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设宴
萧玉楚载誉而归,兴安公主喜不自禁,决定设宴为他接风洗尘,并向雍国公府发出了请柬。萧玉楚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此外,兴安公主还打算邀请几位好友一同赴宴作陪。经过深思熟虑,她拟定了一份名单,上面大多都是与她关系密切的戏友。
在拟定这份陪同人员名单时,兴安公主着实花费了不少心思。首先映入她脑海的便是龚国公府的景夫人。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二人有着深厚的忘年情谊,更重要的是,景夫人与萧玉楚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渊源。萧玉楚曾经救过景夫人的女儿,而且此次又与楚王一同在边关并肩作战。可以想象,他们之间必定有着非比寻常的默契和好感。
紧接着,兴安公主想到的第二个人选是现任皇后的妹妹张若耶。自从前任皇后被废黜之后,备受皇帝宠爱多年的张贵妃成功晋升为新皇后。尽管尚美人入宫后,张贵妃所受的恩宠略有减少,但仍炙手可热,最终顺利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身为小姑,无论谁成为自己的嫂子都无关紧要。但既然张皇后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皇嫂,那么尊重她便是身为小姑的本分之事。对于皇嫂所交代的事情,应当尽力去办理。
张皇后有两个妹妹,大妹名叫张若耶,芳龄十七;小妹则唤作张若施,年方十四。听闻她时常涉足舞场看戏,众人皆知,那里不仅是看戏之所,更是结交权贵的场所,就想让她带着自己的妹妹去,以此觅得佳婿良配。张皇后的父是进士出身,官拜殿阁大学士,而张皇后也是在那时获封的贵妃。若是没有父辈或祖辈的家世庇佑,仅凭皇上的宠爱,想要晋升到贵妃之上实属不易。所受隆宠正盛的尚美人,因出身低微,也仅能屈居美人之位。欲登贵妃宝座,不仅需假以时日,皇上更须承受住群臣的层层重压。昔日先帝曾力排众议,将一歌女出身的嫔妃火速擢升,最终登上后位,但此事至今仍备受非议。
张皇后的父亲十分优秀。她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后,地位迅速上升,成为了贵妃。前皇后被废黜之后,她凭借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皇帝的宠爱顺利地当上了皇后,可以说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她即将登上后座的时候,她敬爱的父亲却突然离世,她的兄弟们也都不成器,学业成绩平平无奇。她的父亲是通过勤奋读书才独自闯出一片天地的,但他们家族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可以依靠。如今,娘家只能完全依赖于她一个人了。
她身处皇宫之中,周围环绕着宫女和内侍,无法与朝中的大臣们建立联系。这样一来,要想为自己的妹妹找到一门好亲事就变得困难重重。当她得知兴安公主常常前往舞场看戏,而且进出那里的都是高贵的名门贵妇时,她心中便生出一个心思。她请求兴安公主将自己的妹妹一同带往舞场,然后以皇后妹妹的身份将其推送到众多贵妇面前。如此一来,或许能够引起世家夫人们的重视,并为妹妹寻觅到一段美满的姻缘。
兴安公主欣然应允,表示非常乐意携带她们一同前往。但她觉得若施年纪尚轻,尚未成年,可能不太适宜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之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兴安公主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仅带领若耶一同前往。这个决策不仅能够满足若耶对这类社交活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需求,还可以防止年幼的若施过早地涉足复杂的社交场景。
那次聚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深深烙印在若耶的心中,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她心满意足之余,也对兴安公主充满感激之情。因此,当此次需要为萧玉楚接风洗尘时,兴安公主毫不犹豫地想起了若耶。一来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二来考虑到若耶的年龄与玉楚相仿,或许两人之间会有更多共同话题,相处起来也会更为融洽和谐。
兴安公主考虑到的第三个人选便是其王兄嘉王赵曦所宠爱的小妾窦夫人。赵曦年长兴安公主四岁,因年龄相近且略大一些,故在儿时,赵曦对兴安公主关怀备至,兄妹俩情谊深厚。待得赵曦娶亲之后,兴安公主与王嫂亦相处融洽。按理说,窦夫人身为王兄的宠妾,理应得到她的关照才是。但嘉王正妃此时身患重病,而他们二人却在这当口依然柔情蜜意、毫不避讳,致使病情愈发严重。兴安公主时常为王嫂打抱不平,同时亦看不惯窦夫人那副傲娇模样,因此并不愿理睬窦夫人。不过,毕竟窦夫人乃是自己王兄最为钟爱之人,那么到底要不要邀请她呢?兴安公主为此纠结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觉得她终究只是个妾室罢了,遂将她排除在外。
至于其他的三个人,则皆是与兴安公主志趣相投的闺蜜,也是戏友。她们或出身名门望族,或才情过人,各有千秋。而玉楚虽然与她们同在京城,但因身份背景和生活圈子不同,彼此之间并无太多交集。然而,这并不妨碍她们对此次宴会充满期待。
这三位闺蜜,一位名叫李诗诗,她身姿婀娜,气质高雅,擅长琴棋书画,尤其在绘画方面颇具天赋;另一位名为赵梦婉,她机智聪慧,口齿伶俐,常常能言善辩,令人赞叹不已;最后一位则是苏菱儿,她生得娇俏可人,性格温柔善良,擅长茶道。
尽管玉楚与她们不熟稔,但从她们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优雅风度以及对兴安公主的亲昵态度,可以看出她们之间情谊深厚。而这次聚会,想必会让她们更加亲密无间,共同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同时,对于玉楚来说,也是一个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的好机会。
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一场盛大的酒宴正式拉开帷幕。在场众人纷纷起身,向今天的主角——玉楚敬酒,表示对她边关杀敌、载誉而归的祝贺之情。
兴安公主率先站起,手持酒杯,满脸笑容地对玉楚说道:“玉楚将军英勇无畏,此次边关之战,可谓是立下赫赫战功!本公主在此敬你一杯,愿你日后再创辉煌!”
听到这话,其他人也赶忙附和起来,异口同声地举杯道:“恭贺玉楚将军!”一时间,整个宴会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玉楚微笑着回应众人的祝贺,并在座位上欠身施礼。此时,她被特别安排与景夫人并肩而坐,两人之间的氛围显得格外融洽。景夫人面带慈爱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对玉楚的喜爱和欣赏之意。
卢懿虽然已经恢复了皇室身份,改名为赵懿,并被册封为楚王,但他与景夫人之间的深厚母子情并未改变。毕竟,他是由景夫人抚养长大的。如今看到景夫人如此喜欢玉楚,大家自然而然地认为,玉楚极有可能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几个戏友见状,不禁打趣道:“你们看这情景,玉楚将军和景夫人真是相处得如同亲生母女一般啊!说不定将来,玉楚将军会成为景夫人的儿媳妇呢!”
然而,在这样热闹欢快的场合里,一向沉默寡言的张若耶却心情沉重。她暗自神伤,心中充满了不快。原来,张若耶一直暗恋着赵懿,并且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嫁入王室。可现在看来,玉楚似乎更受景夫人青睐,这让张若耶心生嫉妒和忧虑。她明白,如果玉楚真的成为了景夫人的儿媳,那么她的梦想恐怕就要破灭了……想到这里,张若耶的脸色越发阴沉,她紧握着手中的酒杯,陷入了沉思之中。
龚国公府的大公子卢懿,其真实身份竟然是先太子的儿子赵懿!想当年,先太子惨遭奸人陷害,被逼无奈之下选择了自尽身亡。太子妃与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同遭到流放,然而在这途中却不幸遭遇山贼的袭击。太子妃无法忍受屈辱,于是毅然决然地带着一儿一女纵身跳下悬崖,企图以死明志。然而,幸运的是,他们的儿子恰巧悬挂在崖壁的一棵树上,逃过一劫。恰逢此时,路过此地的龚国公卢美发现了这个孩子,并将其救下带回了龚国公府,收为养子,改名为卢懿。
时至今日,太子终于得以平反昭雪,龚国公也向众人坦白了真相——原来他的长子卢懿实际上正是先太子之子赵懿。皇帝得知此事后,立刻恢复了赵懿的真实身份,并册封他为楚王。此后,楚王奉命前往边关督战,成功收复了失地,立下赫赫战功后凯旋归来。如今,他仍然暂居在龚国公府内,而楚王府则正在加紧选址建设之中。
这件事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若耶自然也听说了这一切。她曾经有幸目睹过楚王的风采。她来到宫中探望姐姐张皇后,却在偶然间看到了一个令人心动的身影——一个年轻俊俏、风姿飘逸的亲王正在陪着太子游园。经过询问身边的宫女得知,原来这位亲王正是楚王。然而,还没等她多看几眼,内侍便匆匆赶来,毫不客气地将她驱赶离开。
尽管只是短暂的一瞥,但那个英俊潇洒的楚王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她不禁暗自思量:这难道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君吗?只可惜,当时姐姐张皇后对楚王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排斥。而皇上册封他为楚王,也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世事难料,命运总是如此变幻莫测。
如今,楚王立下赫赫战功凯旋而归,不仅备受皇上器重,更要开始筹备建设属于自己的王府。面对这样难得的良缘,她又怎能轻易放弃呢?毕竟,这样优秀的男子实在难得一遇。但她知道,楚王去边关督战,而萧玉楚是作战的女将军,他们或许早就有情意。但是她有皇后姐姐。她下定决心,绝不会将这份美好的姻缘轻易让与他人。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和阻碍,她都要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歌舞升平中,张若耶目光不时地扫向玉楚和景夫人,眼中的妒火愈发旺盛。
她端起酒杯,走向玉楚,笑盈盈地说:“玉楚将军,真是恭喜你啊,立了这么大的功劳。”
玉楚连忙起身,谦逊地说:“张小姐过奖了,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张若耶微微一笑,说:“玉楚将军不仅武艺高强,人也长得漂亮,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但恕我直言 ,你不觉得你缺少淑女之气吗?大家说你会成为景夫人的儿媳 是开玩笑的,你不要当真啊?况且……”
她看了眼景夫人,面带讥诮地说:“景夫人,你不过是楚王的养母,楚王的婚事当由皇上做主。”
景夫人的双颊瞬间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尽管张若耶的言辞并不悦耳,但不可否认的是,她说的确实是真相。此刻,景夫人感到无比的失落与羞愧,她默默无言,眼神略显呆滞,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气。
兴安公主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面如死灰,心中暗自思忖:张皇后的妹妹怎么如此口无遮拦,说话这般直白伤人?
李诗诗、赵梦婉和苏凌儿三人愈发觉得尴尬无比,毕竟这一切都是由她们随意开玩笑所引发的。
就在此时,玉楚突然猛地站立起来,她那双美眸紧紧地凝视着张若耶,散发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气息;她的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丝丝鄙夷和不屑之情,冷漠地说道:“张小姐,你实在是想太多了。我萧玉楚非但不会嫁给楚王,而且我任何人都不会嫁。瞧瞧你那副模样,就好像没有男人便无法存活下去一般,看把你急的?将礼义廉耻统统抛到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