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申黎湘三国的由来
听到谢琰想要知道初代国君的事情,谢灵运沉吟了起来,在脑袋里整理了一下关于初代国君那些零零散散的事情,既然是提到了自己的先祖,谢灵运就不打算让史佚来说了。
整理了良久的思绪,谢灵运开口说道:“君上,由于初代国君的事情太过久远,臣也只能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了,还请君上见谅。”
“没关系,叔父您请说就是。”谢琰并不介意,反正他也只是心血来潮,想要了解一下能够提出这么好的管理封君办法的先祖。
谢灵运向谢琰拱拱手开口说道:“说起来那也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我们这位初代国君先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当时放弃了国君之位,带着一部分族人出了关中,一路向南,说是要带着族人们去见识大海的广阔。”
“于是他就带着族人们来到了我们现在申国的立国之地。”
“见识大海的广阔?”谢琰黑人问号脸,你咋不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呢。
“哈哈哈。”谢灵运哈哈笑着:“君上是不是也觉得这个理由很扯啊?其他后来我们都理解这位先祖了,我们哪里是来看海的啊,我们就是逃难的。”
“因为之后,周王室逐渐衰弱,然后到了平王东迁,中原诸侯互相攻伐,随后又有戎人入侵,还有列国争霸,那可真是中原大舞台有兵你就来。”
“和我们同属一脉的关中和南阳盆地的申国,他们也曾强盛过一时,可最终都在那些战火纷飞、兵戈不断的岁月中覆灭掉了。”
“唯有我们存活到了现在,立足于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之地的地方,建立起了一个人口两百万,带甲十万众的强盛之国。”
“这一切,我们后世子孙都感念这位先祖的恩德。”
听到这里,谢琰也立刻肃然起敬:“叔父说的对,若是没有先祖的高瞻远瞩就没有我们的现在了。”
“不止如此,这位先祖来到了此地后,并不是一味的用武力征服当地的部族,而是教授他们知识,提高他们的农耕技术和医疗水平,同时也通过联姻,逐渐让这些部族融合进了我们的国家。当然对于那些死硬着不愿意合作的部族就会给与毁灭性的打击。”
“他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农业,带着族人们开垦土地,探索如何增加粮食产量。”
“还积极发展工商业,制盐、制陶、纺织等行业也是在他手中建立起来的基础。”
“他规定了我国要坚持农商并行的国策,所以之后的历代国君都是按照他定下的国策发展国家的。”
“他还积极发展教育,建立学堂教授平民百姓识字,鼓励发展科学技术。”
“推广医疗技术,教导百姓要注意清洁卫生,告诉百姓不能直接饮用河水,要喝热水。还组织编纂了医学书籍。”
谢琰听得眼中冒出了星星,无意识的发出感叹:“好厉害啊!”
“他留下的最为宝贵的遗产中,一个是国家运行制度,一个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一个是民本思想。”
“在国家的运行制度上,他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每年要根据当年的税收情况制定下一年的国家在各方面的预算花费,规定了每五年都要根据国家的发展状况去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通过登人的执行,进行数据统计,去分析国家面临的问题,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他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生产生活中要遵守自然规律,不能做竭泽而渔的事情,捕鱼打猎要放过幼崽和母兽,砍伐树木的时候也要种植树木,这样的思想从生产生活中也延伸到了治理国家上来,要求国君和大臣们要善待百姓,不能够对百姓横征暴敛。”
“由此也引出了他的民本思想,他教导子孙后代,告诉他们这个国家不是他们个人的国家,百姓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告诉他们要以民为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强大,做为国君要把百姓放在心中,国君要对自己的百姓时刻怀有仁德之心。”
“也是受到初代国君的影响,历代国君不论个人喜好如何都对自己国家的百姓们极好,别的国家要征收百姓五成的税收,我们始终只收两成,甚至还组织救灾,收养孤儿。在这样的仁政之下,我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得很快。”
谢琰听得入了神,心中对这位先祖由衷的敬佩了起来。
这时史佚忍不住插话道:“说起来黎国和湘国的初代国君也是这样的,当时三位国君几乎是同一时间在这里建国的。”
“当时三位国君的关系极好,还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治国的经验,经常还说什么要建立一个封建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
“甚至还提出了一个叫做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法。”
“那是什么东西?”这一连串的陌生词语让谢琰有点懵。
“老臣想想看啊。”史佚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回忆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好像就是这些了。”
谢琰认真咀嚼着这二十四个字,喃喃道:“还不错的,要是一个国君能够做到这些也能称为贤明的君主了。”
品味了一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谢琰又问道:“我们申国以前跟黎国和湘国的关系很好吗?那为什么现在又成这个样子了?”
“因为时间会侵蚀掉一切,就算是三位初代国君关系好,也不能代表后世的子孙也关系好。”谢灵运冷冷的作出了解释。
“因为黎湘二国在初代国君去世后,都发生了君位的争夺战,人脑子打成了狗脑子,而后即位的两国国君也都逐渐放弃了先祖的教导,再加上我国先祖为了匡扶正义也出兵过那两国去帮助平叛,结果平叛成功之后对方又对我们十分的忌惮。”
“于是我们就与这两国渐行渐远了。”
史佚又过来插嘴补充道:“甚至他们连崇尚的颜色都改变了,以前我们三国都是用的红色,后来他们两国就不再用红色了,只有我国还崇尚红色。我国的各种装饰品都是红色的,甚至士兵的衣甲和旗帜都是红色,当然除了乌衣军,君上的直属部队还是要有所区分的。”
谢琰歪着脑袋想着:“要不把乌衣军也变个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