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舔狗的橙色时代 > 第12章 小奶奶

第12章 小奶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2小奶奶

    停在四间老旧瓦房前,王镜良果然嗅到一股似曾相识的气息,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媳妇问他找谁,王镜良回:“二姑奶奶是住在这里么?”

    媳妇疑惑地问:“哪个二姑奶奶?这里没听说过有这人。”

    “一个娘家姓金的老太。”

    “这里只有我大姑。”

    “那就找你大姑。”

    “我大姑和我丈夫去乡里了。”

    “那我就等会。”

    “你是镇上的干部么?”

    “不是。我是东县的,来认认亲。”

    “没听说过我家东县有亲戚啊。”

    “等你大姑回来就知道了。”

    等到中午,果然看见一个男人和一个小脚老太回来,凭小巧玲珑的身段和圆润的小脸,王镜良很快确定她就是自己的小奶奶。

    “我是百万桥王家的,小奶奶还记得我么?”

    小奶奶一愣,随后淡定地回:“不认识,不知道你说的啥。”

    王镜良低声说了爷爷和父母的名:“小奶奶再想想。”

    小奶奶坚决摇头:“没听说过。”

    王镜良只好说:“我家里人都死光了,我也疯了好多年,最近才好了点,现在在东县做事。对了,我还有个姐姐嫁在西县。”

    看小奶奶不吭声,王镜良再次说明:“那个家早就没了,过去的事情也没人再提,我就想来认个亲。在东县人生地不熟的,附近也没啥亲戚。我老婆刚怀了孩子,想有个亲戚可以走动走动。”

    沉默半饷,小奶奶终于叹了口气:“我们去房里说。”

    掩上房门,王镜良赶紧给小奶奶磕头,动情地说:“这事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现在的成分是贫农。小奶奶不必顾虑。”

    小奶奶小声说:“好吧。看你也出息了,我就认下你这个孙子,就当干亲走动吧。”

    王镜良大约说了父母哥嫂被杀的经过:“我姐记得还有个叫江萍的奶奶,现在在哪?”

    “她嫁到东县去了,这些年一直没联系过,也不知道在不在了。”

    “你们离开是我爷爷的指使吧?”

    “对。你爷爷临终前说你那个家不吉利,早晚会灭门绝户,让我们快点离开,不要再回去。唉,你一家老小,算得上是我害的。”

    “这话怎么说?”

    “我原来的丈夫救过你爷爷的命,被土匪杀了全家,我和江萍去庙里烧香,幸免遇难,只好去投奔你爷爷。”

    “你老家是哪儿的?”

    “北边县城的东边。”

    王镜良一惊:“怪不得那边的土匪会绑架我。”

    “都是那个金佛惹的祸。”

    “金佛原先是你丈夫家的?”

    “是的。后来我带去了你家。”

    “那金佛现在在哪?”

    “为了赎你,你爷爷不是交给了土匪么?”

    王镜良大骂:“果然是那些土匪隐瞒了金佛的事。听说有两个现在城东镇做干部,我早晚会去收拾他们。”

    “还是算了吧。你能好起来就是老天垂怜,过去的事不要再提,好好过日子吧。”

    “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过几天我带媳妇来认亲。”

    临走,王镜良放下带来的两包茶食,心里一直空荡荡又沉甸甸的。

    他能够查到,城东的匪徒当然也能查到,一旦被发现,自己和小奶奶就不安全了。

    小奶奶在这里跟着侄子生活,目前隐藏得还算可以,认了亲就很难说。

    得尽快弄个安身之所,余家那个角落,远离乡村,应该是个好地方。

    当晚,王镜良带上烟酒去了村长家,提出要在这里落户:“媳妇怀孕了,租房子总不方便,想在这里造几间房子住。”

    村长满口答应:“你不会一辈子窝在这犄角旮旯,落户到我们村也好,从我们这走出去,也是村里的荣光,你准备在哪盖房子?”

    “就在余家边上吧,盖个三间正房,两间厢房做厨房猪舍。”

    “那一片地势凹,就怕发大水淹了。”

    “地基尽量抬高点就是。主要是我上班方便。”

    “也是。俗话说,借死不借生,在别人家生孩子总归不好。”

    “村长算算盖房子大约要多少钱,木材木匠我从木船社搞,你帮忙买下砖瓦石灰,再请工人。”

    “我表弟是做泥瓦匠的,你直接和他谈。”

    这个时期,安家落户就是村干部一句话的事。

    再说,这里是江边,沉船,家人丧命,导致无家可归落户在此的很多,并且欢迎外来的人入驻,以便开发芦苇滩涂。

    和十几户协商了下,允许王镜良在南边边上建房。

    木器不算,泥瓦匠报价是材料人工一百二十块,王镜良也不还价,直接付了订金,尽快动工,争取年内能入住。

    社长也是大开方便之门,各种木材需要多少尽管拉,用完再结算。都知道王镜良出手阔绰,工人们更是争相帮忙。

    正值寒冬,闲人很多,芳邻都踊跃帮工,二十天,主体便已完工。

    门窗床柜桌凳早就在厂里制作的差不多了,很快便安装到位。

    还特地用木船社的拖拉机去市里买了窗户玻璃,建成了村里最高大敞亮设备完善的新房。

    喜酒也在木船社食堂办了,礼金几乎全砸在酒席上,丰盛得过分。

    腊月初,王镜良夫妇正式搬进新房。

    这里四周都是低洼荒地,各种芦苇杂草密集,要种粮食全靠自己开垦,产量很难保证,当然也不需要上缴公粮。

    外面早就在大搞社会主义商业改造,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这里十几户却属于自给自足性质,起码有三分之一的粮食需要购买。

    王镜良这种不种地的,则全靠出钱买。

    好在半里外的北边村子里,盛产水稻,吃大米不愁。

    由于家家都有人在捕捞队,鱼虾天天都有得吃。周边田间都能挖到鳝鱼螃蟹老鳖。

    还没被污染的江边水产十分丰富。

    腊月初十,小两口偷偷回了西县。

    姐姐说镇上那个陆文燕来找了好几次,现在还没死心。

    王镜良说:“不用理会。我住的地方现在还不能说。”

    “以前的事还是算了吧,再纠结会很危险的。”

    “我放过他们,他们未必会放过我。这事姐不用管,我心里有数。”

    “后来的稿费你留了我的名,已经领了,有四十多呢。”

    “姐留着用吧,我已经盖好了新房子,日子好过的。”

    “知道你不在乎。没想到你会这么出息,我们王家有盼头了。”

    岳父全家当然也是开心无比,看到女儿养得珠圆玉润,光彩无比,都很欣慰当初的决断。

    王镜良送给岳父四十块钱作为年礼,其他十块八块不等,这次都不客气地收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