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忽然头脑闪过的梦境9
“新中国成立后,非洲和中美洲许多地区黄热病流行,到这些地区开展工作的人员需注射黄热病疫苗。汤飞凡用1947年从美国获得的无毒病毒株17-d,制出了国内黄热病疫苗。
此外,因为使用了汤飞凡研究出来的乙醚杀菌法,我国能够在当时简陋条件下大批量生产天花疫苗,这使得中国在1961年就消灭了天花,比全球消灭天花足足提前了16年。
可以说,汤飞凡为新中国的预防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4年,汤飞凡向卫生部提出申请,停止一切行政职务,因为他要重新开始进行中断了20年的沙眼病毒研究。
沙眼,如今一个并不熟悉的名字,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中国还流传着“十眼九沙”的说法,世界上更有四分一的人口是沙眼患者,沙眼成为导致失明的主要病因之一。
为了找出其致病的根源,对症下药,全世界的科学家已经奋斗了数个世纪。
在此之前,日本人野口英世曾宣称发现了沙眼的病原体—颗粒杆菌,一时名声大噪,被写入了日本教科书。
而汤飞凡对此却表示怀疑,他多次试验,甚至把颗粒杆菌接种到自己眼中,最终证明该杆菌确无致病性。
1935年汤飞凡发表论文,获得国际同行的极大认同,野口就此从日本教科书里消失。
但是真正的病原体到底是什么呢?汤飞凡想要亲自找出答案。
1955年,经过多次试验,汤飞凡终于分离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20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他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
“如果科学研究需要用人做实验,科学研究人员就要首先从自己做起。”
1957 年除夕,汤飞凡再次以身试险,他将病毒滴入自己的一只眼里,在其后的 40 天内,他坚持不做治疗,红肿着眼睛,收集了可靠的临床资料,彻底地解决了关于沙眼病毒的争论。
汤飞凡的发现,让人们准确找到了沙眼治疗的药物。一度危害全球的沙眼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以上海为例,1959年沙眼发病率为84,两年以后降到54。
1970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对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被称为“衣原体之父”。
据说今天国际上最权威的微生物学教科书、病理学教科书,任何关于衣原体的综述,都写到 drtang, 一个必须写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中国人。
1980年6月,中国眼科学会收到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的一封短函:由于汤博士在关于沙眼病原研究和鉴定中的杰出贡献,ioat决定向他颁发沙眼金质奖章,并打算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名他。
可惜的是,汤飞凡已经于1958 年去世了。
1982年11月中国科学院追授汤飞凡的沙眼病毒研究以二等科技成果奖。
1992年11月22日国家邮电部发行了汤飞凡纪念邮票,以纪念我国这位世界上最早发现沙眼病毒的著名专家。
05结语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瘟疫肆虐。还好,后来人接过了汤老的接力棒,继续守护着国人。
让我们永远都怀念那个从湖南走出的矮小少年,他为了祖国和人民,放弃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和现世安稳;他心怀天下,用毕生实践了自己的理想:
“发明一种预防方法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
请记住,他的名字,汤飞凡。”
“与此同时,我还在一张带有汤飞凡先生的图片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他是世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唯一国人生产出我国首批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上首支斑疹伤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