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回村
城区还有些亮光,一到近郊土路,四周一片漆黑,除了车厢内嘈杂的议论声,再也听不到其他。
路越来越不好走,每在转弯处,车身都会摇晃一阵。
井艺坐在“大包”上,屁股倒是暖和,就是颠的她有些难受。
“大哥你开车能不能看着点路,我旁边的鸭子都快不行了,还得送人呢!”
这鸭子棕白相间,黢黑的脑门上顶着个白点,刚上车时候的精气神十足,举着个长脖子趾高气昂的看了井艺一眼,惹得她啼笑皆非。这会儿油光锃亮的羽毛变得又昏又暗,耷拉个黑脑袋,俨然一副马上见阎王的“死样儿”。
一听到有人抱怨,司机大哥立马来了脾气:“爱坐坐,不坐抓紧滚蛋,老子这么晚在这里送你们去村里,还让你们挑上事儿了。”
这个年代能学个本,开辆车,那都是“人上人”,地位高的很,一车的老百姓知道自己惹不起,立马闭了嘴。
井艺对这些不怎么在意,她只想快点见到奶奶,二十年前的老太太,五十来岁的年纪,一想就激动。
突然一阵急刹,大巴在土路上滑过一道极长的印痕。井艺身体猛的向前栽去,还好她胳膊快,及时抓住扶手,这才稳住了身体。车厢里的人可没这么幸运,人仰马翻,顿时哀嚎一片。
“你怎么开车的!哎哟!疼死我了!”
“会不会开车啊!我这可是要配种的羊,出事你担着吗!”
“我的白菜都滚没了!你赔我白菜!”
……
“都他妈闭嘴!你们眼瞎了吗!”
司机大声喊着,众人禁了声。
井艺这才看清前大灯下横了棵又粗又壮的树墩,四周不知什么时候围过来好几个手拿铁锹的村民。为首的那个四五十岁,嘴里叼着根烟,穿了件系布带的蓝色罩衣,脚上踩着双又黑又旧的军用解放鞋,浑身透着“我不好惹”的气息。
乘车员理了理衣服,顶着张惨白的小脸下了车。
那人伸手拿过乘车员递来的车票,眯起眼仔细看了看,又反过来瞅了瞅,而后嗤鼻一笑:“临水县?老邻居啊。这路可是我们村自己修的,要想过,也得拿钱。”
说完将车票扔了回去,双手抱臂,一幅不讲理的模样。
车上的人看他这幅叼样,都来气,可是周围都是拿着锄头,榔头的老少爷们,谁都不敢吭声。
那乘车员看着年纪小,做事倒是出乎意料的圆滑。他收好票,立马脸上挂笑的从兜里掏出把零钱,点了几张塞到那人手里。
什么年代都有吃人不眨眼的事,这车明明挂着政府牌,到了这穷乡僻壤却也一样被宰。也好在有惊无险,树墩被挪开,大巴重新上路。
“哎,小吴,你说你给他钱干什么?一群无赖。”司机哼着气,不满的念叨着。
乘车员将钱一张张叠好,塞回裤兜:“要是别人我还真不给了,王哥,那人可不好惹。”
井艺看他冲司机比了比食指,当即了然,这是上面有人。
村里的路越来越不好走,几经颠簸,终于到了地方。
井艺下了车,一阵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她那个年代有路灯照明,这里却只能靠月亮。干净的月光洒下,将狭窄的乡间小路照的明亮又温柔,倒也别具一番特色。
井艺伸了个懒腰,背起双肩包准备往村里走。
“小伙子帮我拿拿这袋大米吧。”
身后响起一声沙哑的哀求。
井艺回过头,一个裹着大红头巾的中年妇女站在身后。
她身形岣嵝,皮肤黝黑,背上背着个深色塑料袋,朝井艺走了两步,那东西似乎很重,女人步履蹒跚,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摔倒。
“帮帮……我吧,小伙子。”
井艺看着面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抿了抿嘴,拎起她脚边的白色编织袋驼到背上。
“走吧。”
“谢谢,谢谢。”
女人拢了拢手上的袋子,踉踉跄跄地向村里走去。
微风轻轻吹过,带着田野的清新和夜的凉意。小路直向村北,路过的房屋内着着煤油灯,条件好的开着不算明亮的电灯,偶尔从窗户里传来一阵孩童的欢笑,给宁静的气氛增添几分青春活力。
在蜿蜒曲折的土路上,农村妇女的背影格外突出。她的身形瘦弱却坚韧,好像田野中的一颗稻穗,沉甸甸的,弯弯的腰背,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身上穿的粗布衣裳,已经洗得有些泛白,背影不算挺拔,却有着独特的优雅。
一路上,二人没有说过一句话,女人走得很慢,时不时回头看看井艺背上的米袋。
井艺也不急,就这么安静地跟着。
月光将两人的身影拉的很长,一前一后,一高一矮,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消失在无尽的夜色中。
拐过一个弯,一座石桥横跨在清澈见底的小溪上。井艺眼睛一亮,这桥她小时候可没少跑着玩,桥边的百货商店是她幼时的“欢乐港”。桥头大理石雕成的石狮尚在,模样灵动可爱,桥身上的木板整齐平整,看上去牢固又结实。全然不见二十年后的破旧难堪。
“这桥原来这么早就在了啊……”
女人停下脚步,扭头看向身后的井艺,眼睛在月光下闪着亮光。
“多亏了有狮神老爷保护,我们家才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说着,冲石桥磕了个响头。
井艺是无神论,但是她奶奶特信这些,出于尊重,她将背上的米袋放到一边,学着妇女的样子,叩首祭拜。
两人重新上路,女人在一户门前停下脚步,她抬头看了看漆黑的天空,咧嘴笑了笑,眼神依旧清澈明亮。
她摸摸背上的黑色塑料袋,向上驼了驼,往旁边的小院走去。
井艺看了眼紧闭的大门,抬腿快步跟上。
简陋的木制大门,上面还挂着几串玉米,女人将塑料袋放到门口,佝偻着身子过来接井艺的米袋。
“不用,放哪儿?我来。”
“放里屋灶台上吧。”