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小小菜园
除了炒豆角,穗禾还泡了一小把木耳跟豆腐皮等,打算调个凉菜。
拿出一个干净的汤盆,倒入两碗凉白开,加白醋、白糖、切碎的泡椒和泡椒水。
泡椒水是关键,这个还是之前在西城的时候买的,德如城里好像没有看到。
用汤勺搅拌均匀后尝味,酸度适中就能加入自己想吃的菜,泡好的木耳,豆腐皮,还有泡发的笋干,以及新鲜的黄瓜。
这个稍微腌制几分钟就能吃,是一个速成品。
穗禾把饭吃完两只还没有回来,可能是跑的比较远,没听到哨声。
凉菜两只不能吃,豆角还剩下一些倒在它们饭盆里让晚上吃。
收拾好厨房就去把客厅里的榛子打包,拿出今天买塑封包装袋,往里头装个九分满后就塑封。
小袋一袋有个三斤重的量,大袋的是十斤装的。
前两天只炒了一部分,大概有个四百多斤的样子,不过壳就占了一半。
坚果吃多了也腻,剩下的穗禾打算给它们晒干了,以后多了还能榨油。
想着都开始打包了不如把橘子也打包好。
去地窖里把柑橘带出来,坐在客厅地毯上打包。
两个一袋,装进去后旋转拧好,然后放到竹筐里。
以前她还小的时候,经常帮村里的老人摘柑橘,因为个子小,身手利索,树尖上的也能够到。
摘回去后还会一起打包,那会村里的小伙伴都在比赛看谁包的快
这样打包好的橘子,哪怕没有冰箱也能吃到开春。
山里摘得橘子个头不大,一个是皇帝柑,另一个则是碰柑。
皇帝柑,呈青绿色,果肉颜色偏浅,果皮还薄好剥皮,不伤指甲。
都说赣南脐橙好吃,但手动剥皮实在不方便,而且很容易吃的满手汁水。
真正吃过皇帝柑和橙子的人大多都会选择皇帝柑,就是不容易买到。
碰柑皮更厚,属于被淘汰的老品种,没想到还能在天灾后存活下来。
它肉质紧水分足,口感酸甜,不过因为肉小有核,并且产量低而被市场淘汰。
边吃边打包,柑橘吃多了容易上火,穗禾还跑了两趟厕所,当然回来的时候有洗手。
酥梨已经被沙子埋了,就不拿出来打包了,免得磕碰坏。
水果放回地窖,穗禾出门的已经把下面的蔬果都放进空间,减少流速,可以保存的更久些。
之后空间需要装的也不多了,主要把这些不易储存的收进去,还有鲜肉,鲜肉等下雪了还能扔雪堆里。
收拾好屋子,穗禾把那一锅沙子倒入竹筐里,背着去溪水边淘洗。
砸碎了几颗皂角,直接放竹筐里,往里面泼点水,用手搅拌起泡。
上次炒的时候往里头放了糖,有些粘,所以要清洗干净。
这些石子是从河沙里筛选出来的,太大的都剔除出去了,后续这些还能循环使用。
清洗完后留在岸边沥干水分,自己带着装满水的水缸和木桶回去。
院子里的锥栗也放入粮仓里头,现在门口摆了三个了。
栗子去壳这件事情可以等猫冬的时候做,现在把家里的活都干完了,冬天整日无所事事也待不住。
菜园子里的秋菜们长得都还不错,穗禾陆陆续续追过几次农家肥,都掺合沙土。
在不烧苗的同时长势挂果都很好。
给菜地浇一遍水,发现自己儿菜个头不小了,之前还以为是白菜那一类的,因为有些种子是外面买的。
搬来搬去有些标签掉了还真不知道是什么种子,也就胡乱撒了一些。
这会夹杂在大白菜中间很是惹眼,细细数了一下有三十多颗,里面的儿菜大的有半个拳头大,小的还得长一段时间。
这长的可真快啊!(别细究)
这儿菜不管怎么做都有一股苦苦的味道,它的受众是大多是喜欢吃菜心苦瓜的人,腊肉炒儿菜可是一绝。
大部分人不一定吃得惯,不过做成泡菜的话,那种苦味会淡化许多,口感脆嫩,酸辣可口,吃面喝粥最佳伴侣。
可惜自己不知道,不然还能多种些,这会还有的等呢,儿菜一般在十一月后上市,这季节怕是等不到了。
这会也只能摘一两个解解馋,等它再长大些,它不怕冻,只要在结冰前摘回去就好。
儿菜白菜都还没到时候,不过那油菜苗已经出菜心了,穗禾摘了一些,打算晚上吃一顿。
秋豆角和秋黄瓜结的可真不少,黄瓜藤都被坠下不少。
秋菜的个头不比夏季那茬大,但产量可是翻了个倍,也许植物也知道马上要迎来寒冬。
抓紧时间生长成熟落下种子,聪明的人类利用这一点收获颇丰。
豆角摘的穗禾手疼,戴手套也解决不了大拇指和食指的苦难,于是她掏出了剪刀。
咔嚓咔嚓
剪刀所过之处寸菜不留,旁边已经装满了三四筐豆角。
黄瓜也剪了两筐,看着树枝上的藤蔓穗禾有些意犹未尽。
先这样,摘多了一次性处理不完,也让它们再长长。
五筐半的豆角和黄瓜带到溪水边清洗,豆角过下水就好,黄瓜有刺还有霜,需要好好洗洗。
带着劳保手套来回撸几遍就差不多了。
洗干净后把之前放置的石子也带回去,把黄瓜和豆角都摊开晾干水汽。
回到厨房用小炉子生火,烧一壶开水。
又去了小木屋找合适的水缸来腌菜。
还好自己东西买的多,不然还真不够用,破家值万贯呐!
酸豆角用缸就行,腌黄瓜还是用玻璃罐会好些,这开口大,巴掌长的黄瓜也能放进去,
黄瓜水分多,腌出水后暴露在空气外面容易坏掉。
水烧开后沿着缸边倒下,保证每一个角落都烫洗干净。
玻璃罐也一样,烫洗干净倒扣在木板上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