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雨冲刷新的世界观
第十八节、大雨冲刷新的世界观
若是其他人这么和我聊天,我一定以为他是一个书呆子,但和我这么聊天的可是教官呀,是军人呀。那种执行力,决策力,责任担当能力,领导指挥能力,任何一项都不可能让人觉得眼前的人是书呆子。
这让我觉得我就是一个花瓶,不对,连一个花瓶都算不上。
教官就像是一本精装书,接触之后,越发的感觉内涵丰富,细节精致。有深度也有内涵,有沉稳处世风格和冷静头脑。无论跟教官谈什么都能从话语中找出几句浓缩了的理论。
爱了,爱了,我想以身相许,不自觉的我竟然开小差了。
看着教官悠然的收拾着桌上的书籍(其实也就那么几本),好像很美好的样子。
“教官你结婚了吗?”
天知道是谁给了我这个胆子,我竟然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可能是因为我在想着以后生活中的场景导致的(羞)。
“我才高中毕业呀。”
“高中毕业就不能,呀,教官你是说你刚刚高中毕业?”哎呀,我滴个脑子啊,咋滴了,咋前言不搭后语了。
“对啊,我高中毕业就当兵去了,若是上学的话,我今年大二吧。”
比我大一岁耶,刚刚好耶。成熟稳重,风趣幽默,威武霸气,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都有了。靠得住,非常可靠。
然而当我看向教官的时候,教官的眼睛里有了其他东西,似乎是一种遗憾。
“那……”我想安慰教官的,可是实在没有这个水平,也没有这个信心。
那种遗憾的眼神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若不是教官没有心理防备,肯定不会让人看到的。
只见教官收起笔记本,似乎是要做中场休息一般。
整个桌面再次恢复干净整洁的状态。
“你来了,我很高兴,谢谢你的到来。”
额???
教官说的我有点不理解了。我来这里好像也没有说几句话,不管了,反正我是开心的,教官是开心,这就挺好。
“今天下午下雨,我们在宿舍里休息,大家难得清闲,都去打牌去了。”
“我看到了,他们都在206。”
“嗯,一开始是在这边的,一连长,五排长和我,我们三个住在一起一玩牌,可二排长,三排长接连加入,我就让给他们玩了,小玩一下可以,一直玩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他们怎么到206了?”
“这不,我在看书吗?在这个吵闹的环境里,就我在看书,写总结,他们不好意思打扰,所以就搬过去了。”
“哇,军人的世界观很不同耶,若是在我们宿舍,有一个人学习,那么其他人一定会把她拉过来一起玩,然而教官你们的却是有意的创造一个环境让别人学习。”
“这应该是相互的吧,我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也会对我好啊。”
“不一样的。”
“不过你这么说,确实让我舒服了一点。”
等等?我是说了什么让教官舒服了一点的?
“看书容易引人入胜,越看越是入神,总结也会写的越来越深入,带军训,你们成长的时候,我自己也不能落下了。”
“看着你们这些大学生,我常常会羡慕,因为你们有很多的资源,看书越是多,越是感觉自己的学识还不够。思考的越是深入,越是感觉自己越有漏洞。反思的越多,越是感觉自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
读书,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宝贵,杜绝浪费,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诗,这是教官在一开始聊天的时候说的诗句,是大文豪苏轼的诗。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哎呀,我滴个脑子啊,怎么到现在才反应过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可不就是这个景色吗?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怎么到现在才出现在脑海里……
若是当时就反应过来,何至于像个小傻瓜一样站在教官面前。
都怪教官,就是教官那么帅才让我智商归零的!
时间过去这么久,这脑瓜子才开机……
可是教官已经不谈诗词了呀……
淅沥沥的雨还在下着,教官也恢复了之前的样子。
一本书在安静的翻看着,我后悔了,我怎么就不带点书过来,若是在教官边上学习那是多美的场面。
一才子,一佳人,任栏外风雨飘,步逍遥以自虞。
“教官,你觉得我适合看什么书呢?”
“你才大一,你还有你的课程,在以后进修的路上,你会遇到很多书籍,一切随缘吧,书籍是看不完的。”
其实我当时想问的是,教官你看的是什么书,可是到了嘴边却是问教官我适合看什么书。
“在这个知识积累的阶段,最好是能够掌握一些学习技巧,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教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有。”
“顶级读书法。”
“顶级读书法?”
“这一个学习方式比较简单,一共分为五步,基本上听到之后就会了。”
“这么简单?”
“那你以为呢?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本来就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没有找打方法而已。”
“教官你的这番说辞,让我感觉有点虚幻了,一直以来在我的思想里都是那种挑灯夜读,寒窗苦读,什么时候读书成为简单的了?”
“嗯,怎么说呢?”
“这么说吧,有这么一段总结是这么说的,说三流的家庭,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学习成绩,考的是名牌大学。二流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别太差就行。一流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是这样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都是基础,拼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抱负,格局,胆略。”
“照教官这么说的话,那我是三流家庭出来的了?”
“不要着急下结论,也不要着急给自己定型,听听后面的事。”
“哦。”
“然后一般的社会现象结果是,三流的家庭教育的孩子,多数人会怀才不遇,二流的家庭教育的孩子,多半会受人欢迎,会生活幸福安逸,一流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多半会有贵人相助,成就一番事业或者在某一领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我还是感觉我接受的是三流家庭的教育。从小认真学习,刻苦学习,然后考上一所大学。”
“彼此彼此。”
“不,我不这么认为,像教官这样的只是高中毕业,但学识程度远超于我,包括涵养,还有各种修养。”
“那是因为我更刻苦,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在学习,在别人娱乐的时候,我在提升自己。”
“我只是偶尔的放松一下啊。”
“没说你不珍惜时间,我说的是这种教育方式,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很难走出自己的认知范围。”
“那教官是如何走出来的?”
“见的人多了,同行者都非常强,记得我和你们说过那些天才吗?”
“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人?”
“对啊,很多东西,他们都是走在我们的前面的,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校园教育,他们就是比我们强,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比我们更好的学习方式。”
“顶级读书法?”
“只是其一,他们还有很多记忆方式,逻辑思维,这是我们常人所没有接受过的教育方式。”
“那教官,什么是顶级读书法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方式,知道费曼学习法吗?”
“不知道……”
“这都不知道?这让我很意外呀……”
“教官你说嘛,我想听听。”
既然聊天聊到这里了,我实在不想教官因为我的不知道而停止这个话题。
这会让我感觉到遗憾的,哪怕现在不知道,我可以等会慢慢了解。
让我失落了,教官没有接着说,而是打开了笔记本。
“连费曼学习法都不知道,我很难相信我说的话会对你有作用。”
“教官你说一下嘛,不知道我可以去试着了解啊。”
“费曼学习法核心就是通过用简短的语言,向别人清楚地解说一件事,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弄懂了这件事。通过“以教促学”的方式让人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并且快速吸收信息。”
“快速吸收信息?”
“你啊,你这是只听到一半?要通过用简短的语言,向别人清楚地解说一件事,简单来说就是老师讲的内容,在你学习之后,你也可以自己讲出来,就像军训的时候,我让你们自己下口令,讲解队列动作一个道理。”
教官这么说一下就让我想起了之前的军训状态,我也是想着去在大家面前进行动作讲解的,而且那些动作要领好像只是在教官说了一次之后就记住的,也不全面,但在大家轮流讲过之后,我确实记住了。那种记忆方式在当时我认为是复述,而此时却有着另一种理解方式——以教促学。
“这就是顶级读书法?”
“不是,顶级读书法一共有五步,这只是其中一步。”
“第一步是要有临城之势。”
教官一边说着,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个词。
“在很多时候,我们读书总会这样,拿到一本书,总会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我要认真的读,对吧。”
“嗯。”
“其实大可不必,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适用才是第一要义,就像打仗带兵,我们要知道自己带什么兵,要打什么仗,书中的知识就像是我们带的兵,每一个兵不一定认识,但用到的兵一定要清楚,书中的每一个字不一定记得,但其表达的意思一定要准确。不要把书籍奉为圭臬,要做到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
“第二步是要有主题之眼,知道自己在学什么,要学什么,不要一锅烩,看着桌上的书籍就混乱了,一通背记之后能理直气壮地说林黛玉倒拔垂杨柳那多不像话。”
“对。嗯?林黛玉倒拔垂杨柳?那不是鲁智深吗?”
“张冠李戴,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理解不深,记忆混乱,像林黛玉怎么可能倒拔垂杨柳呢?”
“也对哦,稍微多了解一些,就不会这么说了。”
“第三步要有自己的知识晶体,也就是逻辑,what,why,how,知和行一定是合一的,如果不是,那么说明你并不是真的知道。真的知道就是你必须同时掌握what、why、how只知道what,却不知道why,就没有动力。理解了why,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但知道what,也知道why,这也不够,你还得知道how。how,就是做事的方法和步骤。”
“教官,你能把这一句也写上吗?我怕我记不住。”
“你是在惦记着我手中的笔记本?”
“我,可以吗?”
“第四步就是建立共生之脑。”
教官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没有说不可以不给我,也没有说可以给我,这让我有点走神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最后我肯定会要走这一页的笔记。
“以主题之眼作为输入,费曼学习法作为输出,如果你能找到和你有共同话题的人,可以定期做一个讨论,做一个主题,然后在月底进行总结探讨,那么你在原有的收获的基础上还能接收其他人的收获,一举多得。”
“第五步就是点燃动力之焰。”
“不管做什么都要有动力的,至于动力从哪里来,这个需要你自己去思考。”
“和你说这么多,其实有点多余了,毕竟这只是简单的读书方式。”
教官说这个话有点客气了,因为一般来讲有这巨大差距的两个人是很少进行深刻交流的,哪怕是交流也只是浅显的交流,至于更深刻的交流,一般都是戛然而止,因为理解能力的差距。
若不是教官和我的年纪相仿,有不少的共同点,我想教官是不会说这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