今能得到燕王殿下的赏赐,我们感激万分。”
“正所谓无功不受禄,我们看到燕王殿下带来了大批的车队,想来是要搬走一些珍贵的东西,我们这些兄弟也有几分武力可以帮助您一同搬家。”
“不劳烦诸位了,你们是皇上的禁军,怎么能和我一个皇子走的太近?为我办事,如果传出去风言风语,对将军的名声不好,也会让父皇对我心生怀疑,大家君子之交淡如水就行了,就当交一个朋友,不知将军高姓大名。”
“末将李亨,殿前军偏将。”
“好的,记住你了。虽然不能让你们帮忙搬东西,但这些酒肉可以赏赐给你们。大家吃饱喝足,不醉不归。”
朱棣亲民的行为很快的便在将士的心中竖起了好感,欣然接受了朱棣的酒肉。
一群人豪饮到深夜,除了几个人依旧清醒,大部分的人已经昏昏欲睡,朱棣见时机已经到了,向着山下的人放出消息,然后从墙面打开密室。
外面的人,鱼贯而入,没过多久,便抬出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和尚。
这个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原本高大臃肿的姚广孝,虽然密室里面有着几天的食物,但是在姚广孝得知外面出事了之后,便开始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熬到了朱棣前来救援,如果再耽搁上几天,他就活活饿死了。
虽然没人通知姚广孝外面出事了,但是朱林在上面砸墙砸地板,只要不聋子在下面都可以听到异响。
“燕王殿下,老衲总算把你盼来了,如果你再晚来几天,老衲恐怕就要圆寂去西天见如来佛祖了。”
“大师受苦了,等你出去安定下来之后,酒肉管够。”朱棣说。
“还是王爷理解老衲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半个月可把我给馋坏了。”
“大师,如今这里危机四伏,你先离开吧,等你安定下来之后我们再续。”
“多谢燕王。”
二人短暂寒暄了几句之后,姚广孝便和一大堆家具的掩护走向山下,然后被装到箱子里。
在接到抢劫的人之后,便浩浩荡荡的向着应天府中赶去。
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个人隐藏在暗处,已经将他们所有的作为尽收眼底。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朱林的大舅子,白莲教的大护法韩立。
韩立本身就是绝顶高手,想要做到隐匿偷听自然是轻而易举,而且朱林将暗卫调动的权利交给了韩立,就是为了可以全方位的监视。紫金山燕王的一举一动,果不其然,让其发现了端倪。现在要做的便是截住姚广孝。
燕王和王妃并没有离开,而是将残破的王府收拾了一下,总算拾掇出了一副容身之处,暂时居住了下来。
韩立带领着三百多名好手已经潜伏在山道两侧,只要等到车队前来,便可以冲杀下来将其拦截。
山坡之上,韩立带领着队伍注视着远处到来的车队,直到他们进入包围圈。随后,韩立一声令下,两侧的士兵马上砍断绳索,绳索背后的大网包裹着无数的巨石滚落。
巨石并没有直接冲向车队,而是从头尾截断了退路,右侧是山崖,山道被阻挡,这些人自然没法逃脱,除非是完全击败了埋伏之人,可以搬开巨石,要不然只能被围困致死。
朱林希望尽可能多的留活口。摸出更多影阁的线索,最好可以牵扯到朱棣,直接让朱棣万劫不复。
如果不是有留活口的命令,巨石从中间的山道滚落,直接连人带马的给他砸成肉泥或者朱林大手一挥,直接用火炮进行攻击,直接可以做到人马俱碎,灰飞烟灭。
巨石滚动的轰隆之声和山林中密布的喊杀声在黑夜之中极其的刺耳,为首之人马上察觉到自己身陷重围,当即招呼人员进行抵抗。
朱林暗卫战斗力高出了朱棣影阁战斗力一节,而且人数有着优势,再加上偷袭,直接一边倒的胜利没过多久,影阁的人一半战死,剩下一半便被俘虏。
姚广孝也被从箱子中搜了出来,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与此同时,十几个黑衣人进入了太医局。
在那一间的出卖之下,拿到了太医局的地图,很快便确定了验尸房和档案室的位置,准备好火油等重要的工具之后,开始分兵前往,他们的任务便是毁尸灭迹,消除证据。
但是他们的计划注定要落空了,因为朱林手下第四个高手章于驻守在这里保护太医局的安危。
太医局的防守本就极其严密,在有重要的证据之后,只要是个人都知道保护好证据,因此朱林在大宗正院之内调度让章于带着高手等候在这里,就是看有没有人来毁尸灭迹。
在及时的阻拦之下,这些黑衣人全部落网,而且都是活捉。
在第二天破晓之前,朱林收到了双方的好消息,而且再过两天,锦衣卫便会带回姚广孝的姐姐和姚广孝的身世证明。
然后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将姚广孝交到锦衣卫的手上,让锦衣卫好好的审问一下,姚广孝便会将所知道的真相心不甘情不愿的说出来,朱棣的日子就算是到头了。
朱林知道锦衣卫审问人的手段那是上佳。
让你前脚解除圈禁,后脚重新圈禁,给你希望再让你重新绝望,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一切的事情都向着朱林掌控的方向发展,看似算无遗策,实则是疏而不漏。
朱棣此刻蒙在鼓里,大难临头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