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
十一月过到月底,银杏叶终于变得秋黄,也舍得落下了。
杜韵庚的那条围巾,一放就放到了现在,还没送出去。
月底又考了一次小测,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下一周又是新一轮的月考。
立冬早就过了,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星期天返校的时候傅绥清已经把棉服翻出来了,还特意选了一件偏薄的,看上去没那么臃肿,但出门前还是在想现在穿棉服是不是还有些早。等她到学校了才发现大家都穿上了厚衣服。
连吴岩松都是裹着厚衣服进来的。
深蓝色的棉服套在他的身上,比以往穿着老头衬衫外面套个夹克更有亲和力。他一进教室就站在讲台上说:“最近大幅度降温,大家都注意加衣服。”
后门不准关的这个规定在这么冷的天本来就不合理,学校里反抗的声音多了,后面也没再强制要求了。
程明术背着书包从后门进来的之后直接就把门带上了。
他是今天最后一个到教室的。
刚坐下,傅绥清就问他今天怎么来这么迟。
程明术把外套的领子拉起遮住脖子,刚从外面进来的时候身上灌着冷风,现在都还没暖和起来。他搓搓手,有些无奈:“我服了,我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我妈也没说给我打个电话叫我,我睁眼的时候都两点了。”
他的手搓完,又贴在脸上捂脸,“我还是骑电瓶车来的,你根本不知道那种透心凉的凉爽有多可怕。”
上课铃声还没响,程明术继续吐槽学校的时间安排的不合理,要不是因为太累了他也不至于那么累,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倒头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两点,完事了还要赶来学校。
“畜生也没有这么压榨的吧。”这是他最后的评价。
听说过高三苦,但只有真正上了高三才知道到底有多苦。
有些学校还好,会顾忌一下学生的身心健康,高三了还能很好的做好规划,保证学生劳逸结合。
而原城一中属于那种比较传统的学校,学校觉得唯一适合高三的学习方法就是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在学习上,只有不放松警惕才能笑到最后。
不得不说,这种学习方法至今在全国的高中都非常普及,很苦很累,但确实有效果。
就是有点废人。
傅绥清这段时间也被折磨得有点头疼。
周末休息时间减少以后,刚开始的一个月还能坚持一下,告诉自己熬过去就好了。但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像木偶一样连轴转,更何况木偶也有零件磨损的时候。
上周理科班弄了一次小测,卷子刚讲完,明天又是月考,人光是坐在教室里就觉得脑子要炸了。
杜韵庚和傅绥清星期天在一起吃饭也有几周了,今天中午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他就觉得她看起来有点疲惫了。
看她又叹了口气,刚想张嘴,上课铃声就响了。
课还没开始讲,他正好能小声问她一句:“你不舒服?”
傅绥清摇头,“感觉这段时间好累。”
吴岩松已经把投影打开了,大家都自觉拿出了相应的复习资料。他俩也没再说话了,认认真真听课。
其实他也觉得这两周的时间安排的有点太紧张了。
月考是早就安排好的日程,年级上明明知道月底过后就是新一轮的月考还是安排了一场小测,上一套卷子的知识点还没完全消化,又要被迫兼顾更多的东西,是个人都会觉得累。
这件事他和苏和风讲过,但舅舅给他的回答是小测是从隔壁市的重点中学拿的题,老师们一致认为这套题出的很好,所以再三讨论还是拿给他们做了。但仅此一次,过后还是会顾虑同学们的感受,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毕竟现在只是个开头,等到高三最后的那段时间才是无止尽的考试练习。现在还是得保证学生们能熬到那段魔鬼时间。
下午的课能明显感觉到大部分人上的有气无力的,上课的老师能理解他们,管的也没平时那么严了。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完,放他们去吃饭。傅绥清和张姗姗她俩下楼的时候看见了很多才返校的高一高二的。
徐乐梦看见他们,眼睛里全是羡慕,“好想回到高一啊,不用下午两点过就来学校。”
张姗姗没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换了个思路,“回到高一再过两年还得经历高三,我没那个勇气再来一次了。”
高三这一年,能再来一次的都是勇士。在她们深切体会到这一点后,不得不由衷佩服那些复读生了。
得是扛着多大的勇气才敢回来复读的,让自己又经历一遍魔鬼地狱。
傅绥清记得杜韵庚跟她说过,这还不是最难得时候,临近高考却还没到最后一刻的那段时间才是真的折磨。
可能是大家都累了,食堂吃饭也不像之前那样闹哄哄一片了,几乎所有人都像被吸了灵魂一样,像完成任务一样的安静地吃着饭。
盘子里的饭菜顿时就觉得不香了。
徐乐梦把刚打上的菜往前面一推,长长地叹了口气,“好想吃辣椒炒肉、大鸡腿、莲藕排骨,红烧排骨、红烧鱼……”
“你是在报菜名吗?”
一道男声打断了她。
傅绥清跟着徐乐梦一起看过去,秦岁安端着餐盘坐到了她们这桌来,“那边人太多了,我们挤一下。”
他旁边的两个男生也坐下了。
傅绥清跟他点头打了个招呼,徐乐梦则是看着他半天想不起来他叫什么,手肘顶了一下傅绥清的腰,“他叫什么来着?”
“秦岁安。”傅绥清小声说。
“啊,秦岁安。”徐乐梦的声音提高了点,“旁边那桌也有位置,你往我们这边挤什么。”
“那桌的我不认识嘛。”他说的理所当然。
六个人坐一桌,都不是特别熟的关系,吃饭的氛围却异常的和谐。
秦岁安边上的两个人应该是他班上的同学,傅绥清不认识,也没打招呼,只是在秦岁安说话的时候她会理一下。不过秦岁安和她说的话比较少,和徐乐梦说的倒是挺多。
学校里的菜一直不怎么好吃,傅绥清吃到一半就没吃下去了。女孩子吃得少,男生吃得快,大家收餐盘的时间都差不多,她们三个女生刚站起来后面三个男生也起来了,把餐盘放到指定的地点后就没交流了,分拨往教学楼走。
从食堂会教学楼的路会路过篮球场,本来走在傅绥清她们后面的秦岁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加快了脚步,越过她们往篮球场上跑。
傅绥清跟着他走的方向看过去,发现他是去找杜韵庚了。
杜韵庚身上的外套脱了,现在身上穿着的是一中的校服。明明离他还有段距离,傅绥清感觉自己已经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清香了。
秦岁安和杜韵庚说着话,朝她们的方向看了过来。旁边的张姗姗和徐乐梦一开始就没注意到那边,依旧是拉着傅绥清不急不慢地往教学楼走。
傅绥收回了观望的目光,不知道篮球场那边的人已经开始穿外套了。
下午那会儿杜韵庚没去吃饭,陪程明术去打篮球了。他说感觉最近压力太大了,想发泄一下。
跟其他班的几个男生一起打的,打着打着渐入佳境,忽略了时间。等秦岁安过来找杜韵庚的时候他才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再过十几分钟晚自习前的英语听力时间就该到了。
见傅绥清她们走了,他把程明术喊下场,说该回教室了。
程明术听他的,把手里的篮球扔给旁边过来凑局的高二的,他们上课时间要晚点。
另外几个高三的也跟着走了,只留下高二的,打着觉得没意思。
杜韵庚穿上外套,和程明术一起往教学楼走。前面的傅绥清跟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大,程明术的外套还拿在手上,看见人了就大声嚷嚷:“傅哥!”
傅绥清回头,看他加快脚步过来了就在原地等着,程明术身后,杜韵庚也加快步伐朝她这边走来。
“有纸吗?”程明术的额头上还挂着汗,滴在眼睛里辣得眼睛疼。
“我没带。”傅绥清回。
旁边的张姗姗在包里找出一包纸巾,抽出来给了程明术一张。那一小包纸巾还拿在手上,她看向旁边的杜韵庚,手顿了顿,随后从里面抽了一张递给了杜韵庚。
“谢谢。”杜韵庚接过,跟她道谢。
程明术擦了汗,眼睛舒服了,压了一下午的情绪在打完篮球后也散开了,现在面上高高兴兴的,“要不是赶着回去听听力,我肯定能把高二那群打趴下叫爸爸。”
五个人一起往教学楼的楼道那边走。
走着走着傅绥清和杜韵庚就落到了后面。
前面的人聊前面的,后面的杜韵庚跟她聊自己的:“刚刚还碰见你表弟了,程明术还跟他打了一会儿。”
程明术这人,交友挺广的,他初中和黄小池是一个学校的,俩刺头挺早就认识了。所以在程明术知道傅绥清是黄小池的姐姐时还稍稍震惊了一下,没想到这个缘分还挺奇妙的。
“那你呢,你跟他打过了吗?”傅绥清问他。
不知道怎么的,这个打篮球的“打”放在杜韵庚和黄小池中间,能生出一股打架的“打”的味来。
“没,他和程明术打了一会儿就走了。”
他们走到楼梯口的时候碰见了英语老师肖红,肖红拿着英语听力教材踏着雷厉风行的步子往楼上走,看见他们几个还又慢悠悠的,还能跟他们开玩笑:“快点上来听听力了,要是晚了你们吴老师罚你们我可不管。”
离定的听力时间还有几分钟,迟到自然是不可能的,但几个人还是听肖红的话,走快了些。
他们几个人到教室的时候吴岩松已经在教室里坐着了,看见他们几个回来的晚点本来还想批评两句的,看是跟肖红一起来的就算了。
肖红在讲台上准备放英语听力,吴岩松也出了教室,大家都纷纷拿出了听力教材。
天冷了,特别是接近晚上的时候风比较大,靠走廊的那扇窗户没关上,灌进一股冷风往傅绥清脖子上钻,激的她脖子一缩。前面的程明术也被吹冷着了,招呼他前面的人赶紧把窗户关上。
杜韵庚拿听力教材的时候看见了傅绥清缩脖子的动作,沉默半晌,在听力开始播放前突然对她来了一句:“这次月考完我送个礼物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