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诸侯:申大义于天下 > 第32章 老实人鲁隐公

第32章 老实人鲁隐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谢琰满眼期待中,史佚开口说起了关于鲁隐公的故事。

    “鲁隐公名叫息姑,是鲁惠公的庶长子,是周公旦的八世孙。”

    “鲁隐公长大后,鲁惠公为他娶了宋国国君宋武公的女儿仲子为妻,但是这个仲子到了鲁国后,因为长得太美丽了,被鲁惠公给看上了。”

    “于是鲁惠公就强娶了原本给自己儿子的妻子。不久后鲁惠公就和仲子生下了公子允,并将公子允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鲁桓公。”

    谢琰听到这里眼睛瞪得大大,不可置信的问道:“太史你说的是真的?这么炸裂吗?当爹的把儿子的老婆给抢了,这儿子的头上都是青青草原了吧!”

    史佚对谢琰保证道:“当然是真的,这可是记载到了史册中的!”

    谢琰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开局就这么大的瓜,一下子快把他噎到了,连忙再次跟周围的三人确认道:“那可是鲁国呀,制定周礼的周公旦的后代啊,寡人没有听错吧?”

    史佚等人再次点头确定这是真的,并且史佚还评论道:“作为周公旦的后人也不遵守礼法,不更说明当时已经礼崩乐坏了吗?说起来鲁惠公和鲁隐公父子都要不遵守礼法的事情。”

    说到这里史佚就开始举例子了:“平王东迁后,有一次鲁惠公看到秦文公用天子的礼仪祭祀天帝,就给平王打报告,申请自己也要用天子的礼仪祭天,平王当然没有同意,这就把鲁惠公惹生气了,就故意用天子的礼仪祭天,弄得平王很是下不来台,但是又不敢问罪鲁惠公。”

    “哈哈哈哈,这个天子也是,你都让秦国用天子礼仪祭天了,凭什么不准人家鲁国也这样祭天呢,最后人家就要用天子礼仪祭天,你又拿别人没有办法,这里子面子全都丢了,真是得不偿失啊。”谢琰对周天子充满了嘲讽。

    谢灵运对谢琰说道:“周王室东迁之后再也没有力量威慑各诸侯了,所以礼仪成了他们最后的一张底牌,自然是要在这方面有所坚持的,不过可惜后来天子自己都不遵守周礼,这才使得天下诸侯连最后的尊重都不给他们了。”

    谢琰点点头认可了自己叔父的说法,又对史佚说道:“那鲁隐公又做了什么不守礼法的事情呢?”

    史佚说道:“鲁隐公五年秋,鲁隐公主持了太子允生母陵寝的落成典礼,在典礼上跳了六佾之舞。按照礼法,首先隐公只是摄政,鲁太子亲娘不是他的娘,他不该主持这个典礼;其次,这个舞跳得也不对,天子八佾,三公六佾,诸侯四佾,士大夫二佾,隐公身为诸侯却搞了个六佾,就是僭礼。”

    “啊!仲子死了啊?”谢琰对鲁隐公僭礼不僭礼一点不在乎,他很在乎这个原本应该是鲁隐公妻子的女人。

    谢琰颇为神秘的跟史佚问道:“太史,你都说鲁隐公不应该来主持参加这个典礼,那是不是他跟仲子之间还有点什么事情啊,不然干嘛来参加这个典礼,还采用这么高规格的礼仪。”

    此刻的谢琰脑袋里已经出现了,仲子和鲁隐公旧情未了,发生了各种狗血的虐恋剧情。

    史佚表示史书上没有记载,继续把话题拉回到原来的方向:“还是从鲁隐公即位开始说起吧,鲁惠公去世时,太子允年纪还小,当时的鲁国大夫们推举了年长又贤明的鲁隐公即位。”

    “本来鲁隐公是不愿意的,后来想到如果自己拒绝,太子允也不一定能够继承国君的位置,于是他就以摄政的名义继承了君位,等到太子允长大以后再将国政还给他。”

    “如果这个鲁隐公真的能够做到在太子允长大后还政给他,那他就是一个跟周公一样的人物了。但是如果他没有做到,那他就是一个欺世盗名的人。”谢琰本着一个国君的想法觉得还政这种事情还是不太现实,他就不相信有这么高尚的人。

    史佚对谢琰的说法不做评价,而是继续说道:“鲁隐公在位时,在外交上给鲁国营造宽松和平的环境,在郑国、宋国、卫国、齐国和周王室之间都取得了不小的外交成果,打赢了不少的对外战争,甚至还有一些国家的国君前来朝见他。”

    “看来这个鲁隐公很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啊。”谢琰感叹道。“后来怎么样了?”

    “鲁隐公十年,鲁国、郑国、齐国联合对宋国、许国发动战争,在连续打赢了好几次,其中鲁国的公子挥在这些战斗中立下了大功,这就导致了公子挥在鲁国国内掌握了不少的权势。”

    “第二年,也就是鲁隐公十一年的冬天,公子挥来见鲁隐公,对他劝道:‘您当了这么多年的国君,国家安定,百姓富足,满朝文武没有不服从您的。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我认为应该早点把他杀掉,这样您就能一直当国君了,而您给我一个太宰的位置当当就好了。’”

    谢琰知道重头戏要来了,立马坐直身子问道:“怎么样,鲁隐公答应了吗?”

    史佚摇摇头:“鲁隐公当时就对公子挥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太子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我当时即位为君不过是因为他太小的缘故,这才帮他管理了十几年的国政,现在他长大了,我也准备找个地方修建房子养老,至于国君的位置就还给他好了。’”

    “什么!他真的要把国君的位置还给太子允?”谢琰是真没想到有这样高尚品德的人,但是凭借自己当国君的敏锐马上又断言道:“这个鲁隐公离死不远了”

    史佚点头道:“君上的判断没错,公子挥知道鲁隐公的打算以后,害怕太子允知道这件事以后会杀了他,于是就跑到太子允的面前诬陷鲁隐公,说鲁隐公要杀掉他,并且告诉太子允说自己愿意帮他除掉鲁隐公,太子允听信了公子挥的话,同意他去杀掉鲁隐公。”

    “恰逢鲁隐公去祭拜神明,祭拜完了以后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公子挥趁此机会将鲁隐公杀死。”

    “太子允也就顺势即位,这就是鲁桓公。鲁桓公即位之后,就以弑君之罪讨伐了蒍氏,让蒍氏做了替罪羊。”

    说完后,史佚还叹息道:“可怜的鲁隐公,原本可以成为周公一样的人,最后却死得不明不白。”

    谢琰倒是没有对鲁隐公表示可怜,不过他心里怀疑鲁隐公和仲子有一腿,甚至搞不好鲁桓公就是他们的儿子,不然鲁隐公怎么会非要把君位留给这个弟弟,反正谢琰是不相信鲁隐公会有这么高尚的。

    谢琰还是不死心的问了出来:“你们说鲁桓公会不会是鲁隐公的儿子?”

    “这不可能!”谢灵运对此表示了否定,还列出了证据:“如果鲁桓公是鲁隐公的儿子,那他的性格应该像鲁隐公那样宽厚,但是从鲁桓公做的事情来看,倒是跟抢自己儿子妻子的鲁惠公很像。”

    “这……也不无道理哈。”谢琰喃喃自语说着:“难道他真的这么高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