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啊啊啊,接下来要介绍我喜欢的人啦。nianweige】
欢快的语气,所有人心里只有一句话:你喜欢的人还少吗?
【前面我很多次都提到过咱们的范仲淹了,这次就要来聊聊他啦。
范仲淹以前叫朱说,是随了他继父的姓。
在宋朝,普通百姓虽然不要想像前面的前辈那样创业,但他们有一条明确的路可以改换门庭—科考。
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去读书吧。
范仲淹知道自己不是朱家的亲子,在资源方面肯定只能靠自己,这里不是埋怨,而是清晰的自我认知,也不能指望继父不管亲儿子来扶持他,不该有的梦想就别有了。】
那倒是,在更加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更加能理解,在他们看来,朱家能把范仲淹好好的养大已经算不错,没法指摘继父做更多的事情。
【当时还是小范同学的范仲淹收拾起抱负就去应天府读书,生活费有限,吃穿方面自然就得节省,节省到顿顿清粥咸菜,还能把儒家经典背得滚瓜烂熟,成为学院大家眼中的“三好学生”。
当时和他一个学院的还有应天府留守的儿子,听了他的事情后跟他的老父亲就说了,没想到这留守还挺欣赏小范同学,让儿子给小范同学带点好吃的好喝的,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范仲淹没吃,倒不是说不吃嗟来之食,而是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身上可贵的品质和优势便是他更能吃苦,若是连这一点都丢了,更加没法去拼。
唉,幸亏已经过了小范同学长身体的年纪,不然我还是建议吃点吧,别因为拼命读书都不长了。】
这句话倒是被许多人听在耳里,还能不长身体?
这可不行,若是没有个好身板,别说读书,就是放在普通人家,更加没有竞争力。
就是说媒的看到儿郎长得高大,也好开口啊,毕竟年轻的小娘子们,还是得看脸和身型的。
【范仲淹读书真的是头悬梁、锥刺股,终于在27岁这一年考中进士,得了一个正九品的官职。
这个起点和大家以为的春风得意少年郎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啊,咱们小范同学就是走实干路线,一步步都走得很稳。
几年后他母亲去世自然是守孝,应天府的学院知道他的好名声立刻请他回去任教,对范仲淹来说,回到自己就读过的书院任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范仲淹是干什么都认真,既然当了夫子自然就严抓,很快还扭转了学院风气,吸引了许多人慕名前来。】
不少人听得连连点头,比起之前提到过的那些名人,这位小范同学的经历没有那么逆天,真就像是一个普通学子一步步靠着科考改变人生,没有一上来就是状元郎什么的,做事也认真,光是听着就觉得很踏实稳重。
这种特质的人在古代还是很受欢迎的。
【范仲淹出身贫苦,所以能体会到读书人的困苦。
他在任教期间,还遇到过一个几乎要乞讨的孙秀才,给了人家一千文钱,结果人家第二年还来了,范仲淹也生气了啊,他又不是真的老好人,一个好好的读书人怎么就不能好好做学问呢?
那孙秀才说明了家中母亲重病的情况,并非是要想要不劳而获。
范仲淹明白若是生活贫苦,要为生计奔波哪里还能静得下心来做学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