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局
楚熙烨自嘲般冷笑了一声,望向楚塀翊的眼神渐渐变的狠厉,决定不再伪装,她以迅雷之势捡起了地上的碎片,纵步上前将瓷片抵在了楚塀翊的喉间,厉声威胁道:“请父皇下旨派邱亨即刻前往边关,如若不然今晚这寝殿内就将血溅三尺,我楚熙烨为了一国社稷甘愿背上弑父之罪,楚国社稷无忧时,儿臣必将自戕谢罪!”
楚塀翊被这始料未及的发难吓的大惊失色,他知道自己这个女儿绝不是说说而已,即使心中怒不可遏却仍旧咬着牙说道:“好…很好,朕真是养了一个孝顺的好女儿,朕便如你所愿,来人!取朕圣旨来。mwannengwu”
楚熙烨收回瓷片,漠然执礼道:“谢父皇,今日儿臣此举实在是被逼无奈,日后若是父皇想杀我,还请想清楚,楚国没了我,您亲封的太子可堪大用否?父皇既然身体抱恙,儿臣便不再叨扰,恳请先行告退。”
她的话已经是摆在台面上的威胁,她也实在疲于装成一副听话顺从的样子,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那就干脆决裂到底,而她也相当了解楚塀翊的性格,暂时的妥协只是表象,他绝不是能为了亲情而网开一面的人,因此她的一番话也只是暂时堵住他想杀死自己的想法罢了,父慈女孝的做戏已经结束,他们之间迟早要做个了结。
楚塀翊怒气填胸,却也对她的话无可反驳,眼下不是杀死她的好时候,他似乎想起了自己还是皇子的时候,奸诈狠毒才是真正的他,片刻之后,他冷漠说道:“退下吧。”
翌日,楚塀翊的圣旨传达给了邱亨,邱亨也同意即刻返回边关,楚熙烨暗暗松了口气,正当她感慨终于解决了这件事时,令她意想不到的局面发生了。
北面怀州城发生大旱,数万百姓流离失所,南面黎州城发生疫病,城中横尸遍野,两日后锦阳关告破,邱亨手下副将左宗汝叛国投敌,并点名指证镇边大将军邱亨泄露军情,通敌叛国,翌日魏国太子容瑾率魏军一路北上,烧杀抢掠无数,下一步便是直取中原门户,一夜间,楚国社稷风雨飘摇,朝野激荡。
楚国朝中众朝臣新仇旧恨一起算,六部联合上书弹劾邱亨十宗罪,要求立斩其于午门之外,丞相范增黎和长公主楚熙烨据理力争,要求其戴罪立功,平定战事后再判不迟,谁料邱亨在狱中不堪受辱,写下绝命诗后自尽于诏狱之中,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边关将士和百姓获此噩耗,纷纷放弃抵抗,开门赢敌,自此楚国一半之领土被踩在魏军铁蹄之下。
深夜,楚熙烨看着战场传来的不断败北撤退的公文,连日不断处理着政务让她变得疲惫不堪,身形也日渐消瘦,单薄像是马上要被风吹走了一般,而算到现在她已经两天两夜未合眼了。
邱亨死后,楚塀翊无视自己提议的人选,而是听信观星阁中的那个道士,选择了守城派的顾永,她本不求能其能主动出击收复失地,可是他却将防线一退再退,若不是自己下了死令,这防线就该退到皇城脚下,而她曾提议让楚塀翊给她下放军权,结局也是毫不意外的被拒绝了。
昏暗的烛火下,楚熙烨沉默的坐在桌前,面对这些数不清的烂账,她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她的祖父楚峥炀,她想起了当初那个江湖骗子“招魂”而来的腐烂身影,纸张上的墨迹已渐渐晾干,随着天际的一声鸡鸣,楚熙烨的内心终于走下了一个决定,那个她本该在这种局面来之前就该做下的决定,她需要权利,只有得到完整绝对的权利,她才能有机会改变时局。
观星殿中,楚塀翊正在向青霭询问救国之法,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即使江游子废寝忘食的为他寻找病因,却仍旧挡不住他日渐衰弱,青霭上前握住他的手,情真意切的说道:“臣愿为陛下分忧,明日臣便开坛设法,以我之寿命通达天听,为您祈福延寿,之后我会亲去怀黎两城救灾除疫,挽救楚国百姓于水火之中。“
楚塀翊被这一番话感动的热泪盈眶,当即拨出赈灾银二十万两,随青霭一同运往两城,君臣二人互相拉着手,当真是情真意切。
送走了楚塀翊,一个黑暗的角落中,暮岁寒缓缓走了出来,青霭浅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做的不错,果然没辜负为师对你的期待,可有什么想要的,只要我做的到,一定满足你。”
暮岁寒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只是轻轻摇了摇头,眼底的黯然却是挡也挡不住。
青霭轻叹了口气,幽幽说道:“心底想说什么便说出来,我说过在我面前你无需拘谨。”
暮岁寒笑意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悲伤和不忍,他缓缓说道:“师父,锦阳关被破后,百姓们过得很苦也很惨。”
青霭背对着他,让人看不到她此时的情绪,她沉默片刻后,淡淡说道:“我知道。”
“想要达成你的目的,只有这一种方法吗?”
“或许还有其它办法,只是我选择了这一种。”
“我明白了,那你也会为了楚国百姓而心痛吗?”
又是一阵沉默,青霭转头看着他,嘴角的笑意凉薄且冰冷,“不会,我只在意能否得到我想要的,其余一切与我无关。”
“可是你的手为什么在袖中颤抖?”
青霭一愣,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她的手竟然在抖吗?于是青霭自欺欺人般将手握成拳,背在身后,笑道:“兴许是夜寒露重,我有些冷了,去为我烧些炉火吧。”
暮岁寒像是看穿她此刻拙劣的演技般笑了起来,但是他并没有揭穿,而是听话替她生起了暖炉,并取来一件风衣为她披上,在她身边坐下后,与她一同在炭火旁取着暖,二人之间一时无话。
不知过了多久,青霭才缓缓开口道:“日后再随意揣测我的想法,我会杀了你。”
暮岁寒一愣,片刻后他温柔笑道:“好。”
“我是认真的。”
“我知道,师父向来都不会开玩笑。”
青霭给了他一记眼神,拖着下巴不解又郁闷道:“你是我肚里的蛔虫吗?为什么我在想什么你都知道?”
暮岁寒闻言也是眨着眼睛认真想了想,说到:“我也不知道,只是凭着感觉猜测而已,不过师父,神仙也会有蛔虫吗?”
青霭当即朝着他的后脑勺来了一掌,吼道:“这是你该关注的重点吗?“
暮岁寒捂着脑袋委屈道:“师父,你能不能变回真身再打我,你这一副老头的模样着实让我有些别扭。”
“哦!”下一秒老道士青霭非常听话的变回了真身。
“师父,江游子怎么样了,我都好些时候没见他了。”
“他能有什么变化,当然还是老样子了,只是最近他在忙着研究医书,恐怕没空搭理你。”
“好吧,那我明日便去看他好了,师父!”
“又怎么了?”
“没事,就是许久未见,想要叫叫你。”
“……”
第二天,暮岁寒便用轻功偷偷潜入了江游子的屋内,此时江游子正背对着他专心致志的扎堆在医书之中,暮岁寒悄无声息的站在他的身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声惊破天际的惨叫声响起,江游子被吓的慌忙转身,一脸恐惧的看向身后,暮岁寒正笑意盈盈的看着他,江游子直接用医书砸向他的脸,被暮岁寒轻松躲过,于是他又拿起了无数本医书砸了过去,暮岁寒避无可避背砸了个满怀。
下一秒江游子便上前一把抱住了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喊道:“兄弟,你终于回来了,呜呜呜,我还以为你战死沙场了呢。”
暮岁寒拍了拍他的背笑道:“你这是咒我吗?”
江游子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松开手一边擦着眼角的泪水,一边问道:“对了,你回来青霭知道了吗?”
暮岁寒点了点头,说道:“我昨晚已经见过师父了。”
“她怎么忽然大发慈悲让你回来了,我听说现在魏军现在正率军进攻昌平,这可是真的?”
暮岁寒的眼神一瞬间黯了黯,面对江游子的提问目光有些躲闪,“是,楚国防线如今已经退到昌平和永州城外。”
即使早已知道答案,可是听到暮岁寒的确认,江游子仍旧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他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倘若我也能同你一般上阵杀敌便好了。”
“你也在自己的战场上奋战,无需自残形愧,两日后师父便要前往怀,黎两城,她说你的医术或许能救治受灾的楚国百姓,遂叫我特来支会你早些打点行囊,两日后我们三人一同前去。”
江游子眼神一亮,惊喜道:“真的?太好了,你可不知道自打进宫以来我整日都在为皇上侍奉汤药,着实闷得慌,如今总算能离开这出去透透气了,黎州的疫情我也有所耳闻,也绝对有信心能治好。”
看着江游子踌躇满志的模样,暮岁寒眼底满是钦佩和羡慕,因为他与自己不同,是一个即使力量微薄,却仍旧胸怀天下,善良纯粹的人,这样的人,他只见过江游子一个,日后也未必能再遇到了。
两日后青霭派人兵分两路,由一名下属带着一半抚恤银和粮食物资前往受灾相对较轻的怀洲城,自己则是带着暮岁寒和江游子还有太医院的几位太医赶往黎州。
三日后黎州城内,青霭带着一众随从为灾民分发救灾粮和抚恤银,江游子则是和太医院的医馆们开设医馆,收治染了疫病的病人,暮岁寒为则是在一边为他们打下手,而当当地知府询问此次赈灾银有多少时,青霭轻叹了口气说道:“此次赈灾银只有十万两。”
知府听后也只能苦笑,这点银子和物资对于整个黎州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改变不了什么,而每天染病的人却越来越多,江游子和暮岁寒经常是彻夜不眠的照顾病患,一刻也不能停歇。
黎州城此次的疫情可谓是来的奇怪,症状也很诡异,别说是江游子就连行医多年的太医院的老御医们也是从未见过。
疫情最先源自一位村民上山采药,回家后便头痛不止,且高烧不退,于是便去城中看了郎中,吃了几天的药却始终不见好,头痛的毛病也是愈演愈烈,每每痛时便会抱着头满地打滚,痛不欲生,又过了几日,村民的身上开始出现了无数大小不一的红点,而且不单单是他,陆续又有几人出现了与之相同的症状,且皆是与那位村民接触过后没几日便出现了症状,因此郎中意识到此病绝不简单,且很有可能会传染,立即便将这事上报了官府。
于是由官府下令,命城中所有医馆和郎中集中收治病人,绝不能与他人有任何接触,可是疫病却是不可能这么简单就被消灭,自此以后黎州内每天都会新增不少染病的百姓,医馆收治不下,也没有人敢收留,得了病的人只能露宿街头,无论白天黑夜,黎州城内都响彻着凄厉的惨叫声。
而第一位出现症状的村民也即将迎来他的死亡,随着他身上的红点越来越多,他的皮肤和五官竟然也渐渐开始融化,用手指一按便有许多腥臭浓稠的血水被挤出,见过的人无一不反胃呕吐,没过多久便再也不能看出这是一个人形了。
可即使经历了这般痛苦的折磨后,村民的意识却始终都是清醒的,可以说他亲眼看着自己一天一天在融化,最后化成了一摊血水,就连骨头也没剩下,很快他的死状便传遍了全城,数万黎州百姓为之震动。
而更令他们绝望的是,即使时隔多日,官府对付此次疫病的办法却仍旧毫无头绪,为防疫病扩散到其他地方,黎州知府上报朝廷之后,便下令封城,至此黎州便如一叶孤舟,在暴风雷雨中孤立无援,百姓们的身边便时常准备着一把短剑,每日城中染病自戕者不下百位,甚至赶上了真正因疫病而死的人,于是官府无奈下令尽数收缴每个人手中的利器,却仍旧挡不住他们寻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