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老榆树下 > 第8章 乡改公社

第8章 乡改公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刚收完秋,新政策来了,这下来了四五位干部,传达公社工作安排情况,主要是搞农村农业基建队,大搞水土保持,专人负责领队规划修梯田,打土坝、男女以劳动的都叫社员,除了生产队农耕劳力外,其它社员都由基建队管理,有事要请假,男劳动力满勤,妇女们每月二十二天出勤日,这一下闹的全村男女劳动力都忙了。

    刚开始,每天要基建队负责人一个一个喊叫,他们才三三两两扛上铁锹动身,到山坡上量地、打量测平,几个月后,不少山坡拦腰修起几道圪塄,好像捆绑了几道带子,犁地很不方便,又保不了水土流失,根本就是瞎折腾,实际证明这样胡干白费了劳动力,苦了广大社员,大家一起议论为什么要修梯田?这个很多社员都搞清楚了,为了水土保持,那咱们就修平的,从那后就修水平梯田,每天山顶上插着红旗,上工来先念一段老三篇,什么张思德,愚翁移山,白求恩,开始干活,人人有干劲,休息时间有人教大家唱红歌,唱信天游,提精神,男女干活不累,回到家累成一塔堆了,有时间还要夜战提马灯干活,争取公社那杆流动红旗。

    大干快上有一年

    修出一道风景线

    社员付出累和汗

    整出一山种粮田

    今年的收成不算好,全村的梨树结好了果,村上个别领导就坐不住了,到处吹牛皮,他的意思有两点,好叫村里的光杆汉找媳妇,主要还是给公社领导面前显能这种人在政府部门很多,所以大搞浮夸风。亩产多少斤粮食,公购粮上交后,老百姓分不到多少口粮,没过几天,政策又来了,公社干部来了好几位,给全大队社员开大会,把全村个人的梨树收回大队,统一管理,梨树少的家户可高兴了,把婶婶气的乱骂,还不如把树挖了烧水做饭用,接着讲各生产小队要办起食堂,大家都吃一锅饭,社员们一听,你看他、他看你,咱们没听错吧,一下会场议论纷分 ,吃五谷还能不生病吗风头脑发怎办?老人孩子吃饭怎办?家中来客人亲戚怎办?这么多怎办,他们一下能答复了?,提前向食堂负责同志报上名,可以来领饭,屁话,你知道什么时候来客人呀,说管说,吵管吵,吃大锅饭的事上面以定下了,你们先办起来,出现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会后小队长领了几社员,串门找合适盘几个大锅台的窑洞,结果就把二婶家那孔中窑定下了,做了个大案板,盘了三口大锅的土灶台,两小锅台,为了庆贺放鞭炮,炸油糕,好像要过什么喜事了,每户家中的做饭大锅小锅都不用了,通通交收拉去炼铁了,铁勺勺铜铲铲都留不住,老百姓本身就物质欠缺,少吃缺衣,大锅饭搞了不到三个月就垮台了,日弄的广大老百姓及时要买锅又买铲,旱山上交通很不便,大队派人赶上毛驴去集镇上买锅,有时缺货买不到锅,生产小队想办法,两三家用一个锅,拨来拨去,打乱了生活,生产,特别是学生娃娃们不能按时到校上课,我们家留了小锅锅一下用上了,三口人还能勉强用。

    老天爷也在作对,天旱,几个月没下一点雨,地里的秋庄稼叶片卷了边,虽然政府法令不讲迷信,山高皇帝远,老百姓的习俗没倒,自发的抬起了龙王爷,很多农家人跟在后边,东山上西山下,一会求雨喊叫声,铜锣一响就瞄呀瞄,求龙王老家下海雨哎…救万民吆,一会沟湾湾,一会河滩滩,找雨,如果抬龙王楼的人,感觉楼杆向着一个方向拜,就是求到雨了,返回龙王庙后,给上香叩拜、献猪领生、说也怪,没过两天是下雨了,下的很少,地面上洒湿一层层,大人们都在议论,今年的秋天收成无望了,恐怕连公粮也不够交。

    又到采摘梨的季节了,男女社员齐动起来,采摘时大小分装开,小队长手把着称,记工员笔记,忙了十几天,梨都分回家了,我们家比往年少了对半还多,以前两梨窑都存满还有余,今年只多半窑,而小梨还多。

    村里有家土财主,三代人就凭梨树多,日子过的很富裕,他们家的大门可以说,村里没有几个人进去过,可这老头的两个孙子,一个比一个痴呆,经常给别人偷家里的东西吃,他们的窝窝不调糠,村里穷人很羡慕,有一天小队的羊圈垮塌了,及时找不到合适地方,老财主家旧地方有两孔窑洞,碱的泥皮都掉光了,小队长没找到老财主,就看他儿子在家,把情况说了,小队想把你们家旧窑洞用了圈羊,他同意了,下午几个社员就开始整理,旧窑洞早就没有了门窗,他们要起墙按门,为了方便就把窑内里边的土炕拆了,还没有挖完砖块时老财主出门回来了,一看见拆炕就进来挡住不让拆了,谁说都不行,还不停的教训他儿子,真是个败家子,工停了,干活的社员,看热闹的闲人都走了,老财主坐有几个小时没走,有时还拨几下院子的杂草。

    晚饭时,隔边三叔端碗饭蹲石床上吃的好香,他是小队长,看见我父亲就说了羊圈的事,被老汉挡住了,及时没地方圈羊,只有先挡在自己院里,父亲听后想了一下,给他说,明天他就让你们修了,为啥?你想想那旧窑洞不能住人了,要挡你们不让动,里边藏有贵重东西,今晚上老汉一定取走了,你说的很有可能,第二天早上他叫几个修羊圈社员,去了看见炕洞下边有坑,几个人才知老汉把银元藏在这地,不叫有人说,他们家的银元排成行,能排到镇上。

    快过年了,物价开始上涨,我家的梨从两毛四分一市斤,涨至一元后就卖完了,有几家人家先没卖,最后卖到一斤一元二毛还没货,一斗小米能卖一百二十元,公社的干部一月工资还不够买一筐洋芋,就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干部不当了,回去当农民种地,有钱人也是说这不叫钱了,真成了纸片片,集镇上买一个饅头一元钱,这钱还能存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