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边城互换日常 > 第90章 090

第90章 090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褚玉估摸着时间合上书,整装待发。gaoyawx

    巳时,她让阳伯套了马车,他们二人一起去了大理寺。

    孙有道还在为曾大人的案子头疼,这两日他思来想去都没个着落。

    接连几日下来,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看见她来,孙有道更是哭丧着脸诉苦。

    “褚小姐,你来得正好,你快帮我想想主意吧,皇上下了死命令,让我三日之内查出真相,可这案子实在棘手,我该怎么查?”

    他们一同去了现在暂时存放卷宗的屋子,大理寺主簿也在里面,见他们进来冲孙有道行礼。

    褚玉则是微微福身。

    大理寺主簿道:“孙将军,赵夫人,来这里有需要帮忙的吗?”

    孙有道刚想回他,话到嘴边却噎住,笑容也凝固在脸上。

    是啊,他来这里干什么?

    褚玉接话:“主簿大人辛苦,我想问问当年群芳宫大火一事,案卷可还在?”

    孙有道连连点头:“没错没错。”

    “赵夫人要这卷宗做什么?”

    “没什么,就是当年护国公也参与其中,太师近几日忽然念及往事,让我来看看。”

    “只是前段时间的火,不知道还在没在,如今这里杂乱无章,想确认还需要一点时间。”

    大理寺主簿拱手致歉,“赵夫人不急的话能否等我一段时间,待新的案室修缮完毕,卷宗并入进去,我为赵夫人找来送到府上。”

    褚玉颔首:“有劳了,送到太傅府就行。”

    出了屋子,此时距离午时还有一段时间。

    “孙将军,昨日祈夏节的事,想必你也听说了。”

    褚玉迈下石阶,孙有道听完满脸悲愤,“听说了,这群蛮子真是猖狂!可恨我不能亲自到那边关战场去,否则一定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孙将军想勘破此案,不妨再亲自去查看一下曾大人遇害时的伤口,以及昨日死在云坛上的刺客身上的伤口。”

    褚玉停住脚步,冲他拱手行礼,“孙将军留步,就送到这吧。”

    孙有道并不理解其中意思,他只是觉得,应该相信褚玉说的。

    亲自去看一看。

    她走出大理寺,在路边四处张望,看到稀稀散散躺在街边要饭的乞丐。

    褚玉上前给其中一位看上比较精明的乞丐丢了几枚铜板。

    “你跟我来一下。”

    乞丐一脸困惑,犹豫起身,都还没来得及拿碗里来之不易的钱财,就被附近的人争抢一空。

    褚玉没有说话,转身往背人处走去。

    乞丐有些犹豫,因为近日盛京城内总是有人乞丐失踪的消息,不知凶手是谁。

    他们都成群结队的,褚玉选择的背人处有些偏僻,看不见外面的情况,外面也看不到他的情况。

    要她是那幕后黑手,他今日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出于警觉,他道:“小姐,有什么事还是在这附近说吧。”

    褚玉顿住步子,看他的样子像防贼一样,神色纠结。

    不懂其中含义,但褚玉也没有为难他,在墙角停住。

    “你帮我去沈王府传句话。”

    “沈王府?”

    “对的。”

    褚玉说着给了他几枚铜板,一锭银子晃了晃,“事成之后,午时来刑场找我。”

    乞丐看见白花花的银子,眼睛都直了。

    忙不迭点头:“好好好,小姐要说什么?我一定传达到。”

    “请你务必亲口告诉沈王爷,午时,刑场处,褚玉恭候大驾,只给他这一次取其性命的机会,过时不候。”

    乞丐在口中喃喃重复了一遍她的话,胸有成竹拍拍胸脯。

    “小姐,你放心,我绝对会把话传达。”

    他说完一溜烟跑了。

    现在日头的太阳有些烈了,褚玉没走几步就觉得浑身发热。

    沈从楼不肯给他们握住把柄的机会,那么就得有个诱饵。

    引蛇出洞。

    沈王爷的侄子并不能真正撼动沈家的位置,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只要查出来,必定能将沈家打压下去,翻不起身。

    度支使是恭王的人,往些年从押运去边城的物资里,帮着恭王捞了不少油水,沈王爷肯定也参与其中。

    彻查物资一事,不光是为了沈家,也为了给边关浴血奋战的将士一个交代。

    褚玉揉了揉眉心,让自己尽量放松下来。

    她暗自告诉自己,不能乱,不能忙,得一件一件来,这些事千丝万缕都有联系。

    想到此处,她忽然感到一阵疲倦。

    自打入盛京城以来,从未有过的疲倦。

    她迈起步子,一个人继续往前走,身边成群结队的人数不胜数。

    她虽然有家人,有半个朋友,但好多事都需要她自己去完成。

    过去赵临川一直陪在她身边,现在一个人静下来,她多得是不习惯。

    过去多年,他一个人在边关,独自抗下世道安稳,是不是也这么孤独?

    褚玉没有再去别的地方,上了马车后,阳伯关切问道:“小姐要不回家去吧?”

    “阳伯,没事,我们去刑场。”

    阳伯本还想再多说几句,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没说出口来。

    “小姐要照顾好自己。”

    褚玉头靠在马车的车壁上,听到阳伯这句话,马车忽然动了。

    车辙碾压过地板,咕噜咕噜的,一路向前。

    杨竹睁眼的时候,外面天光大亮,守在她床头的姜拓阖眸浅眠。

    她动了动身子,姜拓便醒了。

    “母后,你醒了!儿臣这就去喊太医。”

    姜拓起身快步走到门口,吩咐守在外面的宫女去请太医来。

    杨竹眼眶含泪,有些心疼,强撑起身,一天一夜未进水,杨竹张口嗓音有些沙哑。

    “拓儿,辛苦你了。”

    姜拓扶着她起身,“母后没事就好。”

    他端过来一杯温水,让她润润嗓子。

    腰部传来的撕裂感让她不由蹙眉,倒吸一口凉气。

    杨竹迫不得已再次躺下。

    “青夏呢?”

    姜拓眸子沉了沉,“她死了,母后可知青夏是何时来的宫中?”

    杨竹想了想,“也才来没有几日,我记得她是吴公公送来的人,吴公公可有问题?”

    姜拓语气有些恍惚不定,“吴公公是父皇身边的人,应该没有问题,怪就怪在青夏一个北蛮人,是如何进得皇宫?”

    杨竹念起昨日祈夏节上的舆论,心生忧愁。

    “如今百姓舆论如何?”“虽强制勒令不许再谈,但迟早会遭到反噬。”

    杨竹目光望向远处那尊白瓷观音像,怆然泪下。

    “我们姐妹二人分离至今,当初好不容易能寻得一见,怎料被朝中人拿出来做文章,是赵家保住了我们,如今妹妹身在九泉,时隔多年,还会被拿出来再做文章,其心何其可恨!”

    她说着一把抓住姜拓的手:“拓儿,倘若此事不能善终,你我往后恐怕再无安生日子可过,母后……”

    杨竹停了半晌,语气带着几分不甘,却有不得不低头的无奈。

    “母后可出面澄清此事,并向天下人赔罪。”

    姜拓大惊失色,急忙劝诫她:“母后不可,此事错不在你,怎能让你白受委屈,此事是要澄清,总有办法的母后莫急。”

    语罢,他像是记起另外一桩事,“母后,常年陪在你身边的何嬷嬷如今去了何处?”

    “我让她回了一趟苏州青园老家,替我去看看魏开兄妹。”

    姜拓还想再说什么,但听到外面脚步声就不再多问,太医提着药箱进来,冲他们二人行礼。

    他起身给太医让位置,等太医给杨竹把脉后松了一口气。

    “殿下,皇后娘娘如今已无大碍,除了气血有亏,只需调养几日就好。”

    姜拓微微颔首:“有劳太医了。”

    昭文帝姜植刚退朝走进御书房。

    一上来果不其然这些大臣们就因为皇后的事吵个不停。

    昨日在南郊云坛处,也不见他们有这么多的话要讲。

    但褚闲却站出来哭诉说沈家针对他女儿,几次三番想要他女儿的命,还说什么隔壁县沈从楼的侄子横行霸道,强抢民女。

    要他主持公道。

    “吴公公,你觉得褚闲此话是真是假?”

    姜植随手翻开一本奏折,看了两眼就失去了耐心。

    吴公公却是在神游天际,昭文帝好心叫了第二遍他的名字,吴公公才回神。

    “啊?皇上。”

    他跪在地上,“奴才该死。”

    昭文帝不怒自威,冷嗤一声,“从刚才开始你就频频走神,有什么事瞒着朕?”

    吴公公也不怕掉脑袋,实话实说。

    “其实,皇后娘娘昨日遇刺,那名青夏的宫女,是我送进去的。”

    他怕昭文帝误会,急忙往后说,“但此事跟奴才半点关系都没有,只是瞧见她在绣房受欺负,为了保护给皇后娘娘绣得凤服,又见她一人偷偷哭诉,说是想姐姐了,奴才心疼这个刚进宫的宫女,这才将她派到皇后娘娘身边,没曾想会出这种事。”

    姜植踹了他一脚,“你怎么心疼别的刚进宫的宫女,我看你是瞧着她想起自己的弟弟了,自己去领十板子去!”

    吴公公连忙谢罪:“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这青夏定是有人蓄意为之,只是青夏人死了,线索也断了,犹如大海捞针,你去查查是谁将青夏送进宫的,尚宫局那边肯定有记载。”

    “奴才遵命!”

    “这件事办不好,你再多加十板子!打完再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们,这两天有些不舒服,发烧反反复复的,更新时间不固定,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发,当天十一点前没有见到更新就不要等啦,第二天再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